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識鋐看著朱喜,眉頭微皺,他知道朱喜一向穩重,若非事態嚴重,絕不會如此失態。“朱喜,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朱喜深吸了一口氣,將事情的嚴重性一一道出:“據說這北山馬幫有一批貨落到了錦衣衛手裡,這批貨乃是肅州商幫富戶乃至部分官吏籌集而來,本是準備販往關外,其數量驚人。如今這肅州官府、商幫、馬匪,甚至氏族家丁都在聚集,估計是想要去截那錦衣衛,此時萬萬不可去趟這渾水。”

朱識鋐聽後臉色頓時一變,他的眼中閃過一絲怒火:“無法無天,簡直就是無法無天,這還是我大明的天下,明目張膽向關外走私,他們難道不知如今我大明數十萬官兵還在松山與關外韃子大戰不成?”

朱喜低下頭,不敢直視朱識鋐的目光,他知道這位王爺的耿直,也明白這個訊息對他的衝擊有多大。

朱識鋐憤怒地在房中來回踱步,他的聲音在房間內迴盪:“走私關外,這與通敵叛國有何區別。”他停下腳步,轉身看向朱喜,語氣堅定:“朱喜,傳我命令,召集王府衛隊,本王要親自去玉門郡,將這些通敵的敗類一網打盡。”

“我的王爺,這時候可不是使性子的時候啊,”朱喜抓住朱識鋐的衣服,他的臉上寫滿了焦急和無奈,“咱們有多少家底,你老還不清楚嘛,就咱們這點家底,去了夠給人塞牙縫的嗎?”

朱識鋐的身軀一震,朱喜的話如同重錘擊打在他的心上。他知道朱喜說的是實情,肅王府的實力有限,若真要與北山馬幫背後的勢力硬碰硬,恐怕確實力有未逮。

在朱喜的勸解下,朱識鋐終於冷靜下來,他長長的嘆了口氣,聲音中帶著一絲無力和悲哀:“此乃我大明朝之大不幸。”說罷,他坐到花園中的石凳上,狠狠地灌了一口茶水,彷彿要將所有的憤怒和不甘都隨著茶水一併吞下。

隨即朱識鋐又抬起頭來:“雖然咱沒法出兵幫忙,但咱也不能幹看著。朱喜,你安排兩個機靈點的下人,將這肅州城內的訊息給那玉門郡的錦衣衛送去,也好叫他們早做準備。”

朱喜點了點頭,他知道這是目前肅王府能做的最好選擇。“是,王爺。”他躬身行禮,然後迅速退下,去安排送信的事宜。

玉門郡的領主中心大門外,陸慎肩上扛著小妮兒,他的目光專注地盯著張望手中的牌匾,不時地給出指令。“這,就是這,對對對,往左一點,不對,歪了,往右往右。”隨著陸慎的指揮,牌匾漸漸定位,陽光下,“玉門千戶所”五個大字顯得格外醒目。

這兩天陸慎可謂是春風得意,首先是農場在民夫們不辭辛勞的探測下,在玉門郡附近一連尋到了可以安置足足10個農場的土地。

其次是牧場也找到了適合的建造地,北山馬匪的老巢附近水草豐茂,是天然適合放牧的好地方,牧場自然安排在了這裡。

而且此地還有一個小型湖泊,水源足以支撐數萬人的生活用水,玉門郡的水源緊缺問題也得以解決。

其次是在此地發現了一個石灰岩礦層,以及一片露天煤礦,而在煤礦附近還有一個伴生硫磺礦,以及一個鐵礦,四個礦場的發現不但彌補了資源上的缺陷,更是解鎖了冶鐵廠。

農場的發現,牧場的選址,水源的解決,礦產資源的勘探,每一項進展都讓他對玉門郡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少爺,您看這樣行嗎?”張望小心翼翼地調整著牌匾的位置,額頭上已經滲出了細密的汗珠。陸慎點了點頭,滿意地說道:“很好,就這樣定住吧。”他的目光從牌匾上移開,望向遠方,心中已經開始規劃玉門郡的下一步發展。

“陸哥哥,我們今天玩什麼?”小妮兒在陸慎的肩上扭動著身子,她的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陸慎微微一笑,輕輕捏了捏小妮兒的鼻子:“今天啊,我們去農場看看,怎麼樣?”

小妮兒的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她拍著手:“好啊好啊,我最喜歡去農場了。”陸慎放下小妮兒,牽起她的小手。

陸慎正準備帶著小妮兒前往農場,享受一天中的閒暇時光。朱志國卻急匆匆地趕來,打破了這份寧靜。

“哎喲,我的少爺,什麼時候了,你還有興致去農場。”朱志國的語氣中帶著一絲急切,他對著陸慎說道:“少爺,肅王府來人了。”

陸慎轉過身,驚訝地看向朱志國:“肅王府?咱們好像跟他沒什麼交集吧?”

朱志國搖了搖頭,表示自已也不太清楚具體情況:“不清楚,來了兩個小廝,據說肅王有重要訊息需要通報千戶你。”

陸慎的眉頭微微皺起,肅王府突然派人前來,讓他感到有些意外。他知道,肅王作為地方上的權貴,若非有重要事情,不會輕易派人來找他。

“好吧,農場去不成咯,”陸慎的語氣中帶著一絲遺憾,他抱起小妮兒,輕輕拍了拍她的頭,以示安慰。

小妮兒的小臉上露出了失望的表情,但很快又被陸慎接下來的話所吸引:“咱們去看看肅王派人來有什麼事。”

陸慎帶著小妮兒和朱志國一同返回領主中心,他的心中雖然對肅王府的來意感到好奇,但也保持著警惕。

陸慎與朱志國的身影出現在千戶所的門前,兩個肅王府的小廝見到他們,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他們顯然沒有預料到新任的千戶會是如此年輕的人。然而,作為王府的下人,他們很快收斂了情緒,恭敬地向陸慎行禮。

“參見千戶大人。”兩人的聲音齊整,動作規範,顯示出良好的禮儀訓練。

陸慎揮手示意他們免禮,他的面容平靜,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探詢:“肅王殿下叫你們來我玉門郡,是有何事?”

其中一個小廝上前一步,從懷中掏出一份蜜蠟封好的信件,雙手遞給陸慎:“這是我家王爺讓小的交於千戶大人的信,千戶大人看完自然就明白了。”

小廝頓了頓,又補充道:“另外王爺讓小的轉告大人一句,如事不可為,不可與之硬碰,當向京中尋求援手。”

陸慎接過信件,點了點頭,表示理解。他的心中對肅王的好意表示感激,同時也意識到了信中內容的嚴重性。

陸慎開啟肅王信件,只見信中寫到:

餘,肅王朱識鋐,今以書信之禮,達於玉門千戶所。聞君新任,政績斐然,北山馬幫之亂得平,郡中又現豐饒之礦,實為邊郡之幸事也。

然,天下事常多舛,餘據諜報,北山馬幫雖敗,其根未除,暗流湧動,圖謀報復。且其與關外私販勾結,情勢複雜,不可不防。

餘以書信,敬告陸慎千戶:

一、加強郡防,夜巡倍勤,以防不測。

二、新礦之地,宜速立守備,以防敵毀。

三、互通情報,共謀對策,肅王府願為後盾。

四、若事有不諧,宜求朝廷之援,不宜輕舉妄動。

肅王府與玉門千戶所,同氣連枝,願助君一臂之力,共保邊郡之寧。

願陸慎千戶,再接再厲,引領玉門郡,開泰運,致太平。

肅王 朱識鋐

陸慎在議事廳內,靜靜讀完了肅王的來信。信中的內容讓他心中波瀾起伏,肅王的洞察力和對玉門郡的關心出乎他的意料。

“沒想到素未蒙面的肅王居然會給自已傳來情報,看來朱家王爺也不都是酒囊飯袋之輩。”陸慎心中暗自思量,對肅王的印象有了些許改觀。

他收起信件,站起身來,目光堅定地對著兩位肅王府的小廝說道:“信件本官已收,煩請代本官向肅王殿下問安。”

兩位小廝對視一眼,其中一位恭敬地行了一禮:“千戶大人客氣了,我等定會將大人的話如實轉告給王爺。”

陸慎點了點頭,繼續說道:“讓肅王殿下放心,本官定會經營好這玉門郡。至於肅王所提匪類,本官也有所瞭解,自當小心防備。”

小廝們聽後,神色更加恭敬,他們明白陸慎千戶並非一般人,他不僅有能力,更有擔當。其中一位小廝應道:“千戶大人英明,王爺得知定會安心。我等這就回去覆命。”

陸慎揮手,示意小廝們可以退下。待他們離開後,陸慎再次開啟肅王的信件,仔細地閱讀著每一個字,思考著接下來的對策。

他知道,肅王的警告並非空穴來風,北山馬幫的殘餘勢力和關外的走私勾結,都是他必須面對的難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下攻防

寒月蕭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