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書院裡,夫子的講學總是充滿了莊重與智慧。程謙,儘管年幼,卻也端坐在書桌前,準備聆聽夫子的第一堂課。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對知識的渴望,但內心深處,卻因為很少接觸外界,而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他的思緒不時飄向窗外,思念著那位傳授他武藝與智慧的先生,心中充滿了對先生的思念,這讓他聽講時顯得有些心不在焉。

夫子的聲音抑揚頓挫,講解著書院課堂的要求,但程謙的注意力卻難以完全集中。他的眼神遊移,手指不自覺玩弄著,顯露出他的不安與期待。

課後,當其他孩子們紛紛離開時,程謙依舊坐在原地,沉浸在自已的思緒中。這時,一個比他大幾歲的小孩走了過來,他的步伐跳躍,臉上帶著友好的微笑。

“嘿,我叫李明,你是新來的嘛?我們能成為朋友嗎?”小孩的聲音明朗而熱情,打破了程謙的沉思。

程謙抬起頭,有些驚訝地看著面前的小孩。他看到了對方眼中的真誠與善意,這讓他感到一絲溫暖。在這個陌生的環境中,李翰的出現,就像一道光,照進了程謙的內心。

“我...我叫程謙。”程謙的聲音雖小,卻透著一絲堅定。

李明笑了笑,伸出手來:“那我們就是朋友了!走,我帶你去書院的其他地方看看。”

程謙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伸出手,與李翰緊緊相握。這是他在書院的第一個朋友,兩個孩童的友誼,就在這樣的邂逅中悄然萌芽,預示著程謙在書院的生活將會有新的開始和不同的體驗。

李明帶著程謙穿過了書院後院的竹林,這片竹林青翠欲滴,竹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發出沙沙的響聲,像是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陽光從竹林的縫隙中灑落,形成斑駁的光影,為這條小徑增添了幾分神秘與幽靜。

程謙跟在李明身後,他的目光好奇地在竹林間穿梭,觀察著每一株竹子的形態,感受著自然的氣息。他很少有機會這樣細緻地觀察自然,這一切對他來說都是那麼新奇。

穿過竹林後,他們來到了亭湖。這是書院中的一處人工湖,湖面平靜如鏡,倒映著周圍的亭臺樓閣和藍天白雲。湖中有幾朵荷花靜靜地綻放,偶爾有魚兒躍出水面,激起一圈圈漣漪。

他們沿著湖邊的小路漫步,李明邊走邊向程謙介紹書院的各個景點和歷史。程謙聽得津津有味,他的眼睛裡閃爍著對知識的渴望,同時也對李翰的博學多才感到欽佩。

“看,那邊是書院的藏書閣,裡面藏書萬卷,你可以在那裡找到任何你想讀的書。”李明指著遠處一座古樸的建築說道。

程謙順著李明手指的方向望去,眼中流露出嚮往的神色。他想象著自已將來能在那個知識的殿堂裡盡情遨遊,心中充滿了期待。

兩人一邊走一邊聊,程謙逐漸放下了心中的拘謹,開始主動向李翰詢問一些問題。李明耐心地一一作答,兩人的友誼在交流中逐漸加深。

這次漫步不僅讓程謙對書院有了更深的瞭解,也讓他感受到了友情的溫暖。他開始意識到,儘管自已來自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但在這裡,他同樣可以找到屬於自已的位置,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古老的鐘聲從書院的鐘樓中悠揚傳來,它深沉而綿長,穿透了竹林和亭湖的寧靜,迴盪在每一個角落。鐘聲不僅是時間的提醒,也是學問的召喚,它催促著程謙和李明,以及所有書院的學生迴歸課堂,繼續他們的求學之路。

程謙和李明聽到鐘聲,相互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的眼神中看到了一絲緊迫。他們加快了腳步,沿著青石小路向講堂走去。程謙的心情有些複雜,一方面,他對即將開始的課程感到期待,另一方面,他也對能否跟上其他學生的進度感到些許焦慮。

李明似乎察覺到了程謙的不安,他鼓勵地說:“別擔心,程謙,夫子的課非常精彩,你會喜歡的。如果有不懂的地方,課後我們可以一起討論。”

程謙點了點頭,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感激地看著李明,這個剛剛結識的朋友已經給了他很大的安慰和支援。

他們到達講堂時,其他學生也陸續到來。夫子已經端坐在講臺上,他的目光掃過每一個學生,眼神中充滿了期待和鼓勵。程謙找到自已的位置坐下,他的心逐漸平靜下來,準備好了接受知識的洗禮。

鐘聲漸漸消散,講堂內恢復了寧靜。夫子清了清嗓子,開始了今天的講授。他的聲音平和而有力,每一個字都清晰地傳入學生們的耳中。程謙聚精會神地聽著,漸漸地,他被夫子所講述的內容所吸引,心中的不安和焦慮被好奇心和求知慾所取代。

程謙的書院生活才剛剛開始,而他已經邁出了融入這個新環境的第一步。在他的心中,一顆探索知識的種子已經悄然種下,只待時間的滋養,它將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新朝,完美大漢

舉重的屎殼郎

大秦:開局選擇成為冠軍侯

萬里長城

我推演了整個華夏曆史

活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