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約公元前2070年—約公元前1600年),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奴隸制朝代。[113]夏朝實際是由氏族為核心發展形成的國家,一般認為夏朝共傳14代、17後(夏統治者在位稱“後”,去世後稱“帝”),建立者為大禹,亦又說是啟,定都陽城、斟鄩、安邑等地。河南嵩山一帶和伊河、洛河流域為活動中心區。

夏是黃河中游地區一個歷史悠久的部落聯盟,由十多個姒姓部落所組成,夏后氏在這些部落中居於領導地位。堯、舜時期逐步強大,鯀治水失敗被殺。鯀子禹,繼承父業,並取得了治水的成功。得到眾多部落首領的支援擁護,成為諸夏族最高領導者,並逐步建立了夏族王權。禹本來傳位於益,但益卻讓位給禹子啟,這被看作是中國歷史上“家天下”的開始。

夏朝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東至河南省、山東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處,南達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這個區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師、登封、新密、禹州一帶。

夏時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製的禮器,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

經夏商周斷代史研究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初步勾勒出了公元前2500至前1500即堯舜時代到夏商之際的社會圖景。中原地區包括禹都陽城在內的夏朝時期六座規模大、等級高的中心性都邑被列入了研究重點。河南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的發現揭開了古老“夏都”的神秘面紗,二里頭遺址為夏朝都城遺存已逐漸成為學界共識。

夏朝,歷史上慣稱為“夏”。這一稱謂的來源有多種說法,其中較為可信的觀點是“夏”為夏氏族圖騰的象形字。司馬遷記載“夏”是姒姓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費氏、杞氏、繒氏、辛氏、冥氏、斟灌氏十二個氏族組成的部落的名號,以“夏後”為首,因此建立夏朝後就以部落名為國號。夏朝是在原始社會制度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

唐朝張守節則認為“夏”是大禹受封在陽翟為“夏伯”後而得名。“夏”是從“有夏之居”、“大夏”地名演變為部落名,遂成為國名,這便是不少歷史學家認為的中國世襲王朝的起始。

《禮記·緇衣》、《尚書·太甲》、《清華簡·尹誥》及《清華簡·尹至》,稱夏朝為“西邑夏”或“西邑”,有學者據此考證,甲骨卜辭中“西邑”即代指“夏”,也就是說,“西邑”是商朝人對“夏”的稱謂。

據《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華夏”條目記載,\"華\"意為“榮”,“夏”意為“中國之人”,即中原之人。

據史書記載,在夏后氏建立之前,曾出現過夏部族與周圍其他部族之間爭奪聯盟首領的頻繁戰爭。夏部族大約是在中國古史傳說中的顓頊以後逐漸興起的。有不少古代文獻均把夏部族追溯到顓頊。

其中《史記·夏本紀》與《大戴禮記·帝系》稱鯀為顓頊之子,認為:黃帝次子曰昌意,生顓頊,顓頊之子名鯀,鯀之子名叫禹,為夏後啟(即夏啟)父。但《漢書·律曆志》引“伯禹帝系”則認為“顓頊五世而生鯀”。無論世系如何,這些記述表明,夏部族很有可能是顓頊部落的一支後裔,是黃帝后裔顓頊高陽氏與炎帝的一支共工氏通婚形成的一個部落,夏部落一開始居住於渭水中下游,後東遷至晉南、豫西伊洛流域。

夏的區域大致在今河南中西部至山西南部一帶,奉鯀、禹為祖神。《史記·六國年表》載:“禹興於西羌。”《史記集解》引《帝王世紀》:“孟子稱大禹生石紐,西夷人也。”近人的研究也表明,直到兩漢魏晉時期,仍廣泛流傳著禹出自西羌的傳說,稱禹為“戎禹”,而羌人中也保持著對禹的崇拜。歷史學家、甲骨文專家徐中舒認為,夏朝的主要部族是羌,根據由漢至晉五百年間長期流傳的羌族傳說,沒有理由再說夏不是羌。

林向《“禹興於西羌”新證》運用考古新證夏羌文化關係。以禹為代表的西羌(姜)戎文化與晉南豫北原有的文化相結合,構成華夏文化的主幹。有學者認為石峁古城是夏人首都,但石峁文化更接近“狄”的系統。古書稱禹出自西羌,似與北狄無關。而如若在更廣的背景下理解禹出西羌的說法,亦即禹有“泛西北文化系統”或戎狄背景,那麼就不能排除石峁與夏的關聯。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成為炮灰,我手拿劇本躺平

君臨JUN

行醫奇遇傳記

清風書齋

國運,千面萬相

風從林

糙漢的腰不是腰,總裁奪命的彎刀

國服貂蟬富得流油

黎明陷落前

齊殊

攤牌了,我掉進了大佬窩

是幻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