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寧府,劍州,梓潼縣李家集。“坦叔還活著的話我真想告訴他相對論是真的。”

一個高大魁梧,面如冠玉的男子低聲呢喃。平面鏡中的他身材均勻,五官清晰而深邃,眼睛裡閃爍著這時代年輕人沒有的神韻。

這並不意外,他本來就是已死之身。

李明理從錯愕到接受現實只用了半天時光。文科生畢業的他順利考公上岸,為了應對國家的西部大開發戰略毅然決然的報名去了最艱苦藏南地區支教。

穿越的前兩天在雨季護送學生回家後,返回途中因突發暴雨導致山體泥石流滑坡而死亡。

第二天被人發現送到醫院後的李明理從微薄的呼吸到心臟停止跳動,他自已都知道。只是不能說話,第三視角看著自已躺在床上。然後越飄越遠,最後一切都成了虛無。

第三天也就是今天。一陣窒息感後李明猛的醒了過來,不屬於原本的記憶也出現在了腦子裡。李明花了半天時間消化這些記憶。

上一世李明理的家境比較殷實,不屬於大富貴和大權貴。只是剛好夠生活和隨時有點閒錢可以置辦的中資產階級,勉強可以算是小資本家。

李明理最喜歡的事情就是看史記和總結,這是可以給他帶來無窮的樂趣和知識。

以史為鑑,知史明志。李明理的志向就是總結歷史經驗、從把握歷史規律中堅定歷史自信,更好開拓前進。

可如今一切都沒有了,如同夢一般的,一切都要重新來過。

“但願爸媽知道後少些傷心吧,你們的兒子死的不窩囊。趁著還能生再生個弟弟妹妹,哎。既來之則安之。”

看著周圍房間的環境。樸素的木製土房屋和燒製瓦蓋,地面是用熟土墊的夯實土層。窗是紙糊的窗,牆也是木和土混制的牆。

天啟六年因全球小冰河期的到來。蜀北的春夏交接季節白天更冷些,平均的氣溫預估只有四攝氏度到七攝氏度左右,夜裡可能只有一攝氏度和零下了。

這是個拜老天爺都沒有用的危機年代。

低溫下的整個大明,除了天府之國的蜀地還好些。別的地方種糧食的收成率不到永樂年間的百分之五,這是個很嚇人的比例。冬季就連南方的淮河以南地區都會下雪形成凍土。

這就是天啟年,李明理現在所處的年代。冰河期的話咬咬牙挺一挺倒也過去了。但除了冰河期還有大旱,水災,鼠疫,蝗災,地震,這是老天爺吃人的時代。

老天爺陰晴不定,上面的大人物們更狠。

李明理對歷史很熟。從秦末到民國,沒有哪個時代的末期如同明末這般,天啟年到崇禎年的這段時間,如此大規模的不管內部外部還是氣候問題同時疊加在這個二百多歲王朝的身上。簡直獨樹一幟!

所以才有了清初的兩湖兩廣填四川,連四川這樣的天府之國都抵擋不住這樣危機。其他地區就更不多說了。

研究明史的學者表明,在明末的小半個世紀裡。除了掌權者的崇禎皇帝是真想實打實的實幹救國和復興,其餘的那些明廷官員基本上都是自我利益者和不敢做事或者少做事。

學者們對明末代皇帝崇禎的評價是,作為皇帝來說是有很好的執政態度。但是批評的是崇禎沒有多大的能力可以學祖輩嘉靖帝那樣管控和整合一個帝國。

總結出來就是崇禎這哥們態度好,執政能力差勁。

最明眼的事件就是登基之初的崇禎皇帝陛下在東林黨所謂的正義攛掇下,用幾個月不到的時間就扳倒了霸權半個天啟年的魏忠賢。

其實對崇禎來說扳倒魏忠賢是無傷大雅甚至能算一件了不得的政績,一朝天子一朝臣。

然而被忽悠瘸了的崇禎陛下從此放棄了使用宮閹來制衡外臣的帝王術。

東林黨和外臣可以喊宮閹是閹黨,但是明朝上位的皇帝不能。因為閹黨準確一點來說是帝黨。是皇帝派出的信任之人。換句話說可以看成是政委。

可是崇禎不明白這一點。也許他明白,可能少年登基的他很自信自已能憑藉個人魅力和智慧帶領大臣和自已一條心而不需要宮閹的幫助。

崇禎自信的聽取了東林君子們請求裁撤錦衣衛和廠衛以及召回各地駐守的宮閹。這個決定讓崇禎皇帝徹底對北京以外的地區失去了基層控制。

預感到即將大廈將傾的崇禎還發出了絕句“朕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諸臣誤我。”

典型的員工出策劃領導有想法, 然後公司出事了甩鍋給員工。最後的結局只有破產。明帝國就是在破產邊緣後崇禎帝連賞賜都發不出來了需要向朝臣募捐。

結果連崇禎自已的岳丈,周皇后之父大明朝的嘉定伯。家裡守著千萬兩黃金和糧食,大言不慚的在朝上只捐了幾千。這樣的大明,從頭到腳都爛透了。

官員也只是把自已當官員,誰來了都可以給誰當官。李自成來了給李自成當官,滿清來了給滿清當官。為明朝殉國的史書上也只有寥寥幾千之眾。

都說趙宋弱,可趙宋的崖山海戰後都還有十餘萬臣民跳海殉國。明庭是爛透了大家才毫不關心。

作為穿越客,李明理前世也會刷穿越文。穿越普通人是根本不會想著救一個爛到底的王朝。從皇帝到縣一級的行政長官都在瞎搞的大明,早點倒塌是最好的結局。

李明理從床上起身,背手站在窗前。自家是四川省保寧府梓潼縣李家集的自耕農。屬於上世紀的富農階級,家裡老爹李虛子是萬曆三十六年生的他。如今剛好十八的年紀。

家裡有兄弟三人,李明理排行第二。大哥李明虎是萬曆三十年生的,比他大了六歲。三弟李明德是萬曆三十九生的,比他小三歲。

李明理現在正在想當下的處境,天啟六年的四川。家裡是自耕農,父母健在,有兄弟三人。在李家集是沒人敢隨便欺負他們。李父平日裡待人很和善,沒有和鄉鄰發生過沖突。大哥在幫襯家裡做農活,自已馬上要去考府試了。小弟是習武的好料子。爹把他送到離家只有十里地的三清觀學武去了。

如果就這樣平庸的給明庭當一個良民,按律納稅繳餉,只能吃飽肚子且沒有餘糧。

可是之後呢?等北邊的起義軍和張獻忠進來了。四川守不住 ,自已家的命運只有被劫了糧食田畝。說不準張獻忠的大西軍還要吃人。

不想發生這些,只有跟著流民大部隊走。然後祈禱太平盛世來了可以返回原籍。那時候滿清該進駐中原了。作為一個穿越客,朱明理能客觀的認識前期的滿清確實對疆域有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主觀來說穿越客不幹點大事就對不起穿越。

李明理想明白了之後幾乎是怒吼的喊出來:“老天爺要殺我們,當官的當兵的當匪的都要殺我們。這世道普通的民眾是真不好活啊。難道我要等死嗎?絕不。爺們我既然穿越了。我就是要勝天半子!我還要活出明堂來,走教員的路帶和我一樣的千萬萬民眾活出名堂來!”

“老二,哪個要殺你來的?你吼啥子在?做噩夢了蠻?”屋外傳來了大哥李明虎的聲音。

李明理回頭一看是大哥李明虎回來了。

也是收起了剛剛激動的心情然後給大哥倒了碗水。“哥,你今咋回來這麼早啊?平日裡這會都還在忙嘞。”

自家大哥喝完了水才緩了一會。“別提了老二,梓江分流上游的楊家壩不地道。本來就是旱季,開春到現在沒有一滴雨。上游的楊員外帶他們村的把分流的水堵了全引他們田畝裡去了。爹喊我回來喊人去要水,天底下沒有老天爺的水是他楊家莊的說法。”

李明理一聽頓感大事不好。在中國傳統的民間裡,種地離不開水。如果因水源而鬧起來的矛盾可是很大的,要死人的。參考小說平凡的世界裡搶水事件。

李明理看著大哥擼起袖子就要往外衝也是急忙攔住:“哥,這事我看不簡單。最好我們兩村不要先見面。打起來了對誰都不好,我看要不還是去找知縣出來調解吧?”

“老二你是讀書人點子多,我看也行。我叫上李明全那小子,他家是馬戶有馬。我喊他帶你去鎮裡找知縣。不需眨眼就能到捻塘鎮界。我去田裡穩著鄉親們。”

片刻。“理哥,鎮衙到了。咱們怎麼辦?直接找知縣嗎?”李明全牽著馬問李明理。“你在這裡等著,我進去找陳知縣。”李明理說完就拔腿進鎮衙。

“站住!公事私事?來鎮衙何為?”門廳裡一員校兵攔住李明理問道。

“這位大哥,學生李家集李明理這廂有禮了。今天午時前後。梓江分流上游的楊家莊把水截斷了。我們村沒水澆地用度。學生這才急著來找知縣出面調停,還請大哥看在李家集六十二戶幾百口的份上通融則個。”

校兵聽完讓李明理等著。他去通報。須臾之後又出來了。“知縣大人喊你進去。”

穿過廊橋就看見正大光明的牌匾。在門廳外李明理站定通報到“學生李家集李明理求見知縣。”“進來吧。”

李明理進了公廳。“我知道你。李家集的李明理。讀書的好料子,你大哥也是農活好手,你三弟是在三清觀習武是吧?”陳知縣打量著李明理。

怎麼問起這些毫無營養的話了李明理想著然後拱手回道:“回知縣,知縣如此體恤民情。我家裡的事情知縣門清。學生此來是想請知縣看在李家集五十六戶幾百口人的份上出面調停楊家莊截斷梓江分流上游水吧。”

“本官知道了。你且稍等,我這就換官服調校兵和你去。”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萬印訣

許刻

葉羅麗:系統幫我追銀塵

橴冬

一念之昭昭若離

小凜總

每天帶帶娃,千億老婆非我不嫁

蘇小尛

一耳光過後,美女總裁愛上我

付平生

LOVE青春之歌

呆萌貓挖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