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意消滅倭奴之後,李承乾便下詔,讓山南道和江南道各州,砍伐原始森林裡的參天大樹,然後將原木放入長江,一路漂流到蘇州。

同時他又派工部尚書閻立德去往蘇州崑山縣,親自主持艦船的建造工作。

群臣見皇帝竟然來真的,於是便成群結隊入宮勸諫。

長孫無忌勸道:“陛下,倭奴本身並無大過,只是言語多有妄逆,陛下可派出使者去到倭國當面申飭其國王,令其反省改過便是,大可不必興師動眾,跨海遠征。”

接著房玄齡也說道:“陛下,此次為打造遠洋戰艦,山南江南兩道共動用四十六州民夫達七十萬人,預計砍伐森林六萬頃。”

“另外,蘇州又徵發船工十二萬人用以造船,按照每人每月兩百工錢來算,一個月就多達兩千四百萬錢。”

“臣以為,一個東瀛撮爾小邦,萬不至於讓我大唐如此大動干戈,勞民傷財。”

李承乾說道:“當年晉武帝掃平三國,一統天下,四海八荒,唯我獨尊,其是何等的威風凜凜。”

“然而他對胡人採取懷柔政策,竟然導致短短三十年間,國家分崩離析,中原陷於戎狄之手,百姓慘遭屠戮滅種。”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司馬氏的慘劇在我腦中仍然歷歷在目,彷彿昨日之事一般。”

“如今我大唐雖然強盛無敵,可難保後代不會出現不肖子孫。”

“若那時倭奴趁我中國衰落之際,以傾國之力偷襲我們,我們又當如何應對?”

“我之前已經跟你們說的再明白不過,我要一勞永逸的解決掉倭奴這個隱患,以確保我中華禮儀之安全。”

李勣道:“陛下,倭奴雖是隱患,不過其與我大唐間隔茫茫大海,風急浪高,通行十分困難,此不過疥鮮之疾,不足為慮。”

“而高句麗地廣千里,勝兵百萬,其詩書禮義、風土民情皆與我中原無異。”

“且高句麗北境與我僅一水之隔,海路則半日即可抵達登州之地。”

“若是我們將重心放於東南,只怕高句麗會趁機偷襲我遼東,進而壓迫營州甚至幽州。”

“再若契丹,室韋,靺鞨等胡人一旦趁機反叛,則東北之地也將不復為我大唐所有了。”

“陛下,高句麗才真正是我大唐的肘腋之患。臣認為應當先剿滅高句麗,然後才可進圖倭奴。”

李承乾說道:“英國公,你的擔憂未免也言過其實了吧?”

“前年高句麗才受到重創,難道今年他就能夠集結百萬大軍進攻遼東?”

長孫無忌道:“陛下,凡事不慮成功先慮失敗,英國公的意見並無不妥,兵戎之事牽動社稷根本,不可不慎之再慎。”

“高句麗建國已有六百餘年,與中原往來頻繁,同我種族文明別無異類,長期胸懷將我族取而代之的宏大志向。”

“且高句麗的國力強於倭奴十倍,又與我近在咫尺,因此不可不防。”

李承乾仔細想了想,覺得確實是這麼個道理。

先剿滅高句麗,然後以新羅為前進基地,直接從本島攻入奈良,這麼做不僅風險小,而且對人力物力的消耗也是最少。

於是他便問李恪道:“吳王,你掌管兵部,我問你,三個月之內能不能徵集二十萬軍隊?”

李恪問道:“陛下,恕臣無知,臣不知陛下要這麼多兵做什麼?”

李承乾:“當然是征討高句麗了,我們用三個月徵集二十萬軍隊。”

“五萬由登州跨海,從仁川登陸,十五萬由陸路跨過鴨綠水,一路南推。”

“保守估計,也就半年時間,便可攻破平壤城,生擒蓋蘇文。”

李恪道:“陛下,去年奉先帝遺詔,您免除了河北河南兩道四十二州,共計一百一十萬戶的賦稅。”

“如今府庫存糧只有六百萬石,今春大概可以收上來八百萬石租稅。”

“除去其它必要開銷,我們就按照一千萬石來算。”

“二十萬軍隊背後,需要六十萬民夫供應糧草器械。”

“軍隊每人每天用糧八斤,民夫減半為四斤,則一天便要消耗掉四百萬斤糧食,合三萬三千石,半年即有近六百萬石。”

“再有,高句麗山高水深,不利於大規模騎兵進攻,我們就以五萬匹戰馬計算,則半年也需耗費一百萬石糧草。”

“陛下,我們僅僅在高句麗這一個地方的軍事行動,就要消耗糧食近七百萬石。”

“像漠北的鐵勒,西域的突厥,西南的吐蕃,我們都要出錢出糧安撫。”

“萬一我軍在朝鮮行軍不順,別生一些不可測的變故,那麼就極有可能被拖入無底深淵,危及江山社稷之根基,”

“故而臣以為,征討高句麗一事還需從長計議,切不可意氣用事。”

聽了李恪這麼一通計算,李承乾心想,打仗果然費錢又費力,怪不得隋煬帝僅僅打了三次高句麗,就把隋文帝三十年的積蓄給耗盡了。

于志寧見李承乾沉默不語,便趁機勸道:

“陛下,剛才吳王所言,實乃赤膽忠心之論,還望陛下深刻體察民生疾苦,暫且以休養生息為主,偃武修文,經營民生。”

李承乾道:“自古民生多艱,體恤民情自然是天道常理,我絕不會窮兵黷武,竭澤民力。”

于志寧:“即是如此,那陛下可立即下詔,暫停山南江南兩道砍伐樹木,放百姓歸鄉種田。”

然而李承乾卻說道:“民生是一回事,國防又是一回事。”

“民生與國防就好比人的兩隻手兩條腿,那隻手的拳頭都必須過硬,那條腿的膝蓋都必須堅挺。”

“遠洋戰艦是必須要造的,倭奴也是必須要被滅種的。”

“我可以不利於一時,但是做是一定要做的。”

……………………

當晚,李承乾在武德殿召見白起,藍玉,呂不韋,薛仁貴,高侃,霍去病六人。

他對六人說道:“今天早上吳王給我算了一筆賬,結果就是,今年我們什麼都做不了,只能老老實實的種地收糧。”

“你們說,這個高句麗我們打是不打?”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鬼差日常生活

文歲

神秘的579局

太極以上

多金王爺竟要入贅

憶蘇州

歌宇的雙向暗戀

槐枯杳

城王妃來自中國

悠悠雨季

簡單學生

萬里長城的葉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