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屈臣是天啟三十二年考中了秀才,然後在楊家莊置辦了房地田產。當地都喊他一聲楊員外。

平日裡的楊屈臣對同村的也好還是鄰村的也好,都待人和善。怎得今日這般作惡。

“哎,真有道是天下熙熙,皆為利來。”李明理在馬上感慨。身後還有十名鎮衙校兵和陳知縣。

片刻後他們到了李家集的攏壩。壩上已經聚了幾百多人了,都被李明虎壓著。

就在李明虎快要攔不住鄉親們時候才看見自家老二和李明全帶著鎮裡陳知縣回來了“鄉親們都不要慌,陳知縣來了。”

眾人見是鎮裡陳知縣。都紛紛跑過去議論“知縣大人 ,草民等聚眾絕非鬧事。實在是楊家莊的欺人太甚了。求知縣大人為草民等做主啊。”

“李明理已經和本官說了,本官這就帶校官去調解。你等留人看護江道水源。其餘主事的都跟本官去楊家莊。”在我的任期裡絕不能出半點事。縣臺馬上就要升遷了,我是十八鎮裡最有機會升縣臺的。

楊家莊楊宅。家奴來報:“楊老爺,鎮裡陳知縣和李家集的人來了。”

按明律普通地主階層是不能使用奴婢的,只有考取了秀才之後才可以擁有。奴就是奴隸,大多數以男性為主。婢就是婢女。

“我知道了。你下去準備茶水點心。”

話音剛落門口就傳來陳報國的聲音“哼,這就不必了。本官前來是調解的。你楊屈臣好大膽,災年都不好過居然還敢截斷水流。”

陳報國身後還有李家父子三人和李家集的幾位族老。

楊屈臣拱手答:“大人明鑑。梓江分流水旱季不同雨季,上游水也是枯涸無多。經流我楊家莊的剛好夠澆灌田畝。本莊絕沒有斷水之說啊。”

在場的李明虎聽完也不等知縣回話當即就質問道:“胡說,你肯定是斷流了。千年的梓江水,哪怕是分流。怎麼可能枯涸。百餘年都沒有這樣的事情!”

“你是李老大吧。我一個秀才絕不會信口雌黃。況且知縣還在這裡。你不信馬上請知縣大人和各位隨我前去河彎口。河裡的水已經顯露河床了。”楊屈臣憤恨著說。

他也不想啊,可是今年這簡直邪門了。梓江分流的水居然如此乾旱。

“你們李家集的人先不要多嘴。都和本官去檢視。”陳報國安撫著眾人。希望不是乾旱吧。不然事情可就太大了。

河彎口。

“這是怎麼了啊老天爺。這這這幾千年的水怎麼就幹了。不給人活路了啊。”乾涸的河床只有稀泥了。

‘我印象裡以前來梓潼旅遊時候梓江水沒有這樣乾涸過啊。難道因為我的原因原時空發生了改變?,李明理看著眼前乾涸的梓江分流也是震驚了。

這時代是有水車的。水車最早的文獻記載是東漢時期畢嵐 造的“翻車”。

李明理也是問道:“各位叔伯,晚輩有一事不明。為何不從主江那裡修建水車引水。”

“老二,這你就不知道了吧。主江離我們這裡有百里路。又是從下游往上引水。難啊。”李老爹李虛子回著自家老二。

“楊屈臣,上游你們派人去看了嗎?”陳報國這時候也是無厘頭的問了嘴。

“知縣大人,起初我也以為是上游斷流。也派人去看了。可是往上走百十里地都是乾涸的。”楊屈臣回著。

“要是這樣的話可就真大事不好了。”陳報國想著。

剛開始還好點,可以吃餘糧勉強餬口。萬一雨季也不來雨, 那就是大災之年啊。想起來他就害怕,大旱之年意味著沒地種的土民就會當流民乞食。

流民,自古就是匪軍的前身。陳報國目前只有“神州陸沉”這一詞。

“你等即日起把控各家餘糧。澆灌之事就先不要說了。各家的井水用作日裡用度,等雨季來了吧。”陳報國也是無奈的下了命令。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剛回到家的李家父子三人坐在院裡準備商討接下來怎麼辦時候。

“娃兒他爹,怎麼樣了。什麼結果啊?”從外挖魚腥草的李母回來了。

在告訴李母發生的一切後,李母也是到廚房檢視缸裡的米還有多少。

“娃兒他爹。家裡兩個米缸還有三十公斤米嘞。”李母檢視後出來說。

“三十公斤米煮稀粥吃夠用到開秋了。今年的稅米去年收成好時候已經交足了。只要朝廷沒有別的稅我們家就能過。”李老爹也是擺著手指頭算著。

“是啊爹。田裡只能先暫放了。老三在觀裡有吃食不用太操心。我還能去附近林裡打點野味。咱家夠用度。”李明虎也是回著。

李明理看著眼前這一幕也是久違的幸福 ,一家子就是要整整齊齊的嘛。可是家裡人不知道的是今年五月京城的王恭廠大爆炸後整個明朝開始風雨飄搖。

明年天啟皇帝就會落水病重而死,對嘛。明朝皇帝易溶於水。 北邊陝西的王二,高迎祥,李自成, 張獻忠也適時起義。三大響徵收到天啟年末期已經是民生哀悼了。

哪三大響呢?即是所謂的遼響,練響和繳響。百姓本來生活就困苦不堪,再加上如此橫徵暴斂,對普通百姓來說只能加入李自成張獻忠的隊伍也許還有活路,所以說這三餉實屬大明滅亡的催化劑。

李明理也是問道:“可是爹。大哥。你們有沒有想過要是朝廷要加收。我們家怎麼辦呢?李家集的鄉親們怎麼辦呢?咱們天府之國的四川都這樣了。其他地方呢?他們那邊活不下去的就會當流民的啊。”

“老二,你哥我沒多大的志向。你哥我只想保護好你和咱爹孃。真到了那時候。。”李明虎不敢想了。不能想。一想讓人害怕。腿都止不住的發抖。

“娃兒,你說怎麼弄。你爹在李家集說話還是有分量的。我跟你哥都聽你的,你讀書人有頭腦。”李老爹也是不敢想。那時候自家難道要當流民嗎?他是一點都不敢想。

“老爹,大哥。我想叫來集裡年輕一輩和好說話的叔伯。我想成立一個公社,把咱們的人團結起來。起碼我們有自保能力。誰來了也欺負不了我們集。”李明理現在已經有了藍圖了。

不能只是普通起義,那樣只和李張之流沒什麼區別。就算裹挾民眾攻佔了京師。也坐不住天下。他李明理要走教員的路帶領民眾開新的篇章。

“老大,你跟我去喊人來咱家。老二你想好要怎麼幹。你爹和你大哥我們都聽你的。”說完李老爹就帶著李明虎出去喊人來了。

李明虎現在已經在想章程了。公社的初始階段就是保護和團結李家集的五十六戶幾百口人能度過乾旱季節。

天啟六年三月七日申時,李家集李虛子家。這個房間即將發生改變歷史的重要會議。是開天以來的頭等大事。

“二理娃兒,李老虛把你的想法給我說了。我覺得可行。你說要我們怎麼幹。我們都聽你的。”開口的是李明理族叔李虛晃。

“對啊。李老二你就說吧。我們怎麼幹。都聽你的!”李明理看著這一屋子的人,烏泱泱的有二十多人。

“各位叔伯兄弟們,承蒙各位信任照顧。眼下的處境你們也都看到了,連我們四川都乾旱了。北邊的陝西山西就更不說了。要是有流民或者更壞的起義軍來我們李家集要怎麼辦?各位叔伯兄弟家裡又要怎麼辦。”李明理也是提問他們。

這年頭的腦補最嚴重。是啊,那時候我們普通百姓怎麼辦呢?難道要舉家當流民嗎?祖輩都在這裡的老四川人是很戀家的。祖輩的墳墓和田產都在這裡。

沉默之後的鄉黨們爆發了:“我們跟他們幹!誰也不能搶走我們的土地!”“沒錯。我們四川人從來就不是慫貨。誰想來搶我們的地我們就跟他們白刀子見紅!”“理二娃。你說怎麼幹。我們都聽你的。”

李明理見激情已經燃起來了。也是把心中所想的告訴他們:“各位叔伯兄弟們,老天爺不給我們活路。朝廷的三大響在雨季我們還能接受,可現在旱季了。各家如何承受三響?拋開三響不談。各家餘糧還有多少?能撐到雨季豐收時候嗎?”

房間七嘴八舌的都是議論聲:“是啊。理二娃說的對啊。你說我們怎麼辦。我們聽你的。”

李明理也是站起來了:“各位叔伯兄弟們。我有提議,大家安靜。我決定在咱們整合立公社。在座的叔伯兄弟都是社員。我們集要大共產。”

底下一位年輕人王需謹站起來問道:“理二娃。我們外姓的也能當公社社員?這個公社主要是做什麼的?大共產又是什麼?”

“王哥問的好。公社如果成立,在座都是社員。不分姓名年齡。共產就是共同生產和共同生活。咱們要煮大鍋飯應對旱季。咱們底層普通百姓不要一家吃飽一家捱餓。我們公社早期的作用就是帶領李家集五十六戶六百多口人度過災年。”李明理回著王需謹的話。也給了他們思考的時間。

上世紀的大鍋飯雖然是歷史的災難,但是用在當下是最好不過。各家留下一公斤米,其餘的上交公社一起吃大鍋飯。

族老李代武問道:“理二娃,這些糧都是我們各家的命根子。要是公社成立了。糧食上交公社了由誰來管呢?”

李明理看著李代武回著:“李叔,公社成立後。在座的二十三位叔伯加我,一共二十四民社員。有李家集各姓來的代表。李王張徐四家。要是各位同意成立公社。我們會開第一次會議。由各位舉手表決一位各姓代表。成為公社中央領導。所有的決議都需要四位中央領導共同同意後才能生效。”

李明理嚥了咽口水繼續說:“各家交上來的糧食,由公社共管。每日用度幾何都要規劃。要是公社成立,我們就在李家集選出輕壯編進民團,保衛公社和集體的財產。民團由公社領導,民團裡要有社員。調動民團要超過公社半數人同意才能調動。”

李明理該說的章程提前說了,避免日後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一個政黨要有分工明確的管理和綱領。不然就是瞎搞。

“那麼現在,我們透過舉手的方式。同意公社成立的。現在請舉手。”李明理提議道。

小半晌後。

“同意。”“我也同意。”同意的聲音充斥著這個房間。二十四名李家集的村民都舉手表決了同意。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成為炮灰,我手拿劇本躺平

君臨JUN

行醫奇遇傳記

清風書齋

國運,千面萬相

風從林

糙漢的腰不是腰,總裁奪命的彎刀

國服貂蟬富得流油

黎明陷落前

齊殊

攤牌了,我掉進了大佬窩

是幻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