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葵: 茄科茄屬一年生草本植物,莖近無毛或被微柔毛,葉互生,卵形或卵狀橢圓形,葉常無毛;花小且下垂,花冠白色或淡紫色;漿果為球形,熟時黑紫色,有光澤;種子多數,卵形芝麻狀,黃色;花期6~9月,果期7~12月。中國第一部國家頒佈的藥典,唐代的《新修本草》稱龍葵為苦菜,這是從其性味進行考慮,四氣五味之中“苦能堅陰”,也可以清熱解毒。龍葵廣泛分佈於歐洲、亞洲、美洲的溫帶至熱帶地區,在中國幾乎全國均有分佈;中國歷史上南朝齊、梁時期就有龍葵的記載。常見於河溝岸邊、湖邊草地或稀疏林間、密林陰溼處;喜溫暖溼潤的氣候,對土壤要求不高;龍葵可利用種子進行繁殖,也可利用插根法進行繁殖。據《唐本草》和《本草綱目》記載,龍葵根具有治痢疾、跌打損傷、癰疽腫毒的作用;龍葵子具有治急性扁桃體炎、療瘡的作用。龍葵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其果實味道酸甜爽口,可直接食用,能為人體補充大量維生素和多種礦物質。龍葵具有一定觀賞性,可作盆栽或觀賞植物養殖。

植物學史中國第一部國家頒佈的藥典,唐代的《新修本草》稱龍葵為苦菜,這是從其性味進行考慮,四氣五味之中“苦能堅陰”,也可以清熱解毒。

形態特徵

龍葵是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1米,莖無稜或稜不明顯,綠色或紫色,近無毛或被微柔毛。葉卵形,長~10厘米,寬~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楔形至闊楔形而下延至葉柄,全緣或每邊具不規則的波狀粗齒,光滑或兩面被稀疏短柔毛,葉脈每邊5~6條,葉柄長約1~2厘米。

蠍尾狀花序腋外生,由3~6~(10)花組成,總花梗長約1~厘米,花梗長約5毫米,近無毛或具短柔毛;萼小,淺杯狀,直徑約~2毫米,齒卵圓形,先端圓,基部兩齒間連線處成角度;花冠白色,筒部隱於萼內,長不及1毫米,冠簷長約毫米,5深裂,裂片卵圓形,長約2毫米;花絲短,花葯黃色,長約毫米,約為花絲長度的4倍,頂孔向內;子房卵形,直徑約毫米,花柱長約毫米,中部以下被白色絨毛,柱頭小,頭狀。漿果球形,直徑約8毫米,熟時黑色。種子多數,近卵形,直徑約~2毫米,兩側壓扁。

產地生境

龍葵廣泛分佈歐洲、亞洲、美洲的溫帶至熱帶地區。在中國幾乎全國均有分佈。喜生在田邊、荒地及村莊附近。

生長適宜溫度為22~30℃,開花結實期適溫為15~20℃,此溫度下結實率高。對土壤要求不嚴,在有機質豐富,保水保肥力強的壤土上生長良好,缺乏有機質,通氣不良的粘質土上,根系發育不良,植株長勢弱,商品性差,適宜的土壤pH值為~。夏秋季高溫高溼露地生長困難,冬春季露地種植,植株長勢慢,嫩梢易纖維老化,商品性差,所以為滿足市場需求,一年四季都可在保護地內栽培。

採收方式每次採收嫩梢後,都留下嫩梢最下部5厘米的節間,使這5厘米上的2~3個腋芽,生長後形成新的嫩梢又可採收上市。採收一次追肥一次可以連續不斷採摘嫩梢上市,採收盛期冬春季可有3個多月,夏秋季有2個多月,直至開花為止。採收野生種,在山溝路旁,田間地頭,生荒地等地方都可收集到野生的成熟果實;野生種採種後經晾乾、曬淨後放置於陰涼處貯藏備用。採用野生種做種,植株生長勢好,抗病性強,長成的嫩梢吃起來苦味較濃。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全株入藥,可散瘀消腫,清熱解毒。性寒,味苦。有小毒。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吊車尾也可以成為訓練大師

想見世面的土豆

開天第一花:我在星際風生水起

繆繆西

辭安必守

愛吃酒釀元宵羹的羨

我在世界遺忘之處登神

清熱解毒扶正固本

系統也需要愛情?

小城的風

救命,天命災星竟然當朝女帝

樊樓高百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