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許多文獻,說有巢氏是我們祖先穴居時代進入巢穴時代的文明標誌。

文獻只是文獻,只是個人猜測,不能全信。

首先盤古氏時期已經有了冶鐵技術。

文明已經呈現,能夠發明天干地支的人,你們竟然覺得他們是不食煙火的野蠻人?

那時候,白色人種負責兵器的打造,當然是為了打野獸而漸漸演變成兵器。

青族人喜歡樹木花草,所以巢,是他們的本性,他們喜歡研究治病藥材,也就是現在的中醫。

紅色人種喜天上之物,所以他們喜歡研究天文。

黑色人種喜歡水,所以他們善於治理河水。

黃色人種呢,黃色人種向來隨遇而安。

西邊就跟著學打造兵器

東邊就跟著學中醫治病。

南邊就跟著學天文。

北邊就跟著學治水。

所以傳統為什麼沒有消失,是因為那個混血兒,他的部落完全仿照黃色人種。

西邊打兵器,東邊中醫治病,南邊學天文,北邊治水。所以說複製貼上,山寨,是我們祖傳的技能。

所以有巢氏是什麼人?

是一群因西邊禍亂而逃亡他處另謀出路的東邊人,至於燧明國就是混血兒的後代逃離之後建立的。

所以我們的祖先很是可貴,一次次文明沒落,又一次次重新開始。

有巢氏脫離苦海,進入莽荒地區,開始了搭建新的巢穴,這就是有巢氏的來歷。

至於其他文明部落為什麼淹沒在歷史長河之中?

自然災害唄,尤其是洪水,到了清朝也是無法解決的問題,就是現在,如此文明社會,也是無法抵抗。那時候洪水氾濫成災,洪水過後寸草不生,泥濘不堪,這些文明早已淹沒在歷史長河,深埋在土地之下。

有一年,鄭州大雨,一天的降水量驚人,

別說遠古時代了。

什麼進入巢穴時代,地皇氏時代已經有了城的概念,到了幾千年後的有巢氏竟然落魄成這樣?

這是在逃亡,在開發新的區域。

也僅僅幾千人而已。

還有就是,我們的祖先很是難能可貴。

比如流放,西邊就流放西邊,東邊就流放東方,南邊就流放南邊,北邊就流放北邊。

然後這些人到了新的地方,還是按照東西南北分居,漸漸形成部落,國家。

就是發生暴亂,東西南北也是向著各自的方向逃亡。

到了新地方,人家沒有任何怨言,開始建造家園,繁衍生息,平平靜靜的生活。

真的是純樸,真的是難能可貴,真的是聽老祖宗的話。

後來伏羲發明文字,我們才有了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中央黃龍的概念,這是居住環境問題,可沒有那麼神秘。

這種東西南北中分居而住,是老祖宗深埋心底的祖宗概念,也是我們中華民族文明沒有淹沒在歷史長河的原因。

它沒有那麼神秘,也不是風水之學,什麼洛書,河圖,純屬後人胡亂猜測。

易經講的是什麼,是為人處世之道。

是明哲保身之道。

後人胡亂編排,又是預測,又是算卦,又是這樣那樣的,神神叨叨的,不可信,不可信。大道至簡,就是如此,它沒有那麼神秘 就是這麼普普通通。

如果你們能見到老子李耳,你會發現,能寫出道德經的人也就是一個和藹可親的糟老頭子,講話普普通通,衣著普普通通,樣貌普普通通,看起來就是普普通通。

有巢氏是我們祖先逃亡東邊得一次文明沒落,他們逃到一處荒蕪之地,開始了新的一輪文明發展。因地制宜,因材而建。

這個地區以前沒有人煙,荒蕪之地,樹木花草雜亂,野獸出沒,他們為了躲避野獸,所以在樹上建巢居住。

歷史書上記載有巢國很久很久。

甚至商朝征伐東南,就是征伐的有巢國,但是那個有巢國和這個有巢國不是一個,那個有巢國,或者叫大巢國,是這個有巢國流放之人建造的。

所以說中國歷史有很多不可思議的地方,南邊地名,有時候北邊也有,東邊的地名有時候西邊也有,很是奇怪,幹嘛一直跑來跑去,其實不是跑來跑去,而是流放之人重新開發,他們為了紀念自已的出生地,所以不管是地名還是部落圖騰還是居住環境都是按照原來的部落建設。

落葉歸根

到現在都是我們華夏兒女的心病。

如果不是被迫,誰都想生活在自已熟悉的區域,和熟悉的人玩耍,走在熟悉的道路上。

就像那個混血兒,他心心念念想得到父族部落認可,居住完全仿照父族部落。雖然到死也沒有完成心願。如果那時候他的父族部落承認他是黃色人種,願意把他納入部落之中,我想他寧願放棄此刻部落首領的位置,甘心回去做個牛馬都行。可惜沒有可惜,這是他的心病,也遺傳給了我們所有人。

無心插柳柳成蔭。

結果他的父族部落淹沒在歷史長河,而他的後裔卻得以發展壯大繼承了父族部落的文明。

有時候我看到這裡很是感慨,生時得不到認可,可是卻憑著自已優秀的道德品質,完完全全接過了父輩部落的旗幟,發揚光大。

世也,命也,神神秘秘,又是那麼簡簡單單。

說說他的嫡系後裔,為什麼這樣說,因為有巢氏不是他的嫡系後裔,而是跟隨他的那些父族部落的青年少女的後裔,他們跟隨他,得以發展,得以壯大,得以繁衍後代。

燧明國,伏羲父族部落的發源地。

圖騰是蛇。

以發明火種而聞名於世,怎麼說呢,這是一群不識晝夜,不識四季的人,是一群養尊處優,不識人間煙火的人,從這裡就能看出為何提挺氏要反抗,一群什麼都不懂的人治理國家,百姓能過好日子才怪。所以說家天下也要選擇知道人間疾苦的後代來繼承,要不然,饑民遍地,搞出一句何不食肉糜,那不貽笑千芳百世。

至於火種,我覺得沒有什麼可以炫耀的。

夸父追日,能想到山外有山的問題,區區火種,竟能不識?紅色人種喜熱,不識火種是不可能的。

這是文明沒落,是很悲哀的事情,沒有什麼值得歌頌讚美的。

燧明國最大的貢獻就是他們後代中有一個青年,在今天的菏澤地區見到了華胥國姑娘,然後兩人一見如故,一見鍾情,一見就一發不可收拾,後來姑娘回到華胥國生下了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就是我們偉大的人文初祖伏羲。

燧明國還有一個貢獻就是,他們部落中有一個青年少女生下了一個偉大的女性,這就是我們傳說的捏泥造人之祖,女媧娘娘。

當然它最大的貢獻就是保留了青族人的圖騰痕跡,不至於讓青族人徹底消失在歷史長河。

其他的我沒有什麼好說的,有興趣可以看看百度燧明國,山海經也寫的有,不過山海經是根據傳說,憑著想象寫出來的。裡面記錄的歷史亂七八糟,相差幾千,上萬年。

有人竟然還說解析了山海經,解析什麼,它本來就是憑著傳說,憑著想象寫出來的,你解析什麼東西?本來無中生有,你再有中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秦始皇若在,你這種人不坑了你才怪,你斂財就斂財,解析就解析,請你在書後寫上純屬虛構。山海經是歷史長河之中的一點點記錄,你能從中發現什麼?神神鬼鬼的東西,歷史長河不提倡,就是這麼簡單。

其實我還是想寫一寫這個混血先祖。

等寫易經,洛書,河圖的時候再說吧。

結論,

有巢國,燧明國,都是人類文明沒落之後,我們祖先重新奮鬥不息的歷史。

大自然無情,可是我們的祖先從來沒有被大自然所畏怕。

自強不息,奮鬥不息。

抵抗不了就撤離,能抵抗就前進。

用盡方式方法,征服大自然。

這句話有位偉人用在軍事之上,總結的恰如其分。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進。

大道至簡,可以用在任何地方,不管政治,歷史,經濟,還是軍事,等等,不管何種文字,最後都是同樣的道理,生存,活下去。

但是我們有些人就是喜歡自已生存的同時,把別人生存的空間擠壓下去。

這種人有道無德,不管你爬的再高,權勢再大,金錢再多,也是一個窮苦的人,心窮才是真的窮。

千古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長安雨紛紛

逸少xiaoy

都市之心:愛恨交織

冉沂

卡牌:元素決鬥

一隻大卷

都怪反派過分美麗

二十言雨

HP食死徒之女

紫玉令天下

念念不嶼

廡夷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