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有文獻記載的一位夏氏族成員是鯀。《國語·周語》雲:“鯀作為夏部族首領被封在崇,才得以稱“崇伯鯀”。”

“鯀”,是在大河南岸中嶽嵩山中的有崇氏部落首領。有崇氏與在大河北岸太行山東麓的共工氏,都是富有治水經驗的部落。時間來到堯舜時期,為了爭奪“王權”,鯀與共工先後對堯、舜展開了激烈的鬥爭,都失敗了。之後禹繼承了鯀,為“崇伯禹”。這表明夏人早期活動於崇山附近。

在當時河水氾濫,為了抵抗洪水不少部落形成了部落聯盟,鯀被四嶽推選領導治水,歷時九年而最終失敗。治水失敗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他不善於團結族人及其他部落。《尚書·堯典》雲記載:“堯最初認為鯀方命圮族、毀敗善類而反對鯀領導治水,說明鯀在領導治水時,有不少部落對他不滿。”《尚書·洪範》與《國語·魯語》中又提到“鯀障洪水”,說明鯀治水的方法主要用土木堵塞以屏障洪水,或許這亦是鯀治水九年失敗的原因之一。鯀治水失敗後,被殛死於東方黃海海濱的羽山。

禹是鯀的兒子,鯀死後,禹受命,又聯合共工氏以及其他眾多的部落,在伊、洛、河、濟一帶,逐步展開治水的工作。

禹放棄了他父親鯀“堵”的治水方略,改為以疏導為主,就是依據地勢的高下,疏導高地的川流積水,使肥沃的平原能減少洪水氾濫的災害。

經過治理之後,原來大都集中在大平原邊沿地勢較高地區的居民,紛紛遷移到比較低平的原野中,開墾那些肥沃的土地。那些草木茂盛、禽獸繁殖的沼澤地,反而成為人們樂於定居的地方。

由於禹治水有功和促進農業生產,夏部族勢力增強,社會生產力有了顯著的提高,這就為世襲制國家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經濟基礎。

《史記·夏本紀》記載:“禹治水時“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其刻苦精神得到後世傳頌,治水過程也促進了各部落族人的團結。”

因此,夏朝建立的直接原因,很大可能是源自三皇五帝時代氾濫的黃河,由於洪災長期影響著周邊人民的生產生活,而大禹動員各族展開的歷時二十年的治水工作不僅空前的團結了華夏先民,也極大的提升了自已的聲望。洪災得到根治後隨著生活環境的改善,首個統一王權的產生也就得以奠定了。

禹因為治水有功,所以隨後舜又派禹去討伐三苗。大禹大敗三苗,將三苗驅趕到丹江與漢水流域,鞏固了君權。為《墨子·非攻》中說道禹克三苗後,“別物上下,卿制大極,而神民不違,天下乃靜。”這說明禹在治水與討伐三苗勝利後,夏部族已經成為部族聯盟首領。

中華人民共和國曆史古代王朝第一個封建王朝,夏朝。夏朝又稱西邑夏、有夏、邑夏、夏。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澤無凌北的新書

澤無凌北

沙漏逆行歲月

老鄭

影子追著光

冰糖心寶寶

妙童子大反天宮

富春山中人

賣身治病有錯嗎

張三鴨

我在異世當幕後大佬

九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