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英文:Economics)是研究個人、企業、政府以及其他團體如何在社會內進行選擇,以及這些選擇如何決定社會稀缺性資源使用的科學。簡單來說,經濟學是一門指導如何以理性的態度選擇與分配資源的社會科學。經濟學基於“一切資源都有稀缺性”的假設,並試圖解決“社會和市場是如何分配稀缺資源”的問題。人類經濟學起源於中國古代早期經濟思想以經世致用的價值觀、平等觀、生產關係觀、貿易觀和產業觀等。西方“經濟學”一詞源於古希臘οἰκονομία,意為家庭管理。1615年,法國的蒙克列欽首次提出了“政治經濟學”這個概念。英國經濟學家傑文斯在1879年的《政治經濟學理論》第二版序言中明確提出應該用“經濟學”來代替“政治經濟學”,認為去掉“政治”一詞更加符合學科研究的物件和目標。1890年,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經濟學家馬歇爾發表了《經濟學原理》一書,將“經濟學”一詞取代了“政治經濟學”,後來逐漸被廣大經濟學者所接受。

代表人物

亞當·斯密(Adam Smith)、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米爾頓·弗裡德曼(Milton Friedman)等。

經濟學的物件是研究人類經濟活動的本質,揭示經濟現象的發展規律,幫助人們認識社會經濟現象。經濟學的發展涉及到重農主義、重商主義、古典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新古典主義、凱恩斯主義、芝加哥學派、奧地利學派[7]等。

經濟學涉及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21]包含對稱經濟學、空間經濟學等分支學科。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分為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經濟學領域重要學者有亞當·斯密(Adam Smith)、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米爾頓·弗裡德曼(Milton Friedman)等。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包括戴維·卡德(David Card)、本•伯南克(Ben S. Bernanke)、克勞迪婭·戈爾丁(Claudia Goldin)等。

定義概述

西方語言中的“經濟學”一詞源於古希臘的οἰκονομία,意為家庭管理。中文“經濟學”一詞最早見於隋朝王通《文中子》:“皆有經濟之道,謂經國濟民。”1897年,貴州學政嚴修奏請開設經濟特科,經濟學成為顯學。經濟學注重的是研究經濟行為者在一個經濟體系下的行為,以及他們彼此之間的互動。

1836年,密爾(John Stuart Mill)在《論政治經濟學的定義》中,將政治經濟學看作是一門採用演繹方法的抽象科學。他認為,經濟學的基本前提是穩固的,並不因為理論在實際應用中的失敗而受到指責。

馬歇爾(Alfred Marshall)在《經濟學原理》中,認為經濟學是一門研究財富的學問,同時也是一門研究人的學問,它研究個人和社會活動中與獲取和使用物質的福利必需品最密切相關的那一部分。

讓·巴蒂斯特·薩伊(Jean-Baptiste Say)提出與經濟學相關的“薩伊定律”,即每個生產者之所以願意從事生產活動,若不是為了滿足自已對該產品的消費慾望,就是為了想將其所生產的物品與他人換取物品或服務。

英國經濟學家萊昂內爾·羅賓斯(Lionel Robbins)認為,經濟學是一門研究如何應對資源稀缺性的人類行為科學。這就是經濟學科的研究主體,即人們在應對資源稀缺問題時採用的方法與手段。

經濟規律通常表現為經濟現象、經濟活動和經濟過程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絡,它體現了經濟執行的基本邏輯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支配著人們的經濟活動和經濟行為。經濟規律與自然規律一樣具有客觀性,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經濟學的分析也被用在其他各種領域上,主要領域包括了商業、金融、政府等,但同時也包括瞭如健康、犯罪、教育、法律、政治、社會架構、宗教、戰爭、科學等等。到了21世紀初,經濟學在社會科學領域各方面不斷擴張影響力,使得有些學者諷刺地稱其為“經濟學帝國主義”。

發展歷程

重商主義

\"重商主義\"一詞是對英文詞彙\"mercantilism\"的翻譯。\"mercantilism\"最早可以追溯到法國重農學派文獻中的\" système mercantile\",該詞被用於描述當時重視商業,甚至不惜犧牲農業的情況。雖然在中國傳統經濟話語中沒有\"重商\"一詞,但有\"重農抑商\"的說法,意思是重視農業而抑制商業。因此,從語義學的角度來看,中西方對這個詞的解釋是一致的,都強調了對商業的重視。

重商主義經濟學在西歐國家的發展可以大致分為兩個時期,即早期重商主義時期(15世紀下半葉至16世紀下半葉)和晚期重商主義時期(17世紀上半葉至18世紀下半葉)。在法國,重商主義的發展起步較晚,大約在16世紀末,在科爾貝爾(Jean-Baptiste Colbert)執政時期(1661年至1683年)達到了頂峰,重商主義被視為商業資本的意識形態,代表商業資本的利益,其對經濟活動的探討侷限於流通領域。根據資本主義的發展規律,卡爾·馬克思將重商主義界定為對現代生產方式的最早理論探討。

亞當·斯密(Adam Smith)認為重商主義是建立在“財富在於金銀”這一謬誤之上,希望透過各種政策干預以謀求對外貿易出超來積累財富的一種經濟學體系。

重農主義

重農學派出現於重商主義時代後期的法國,這一時期的封建經濟已經開始衰落,資本主義進入了初步發展階段,在兩種經濟形態的交替期間出現了重商主義與重農主義的鬥爭。經濟學家提出反對重商主義,希望透過恢復和發展農業來解決國內日益激化的矛盾,順應這時的社會需求,重農學派登上了歷史舞臺。重農主義的經濟思想體系產生於18世紀50年代至18世紀70年代的法國,[15]發展和終結於法國大革命初期。在1767年,弗朗斯瓦·魁奈(Francois Quesnay)在《公民日曆》發表的文章中提出了“合理專制”(despotisme légitime)的政治概念。與此同時,拉里維埃也在同年出版的《政治社會的自然和基本秩序》一書中詳細闡釋了“法律專制”(despotisme légal)的理論基礎和政治意義。這兩個概念的提出標誌著中農學派政治理論的獨特特點。19世紀上半葉,在經濟學領域,讓·巴蒂斯特·薩伊和弗雷德裡克·巴師夏繼承了重農學派的經濟理論,並在此基礎上發展了法國古典經濟學。

根據重農學派的觀點,自然秩序是衡量一個社會健康與否的重要指標。當社會秩序與自然秩序保持一致時,社會處於正常健康狀態;反之,則不正常。自由放任是實現社會秩序與自然秩序一致的最佳方式,因此重農學派的政策主張都基於這一理論原則。

亞當·斯密(Adam Smith)認為,任何社會的土地和勞動的年產物,都只能由改進社會上實際僱用的有用勞動的生產力、增加社會上實際僱用的有用勞動量這兩種方法增加。

古典政治經濟學

現代經濟學起源於17、18世紀的古典政治經濟學,但古典政治經濟學可以追溯到古代政治學和倫理學的傳統。實際上,它源自古代的道德哲學,透過中世紀和近代早期的自然法傳統的歷史演變,在近代道德科學的體系中不斷發展演化。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的第一章中闡述了財富分配的自然順序。以斯密為代表的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核心觀點是,具備自然秩序特徵的市場經濟在自由競爭的環境下能夠實現國民財富的最大化增長。古典政治經濟學家們首先深入探討經濟生產領域,從物質財富的勞動生產角度出發,以勞動時間作為價值的衡量標準,認為按照交換價值進行交易才是真正的等價公平。他們堅持的三要素分配理論基於價值論和市場交換原則,即按照各要素在市場中的交換價值來決定分配。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

19世紀40年代,馬克思(Karl Marx)吸收了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的辯證法和費爾巴哈(Ludwig Andreas von Feuerbach)的唯物主義的合理部分,完成了從唯心主義到唯物主義的方法論轉變,形成了相對完整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思義體系。在這一時期,馬克思對黑格爾的客觀唯心主義觀點進行了批判,並認為解決現實問題需要從“市民社會”中尋找答案。馬克思將自已的研究聚焦到政治經濟學領域,被認為是唯物史觀理論的開端,並逐步成為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方法論研究的精髓。

馬克思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分析方法來研究不同社會制度下的產權制度,並認為產權制度是影響經濟效率的重要因素。在原始的自然經濟條件下,生活資料、勞動工具和生產資料的所有權只能支援簡單的再生產,不利於提高經濟效率。而在資本主義生產條件下,產權關係以表面上平等的形式在交換領域體現出來,勞動者由於對工資的需求而增強了出售勞動力所有權的動機,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經濟效率。

新古典主義經濟學

新古典主義經濟學包含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兩個分支。微觀經濟學家阿爾弗雷德·馬歇爾(Alfred Marshall)為代表,宏觀經濟學以盧卡斯(Lucas)為代表的理性預期學派。理性預期學派在繼承新古典主義微觀經濟學的前提假設和分析方法的基礎上,解釋了經濟週期爆發的原因,並提出了為保持經濟穩定的唯一有效方法是儘量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充分發揮市場的調節作用。這一理論與新古典主義微觀經濟學一脈相承,是對新古典主義的繼承和發展,也是新古典主義微觀經濟學在宏觀層面上的有機銜接,被稱之為新古典宏觀經濟學。

凱恩斯主義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是20世紀上半葉英國最傑出的經濟學家之一,他的經濟學思想被全球公認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他曾在著名經濟學家阿爾弗雷德·馬歇爾(Alfred Marshall)和阿瑟·塞西爾·庇古(Arthur Cecil Pigou)的指導下學習。凱恩斯建立的宏觀經濟學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一同被譽為\"二十世紀人類知識界的三大革命\"。憑藉凱恩斯的經濟思想和理論為基礎,西方經濟學界形成了後凱恩斯主義和新凱恩斯主義學派,在歷史上都佔據了重要地位。凱恩斯主義主流經濟學在繼承古典主義經濟學的成果基礎上,揭示了資訊和預期因素在經濟執行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芝加哥學派

芝加哥學派是由信奉經濟自由主義並與芝加哥大學有密切聯絡的經濟學家組成的,形成於20世紀20年代。該學派的理論主張主要包括兩個方面:首先,在經濟理論方面,堅持經濟自由主義思想,認為市場機制和自由交換是組織人類行為最有效、最公平的方式。市場機制最大的優點在於權力的分散;其次,在分析方法上注重實證主義,認為某種理論能否被接受的標準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否能夠描述現實世界。因此,芝加哥學派反對抽象的理論,強調必須利用有實用性的理論來解釋現實世界,否則,理論就會變為紙上談兵。

奧地利學派

奧地利學派的思維方式可以追溯到一個被視為無需證明的\"行動公理\"。這一公理表明人類的行為都是有目的的,就如同近代哲學家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和教父哲學家聖奧古斯丁所說的\"我錯了,所以我存在\"一樣。透過一系列的演繹和推理,奧地利學派從這個公理出發,逐步建立了自已獨特的理論體系。

微觀經濟學

微觀經濟學最早可以追溯到亞當·斯密(Adam Smith)的《國富論》和阿爾弗雷德·馬歇爾(Alfred Marshall)的《經濟學原理》。在20世紀30年代之後,英國的羅賓遜和美國的張伯倫基於馬歇爾的均衡價格理論提出了廠商均衡理論,這標誌著微觀經濟學體系的最終確立。微觀經濟學體系的主要內容包括均衡價格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者行為理論、廠商均衡理論和福利經濟學等。微觀經濟學(Microeconomics),也稱個體經濟學、小經濟學、市場經濟學或價格理論,是研究社會中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經濟變數的單項數值如何決定的經濟學說。

研究物件

微觀經濟學的研究物件是市場中個體的經濟行為,包括家庭、廠商和市場的經濟活動。微觀經濟學的一個目標是分析市場機制,研究商品和服務之間的相對價格以及有限資源在多個替代用途之間的分配。微觀經濟學涵蓋了許多重要的研究領域,例如一般均衡理論、不對稱資訊下的市場研究、不確定性條件下的決策選擇以及博弈論在經濟學中的應用。

主要因素

鑑於資源的有限性,研究資源分配以實現個體利益最大化成為必要。因此,市場自身調節價格。斯密的《國富論》提出了國民財富的生成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勞動力的技術、技能和判斷力,以及勞動力與總人口的比例。在這兩個因素中,第一個因素起著決定性作用,其闡明瞭市場中存在的“看不見的手”。看不見的手解釋了公私利調和論,透過價格機制的引導,每個個體的自利行為促進了整個社會的效率。

專業化

以理論和實證為基礎,專業化被視為經濟效率的關鍵。由於每個工人的人力資本存量和資本\/勞動力比率的差異,不同的個人和國家在實際生產機會成本上可能存在差異。從理論上講,這可能為產品生產提供比較優勢,即使用相對豐富且便宜的投入更密集的產品。即使一個地區在所有型別的產出中都在產出投入比方面具有絕對優勢,它仍然會專注於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出。它可能會從與其沒有優勢的地區進行交易中獲利,而在生產其他產品時,它則具備比較優勢。儘管技術和投入組合相似(包括高收入國家),但可以觀察到地區間的大量貿易。這促使對規模經濟和集聚經濟進行研究,以解釋產生類似但差異化的產品線的專業化現象,從而為每個貿易方或地區帶來整體利益。

企業決策

支配力是企業的終極目標。企業希望對其原料供應商、客戶、政府以及將要投入使用的技術擁有控制權。無論是大型公司還是小型家族企業,都希望能夠控制未來的事件、財務要求、勞動力質量、行業價格以及接管的可能性。企業能夠透過研發、市場開發、企業間合作、進入威懾等活動對環境行使一定程度的控制。企業高層管理者每年例行的綜合、連續決策過程中,包括投資、定價、融資和產出等決策,這是實現企業最大化增長目標的手段。在較長的時間範圍內,加價幅度可以透過企業對額外投資資金的需求來解釋。寡頭壟斷行業的價格設定並非為了短期利潤最大化,而是為了滿足該行業公司長期增長所需的融資水平。

宏觀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Macroeconomics),也被稱做就業理論或收入理論。宏觀經濟學是使用國民收入、經濟整體的投資和消費等總體性的統計概念來分析經濟執行規律的一個經濟學領域,是以國民經濟總過程的活動為研究物件,主要考察就業總水平、國民總收入等經濟總量。

宏觀經濟學關注的是國民經濟總體活動,著重研究和解釋國民收入、就業水平、價格水平等宏觀經濟指標是如何決定併發生波動的。這包括國家、地區和全球經濟的研究。宏觀經濟學涉及綜合指標的研究,如國家生產總值、失業率和物價指數,以瞭解整個經濟系統的功能,以及國民收入、產出、消費、失業、通貨膨脹、儲蓄、投資等因素之間的相互關係,還包括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等領域的研究。

基本目標

宏觀經濟學的基本目標是分析經濟執行的變動規律以及執行總量指標因素的影響。透過研究國民生產總值、投資額、消費額、銀行貸款總額和物價水平的變動規律,揭示整個經濟的狀態和全貌。這些總量指標是反映社會經濟活動狀態的經濟變數,包括國民收入、總投資、總消費等個別量的總和,以及平均量或比例量,如價格水平是各種商品和勞務相對於基準期的平均價格水平,如通貨膨脹。當國家發行的貨幣過多時會導致物價持續上漲,使貨幣的價值下降,購買力降低。例如,通貨膨脹導致商品價格上漲,人民的購買力下降。

經濟週期

從本質上講,經濟週期理論是將靜態的新古典瓦爾拉斯一般均衡動態化並宏觀化,其採取的建模框架被稱為“動態隨機一般均衡模型”。其主要觀點包括:首先,強調設定微觀消費者的偏好和廠商的目標,並認為宏觀經濟變數是眾多微觀個體在一定的生產可能性邊界和資源約束下做出的最最佳化決策的結果。其次,強調個體的前瞻性預期對當前決策的影響,並具體表現為理性預期,即個體在有效利用可獲得的資訊的前提下,能夠對經濟變數做出在長期平均來說最準確的預期。第三,假設市場結構具有完全競爭性,因此理性預期的個體能夠準確預測各種供需變化,從而及時充分地調整價格和工資率,以保證市場清晰和充分就業。

貨幣政策

構建宏觀經濟模型需要遵循泰勒規則。根據泰勒規則,央行需要根據實際通脹率與目標通脹率之間的差距以及實際產出與潛在產出之間的差距的變化來調整名義利率,以實現價格穩定的目標。這意味著利率不再是央行主觀決策的外部變數,而是隨著經濟發展動態調整的內部政策變數。這樣的調整旨在確保貨幣政策在短期需求管理中具有自動性、透明性、可信性和可預測性。根據泰勒規則,只有一個目標,即通脹率;只有一種工具,即政策利率。透過這個目標和工具,可以自動調整經濟,以實現充分就業的狀態。美聯儲在執行許多操作時都遵循這樣的貨幣政策規則,在宏觀經濟學中對貨幣政策規則研究最廣泛的就是泰勒規則。

財政政策

就財政政策而言,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企業對總需求和利潤的預期決定著產出水平和就業量。資本主義經濟系統中存在不確定性,使得沒有任何內生機制能夠確保產出和就業一直處於潛在水平。因此,政府實施擴張性財政政策可以提高企業預期、促進私人投資、推動總需求增長,並增加就業和產出。當然,根據政府支出的融資方式(如稅收、債券或貨幣創造),對貨幣迴圈的不同階段和不同主體的影響機制和程度有所差異,因此財政政策的有效性也會有所不同。

理論研究

微觀經濟學中涉及均衡價格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 生產者行為理論、市場結構理論、需求供給理論、邊際效應理論,預算約束理論等。

中級宏觀經濟學研究的是總體經濟行為及其後果,內容涵蓋了短期、中期、長期和開放經濟下,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失業理論、通貨膨脹理論、經濟週期理論、經濟增長理論、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理論以及開放經濟理論等,其中,宏觀經濟學的核心模型包括擴充套件的IS-LM模型和IS-LM-PC模型。

計量經濟學

計量經濟學利用經濟理論、數學和統計推理對經濟現象進行量化分析。簡言之,計量經濟學的目標是將理論經濟模型轉化為對制定經濟政策有用的工具。它的任務是將定性描述(例如“兩個或兩個以上變數之間的關係呈正相關”)轉化為定量描述(例如“每增加一美元的可支配收入,消費支出將增長95%”)。計量經濟學家負責將經濟理論學家所開發的模型轉化為可以進行估計的形式。計量經濟學有各種各式的模型,包括條件均值模型、條件方差模型、條件分位數模型、條件矩模型、條件機率分佈模型、廣義線性迴歸模型,如Probit模型,Logit模型,Cox比例危險率模型,泊松迴歸模型等。其中一個核心版塊是迴歸模型,QMLE[a]和廣義矩陣(GMM)是估計非線性計量經濟學模型的兩個最常用方法。

實驗經濟學

實驗經濟學採用實驗參與者的決策和互動來研究經濟問題,並透過控制實驗條件進行研究。具體來說,實驗經濟學使用真實的實驗參與者,透過操縱物質激勵來模擬經濟環境。例如,在實驗室中可以模擬市場,讓參與者扮演買家和賣家進行交易。在這個市場中,可以人為地控制買賣雙方的成本和價值,控制市場機制、資訊的公開程度、交易主體的數量等。買賣雙方可以進行定價、搜尋以及討價還價等行為。最終,買方的剩餘價值和賣方的利潤可以換算成現金給予他們作為實驗報酬。

土地經濟學

土地經濟學是研究經濟活動中人與地的關係 (生產力) 及與此相關的人與人的關係 (生產關係),土地經濟學的產生和形成需要滿足兩個基本的前提條件。首先,人類社會實踐中存在土地經濟問題,需要人們致力於研究和解決這些問題。其次,人們需要掌握經濟學知識和應用經濟學的能力,以便深入研究這些問題,並獲得創立一個獨立學科的成果。土地經濟學的主要任務是研究和解析不同發展階段和特定階段的地域空間土地的綜合特性和功能對於經濟的意義。它關注以人地關係為核心的土地經濟問題,並揭示其本質聯絡和發展規律。

勞動經濟學

勞動經濟學可以從概念上分為勞動力與勞動關係以及經濟學兩個領域。其中,勞動力和勞動關係是勞動經濟學研究的核心物件。而經濟學則揭示了勞動經濟學實際上是經濟學研究的一個子領域。勞動經濟學超出了工人階級與資產階級對立的範疇。它指的是各種營利性企業中,資本所有者與勞動力所有者之間透過勞動合同所形成的基本經濟關係。勞動經濟學觀點認為,內部勞動力市場的扭曲會導致經濟效率下降。因此,勞動經濟學主張在可能的範圍內實行市場化,即市場經濟。這是因為市場競爭越自由,資源配置效率就越高。

政治經濟學

政治經濟學在最廣泛的意義上研究的是人類社會中支配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和交換規律的科學。政治經濟學在本質上是一門歷史科學。它研究的物件是具有歷史性、不斷變化的材料。該學科首先研究每個生產和交換階段的特定規律,只有在完成這個研究後,才能確立適用於生產和交換普遍規律的少數原則。因此,人類的生產和交換具有特殊規律,並受內外部環境變化的影響,導致不同國家的發展規律存在差異。

環境經濟學

環境經濟學的產生和發展與環境問題演變、人們對環境-經濟系統運作關係認知的提升以及對可持續發展的需求密切相關。一方面,環境經濟學作為應對問題和需求而產生的學科,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成為分析環境-經濟運作關係、調整人類環境經濟行為的工具和決策支援工具。另一方面,作為一門交叉學科,環境經濟學獨特的跨學科分析視角和構建的分析框架對環境科學、經濟學等基礎學科以及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等學科的發展都做出了獨特的貢獻。

對稱經濟學

經濟學認識的發展是一個從表面到本質、從淺層到深層、從複雜到簡單的對稱過程。對稱經濟學首次將人類整體的經濟現象作為研究物件。它不僅研究經濟領域中類似牛頓力學的有序現象,還研究經濟領域中類似量子力學的無序現象。對稱經濟學的基本原則和線索是以對稱方法和\"五度空間\"的方法,以主體與客體的相對稱、主觀性和科學性的統一為基礎。對稱經濟學以人類整體的經濟現象和背後的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為研究物件,是一種科學的、普遍的、涉及全人類的經濟學,與政治經濟學形成對比。在對稱經濟學的理論體系中,主體與客體、主觀與客觀、思辨與實證、科學規律與客觀規律之間是對稱的。

空間經濟學

在18世紀30年代,屠能(Thunen)首次將空間引入經濟學領域進行研究。他假設空間是均質的,並提出了在孤立國家模型中,由於距離不同導致的運輸成本變化,從而形成農業分帶現象,即農業生產呈現出向心環帶狀分佈的特徵。空間經濟學是一個綜合和交叉於區域科學、城市經濟學、國際貿易學、經濟地理學和經濟史學等多個學科的學科。它的研究物件是空間中的經濟現象和規律,關注生產要素的空間佈局和經濟活動的空間定位。

發展經濟學

狄伯·拉爾強調,發展經濟學是一種特殊的經濟學觀點,旨在研究發展中國家及其發展過程。與此相反,僅使用傳統的經濟學來研究發展中國家的“發展中國家經濟學”是不同的。弗朗西斯·斯圖爾特認為,發展經濟學是經濟學家對發展中國家的研究。綜合來看,發展經濟,旨在研究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增長和發展問題,涉及貧困、不平等、資源配置、人力資本和技術進步等。

國際經濟學

國際經濟學是探討跨國界時如何最有效地分配稀缺資源的學科。它研究國際市場如何實現經濟資源在國家之間或獨立經濟體之間的有效分配。國際經濟新涉及國與國之間的貿易關係、金融關係、投資關係以及勞動力流動關係,包括關貿總協定(WTO)、外匯市場、跨國公司和國際投資等。

相關學者

亞當·斯密(1723年—1790年)

亞當·斯密(Adam Smith)出生在蘇格蘭法夫郡的寇克卡迪,是英國經濟學的主要創立者,是現代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創立者,被稱為\"古典經濟學之父\"\"現代經濟學之父\"。代表作《國富論》而被認為是古典經濟學的“開山鼻祖”。

1723-1740年間,亞當·斯密在蘇格蘭求學,在格拉斯哥大學(University ofGlasgow)時期,亞當·斯密完成拉丁語、希臘語、數學和倫理學等課程;1740~1746年間,赴牛津學院(The Oxford Academy)求學,1750年至1764年,亞當·斯密在格拉斯哥大學不僅擔任過邏輯學和道德哲學教授,還兼負責學校行政事務;亞當·斯密於1759年出版了《道德情操論》,1776年3月出版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簡稱《國富論》。

亞當·斯密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1883年6月5日—1946年4月21日)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是英國經濟學家,被稱為稱為“宏觀經濟學之父”。他創立的宏觀經濟學與弗洛伊德所創的精神分析法依據愛因斯坦發現的相對論一起並稱為二十世紀人類知識界的三大革命。1923年,出版了《論貨幣改革》(A Tract on Monetary Reform ,1923);1930年出版了《貨幣論》(A Treatise on Money);1936年,他出版了《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 and Money,簡稱《通論》)。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

米爾頓·弗裡德曼

米爾頓·弗裡德曼(Milton Friedman),美國經濟學家,是貨幣學派的代表人物。米爾頓·弗裡德曼以研究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經濟史等而聞名。1976年,米爾頓·弗裡德曼獲諾貝爾經濟學獎。1962年,米爾頓·弗裡德曼出版了《資本主義與自由》,提倡將政府的角色最小化以讓自由市場運作,以此維持政治和社會自由。他的政治哲學強調自由市場經濟的優點,並反對政府的干預。

米爾頓·弗裡德曼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情況

獲獎人

獲獎時間

研究方向

相關論文

戴維·卡德(David Card)

勞動經濟學實證研究性

1.《最低工資會減少就業麼?》

2.《學校質量與種族相對收入關係評估》

3.《非裔美國人相對收入變化趨勢的再研究》

本•伯南克(Ben S. Bernanke)

銀行和金融危機的研究

《代理成本、淨值和商業波動》(Agency costs, net worth, and business fluctuations)

克勞迪婭·戈爾丁(Claudia Goldin)

勞動經濟學

1.《解放奴隸的經濟學》(The Economics of Emancipation)

2.《城市奴隸制相對衰落的模型解釋》(A Model to Explain the Relative Decline of Urban Slavery)

3.《城市與奴隸:相容性問題》(Cities and Slavery: The Issue of Compatibility)

相關組織

世界計量經濟學會(Econometric Society,簡稱ES)[72]由耶魯大學經濟學家歐文·費舍爾(Erving Fisher)和挪威經濟學家拉格納·弗裡希(Ragnar Frish)於1930年發起,學會每五年舉辦一次,號稱經濟學界的“奧林匹克”。世界計量經濟學會的主旨是推動經濟學的發展,將理論量化和實證量化結合在一起。

政治經濟

以經濟關係為研究物件的科學

政治經濟即政治經濟學(Political Economy),是一門以人們的社會生產關係即經濟關係為研究物件的科學,它闡明人類社會各個發展階段上支配物質資料的生產和分配的規律。

基本資訊

政治經濟學,是研究生產、購買及出售、以及法律、社會習俗慣例,以及政府之間的關係的一門獨立學科。起源於道德哲學,主要受到18世紀發展起來的政治,社會經濟的影響。十九世紀,“Economics”(經濟學)一詞代替了“Political Economy” (政治經濟學)。不過在1890年Alfred Marshall 的那本極具影響力的著作出版之前,一個倡導用數學模型解決經濟問題的學者William Stanley Jevons,建議將這門學科獨立,併成為一門科學。

現代,政治經濟學並不是經濟學的同義詞,甚至兩者的含義有很大不同。應用於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包括馬克思主義分析方法,源自芝加哥和維吉尼亞州學院產生的公共選擇學說等等。由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迅速發展,已經超出了以往模型的範圍,人們開始愈發重視政治經濟學,並加強了對於其理論的研究。後來隨著全球經濟與政治關係的進一步加深,政治經濟學終於正式成為一門重要的社會科學,並在各相關大學開設專門學科。

產生髮展

政治經濟學中的“政治”(political)一詞,源於希臘文的politikos,含有“社會的”、“國家的”、“城市的”等多種意思;政治經濟學中的“經濟”(economy)一詞,來源於希臘文的oikonomia,原意是家庭經濟管理。“政治經濟學”一詞是法國重商主義者A.蒙克萊田在1615年出版的《獻給國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經濟學》一書中首先使用的。1775年,盧梭為法國《百科全書》撰寫了“政治經濟學”條目,把政治經濟學和家庭經濟區分開來。可知,政治經濟學作為研究經濟活動的理論科學的名稱自17世紀就開始得到應用了。

當重商主義者蒙克萊田最先使用政治經濟學這一名稱時,政治經濟學還只限於研究流通領域的個別經濟現象,因而還沒有形成為獨立的真正的經濟科學。17世紀中葉以後,首先在英國,然後在法國,資本主義工廠手工業逐漸發展成為工業生產的主要形式。資產階級為了同封建勢力作鬥爭,必然要求從理論上說明資本主義生產、分配的規律,論證資本主義生產的優越性。這就產生了以A.斯密和D.李嘉圖為主要代表的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古典政治經濟學的興起和發展,使政治經濟學研究的重點開始轉向生產領域和包括流通領域在內的社會再生產過程。政治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逐漸形成,並發展成為專門研究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規律的理論科學。所以,馬克思說:“政治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是在工廠手工業時期產生的。”

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資本主義生產逐漸由工廠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過渡,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的鬥爭不斷發展,直接威脅著資產階級。1825年經濟危機的爆發,使資本主義制度的矛盾日益顯露出來。面臨這種形勢,資產階級更加需要的是對資本主義制度的辯護。適應這種需要,產生了庸俗政治經濟學。庸俗經濟學者拋棄了古典政治經濟學中的許多科學成分,致力於抹煞階級利益的對立,用各種各樣的辯護理論,維護資產階級利益。在資產階級經濟學領域中,到19世紀30年代以後,庸俗經濟學逐漸取代了古典政治經濟學。

19世紀上半葉,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形成時期,產生了小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小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抨擊了資本主義制度,揭露了資本主義的矛盾,但是它們不瞭解資本主義矛盾產生的原因,只是站在維護小私有制的立場來反對資本主義私有制。

在小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產生的同時,也產生了空想社會主義。空想社會主義者在應用政治經濟學剖析資本主義方面作了最初的嘗試。他們對資本主義制度作了尖銳和無情的批判,否定了資本主義制度的永恆性,論證了社會主義制度代替資本主義制度的必然性。但是,由於他們在理論分析上還不能擺脫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範疇的限制,不瞭解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因而不可能找到創造新社會的社會力量和正確途徑,只能陷於空想。

19世紀40年代初,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繼承了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基礎上創立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實現了政治經濟學的偉大革命。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政治經濟學的最初動因,是為了解決實際的經濟問題,捍衛勞動人民的物質利益。同時,也是為了探索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揭示階級鬥爭和黨派鬥爭的根源。恩格斯認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作為有關時代的經濟學,是理解社會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趨勢的科學,也是理解整個社會發展和變遷的理論科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任務在於:證明現在開始顯露出來的社會弊病是現存生產方式的必然結果,同時也是這一生產方式快要瓦解的標誌,並且在正在瓦解的經濟運動形式內部發現未來的、能夠消除這些弊病的、新的生產組織和交換組織的因素。

學科分類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觀點主要包括在馬克思的重要著作資本論中,馬克思研究了資本主義經濟學的理論和英國曆年的經濟統計資料,對資本主義經濟學理論進行了分析和批判。馬克思提出了剩餘價值理論,認為勞動的付出沒有得到同樣的回報,剩餘價值被沒有付出勞動的“資本”所剝削。生產資料的私人佔有和產品的社會化必然會導致產生週期性的經濟危機,解決的辦法只有實行計劃經濟。

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是一種科學的觀點,他沒有提出如何實行計劃經濟的具體辦法,雖然後來的社會主義國家在實行過程中產生了許多偏差,甚至導致蘇聯的解體,但目前仍不能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有什麼錯誤,任何市場經濟仍然要不斷地和週期性經濟危機作鬥爭,而解決的方法仍然是要不斷地加強政府調控,即對經濟進行計劃。

歷史上沒有一個經濟學家可以提出一貼萬應靈藥,人類對經濟規律的理解還只是處於一種大致定性的狀態,馬克思發現了經濟規律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在經濟學領域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學

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學以亞當·斯密的《國富論》為代表作,主要強調自由競爭,認為市場有自動調節的功能,政府不應干擾資本的運營,政府的作用只是維護自由競爭的秩序。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學在資本主義發展的早期起到了反對封建主義專制的作用,早期的資本主義國家都是依照自由競爭的法則管理經濟的。但自由競爭發展到一定時期必然導致週期性的經濟危機,執行自由競爭政策最為徹底的美國發生的經濟危機最嚴重。馬克思最早指出其潛在的危害。後期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學家也認識到其不足,凱恩斯主義的出現開始強調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在美國大蕭條時期。羅斯福總統最早打破自由競爭的理論,在新政中大膽引入計劃經濟的因素,執行政府幹預市場的政策,從此,所有的資本主義國家一律開始進行改革,總的改革方向都是向左轉,引入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計劃經濟因素。

新政治經濟學

新政治經濟學有時候被簡稱為“政治經濟學”。但是要注意的是,這裡的政治經濟學與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是有很大程度上的區別的。

經濟自由主義

資產階級要求自由發展經濟的理論

經濟自由主義又稱自由放任主義,是資產階級要求自由地發展經濟、反對國家干預的一種理論和政策。它是18世紀隨著工業資產階級的興起而產生的,亞當·斯密和李嘉圖對這一理論有過積極的倡導和發展[1]。

基本資訊

經濟自由主義認為追求個人利益,是人們從事經濟活動的根本動機,只有充分發揮資本家的利已性,使之自由地進行經濟活動,才能夠促進經濟的發展和財富的增加。所以他們主張自由經營、自由競爭,反對國家干預經濟,認為給社會以最大自由的政府,才是最好的政府。此外,經濟自由主義在掃除封建主義和重商主義的限制、促進資本主義發展方面,起到過進步作用,但也加劇了其生產的無政府狀態。

經濟自由主義分為古典經濟自由主義和新經濟自由主義。20世紀30年代,古典經濟自由主義的統治地位被凱恩斯國家干預主義取代。20世紀70年代,在凱恩斯主義面對經濟滯脹局面而束手無策的形勢下,新的經濟自由主義又出現。

概述

亞當·斯密宣揚“一隻看不見的手”的原理,對經濟自由思想做了進一步的發揮。“自由經濟”思想是斯密整個經濟學說的中心,李嘉圖也闡明過同樣的思想。經濟自由主義在資本主義世界是長期發揮重要作用的思想主張。經濟自由主義者並非無政府主義者,他們並非一概反對政府的作用,然而在絕大多數的案例中,他們的研究結果都表明,政府的干預過度了。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一書中,認為在商品經濟中,每個人都以追求自已的利益為目的,在一隻“看不見的手”的指導下,即透過市場機制自發作用的調節,各人為追求自已利益所做的選擇,自然而然地會使社會資源獲得最優配置。20世紀30年代凱恩斯國家干預主義取代了經濟自由主義而佔據統治地位。到了70年代,在凱恩斯主義面對“滯漲”局面而束手無策的形勢下,資本主義世界又紛紛興起了新的經濟自由主義思潮。它認為:生產資料私有制是一切經濟活動的前提,特別是市場經濟中一切活動的前提;交換和市場的自發執行不充分 的效率;自由貿易是最好的外貿政策。新自由主義是堅決反對政府的過多幹預。新自由主義不同於斯密經濟自由主義之處在於,斯密經濟自由主義主張實行完全自由放任,新自由主義則一般都主張在國家干預下強調經濟自由。

經濟自由主義是古典自由主義中的經濟部分。

經濟自由主義理論發展於啟蒙時代,亞當·斯密被視為第一個闡述此思想的學者。他主張政府對經濟的干預應降至最低,但他也不反對由國家提供一些基本的公共財產。一些發展於18世紀的理論,認為人們只要保留他們擁有的經濟裝置,而不是交由國家控制,那麼將會創造出一個和諧、平等且日益繁榮的社會。這加強了18世紀末期,走向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潮流,後來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進行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轉為壟斷資本主義制度,並發展向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私有財產和個人契約組成了自由主義的基礎。早期的理論,假設個人經濟活動是大量建立在自我利益之上,(看不見的手)讓他們在沒有任何限制之下行動將產生最佳的結果,(自發秩序)並提供了最低標準的公共資訊與正義。例如,沒有任何人被允許去脅迫或竊取。

經濟自由主義支援政府除去市場的限制,並認為國家有提供公共財的合法地位。例如,亞當·斯密認為國家應擔任起提供道路、運河、學校與橋樑等私有實體無法有效執行的角色。然而,他更喜歡使用者對這些財貨的消費付出一定比例的費用(如公路收費系統)。另外,他支援能促成自由貿易的報復性關稅,也提倡著作權和專利以激勵創新。

最初,經濟自由主義是用來對抗,支援封建特權、貴族傳統和君主為了他們本身利益而運轉國家經濟的人士,而這些到了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被大量廢除。

19世紀中期,林肯遵循輝格黨的經濟自由主義,包括增加國家控制如鐵路的供應和管理。太平洋鐵路法(Pacific Railway Acts)提供了第一條跨大陸鐵路的發展依據。

今日,經濟自由主義結合了古典自由主義、新自由主義、自由意志主義和保守主義的一些學派,特別是自由保守主義。

基礎

市場要求清除那些給追求個人利潤最大化的資本所有者帶來不便的種種行政的或政治的障礙,而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已經變成一種理性的行為模式。這正是經濟自由主義和新自由主義的社會基礎。提倡經濟自由主義的人,特別是新自由主義的信徒鼓吹讓民族國家服從於經濟主宰者對經濟自由的要求,禁止對市場首先是勞動力市場的任何管制,反對出現赤字財政和通貨膨脹,主張公共服務普遍私有化,減少公共和社會開支,而這些正是為社會基礎服務的。

而在當代中國,特別是在90年代,經濟自由主義在思想界處於絕對控制地位。它有很深的社會背景:權力資本化從商業資本、生產資本發展到金融資本階段,新的強勢集團基本形成,它要求相應的思想理論,並且形成經濟學對整個社會科學的壟斷和新自由主義對經濟學的壟斷;漸進改革逐步放棄了對於弱勢群體的補償,剝奪性質日益明顯,這就背棄了漸進改革的最基本精神,每一次“與國際接軌”的體制改革,都產生一小撮暴富者,淘汰出一大批勞動者。

經濟理論透過自已的存在首先是思想形態的存在與經濟和社會的現實分離開來,這種思想形態最經常地以純粹抽象的和理論的形式出現,它們特別傾向於把邏輯事物同事物的邏輯混淆起來。經濟理論傾向於賦予現實以極端合乎邏輯的神話。經濟學家的理論分析,對經濟自由主義,特別是新自由主義的誕生,起了重要作用,因為這是經濟自由主義產生的理論基礎。然而實際情況卻是這樣:不僅是在大多數經濟發達的國家中貧困人口所佔比例日益增大,收入差距超常增長。

區別

當中一些人認為根本沒有政府能運作的功能存在,一些人則認為應該限制政府只提供司法、治安、和國防以抵擋外國入侵(小政府主義)。

缺點

貧富差距太大,是因為商人太自由了,發展到唯利是圖,不顧消費者的利益,更談不上國家的利益,社會的利益。貪官汙吏也是太自由的結果,沒有人監督,自由自在誰不想多撈一點。至於社會的道德淪喪,寡廉鮮恥更是人性的大暴露,是過分自由的結果。於是把當今的經濟社會問題統統都推給了經濟自由主義。而且經濟學理論裡確實有經濟人的假定,假設人都是追求自已利益的,而且這種追求個人利益的立場還得到承認,說是社會創造財富的推動力。正因為經濟人的假定,許多人認為當今的醜惡是和經濟自由主義有關。這樣的說法有一定的道理。經濟人的假定確實是經濟學的理論基石,經濟學中不但不反對企業追求利潤極大化,而且還要求企業這樣做。公有制企業的大毛病就是領導人不追求企業的利潤而追求個人的利益。經紀人的假定還要求個人或家庭要效益極大化,買東西要精打細算。總之經濟學要求大家追求利益,而且只有這樣社會才能夠創造最多的財富。這樣看來對經濟自由主義的責難似乎並不錯。市場經濟的基礎就是經濟自由主義。如果說經濟自由主義錯了,意味著市場經濟也錯了。那麼我們整個改革就是走錯了路。下一步就應該回到計劃經濟去,這也給政府幹涉市場創造了理論根據。我認為這種看法非常危險,需要從理論上加以澄清。我同意經濟人的假定有其片面性,它沒有把經濟人假定的背景條件明確地說出來。這個背景條件就是每個人都是平等的自由人,他們的利益都同樣受到尊重。因此每個人享受自由的同時必須尊重別人的自由。這個背景條件非常重要。它必須和經紀人的假定同時列出來,放在同樣重要的地位。中外的大學問家都談過自由。比較一致的意見都把自由解釋為對必然性的認識。孔子說“六十而知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也是這個意思。不認識客觀規律,自以為得到了自由,其實一定會碰得頭破血流。不過經濟自由主義中的自由,意義又更深一層。它不僅僅是一種對客觀規律的認識,而且還是行動的規範。我把經濟自由主義解釋成“不妨礙他人的自由”,或者更進一步“自由選擇形成雙贏”是為經濟自由。為什麼不妨礙別人的自由反而成為自已的自由呢?這要從全社會的角度來看。每個人都不妨礙別人的自由,就創造了一個沒有人妨礙自由的環境。生活在一個沒有人妨礙自由的環境裡,豈不是得到了最大的自由。這個例子說明從個人的立場看問題不同於從全社會的立場看問題;從個人看是自由的減少,而從全社會看則是自由的增加。人類歷史中大部分時間裡普通百姓是沒有多少自由的,原因就是有些人的自由太多了,干涉了別人的自由。反過來看也是一樣。在一個特權盛行的社會里普通老百姓是很缺少自由的。限制自已的自由,不要妨礙他人的自由。所以說“給你所愛的人以自由''。我們往往看到由於愛的方法不對,干涉所愛的人的自由,好事變成了壞事,父母干涉子女的婚姻,配偶干涉對方的交友,把原本美好的事搞糟,令人非常惋惜。即使對於自已的孩子,由於愛而不得不干涉他(她)的自由時,也要非常謹慎。因為自由是人的基本權利,旁人無權干涉。所以說,不但給你所愛的人以自由,而且也給你不愛的人以自由。在有些情況下,也給敵人以自由,可以化敵為友。所以尊重別人的自由,不要麻煩別人,勉強別人做不情願的事,是個人修養的一條原則。從社會上講,尊重每個人的自由是一個平等社會的必然結果。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享受的自由是同樣多的,因此每個人要限制自已的自由。我們來看看,是什麼人起勁地反對自由主義,正是那些想保持特權的人。當然也有少數不明白自由真意的人以為自由就是為所欲為,所以反對自由主義,那是對自由的誤解,並不是真的反對自由主義。可是想保持特權的有心人,往往利用對自由的誤解的人來反對自由主義,後者還不知道自已被人利用,最後損害了自已,那是很可悲的。團體與團體之間,甚至於國家和國家之間,尊重對方的自由也是避免大規模衝突的原則之一。自已看不慣的事也不許別人去做;自已喜歡的事強迫別人也去做,往往是國家間衝突的一個主要原因。透過市場可以以合理的價格得到資源,爭奪資源的戰爭不大可能發生,而干涉自由的戰爭正在成為戰爭的主要原因。就經濟學而言,尊重各方的自由是交易的基本準則。只有平等自由的雙方達成的交易能夠同時給雙方帶來利益。因為使一方受損的交易不可能同時為雙方所同意的。更為重要的是,雙方同意,雙方得益,一定有財富的增加。否則一方得益另外一方必將受損。所以交換產生財富。市場經濟能夠使社會財富蓬勃噴發,原因就在於此。相反一方受控的交換就會發生剝削。社會財富未必能夠增加。靠剝削,一方得益另一方受損,社會財富總量未必增加。剝削不能夠使國家富強,創造才能夠使國家富強。所以平等自由的交換在經濟學裡至關重要。少了平等自由,剝削在所難免。國家不但不能富強,而且往往是內亂的原因。缺了自由平等的社會很容易走向動亂。在平等自由的社會里,一切交換都使雙方得益。如果企業家賺了一百萬,那麼和他打交道的人也能同樣賺差不多的錢。並不是企業家賺了一百萬,社會就少了一百萬。所以企業家賺錢對社會有功。這和我們普遍的認識大相徑庭。傳統經濟學認為交換不產生財富,那麼一方得益另一方必定受損。交換是零和遊戲。這種錯誤的認識導致了交換的障礙和經濟的停滯,甚至人民的內鬥。把創造財富的企業家看成是剝削者。在這兒我們可以看到,經濟自由主義有多麼重要。

自由主義

【解釋】:主張個人自由發展、自由表現的看法或人生觀。

【資料】:近代工業革命大幅提升了人類的物質文明,但也造成許多社會問題浮上臺面,例如汙染、童工,和都市人口過於擁擠等。物質和科學上的進步增長了人類的壽命,減少了死亡率,也因此人口爆炸性的增長。而這造成了勞工過多的問題,降低了平均的工資。米爾頓·佛利民指出這個時代造成的現象不是貧窮人口增加,而是“貧窮現象更顯而易見”了。古典自由主義的經濟學家,如約翰·洛克、亞當·斯密、威廉·馮·洪堡則認為這些問題將會由工業社會自身進行修正,而無須政府的干預。

在19世紀,多數的民主國家都延伸了選舉權,而這些新獲得選舉權的公民往往傾向支援政府幹預的政策,由於識字率的提高和知識傳播的發達產生了在社會上各種形式的行動主義。19世紀產生的社會自由主義(Social liberalism)成了第一個從古典自由主義裡分裂出來的重要流派,社會自由主義主張立法禁止童工和規定勞工的最低工資。

古典自由主義相信自由的哲學應該在每個領域都同等擴大(而不是在某些領域受到侷限),他們非常反對新自由主義的政策,如槍支管理法、平等權利法(Affirmative action,鼓勵錄用女性和少數族群的政策)、高稅收、社會福利和支援公立學校。

在美國自由主義一詞早已改變了原意,哈耶克認為涵義的改變是從羅斯福任內開始的,羅斯福實行的新政在當時被貼上社會主義和左翼的卷標,由於擔心這些標籤的負面影響,羅斯福於是改自稱為自由主義者。自從那時開始,自由主義一詞在美國改變了含義,與原本18和19世紀的自由主義完全不同了。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

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之一。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無產階級政治經濟學,以社會的生產關係即經濟關係為研究物件。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繼承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優秀成果,著重剖析了資本主義的經濟關係,創立了剩餘價值學說,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和剝削的秘密,揭露了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階級對立和鬥爭的經濟根源,論證了資本主義的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的必然勝利的客觀規律,指明瞭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就是推翻資本主義制度和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最終實現共產主義。

使用價值(valueinuse),是一切商品都具有的共同屬性之一。任何物品要想成為商品都必須具有可供人類使用的價值;反之,毫無使用價值的物品是不會成為商品的。

使用價值是物品的自然屬性。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認為,使用價值是由具體勞動創造的,並且具有質的不可比較性。比如人們不能說橡膠和香蕉哪一個使用價值更高。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基礎,和價值一起,構成了商品二重性。

勞動二重性

勞動二重性,(Two-foldCharacterofLabour)生產商品的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這二重屬性。具體勞動是指生產目的、勞動物件、所用工具、操作方法、生產結果都各不相同的勞動。具體勞動生產了商品的使用價值。抽象勞動是指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

抽象勞動生產商品的價值。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是同一勞動過程形成的相互聯絡又對立的兩個方面。馬克思創立了勞動二重性學說,它使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等人提出的勞動價值論成為完全科學的價值理論。

勞動物件

勞動物件指勞動本身所對應的客體,比如耕作的土地,紡織的棉花等。包括兩大類。一是自然界的物質,即未經人類加工過的自然物。一是人類勞動加工過的,用做原材料的產品。

發展歷程

創立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創立於19世紀中葉。此時的資本主義經濟已發展到機器大工業時期,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西歐先進國家和美國佔了統治地位,生產社會化和資本主義所有制之間的矛盾日益暴露,經濟危機週期地發生。

隨著大工業的發展,工業無產階級日益壯大,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鬥爭的發展,需要有自已的經濟理論作為思想武器,這就決定了無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產生。

馬克思和恩格斯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研究政治經濟學,使政治經濟學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他們第一次從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劃出經濟領域來,從一切社會關係中劃出生產關係來,指明它是一切社會關係中最根本最本質的關係。

他們把生產關係歸結於生產力的高度,指明生產關係是隨生產力的發展而發展變化的,每一種生產關係是暫時地存在於歷史的一定階段。這樣,他們就科學地闡明瞭生產方式及與之相應的生產關係的發展變化是遵循著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經濟規律,表現為一種自然歷史過程。

馬克思和恩格斯把政治經濟學建立在以客觀經濟規律為依據的堅實的基礎上,使政治經濟學成為真正的科學。馬克思和恩格斯為當時創立的政治經濟學規定的任務是:揭示資本主義社會經濟運動的規律,從而揭露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發展和趨於瓦解的過程中必然產生的各種矛盾和弊病,並從趨於瓦解的資本主義運動形式內部發現未來的能夠消除這些矛盾和弊病的力量和因素。

多方研究

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了古典的、庸俗的、小資產階級的、空想社會主義的絕大部分經濟學著作,批判地繼承了古典政治經濟學和空想社會主義的研究成果中的科學因素,收集和研究了關於資本主義發展歷史的大量文獻和資料,深入地分析了資本主義的經濟結構,揭示了它的真實運動過程。馬克思和恩格斯在政治經濟學研究物件問題上廓清了貫穿於資產階級經濟學中的迷亂。

他們闡明瞭政治經濟學所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階級社會,歸根結底是階級和階級之間的關係;雖然這些關係總是同物結合著,並且作為物出現。這一重大貢獻是建立在馬克思對勞動價值學說作了全面論證和革命性的發展的基礎上的。

馬克思在研究商品的二重性時,發現了商品二重性中包含的勞動的二重性:具體勞動創造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形成價值。這就使價值的本質得到了科學的說明,並使得剖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各種現象獲得了重要的鑰匙。

馬克思科學地區分了勞動和勞動力,對勞動力這種特殊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進行了深入細緻的研究,發現了資本家使用僱傭勞動者的勞動力所創造的價值超過勞動力本身的價值是剩餘價值的真正源泉,揭露了資本主義生產和剝削的秘密,創立了他的嶄新的剩餘價值學說,奠定了馬克思的經濟學說的基石。

剩餘價值學說徹底地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本質和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的對立的深刻基礎,使無產階級和革命人民的眼界豁然開朗,這是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上的最大功績。馬克思研究了剩餘價值轉化為資本的積累過程,揭示了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指出“這一規律制約著同資本積累相適應的貧困積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708頁)。

馬克思全面考察了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把社會產品按實物形式分為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兩個部類,按價值分為不變資本、可變資本和剩餘價值三個部分,在這一基礎上,分析了資本主義簡單再生產和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的實現條件,闡明瞭資本主義的價值和剩餘價值的實現中的深刻矛盾。馬克思從本質到現象分析了資本主義經濟運動的全過程,解決了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並不違背價值規律這一使李嘉圖學派不能解決的難題,闡明瞭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以及剩餘價值轉化為利潤和平均利潤的過程,並進一步闡明瞭剩餘價值在產業資本家、商業資本家、借貸資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間的分割。

透過對資本主義經濟結構和經濟運動的全面分析,馬克思證明了資本主義制度下經濟危機的不可避免性,並且得出以下的結論:生產資料的集中和勞動的社會化之間的矛盾必然達到同它的資本主義外殼不相容的地步,相應的是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對抗日益尖銳,無產階級革命必然爆發。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論證了資本主義制度的必然滅亡和無產階級革命的必然勝利,指出了無產階級的偉大歷史使命就是埋葬資本主義和建立新社會。恩格斯在概括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歷史和成果時,提出了狹義政治經濟學和廣義政治經濟學的區別。只限於研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生和發展的政治經濟學,恩格斯稱之為狹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人類各種生產方式,闡明人類各個社會支配物質資料的生產和交換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產品分配和消費的規律的政治

經濟學,恩格斯稱之為廣義政治經濟學。馬克思和恩格斯把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擴充套件到資本主義以外的社會經濟形態。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前的各種生產方式和比較不發達國家內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並存的其他生產方式,進行了研究和比較。恩格斯關於原始公社和相繼的社會經濟形態的精闢的研究,也是廣義政治經濟學的重要成果。

馬克思和恩格斯依據共產主義必然取代資本主義的規律性,對未來的新社會作了科學的預測和論述,提出了共產主義將分為低階階段和高階階段的理論,並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基本特徵作了原則性的推斷。由於闡明瞭一些社會經濟形態的特殊經濟規律,又確立了為數不多的、適合於一切社會經濟形態的共有經濟規律,馬克思和恩格斯成為廣義政治經濟學的奠立者。

創造發展

在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佔統治地位,發展到壟斷佔統治地位的時期──帝國主義時期,列寧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列寧對帝國主義的基本特徵和深刻矛盾作了精闢的分析,揭示了帝國主義最深厚的經濟基礎是壟斷,並依據20世紀初期帝國主義各種矛盾的激化,闡述了在壟斷基礎上產生的帝國主義的寄生性和腐朽性,指出帝國主義是垂死的資本主義,是無產階級社會革命的前夜。

列寧闡明瞭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是把壟斷組織和國家的力量結合起來,但它並不能挽救資本主義制度,正好相反,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是社會主義的最完備的物質準備,它的出現只是表明社會主義革命快要實現。列寧分析了帝國主義時期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規律,並由此得出社會主義可能在少數或者單獨一國內獲得勝利的新結論,從而科學地改變了馬克思和恩格斯依據壟斷佔統治地位以前的資本主義作出的結論,即社會主義只能在一切或大多數文明國家同時勝利。列寧開闢了無產階級取得革命勝利的新途徑。

列寧在領導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取得勝利以後,特別是在提出用新經濟政策代替軍事共產主義以後,依據蘇聯革命和建設的實踐,提出並分析了有關社會主義經濟的一系列原則問題。列寧科學地分析了俄國的多種經濟成份和階級關係,創立了新的過渡時期的學說。他指明瞭生產資料國有化和社會化的聯絡和區別,論證了建成社會主義社會的合作制道路,提出了經過無產階級專政下的國家資本主義走向社會主義的計劃,闡明瞭無產階級專政下建設社會主義物質基礎和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重大意義和主要途徑;在重視社會主義思想文化建設的同時,強調了經濟建設中的經濟核算和物質利益原則,提出了社會主義階段利用商品貨幣關係以及有關計劃、管理、分配等方面的一系列理論原則。

列寧對社會主義經濟的認識是在實踐中發展的,他提出的新經濟政策是與軍事共產主義不同的社會主義經濟的新的模式。列寧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社會主義部分奠定了基礎。與列寧所處的時代大致相同,歐洲一些國家的馬克思主義者,在政治經濟學方面也作出了不同的貢獻。如卡爾·考茨基、魯道夫·希法亭、R.盧森堡等,都提出過一些有益的理論成果,但也包含著一些錯誤的論點。

斯大林

斯大林的貢獻斯大林進一步論述了資本主義發展不平衡的理論和社會主義在一國或幾國首先取得勝利的理論,提出了蘇聯能在資本主義包圍下建成社會主義的理論。在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的過程中,論證了蘇聯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根據、速度和方法,探討了推進農業集體化的道路。

斯大林還論證了社會主義經濟規律的客觀性及其特點,研究了社會主義生產的目的和實現目的的手段、國民經濟有計劃按比例發展、商品生產和價值規律在社會主義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探索了向共產主義過渡的一系列理論問題。斯大林的這些研究和探索推進了人們對於社會主義經濟的認識。除斯大林以外,蘇聯的經濟學家在不同的時期也提出過一些有益的能啟發人們思考的理論觀點,但也出現過一些錯誤的理論。

中國發展

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踐相結合,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毛澤東根據中國的革命實踐,並在概括中國其他馬克思主義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分析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經濟結構和階級關係,區分了官僚資本主義和民族資本主義。並由此制定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論證了實現新民主主義革命後的經濟形態是包含多種經濟成份的新民主主義經濟形態。

這種理論分析,對於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特別是對於社會經濟形態更替和演變的學說,是一種創造性的發展。這種分析說明:在不同地區或國家,五種社會經濟形態的更替,不會呈現出單一的、彼此相同的狀態,在不同地區或國家的具體的內部經濟根源和外部經濟條件下,會呈現出多樣的、互有差異的狀態。由此就決定了革命會採取不同的鬥爭形式。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後,毛澤東等中國共產黨和國家領導人分析了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時期的多種經濟結構,提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改造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原則(見中國的社會主義改造),並且採取社會主義工業化和社會主義改造同時並舉的方針,把變革生產關係和發展生產力結合起來,把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結合起來。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取得了許多開拓性的有益成果。

在50年代和60年代,毛澤東等中國共產黨和國家領導人,還提出了許多具有重要意義的關於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觀點。毛澤東認為社會主義社會仍然存在著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之間、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之間兩種基本社會矛盾。毛澤東還分析了社會主義經濟中的各種矛盾,提出了正確處理農業、輕工業、重工業之間的關係,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之間的利益關係等一系列理論原則。

1956年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檔案概括地指出: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已經基本建立起來,國內主要矛盾已經不再是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而是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因此,全國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

此外,周恩來(1898~1976)強調經濟工作必須實事求是,應該根據需要和可能,合理地規定國民經濟的發展速度,保持國民經濟比較平衡的發展。

劉少奇(1898~1969)特別重視社會主義改造中的各種過渡形式,還提出過許多生產資料可以作為商品進行流通和社會主義社會要有兩種勞動制度和兩種教育制度的觀點。

陳雲提出過計劃指標必須切合實際,建設規模必須同國力相適應,人民生活和國家建設必須兼顧,制定計劃必須做好物價、財政、信貸平衡等觀點。

鄧小平提出關於整頓工業企業,改善和加強企業管理,實行職工代表大會制等觀點。

朱德(1886~1976)提出要注意發展手工業和農業多種經營的觀點。在這一時期,中國的一部分經濟學家,在正確對待人口問題,強調發展生產力,重視利潤和經濟效果,適當處理經濟發展速度和比例平衡關係,肯定商品生產、價值規律、按勞分配的作用等等方面,都提出過有益的、中肯的理論觀點。這些觀點都是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和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成果。

但是,從50年代後期開始,由於經濟工作上“左”的思想的干擾,使許多正確的理論觀點並沒有得到真正的貫徹。到“文化大革命”時期,錯誤的經濟思想逐漸佔據主導地位。被日後實踐證明為正確的理論觀點不但得不到重視,甚至受到不應有的壓制和批判,以致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造成極大的混亂,使中國的國民經濟遭受到極其嚴重的破壞。

“文化大革命”結束,受到深刻教訓的中國共產黨人和其他馬克思主義者,開始總結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正反兩面的經驗。在重申並確立中國共產黨的馬克思主義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上,鄧小平和陳雲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70年代末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和廣大經濟學界,逐步開展各抒觀點的廣泛深入的討論,對於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的理論問題作了進一步的總結和探討,取得了新的成果。

主要的有:

①總結出社會主義生產關係並不存在一套固定的模式的重要論斷,提出了應當適合生產力發展的具體要求,在每一個階段上創造出與之相適應和便於繼續改進的生產關係的具體形式。

②重新研究了社會主義經濟中商品生產和價值規律的地位和作用,肯定了必須大力發展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實行計劃經濟必須充分重視價值規律的作用並適當利用市場機制。

③確定了講求經濟效益既要求用盡可能少的勞動耗費(見活勞動與物化勞動)生產出儘可能多的產品,又要求產品符合社會需要、符合人民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提高經濟效益成為理論上分析社會主義經濟運動和實踐中一切經濟活動的核心。

④明確提出了各個社會主義國家都應當探求出適合本國國情並具有本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等等。這些觀點都豐富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部分的內容。在一系列理論和實踐成果的基礎上,中國共產黨人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在80年代又作出了新的開拓性的貢獻。

主要是明確了:中國在生產力落後、商品經濟不發達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然要經歷長達上百年時間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現階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為了解決這一矛盾,必須依據中國國情,改革嚴重束縛著生產力發展的僵化的體制。在建立具有中國特色、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經濟,以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過程中,特別是在首先以農村為重點、逐步轉向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過程中,總結出以下一些新的理論觀點:

①進一步突破把計劃經濟同商品經濟對立起來的傳統觀念,明確提出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是在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見社會主義商品經濟)。

②強調了社會主義經濟中所有權同經營權可以適當分開。這就開拓了探索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具體形式、特別是全民所有制的具體形式的新途徑。

③發展了社會主義合作經濟的理論,提出了農業聯產承包責任制這個農村合作經濟的新形式,並繼續探索完善這一新形式的途徑。

④深化了關於社會主義經濟中貫徹按勞分配以及整個消費資料分配的研究,明確地提出社會主義社會成員的共同富裕不能理解為完全平均或同步富裕,否則必然導致共同貧窮。只有經過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才有利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整個社會的富裕,以逐步實現社會成員的共同富裕。

⑤在世界經濟聯絡日益密切的條件下,探索了堅持社會主義公有制占主導地位的前提下,允許多種經濟成份並存和發展,以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其他社會主義國家

一些社會主義國家的馬克思主義者,早在40年代末,遲至60年代中期,都在不同程度上結合自已國家的具體條件和經濟實踐,力求擺脫單一的固定的社會主義經濟模式。這些國家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重新分析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過程,探索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規律,主張進行規模或較廣泛或有限度的經濟改革,以求得適合自已國家的生產關係的模式,加速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在這一過程中,這些國家的經濟學家,提出了自已的研究成果。特別是關於正確認識社會主義所有制及其具體形式,關於處理計劃與市場的關係,關於處理國家與企業的關係,關於認識社會主義經濟中投資和消費的特點,關於把數量分析引入政治經濟學的理論等等方面,都有新的重要的進展。他們對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社會主義部分,都作出了自已應有的貢獻。西方國家和第三世界國家經濟學者的研究西方發達國家和第三世界國家的馬克思主義者和一部分經濟學家,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也進行了自已的研究。但是這些研究具有比較複雜的特點:①這些國家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越來越多地傾向於依據本國的國情,提出自具特點的經濟學說。②既存在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同本國實際相結合以促進工人運動的傾向,也存在脫離工人運動而進行學院性的理論研究的傾向。③有一部分人著重研究30年代以來新發現和發表的馬克思的一些手稿,強調“異化”概念在馬克思經濟理論中的地位。④有相當多的經濟學家,重視把當代西方經濟學中的一些分析方法來闡述馬克思的經濟學說。⑤有一些經濟學家按自已的觀點或依據某種當代的哲學觀點,重建所謂馬克思的經濟理論體系。以上的特點說明,這些國家中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成果,既有新的有益的發展,也夾雜有不少錯誤論點,需要結合實踐的發展來分析和辨認。

在實踐中進一步發展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理論最深刻、最全面、最詳細的證明和運用

”(《列寧選集》第2卷,第588頁)。在存在無產階級的社會中,馬克思主義是代表無產階級利益的,它是無產階級政黨制定綱領、路線、方針、政策的理論基礎,是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為推翻資本主義和一切剝削制度、為建設社會主義和實現共產主義而鬥爭的強大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體現著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理論與實踐的統一。在當前人類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和世界經濟關係動盪曲折的程序中,在世界無產階級革命運動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建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也必須有新的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必須面向不斷變化的經濟現實作出新的分析和論證,它也必須面向當代各種不同的經濟學說並進行分析批判以作出汲取或捨棄的抉擇,因而在它的發展的某些階段中必然出現眾說紛紜、彼此辯駁的狀況,並不斷經過實踐來檢驗正誤,篩選出符合客觀經濟發展規律的論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不斷發展,使它能恆久地保持具有生命力的更新和發展。當前,世界各國的馬克思主義者都在結合自已所面臨的革命實踐和建設實踐,對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湧現出的新現象和新問題,進行探索、研究和分析,努力作出科學的解釋和論證,概括出新的理論結論。他們取得的有益的發展,都將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增添新的內容,進一步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住在星星上的你

沙洲優黃

蟲族?不,那是我雌君

秋遲言說

滅世災星拐王爺

一落

快穿之一朝翻身成為女帝

囡團

芫檀夢

夏霧亓

全職法師薪火計劃

兩條魚尾的人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