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萬建吾老師

這天晚上,關管家專門到秦望房間,拿給他一整套西裝讓他明天換上,然後轉告兩件方太太要求的事情,第一個是明天上午9點去主樓開始正式上課,秦望看了一下課程表,包括語言、數學、物理、生物等課程,旁邊還備註了各科老師的姓名以及資歷,看得出請的都是本地學校在職或者退休的名師。第二個是告訴秦望,在陪讀的同時還要兼顧原本園丁的工作,因為方玲的身體問題,每天上課時間不能太長,所以是上午上兩小時課,下午上兩小時,課間還要安排短暫的休息,而對於上下午剩餘的時間,秦望仍要去工作。關管家說這是方太太專門要求的,其實就是告訴秦望不要忘了自已的身份,僅是一個陪讀的普通員工,並不是主人。

秦望站著聽完,點頭回復關管家自已聽清楚了,明天會準時去陪二小姐上課。

關管家還不放心地叮囑道:“這是你頭一次與主人們長時間相處,衣飾、容貌必須乾淨整潔,彬彬有禮。說話要注意分寸,不該聽的不能聽,不該傳的更加不能外傳,否則一定家法嚴懲!”

秦望點頭應承道:“您放心吧,今晚我一定從上到下好好洗個澡,明天絕對不會燻到主人們!”關管家聽了,實在不知道該好氣還是好笑,哼了一聲就轉身出門了,引得旁邊的丁旋掩嘴偷笑。

第二天一大早,秦望就起來漱洗停當,先來到花園裡幹了一輪活,8:30回到宿舍換上了關管家拿來的西裝,對著鏡子照了照,似乎還行。8:50不到,秦望就來到主樓門口等候。不多一會兒,有一個女傭來到秦望面前,指引他去2樓的圖書閱覽室。

秦望整理了一下西裝,將舊手機往褲子的口袋裡面塞了塞,就緩步走上了樓梯,來到207房門口,古色古香的大門上掛著“圖書閱覽室”的牌子。

秦望敲了敲門,裡面傳來了一聲少女的招呼聲“請進!”

秦望推門而入,只見這裡窗明几淨,光線柔和,中間放著4套單人桌椅,每張桌子上都亮著老式檯燈,放著筆筒和幾本書。4套單人桌椅對著一張寬大的大班臺,後面是一塊書寫的白板。靠裡面的牆是幾排龐大的書架,裡面密密麻麻地放滿了書,給人的感覺像圖書館多於像書房。

靠前的兩張椅子,坐著二小姐方玲以及一位頭髮花白、下巴滿是毛蓬蓬鬍子的老先生,兩人相談甚歡,不知在說些什麼,有時還一起哈哈笑起來。方玲見秦望進來,忙止住了話頭,起身站起來,向秦望介紹道:“來,秦望,這位就是德高望重的的萬老師,教我們語言和歷史課,快過來見禮!”

秦望聽了,忙緊走兩步,向那位老先生鞠躬道:“學生秦望,向萬老師問好!”

方玲又轉頭向那位老先生介紹道:“這位就是我向您說的那個榆木腦袋秦望。以後就是他和我一起上課,您有空可得好好敲打敲打他,免得太笨了有損您的名聲!”

“你這丫頭,說話越來沒大沒小!哪有這樣介紹別人的?”老先生說罷,手伸向秦望道:“你好,小兄弟,以後我們就和方玲一起學習吧,我的名字叫萬建吾,只虛長你幾歲,如果不介意的話,以後你可以叫我萬老師。”說著,向著書櫃指了一圈,繼續說道:“來這裡課不用拘謹,有什麼問題直接向我提問就行,這裡的書櫃存了四五千種經典著作,包羅永珍,在浩瀚的知識面前,我們都是小學生。對了,上課不要和這丫頭說話,受她影響就不好了。”

方玲聽的,向老先生吐了吐舌頭,做了個鬼臉。

“好的,我們要開始上課了,大家都坐回座位。小秦同學,聽方玲說,你從沒有上過學是嗎?能不能認得字?”

“老師,我之前一直在貧民區生活,沒錢上學,所以只跟父母學過一些很基本的字。不過您放心,我一定會很拼命學的。”

“好,好,不急。學習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不過為了不拖慢方玲的速度,我也對你提一些要求,”說著,向老師從桌面上拿起一本小字典,對秦望說道:“我希望你能夠按照這本字典,每天逐頁自學30個字,為了與此匹配,今天上午下課後,我會專門給你補課,教你拼音的使用方法。”

“老師,您太強人所難了一些吧?”方玲嘟著嘴道:“初中甚至高中的教學大綱都沒要求背字典呀,字典裡面有大量的生僻字,平時根本用不上,況且您教我的時候也沒這樣要求過,憑什麼這樣要求秦望?”

“喲,你這丫頭還一套一套的?這你就不懂了,常用字雖然使用率高,又容易學,但文化真正的精髓往往存在於那些生僻字之中,無論是字的形態還是釋義,往往只有生僻字才能起到言簡意賅甚至石破天驚的效果。”向老師撫著鬍子解釋道:“我對小秦提出這麼高的要求,是我的教育方法。以前我也曾對你提出過很高的要求,你那時還小,可能忘記了,然後根據你實際能實現的情況來評估你的性格和資質,因材施教。這次對小秦同學也是一樣,我先看看他對這個背字典的任務完成得怎樣。”

“哦,雖然我不太懂,但聽起來似乎有點道理,不過很可能像平時一樣,您辯論不過我就臨時瞎編一套理由來應付。”方玲說著,也不管萬老先生氣得吹鬍子瞪眼,轉頭向秦望說道:“小秦子不要緊,有姐罩著你,以後每天下課我幫你補習半小時識字,免費的。現在哪有免費的東西,你賺到了!”

秦望看著這兩個活寶,想笑又不敢笑,只得應付道:“是,是。”

萬老師清了清嗓子,說道:“好了,咱們抓緊時間,開始上課。我們今天要學的是著名作家李曼寫的散文《我和我的母親》。這是一篇經典文章,寫的是作者和母親平時生活中的一些瑣事,平凡卻滿含深情,很好體現瞭如何用拙樸的語言來抒發厚重的感情。當年發表時廣為傳頌,也收錄進了初中課本,是考試中很容易出現的內容。李曼的語言有個特點,從文章的前三段能夠看出……”

“老師,是不是要我們對那三個‘不知道’排比句逐字逐句分析作者想表達的意思?”方玲大大咧咧地打斷了萬老師,提問道。

萬老師瞪著方玲道:“你是不是又偷看老師的教材輔導書了?的確,教育部編寫的這套教材輔導書上確實要求老師這樣講解,但我覺得沒有意義。作者寫文章,更重要的是表達一種語境、一種氛圍,而不是揪著一句話、某個詞在那玩文字,否則就算你一個句子寫得再好,文章整體不行的話,一樣無法成為經典作品。就像這三個‘不知道’的排比句,我認為像解剖一樣把文章逐個字的拆散來分析,實在沒有意義,很可能就在輔導書上解釋出來的意思,作者自已都沒想到,更沒有想表達這個意思,這就脫離了理解文章的本質,更少了閱讀的樂趣。”

方玲聽了萬老師這一番話,瞠目結舌,教育部的教材輔導書沒有意義?作者自已都沒想到這個意思?這些思想確實是夠離經叛道的,甚至很有些挑戰權威的刺激。方玲本來很想問一句,萬老師是否覺得現在的應試製度也應該廢除,但想了半天還是沒敢問。

秦望的閱讀量比較少,也沒正規上過學,所以不瞭解學校教材的內容體系是怎樣的,但也多少能瞭解萬老師剛才那一番話的意思,覺得方家請的這些老師水平還真是高,很有自已的想法,敢說實話。

萬老師講課的時候,很喜歡先讓方玲和秦望說說自已理解的文章意思是怎樣的,然後才進行講解,而且不會提供標準答案給秦望他們,更多的是一種討論的口吻。比方說在講到《我和我的母親》的最後一段時,萬老師讓他們先先試著說說,為什麼作者自述,自已已很難寫出戰爭時期那樣的文章了。方玲先說,這很自然呀,兵荒馬亂的,大家有錢都在買糧食,或者張羅著逃難,哪還有餘錢買紙和筆?

萬老師又讓秦望接著說,秦望緩緩說道:“我覺得方玲說的有些道理,但不一定全面。剛才萬老師也介紹過了,李曼在戰爭初期都和母親生活在內地城市,直到戰爭中期,戰場蔓延到他們的城市,才和母親往北方逃難,這期間還和母親走散了。所以我想作者的意思不一定只是說戰爭期間的生活很困苦,沒有寫作的條件,還可能是苦難的生活更能激發作者的創造力,讓作者寫出好作品。”

“哦?不是舒服安寧的生活更能激發創造力嗎,就像方玲說的,吃得飽穿得暖,環境安寧舒適,才能讓作者靜下心來寫出好作品。為什麼你反而認為是苦難的生活?”萬老師揚起眉毛,饒有興致地問道。

“嗯……我是這樣想的,人太舒服就不想努力了,無論是身體還是大腦。如果我每天都能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我為什麼還要努力呢?如果我每天上課都是躺在柔軟的床上,而不是坐在木椅子上,我覺得很快就會舒服得想睡覺了。所以我在貧民區從來沒見過肥胖的人,只有進了美景城才見到胖人。別,二小姐!你不要這樣瞪著我,我不是說你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只是我覺得,太安逸的生活缺少刺激,容易讓人安於現狀,思想越來越缺少創造力。所以我想,作者這樣寫的意思是說戰爭不安定的環境才給了他旺盛的寫作靈感?”

“對!”萬老師連連點頭:“我也是這樣想的,為此我還專門寫過一篇學術論文。沒想到你年紀輕輕竟然和我有同樣的想法。來,我們再討論討論,其實我從一些歷史文獻中也發現類似的例子,哎,對了,你在貧民區真沒見過肥胖的人嗎,會不會你主觀意識比較強,因為自已比較瘦,所以覺得普通身材的人也算胖?因為比較的標準也是學術研究中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真沒有,起碼我已經將貧民區和城市裡見到的情況進行對比了。貧民區頂多有比較壯的,例如我有個叫熊三多的好朋友,還有他哥,長得確實比較高大和壯實。”

“你覺得會不會相比動亂的環境,感情生活更能刺激人的創造力?“

“這個問題我回答不了您,我又沒談過戀愛。”

“這有何難,在身邊隨便找個女孩子不就可以談了嗎?”“……老師,您這是想教好我還是教壞我?”

“這是我的不是!我們還是談談……”

方玲看著這兩個似乎有些走火入魔的人,一來一回地不停討論著,實在有點無可奈何。她以前還從來沒有見過萬老師這樣興奮,所以不好意思打斷,但不禁心想,難道這就是所謂的高山流水遇知音?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日拱一卒,終有一日成為仙尊!

戲命蜀王

該叫什麼呢

聞時在我家求抱抱

崩壞三有這神之才能的假面騎士

擁有神之才能的卡密

反派窩的小師妹是仙狙

白葉兔兔

星際獸世:嬌軟雌性她被群狼環伺

彩色唇釉

仙道兇猛

佛即心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