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葉城早早地被生物鐘喚醒。

因為是週六的原因,學校顯得格外安靜。

他簡單地在食堂吃過早餐後,決定回一趟葉家村。

在學校門口,他找到了一輛摩托車,和司機商量好價格後,便坐上摩托車回家。

葉家村距離學校有六公里左右,過去上學的時候,他只能步行回家,需要花費近兩個多小時。

而現在,摩托車只用了二十分鐘便將他帶到了熟悉的村莊。

葉城的家已經空無一人,爺爺奶奶早已被接到榮都城生活。

他並沒有打算進屋,因為近一年來無人居住,屋裡早已積滿了灰塵。

葉城只是來到父母的墳前,燒了一點紙,靜靜地與他們聊了一會兒天,分享自已的近況和心情。

葉家村已經變得愈發冷清,一路走來幾乎沒有遇到村民,更不用說熟人了。

雖然能找回當年的記憶,但卻見不到熟悉的人。

葉城也就在村子停留,就要準備回學校。

他忽然想起葉依然的家就在村裡,便決定去她家進行家訪,同時給她一個意外的“驚喜”。

葉城因為很少在老家生活,以前對葉依然的沒什麼印象,甚至不知道她是哪家的孩子。

當他回想起葉依然曾經寫過的那封“寫給六歲的自已”的信時,便想起了她是哪家的孩子。

那封信的內容深深地印在了葉城的腦海裡。

信中,葉依然描述了她的童年。

她父親在她七歲那年離世,之後,媽媽將她送回老家。

從此,媽媽消失在她的世界中,再也沒有出現過。

葉依然也是從那以後,便跟著爺爺奶奶在老家生活。

這段特殊的經歷,讓葉依然覺得自已就是一個被拋棄的孩子。

她失去了方向,也不知道為什麼學習。

葉城多次聽奶奶提及此事,因此他清楚地知道葉依然的住所。根據腦海中的記憶,他找到了葉依然的家。

葉依然的家周圍一片寂靜,幾戶鄰居的大門都緊閉著,野草叢生,顯然已經荒廢多日。

在這空曠的四周,只有葉依然的家中透出些許生活氣息。

葉城抵達時,葉依然正獨自一人坐在屋簷下,全神貫注地刷著短影片。

他緩緩走近,但葉依然卻毫無察覺。

葉城觀察了一會兒,發現她確實非常投入,便輕輕咳了一聲。

葉依然被這突如其來的聲音嚇了一跳,茫然地抬起頭,看到眼前的葉城,她手中的手機差點滑落。

“葉老師......您怎麼來了?”

葉城在她旁邊的椅子上坐下,笑著說:“來看看你有沒有認真學習啊!”

“我……我做了一上午的作業,才拿起手機放鬆一下,沒想到您就來了。”葉依然結結巴巴說道。

“哦?做了哪些作業?拿給我看看,如果有不懂的,我可以幫你講解。”

葉依然聽到這話,臉色瞬間變得蒼白。

她昨晚到今天一直沉迷於手機,作業一個字都沒寫。

她急忙岔開話題,“葉老師,您渴了吧?我這就去給您倒杯水。”說完,她急忙起身逃離了現場。

葉城看著她略顯慌張的背影,心中湧起一絲笑意,第一次感受到了作為老師的威嚴。

環顧四周,他發現她們家的房子雖然簡陋,但還算新,這是得益於近幾年扶貧政策。

不一會兒,葉依然端著一杯水,步伐輕盈但略顯緊張地走了過來。

“坐下說吧!”葉城指了指前面的凳子。

葉依然輕輕坐下,微微低垂著眼簾,避免與葉城對視。

“你爺爺奶奶現在不在家嗎?”葉城輕聲問道。

“他們去地裡幹活了,應該很快就會回來。”葉依然回答道,“要不要我現在去叫他們?”

葉城看了看時間,搖了搖頭:“不用麻煩了,我們就在這裡聊一會兒,等他們回來。”

葉城為了消除她的緊張,跟她隨便聊了一下學習和生活上的情況。

隨後又問道:“依然同學,你覺得葉老師有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或者你有沒有什麼想對老師說的呢?”

葉依然搖了搖頭:“葉老師是我遇到最好的老師,愛笑,又不亂髮脾氣,課也講得好,說出來的道理,我也願意聽。”

“聽到你這麼高的評價,老師很開心。謝謝你的信任和喜愛。”葉城微笑著回應。

“葉老師,我也想聽聽你對我的評價。”葉依然好奇地問道。

葉城知道,學生最看重老師的評價,也就是說,他們特別在乎老師的印象。

認真地回答道:“你給我的印象非常好。你開朗活潑,總是充滿正能量。”

“你很有組織力,能夠很好地管理自已的學習和生活。在課堂上,你認真聽講,積極參與討論,顯示出很強的學習潛力。我相信只要你保持這種態度,你一定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

聽到葉城的評價,葉依然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兩人又愉快地聊了一會兒學習上的事情。

沒過多久,葉城看到了葉依然的爺爺奶奶。

兩位老人雖然才年近六十,但他們的頭髮已經潔白,葉城不禁猜測,或許因為他們失去獨子的原因。

葉城懷著敬意走上前去與老人們打招呼,葉依然也熱情地介紹了自已的老師。

得知葉城的身份後,兩位老人立刻展現出友善和熱情,與他聊起了家常。

在交談中,葉城特意避開了葉依然在學校可能存在的問題,而是更多地談及了她的優點和進步。

他希望能用這種方式,給予葉依然更多的正面鼓勵,同時也為兩位老人帶來一絲欣慰。

交談過後,葉城準備離開,但葉奶奶熱情地挽留他留下來用餐。

葉城考慮了一下,覺得作為晚輩,接受長輩的邀請是應有的禮貌,更何況他本身就是從這個村子裡走出來的。

趁著奶奶做飯的間隙,葉城走進了葉依然的房間。

房間內的陳設簡單樸素,水泥地面未經任何裝飾,房門也顯得老舊,應該是從舊房拆卸而來。

除了一個老舊的衣櫃和一些雜物外,幾乎沒有其他傢俱。

葉依然的學習空間就是堂屋裡的大方桌,這同時也是家裡用餐和招待客人的地方。

葉奶奶熱衷於觀看“兒孫自有兒孫福”的短影片。

葉爺爺則痴迷於抗日神劇。

由於兩位老人的聽力有所下降,他們總是將音量調到最大,這使得家裡雖然人口不多,但聲音卻十分嘈雜。

在這種環境下,葉依然學習時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種打擾。

更令人分心的是,葉奶奶對孫女的關愛無微不至,經常忍不住前來探望,進一步打斷了葉依然的學習專注力。

葉城見此,提出了一些建議。

兩位老人聽了,當即就將聲音調小了一點。

至於其他,葉城看他兩人表情,也就知道,他們恐怕也難以改變。

他也沒再多說,沒有發自內心的認同這件事情的重要,人是不會改變的。

葉城默默地記下了葉依然的情況。

他意識到,學生們的成長環境對他們的影響遠比想象中要大得多。

週末回家,對於學生們來說,可能是一場關於學習興趣的考驗。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不當舔狗,反手重啟華流巔峰

膨脹的沃柑

妖魔緝查司

君子獨愛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