從那些練刀法的孩子裡面,挑出來一個學的快,姿勢標準的,當領隊。

趙無極讓他們繼續練。

就去看其他幾個區域的孩子的進度了。

現在有專門練拋石繩的,練彈弓的,學字認字的,算數的,還有教學繩套繩結的。

這些都是要分年齡的,太小的孩子,讓他們玩玩彈弓就好了。

拋石繩還要求大點的孩子練習。

要不然,容易砸傷人。

拋石繩,那要是失手,打到腦瓜子,非得頭破血流不可。

別看是半大孩子甩出來的,其實威力不小。

看石子大小,看力度。

成年人甩這種玩意,其實更要命,打死打傷都有可能。

不過,柯家莊的青壯都各自有各自的事情,過來幫忙的,大部分都是孩子多,孩子扔這裡的。

老人居多,這裡的老人跟現代意義上說的老人可不一樣。

在古代四十歲以上都可以自稱為老夫了。

在現代的話,六七十還年輕的跟壯小夥的退休老人不少。

但農民就不同了,尤其是長年累月幹體力活的,老的其實很快。

一是透支了身體,二來是吃的營養跟不上。

說到底,趙無極,他現在不是領著一群青壯在練兵。

不過是弄了一群孩子在支教刷刷俠義值。

為自已成分的居多,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成分較少。

至於回頭學到多少,算多少,這趙無極可管不了。

畢竟學習這東西,還是要靠自覺。

天分高,看一眼就會的,畢竟是少數。

就像現代很多家長說的,孩子很聰明就是貪玩,耽誤了學習。

那純屬放狗屁,真聰明的孩子基本隨便聽一聽,看一看就會了。

也知道什麼時候是該學,什麼時候該放鬆的時候。

那些所謂的人聰明貪玩耽誤了,都屬於是蠢的。

分不清輕重,哪怕是長大了也是廢柴一塊。

並沒有他們自家家長嘴裡說得那麼資質出眾。

這種現象其實很普遍,不過是聞不到自已腳臭的託辭,為了個面子上過得去。

用話術想套牢老師來多關注一些自家孩子,以期待烏鴉變鳳凰。

實際上呢,現在的老師,可沒有以前那麼盡職盡責,人家是拿工資來上班的,不是來奉獻的。

才有大量教自家孩子的家長,氣得住院的事情出現,也算是喜聞樂見。

\"你們這些個子高的,都去武器架上面,選竹槍。\"

“到這一塊來列隊,準備練習槍術。”

別看一寸強一次強,槍術其實更加適合手長的人練習。

趙無極特意觀察了一下,選拔出來一批這樣的孩童,又是幾十個。

看身高是看不出來年紀多大的,不過估計也有個十二三歲,開始發育了算是。

才會在一群孩子裡面顯得瘦高。

男孩發育的比較晚,一開始發育都是拉麵條一樣的拉長,瘦高的體型見多。

公鴨嗓一般也是這時候出現。

實際上女童的發育比男孩子早,高個子更多。

不過,趙無極沒選女童,不合適。

真要有什麼意外,肯定是男人男孩先上,最後才會輪到婦女兒童。

不過,也有見了幾天趙無極行事風格的女孩子不樂意了。

“先生,不要偏心嘛,我們個子也高,也有力氣的,可不可以以一起學槍術。”

“是啊,先生,先生,讓我們也一起學嘛。”

\"就是,先生,我們來都來了,總不能不多學點本事吧。\"

性格潑辣的女子在江南其實也有的,尤其是在鄉下。

她們在孃家的時候,往往性格開朗,什麼話都敢說,一點都不見外。

這個年紀,是天真爛漫的時候,也懂事早,往往都有帶弟弟妹妹的經歷。

可以說家裡家外父母除去在田間忙活,最辛苦的恰恰是這個年齡段的女孩。

趙無極自然沒想到,這些女孩還都會有意見,喊他偏心。

實際上,他確實偏心,偏心怕她們真就因為學了這些日後進戰場。

不過,轉頭一想,戰爭雖然總算在口頭上說,讓孩子婦女遠離。

實際上,她們沒有多大的自保能力,往往是受到傷害最多最嚴重的一批人。

無論是內亂,還是外族入侵,受傷受害最嚴重的就是她們了。

有自保能力比沒有那要強得多。

起碼,有本事在身,往往跑路的時候,都跑得快點。

“教教教,都教,你們女孩子先等等,這麼著急,小心你們父母早早就把你們嫁出去了。”

“先生就是嚇唬人,我們爹孃現在才捨不得我們現在嫁人呢。”

“就是就是,先生壞。”

“先生偏心。”

這個嫁人的話題,直接引起了一群女孩子嘰嘰喳喳的討伐趙無極。

搞得趙無極還真有點尷尬。

“你們先練習拋石繩,能遠距離對付敵人,比近距離的有優勢,一會我再來教你們別的。不要著急,一波一波來。”

安撫兩句,那些選拔的猴子們,早就集合到一塊了。

還擠眉弄眼的,臭顯擺,讓他們的姐姐妹妹們一頓妒忌。

“先生,看看我這長手長腳的,我老爹就說,我這就是練槍法的料,可惜他不會,要不然我早就學了。”

“去去去,一邊去,你爹能教你個屁,教你掄大錘砸石頭啊,就是一把子力氣,我才是練槍法的好胚子。”

“先分散開,讓出地方,前排的坐下,中間的蹲著,後面的站著,不要阻擋視線。”

“先看我演練一遍,楊家槍法,傳自當年的楊令公楊家。”

“楊家將,好喂,先生快演練,我們瞧瞧。”

“噓,別說話了。”

曬穀場這邊並沒有高臺,不像演武場那樣,能讓人看得更加清楚。

現在也算是小班教學分批次。

剛才,趙無極已經注意到了,演練刀法的時候,有不少小子,得伸長脖子看,還圍成一堆。

現在讓他們或坐著,或蹲著,或站著,這就剛剛好。

演練這種軍中的槍術,其實跟江湖的路數有很大的不同。

用在江湖裡面靈活的廝殺的話,其實不如戰場效果那麼好。

但要是用江湖路上,在戰場施展的話,那也是自找死路。

兵種一練出來,就是為了集體作戰的。

練兵練得好不好,就看,這個兵種整體殺敵的效率,互相支援的力度組合方式,跟江湖廝殺是兩碼事。

誠然有那種武林高手,能在軍陣當中來去如風,如同萬人敵一樣,殺穿軍陣。

那種武林高手,一般都是趁著軍陣亂了的時候,取巧了。

遇上能指揮得力的,來兩三排的弓箭手,弩箭手,那多高的高手都要迅速跑路。

當年王重陽可是造反的,打的還是金兵,他已經算是中原第一個高手了。

他的義軍哪怕數量不多,有個幾千人,最後的結果呢,打到自閉出家了。

他下面的義軍分崩離析之後,還繼續跟隨他的一些人,也集體自閉出家。

可見江湖無數的武功,面對成型的軍陣,還是有一種無力感的。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總擔心自己不夠溫柔而做不了綠茶

茶荼靡

我在明末當海盜

沒事到處溜達

我來人間還債

銀河護衛

痞子城管

半山打油

你的錢是大風颳來的嗎

一生二,二生三

自有痴情人

清漣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