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總會失去些東西,就像蒲公英總是要飄向遠方。我們應當接受這些事情的發生,就像平淡地傾聽著冬去春來。過去之所以稱為過去,是因為過去的只存在於回憶之中,過去便不復返,失去的不能再收回。要不就在思念中溺死,要不就坦然接受。生活總要繼續下去,回憶也可以淡忘,快樂只存在於當下。

夢中一個賣花的人雙手空空,我很奇怪,上前詢問:“你沒有花怎麼會說自已是賣花的呢?”

他一臉燦爛看著沮喪的我說:“人要先感到幸福,才能看見玫瑰。”

當班主任宣佈同學們可以回家過年時,蘇辰既興奮,又帶有沮喪。一個學期總是過得飛快,往往在回首這一學期時才發現這一學期過得是多麼渾渾噩噩。

蘇辰剛出校門就被一陣冷風吹出了鼻涕,儘管蘇辰身上裹著三厘米厚的羽絨服,但從心理上還是不禁打起了寒戰。

寒假前的最後一戰是蘇辰考的最差的一次。蘇辰的父母什麼都沒有說,一句責怪的話都沒向蘇辰吐露。可越是父母的包容,越讓蘇辰渾身感到不舒服,像被白雪裹到不能呼吸。

三天的寒假還是要過的,這一次父母決定帶上蘇辰回老家過年。

沿途的風景蘇辰已經不感到陌生了,也許是不知道怎麼面對奶奶,這一路蘇辰心跳地很快,窗外每過去一棵樹,蘇辰的心臟就會跳動一下。

據上一次蘇辰見奶奶已經過去兩個月了。爸爸開著車剛拐進老家的衚衕,蘇辰就能看到奶奶早已站在大門口等著他們一家子了。

儘管過去那麼多年,蘇辰印象中的奶奶還是沒有任何變化。奶奶還是雙手背在身後,微微躬下的身子。奶奶一身大紅色的衣服,再戴著一頂暗紅色的帽子,為新一年的到來做下鋪墊。奶奶的笑臉和一聲聲親切的“乖孫子”褪去了蘇辰一年來所有的疲憊,卸下一切重負的蘇辰無比輕鬆。這一次,家裡沒有一個人提成績的事,像是約定俗成一樣。蘇辰自已也,明白,沒有比一家人家聚一塊過春節更重要的了。

奶奶給蘇辰說:“下午奶奶和你媽媽姐姐在家包水餃,你就跟著爸爸哥哥大爺裡去上林吧。”

“好!”蘇辰愉快地答應了,畢竟蘇辰也想知道上林是什麼樣的。

儘管姐姐多次提出想要跟著上林,但奶奶告訴姐姐說:“上林只有男孩子才能去。”

姐姐這才安安穩穩地跟著一塊包水餃。

吃過中午飯,哥哥們幫著奶奶給三輪車裝上滿滿一車的金元寶,紙做的金元寶輕飄飄的,得用木板壓住防止被風吹跑。然後哥哥們又提出了六座煙花和一條二十米長的掛鞭。

蘇辰感到很意外,因為城裡早就不讓放鞭炮了,說是汙染環境。因此在城裡過年的氣氛遠遠不如蘇辰小的時候,甚至都感受不到年味了。老百姓們就開始抱怨了起來,說禁菸花禁一年還不如讓工廠關門一個月來的管用。儘管城管管得很嚴,但總有不服從命令的。偷偷摸摸得放上幾個鞭炮刺激一下,但結局往往是在局子裡過春節。人性其實就是這樣,越是不讓做什麼,就偏偏想做什麼的叛逆心理。與其禁止,不如限制可以放什麼或什麼時候可以放管理效果好。這就好比在水池上貼上禁止倒入茶葉等固體,不如寫上僅可倒入液體讓人好接受的多。

奶奶告訴蘇辰說; “城裡禁的嚴,但鄉下還是可以放鞭炮的。再過上一兩年,村裡也不讓放鞭炮了。”

雖然蘇辰會覺得可惜,畢竟小時過年的回憶就是小夥伴們湊在一起放鞭炮,但國家這麼做總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無條件服從。

“走吧,咱們上林去”,爸爸喊著蘇辰和大爺哥哥們。

奶奶口中的林便是蘇辰家祖祖代代最親最近的長輩去世後埋在一個地方,這片林地便叫做林墓。

最大的哥哥拉著三輪車來到了莊稼地裡,然後在一條土溝前停了下來,招呼著蘇辰和幾位哥哥將元寶和鞭炮抱到土溝的另一頭去。

在收完莊稼後的土地上只剩下麥子乾涸的麥稈和幾塊墳頭,這些墳頭高低不一,甚至有一個已經被磨平。

爸爸告訴蘇辰,“這些回到土地裡的親人便是我們祖祖代代最親最近的人。肉體上的離去並不是真正的死亡,被人永遠地遺忘才是最可怕的死亡。”

依舊是大哥哥將二十米長的掛鞭從林的一頭鋪到另一頭。

蘇辰也隨著三位哥哥將煙花平均地放在林墓的每一個角落。

然後點火,掛鞭先響了起來,噼裡啪啦帶著白光從林墓的一頭奔向另一頭。接著是煙花,嘭嘭嘭從煙花盒裡竄向天空,然後灑下血一般的紅紙飄落在墳頭的每一個角落。

蘇辰透過模糊的眼眶看到正前方離自已不遠處,一群人家跪在地上不斷地哭訴著,哭聲鞭炮聲混雜在一起,傳向大地。

鞭炮響完最後一聲,爸爸遞給蘇辰三根中華煙說,“前邊是你爺爺的墳,去給你爺爺上三根菸,你爺爺愛抽菸。”

蘇辰接過煙,跪在爺爺的墳前恭恭敬敬地將煙插在墳前。

爸爸從口袋中掏出打火機,用手擋著風將煙一根一根點上。接著面對著齊腰高的墳頭說:“爸爸,我帶蘇辰來看你了。這是蘇辰第一次回老家來過年,你之前也很想看看自已的孫子吧。你在下邊安心就好啦,我們都很好。”爸爸說著說著聲音帶上了沙啞,蘇辰低著頭沒敢回頭看爸爸。

爺爺去世的很早,蘇辰從來沒有見過爺爺。蘇辰對爺爺的印象是從奶奶口中得知的。在奶奶口中,爺爺是一位高大且帶有威嚴的人。爺爺在世的時候是一家之主,所有大事都是由爺爺來掌控。

“爸,上邊過年裡,我給你帶來了一瓶酒你過年也喝點好的。”爸爸拿來一瓶紅太陽給爺爺的墳頭倒了半瓶,然後遞給蘇辰說:“來給你爺爺敬杯酒。”

蘇辰接過那半瓶紅太陽給爺爺的墳前倒了下去。白酒瓶子出酒慢,酒花不斷地從瓶口湧出來,然後隨著泥土去到世界的那一邊。

等酒瓶口流出最後一滴白酒,蘇辰又跟著長輩們給每個墳頭前倒上元寶,然後依舊是點燃。火焰上冒著黑煙,這些東西可能只有透過燃燒殆盡,融入泥土才能到達世界的另一端吧。

一行人由年齡最大的大大爺帶頭,對著每一個墳頭雙手抱在胸前深深鞠上一躬。然後再跪在泥土上磕上三個頭後才結束儀式。

中國人總選擇在最重要的節日來看那些見不到的親人,帶著自已的思念和一絲化不去的憂傷。人是一代一代不斷地傳承下來的,只有當一個人站在自已祖先的墳前,才真真正正想得清楚自已的根在什麼地方。我們行走在這個人間,就像風箏飄蕩在空中,而根,就是那根一直牽引著我們的線,給予我們前行的底氣和疲憊時的依靠,引導著我們不曾跑偏。我們還是講究“落葉歸根”,無論你去了多遠的地方,根在哪裡,魂就在哪。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回到90年代發家致富

南柯無夢

關於我戀愛這件事

阿彬超級兇

系統到來,我無敵了

厭世YS7

那些沒說的話

懌逸

風知道你不知道

泰迦的泰羅

魔與妖

玖玖不想起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