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積禪師見說,來了興致,同陸羽一起走了過去。陸羽壘磚石的窪地裡有股清泉,明潔如鏡,清澈見底。智積禪師捧起來嚐了嚐,果然清甜可口,不由點頭讚道:“好水好水,往後你就上這裡來取水為為師煮茶吧!”

此井因為是陸羽在這裡壘的,人們稱它為陸子井。後來漢江發大水,人們就用一口鍋扣在井口上。洪水退去後,這裡被洪水衝成一個坑,變成西湖湖心。漁人行船經過這裡時,用竹篙撐船,無意間一篙子下去,聽見“咚”的一聲,像搗在鍋底上一樣。等到再次用竹篙去探時又找不到了,因此人們便將那片湖稱“鍋底坑”,一直延續到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如今,“鍋底坑”已經於塞被填平建起了房屋,其遺址猶存。

清晨,西湖邊。陸羽繼續在湖邊壘井,法遠氣喘吁吁地跑過來:“法海,到處找你,你在這兒……智明師叔在叫你呢!”

陸羽一聽是智明大師叫他,不由打了個寒戰,心中暗暗地道:我又犯什麼錯啦?於是擔心地問:“師兄,他找我有什麼事?”

法遠沒好氣地道:“我怎麼知道?你去了不就知道了?”

陸羽忐忑不安地隨法遠來到護法房門口。法遠見他謹小慎微的樣子,冷不丁在後面推了一把。陸羽一個踉蹌跌進護法房,智明法師扭過頭來。

陸羽小聲地問:“師叔,找徒兒有什麼事?”

智明大師道:“田裡的冬瓜熟了,你不去幫忙摘冬瓜,幹什麼去了?”

陸羽囁嚅地道:“我、我……”

智明大師手一抬:“算了算了。”隨手從桌上抓起一張大紅請柬遞給陸羽:“這是縣衙剛送來的,拿去交給你師傅!”

陸羽來到方丈房,師傅不在。經過伙房的儲藏房時,見師兄法廣領著人往儲藏房搬冬瓜。

陸羽問道:“師兄,看見師傅了嗎?”

法廣朝裡努了努嘴。陸羽進去一看,智積禪師果然在裡面,儲藏房的地上到處都是冬瓜。

陸羽把請柬遞了上去:“師傅,智明師叔讓我送來的!”

智積禪師接過請柬看了看,不由皺起了眉頭。

陸羽不解地問:“師傅,您怎麼啦?”

智積禪師道:“你有所不知,這是竟陵新任縣令劉得福劉大人的請柬。明天是劉大人高堂的六十大壽,大宴賓客。縣令大人的高堂做壽,不送賀禮日後縣令大人怪罪下來如何擔當得起?送吧,眼下到處鬧饑荒,銀子也不好化,這禮不好送啊!”

看見滿屋子的冬瓜,陸羽靈機一動,抱起一個大冬瓜來到智積禪師跟前,指著冬瓜天真地說:“師、師傅不必煩惱。您不是擔、擔心沒東西送縣令大人嗎?田裡這、這麼多冬瓜,何不送個冬、冬瓜去,禮輕人意重,縣令大人還能說、說過不字?您說是不是?”

智積禪師一想:這話說的也在理,不妨就讓他送去。讓一個小和尚去送冬瓜,童言無忌,諒縣令大人也不敢把他怎樣……於是點了點頭,說道:“法海,送禮的事就交給你吧!”

竟陵街頭一座氣派的府第前熱鬧非凡。門口站著個三十來歲小鬍子官員,正是新任竟陵縣令劉得福,旁邊是衙門的賀管事,門口排了一長溜送禮的人。賀管事只管收禮,劉得福只管作揖。陸羽抱著個大冬瓜排在後面。當輪到陸羽時,劉得福認出是西塔寺的小和尚,不由皺了皺眉頭。

賀管事見西塔寺送來的是個冬瓜,取笑道:“沙彌送賀禮,和尚出手真大方!”

陸羽當仁不讓,用略帶口吃的口吻答道:“靈、靈山捎玉露,佛、佛門佈施皆是寶!”

賀管事見陸羽小小年紀,嘴巴卻如此厲害,有意要挫挫西塔寺的面子,特地將冬瓜放在醒目的地方,並拿了張大紙寫了一句話貼在冬瓜上:

西塔和尚送冬瓜,些須小禮。

陸羽見了好不氣惱。為了維護西塔寺的尊嚴,他隨即也拿起紙筆歪歪扭扭寫了一行字:

南極仙翁贈北斗,天大人情!

同樣將紙條貼在冬瓜上。

劉得福見許多人圍在冬瓜前議論紛紛,便一步三搖地踱了過來。看見陸羽貼在冬瓜上的紙條,劉得福驚喜不巳,連聲讚道:“好、好、好,如此妙聯,定是佛祖借小師傅之手為本官的家慈獻壽聯來了,厚禮、厚禮!看賞!”並命人將此聯重書一遍,作為壽聯掛在堂前。

陸羽獻壽聯的事很快傳到寺裡,智積撫摸著陸羽的頭讚不絕口,眾和尚更是高興得將陸羽拋了起來……

清晨,智積禪師正在蒲團上參禪,智明大師怒氣衝衝地跨了進來,忿然地道:“寺內出賊了,這還了得、這還了得!”

智積禪師問道:“師弟,此話怎講?”

智明大師道:“昨天七月十三是大勢至菩薩的生日,寺院舉行大型法事活動時更換的供品包子,不想剛剛過了一夜,就被人盜去好幾個!”

智積禪師見說不覺吃了一驚:“有這等事?”

智明大師道:“不信你去看看就清楚了!”

智積禪師不敢怠慢,當即同智明大師一起前往三聖殿察看究竟。

來到三聖殿,智積禪師定眼一看,放在大勢至菩薩座前的供品包子果然少了好幾個。

智積禪師道:“今年徽州遭災,大批饑民湧向荊楚一帶。加上這邊年景也不好,寺院要齋濟饑民,廟裡的火食開得也就差了些。不管怎樣,作為佛門弟子,就是餓死也決不能偷食供品!”隨後又道:“嚴格盤查,若是本寺弟子所為,決不輕饒!”

智積禪師離開後,智明大師獨個在三聖殿又仔細地察看起來。這時,昨天晚上的情形不覺浮現在他的眼前……晚上,智明大師提著燈籠到三聖殿巡視,供桌的供品全都完好無損……智明大師一邊察看、一邊自言自語道:“寺院酉時關門,而神像前的供品則是夜裡丟失的,顯然不是香客所為。看來,盜取供品的人肯定是寺內的和尚……”當他察看供桌下面的一道角上時,發現上面殘留著一小塊泥土,看樣子是在不經意間刮上去的。智明大師託著殘留的泥土,再次陷入沉思中:泥土呈黃色,與田間的泥土不同,足以證明供品是打柴的和尚偷的。昨天剛下過雨,一定是打柴的和尚腹中飢渴,將柴草一放,顧不上擦去腳上的泥,便迫不及待地摸到三聖殿來偷供品。在盜取供品時,一隻腳抬起來,無意間在供桌的下角處颳了一下,便將溼泥留在了上面。一夜一過,上面的泥土已經乾枯……智明大師將泥土放入袖中,然後走出三聖殿,見法廣過來,連忙吩咐道:“法廣,撞鐘!”

隨著一陣急驟的鐘聲,全寺的僧人紛紛跑出來,聚集在廟前的空地上。智明大師神情威嚴地喝道:“今天早晨,大勢至菩薩座前的供品包子少了幾個。初步斷定,是本寺弟子所為。”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魂穿成朱四,超爽拉幫套

玄妙子

爆裂飛車:深淵與光的信徒

南七幸

全職法師之光明之子

帝傾寒

反季coser的勇者之路

瑜術臨風

霸道兵哥愛撒嬌

不要再吃了啊

安陵容重生選秀

奈小孩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