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學技術的第一步是獲得高純度、強特異性的抗原或抗體。

適量抗原經合適的途徑注射動物,能激發動物產生免疫應答,使其B 細胞分化成漿細胞,產生特異性抗體並釋放入血。當血中抗體達到一定效價時採血,即可獲得特異性免疫血清(通常稱之為抗血清)。由於抗原分子具有多種抗原決定簇,可分別啟用具有不同抗原識別受體的B細胞產生相應的抗體, 即多克隆抗體(polyclonal antibody)。目前人工製備的特異性抗體有多克隆抗體、單克隆抗體和基因工程抗體等。抗體是免疫學實驗中常用的材料,已知的診斷血清(抗體)常用於對抗原的分析鑑定和定量檢測。

針對某種抗原製備特異性抗血清是免疫學的基本技術之一。根據抗原的生物學和理化特性,可用不同的方法制得高純度的免疫原;再進行不同形式的處理(例如加入佐劑),可使其具有更強的免疫原性。

本試驗以傷寒沙門菌H抗原和O抗原、綿羊紅細胞(SRBC)和人全血清為免疫原,以家兔為免疫動物,製備兔抗傷寒沙門菌、兔抗SRBC和兔抗人血清的免疫血清。要求學生初步學會免疫原和佐劑的製作及免疫血清製備的基本方法,瞭解其意義和應用,熟悉動物實驗的基本知識。

一、傷寒沙門菌抗血清的製備

(一)實驗目的

掌握免疫血清製備的原理及其方法。

(二)實驗原理

傷寒沙門菌H抗原為鞭毛抗原,屬鞭毛蛋白質,不穩定,可經甲醛固定;O抗原為菌體抗原,屬細胞壁脂多糖,性質穩定、耐熱。將製備好的H、O抗原分別免疫健康家兔,家兔體內可產生高效價的抗H抗體和抗O抗體,並主要存在於兔血清中。

(三)實驗材料

1.菌株:傷寒沙門菌標準菌株(H901)、傷寒沙門菌標準菌株(O901)。

2.培養基:普通瓊脂培養基、普通瓊脂平板、普通瓊脂斜面培養基、肉湯培養基。

3.生理鹽水、%甲醛生理鹽水、37℃水浴箱、恆溫培養箱。

4.無菌三角瓶、試管、刻度吸管、水平離心機、接種環、酒精燈。

氏標準比濁管。

6.健康家兔(體重為2~)。

7.無菌注射器(2ml)、5號針頭、2%碘酒、75%酒精、無菌棉籤等。

(四)實驗方法

1.製備傷寒沙門菌H抗原

(1)接種經鑑定的傷寒沙門菌H901菌株至普通瓊脂平板內,37℃培養16~24h,挑選典型光滑型菌落轉種至普通瓊脂斜面,37C培養18一24h。

(2)加5ml無菌肉湯至接種有細菌的普通瓊脂斜面上,靜置5~10min,搓動試管,製成細菌懸液。

(3)將細菌懸液接種於15cm瓊脂平板內,儘量鋪平於培養基表面(可用塗布棒塗布),37℃培養16~24h。

(4)用適量無菌%甲醛生理鹽水沖洗刮取菌苔,移入無菌三角瓶內,置37℃水浴24h,固定殺菌。

(5)取少許經甲醛生理鹽水處理的菌液接種於肉湯培養基作無菌試驗。無菌生長者用無菌生理鹽水稀釋至5億~10億菌\/ml(用Brown氏標準比濁管測定),即獲得傷寒沙門菌H抗原,4℃儲存備用。

2.製備傷寒沙門菌O抗原:採用經鑑定的傷寒沙門菌O901菌株,方法同上。收穫細菌時,取出大平皿,用適量生理鹽水沖洗刮下菌苔,移入無菌三角瓶,100℃水浴2h殺菌(或用%石炭酸鹽水沖洗刮下菌苔,置37℃水浴過夜殺菌)。作無菌試驗合格後,用生理鹽水稀釋成5億~10億\/ml,加入石炭酸至終濃度為5%即成O抗原菌液。4℃儲存備用。

3.動物的選擇:選擇合適的動物進行免疫極為重要,除了要求動物健康外,還應考慮以下兩個因素:①抗原與免疫動物的種屬差異越遠越好:親緣關係太近不易產生免疫應答(如兔一大鼠之間,雞一鴨之間);②抗血清量的需要量:大動物如馬、驟等可獲得大量血清(一頭成年馬反覆採血可獲得10000ml以上的抗血清),但有時需要抗體的量不是很多,選用家免或豚鼠即可。本實驗選用家兔較合適。選好動物後,檢測其體內是否含有天然抗體(取兔耳緣靜脈血,分離血清分別與傷寒沙門菌H和O抗原做試管凝集反應),只選擇不含傷寒沙門菌H和O抗原天然抗體家兔進行免疫。最後,將家兔隨機分為2組,做好標記。

4.免疫方法:免疫前,用生理鹽水將傷寒沙門菌H和O抗原洗滌3遍,然後稀釋至9億\/ml。兔耳緣經碘酒和酒精消毒後,從耳緣靜脈注射抗原(分H抗原和O抗原兩組)。

免疫日程(d):1;注射劑量(ml):。

免疫日程(d):2;注射劑量(ml):。

免疫日程(d):3;注射劑量(ml):。

免疫日程(d):4;注射劑量(ml):。

免疫日程(d):5;注射劑量(ml):。

免疫日程(d):6;注射劑量(ml):。

5.檢測血清效價:末次注射後7~10d,抽兔耳靜脈血1ml,分離血清與相應的抗原作試管凝集反應,若血清效價大於1:1280,即可收穫血清。若效價偏低,再用相應抗原3ml加強免疫1-2次,可使抗體效價明顯升高。

6.收集血清:試血合格後,經頸動脈或心臟採血,置於乾燥無菌的三角瓶內, 37℃30min,再置4℃冰箱,使血清析出,吸出血清成分以2000rpm離心20min,棄紅細胞;檢測凝集效價後,適量分裝, -20℃凍存備用,也可加入%的疊氮鈉(NaN₃) 防腐。

附: 常用採血方法介紹

1.頸動脈放血法: 是最常用的方法,對家兔、山羊等動物皆可採用。在動物頸外側做面板切口,拉開面板後可見斜行的胸鎖乳突肌,將此肌鈍性分離並推向後方,即可見到淡紅色有彈性的總動脈。將此動脈輕輕遊離(連同與之同行的迷走神經),用絲線將遠心端結紮,近心端用止血鉗夾住,另一止血鉗夾住動脈迷走神經,用以固定。沿結紮處剪斷血管,用固定止血鉗將斷端放入瓶口,慢慢開啟夾持的止血鉗,動脈血立即噴射入瓶。如此放血的速度快,動物死亡也快, 取血量略少於其他放血法。如在放血大約總量的一半時,暫時將動脈夾住片刻,再繼續放血,得血量可以多些。

2.心臟採血法:多用於豚鼠、大鼠、雞等小動物。採血技術應熟練,穿刺不準容易導致動物急性死亡。

3.靜脈多次採血法:家兔可用耳中央靜脈,山羊可用頸靜脈。這種放血法可隔日一次,有時可採集多量血液。如用耳靜脈切開法,一隻家兔可採百餘毫升血液(用頸動脈放血最多可獲70~80ml,一般只有50ml左右)。用頸靜脈採集綿羊血,一次可放 300ml,放血後立即回輸10%葡萄糖鹽水, 三天後仍可採血200~300ml。動物休息一週,再加強免疫一次, 又可採血二次。如此,一隻羊可獲1500~2000ml血液。小鼠取血往往採取斷尾或摘除眼球法,每鼠得血一般不超過2ml。

抗血清的分離多采用室溫自然凝固,然後放置37℃或4℃下待凝塊收縮。前者迅速,但得血清較少;後者時間長,有時還會出現溶血,但獲得血清多,而且效價不易下跌。

二、綿羊紅細胞溶血素的製備方法

(一)實驗目的

掌握綿羊紅細胞溶血素製備的原理及其方法。

(二)實驗原理

綿羊紅細胞(SRBC)對家兔、小鼠等動物屬於異種抗原。用SRBC懸液免疫家兔,家兔可針對SRBC的刺激產生體液免疫應答,合成和分泌大量抗SRBC抗體,主要存在於被免疫兔的血清中。

在試管內抗SRBC抗體與SRBC可發生結合,加入補體後,在一定條件下,經一定時間會導致SRBC的溶解, 故抗SRBC抗體又稱為溶血素。

(三)實驗材料

健康綿羊,採血器材(無菌注射器(50或100ml)、16號針頭、剪刀、止血帶、酒精燈、無菌棉球、%碘酒、75%酒精等),無菌三角瓶(內裝阿氏紅細胞儲存液),無菌離心管和吸管,橡皮乳頭,血球計數器,無菌生理鹽水、水平離心機,健康家兔。

(四)實驗方法

1.製備綿羊紅細胞懸液

(1)用帶子交叉捆住綿羊四肢,使其側臥於地。剪去頸部部分毛,用止血帶扎住頸部,確定頸靜脈。

(2)用%碘酒和75%酒精消毒綿羊面板及採血者手指,持注射器,與頸靜脈呈30°角,從頭部向軀幹方向進針,緩慢抽動針芯,觀察是否進入靜脈。一旦抽出血液,即固定注射器,抽取50~80ml血液,迅速注入含阿氏紅細胞儲存液的三角瓶內,立即混勻,4℃冰箱儲存備用。

(3)取適量脫纖維羊血於離心管內,離心2000rpm5min,吸棄上清液及紅細胞沉積物表面的白膜,加適量無菌生理鹽水,毛細吸管吹吸幾次以混勻,再離心棄上清液,重複3次。

(4)最後一次離心2000rpm10min,根據紅細胞壓積,用生理鹽水配成10%SRBC懸液。

(5)取少許10%紅細胞懸液再稀釋200倍,血球計數板計數後,配成×10個細胞\/ml。

2.免疫方法

免疫日程(d):1;注射劑量(ml):;注射途徑:皮下。

免疫日程(d):3;注射劑量(ml):;注射途徑:皮下。

免疫日程(d):5;注射劑量(ml):;注射途徑:皮下。

免疫日程(d):7;注射劑量(ml):;注射途徑:皮下。

免疫日程(d):9;注射劑量(ml):;注射途徑:皮下。

免疫日程(d):12;注射劑量(ml):;注射途徑:皮下。

免疫日程(d):15;注射劑量(ml):;注射途徑:皮下。

免疫日程(d):20;注射途徑:試血。

3.收穫溶血素:免疫注射第20天試血,溶血效價達1:2000以上時,收穫血清,用%疊氮鈉防腐,4℃儲存備用。

三、兔抗人血清的製備

(一)實驗目的

掌握兔抗人血清製備的原理及其方法。

(二)實驗原理

以混合人血清免疫家兔為材料,可獲得兔抗人血清抗體。為使混合人血清能誘導家兔產生高效價特異性抗體,需新增佐劑。本試驗採用弗氏完全佐劑,它可使抗原在體內緩慢釋放,延長抗原在體內的停留時間,以獲得較佳的免疫效果。

(三)實驗材料

健康家兔(體重2~),混合人血清,弗氏完全佐劑,無菌乳缽、滴管、注射器、9號針頭、%碘酒、75%酒精、無菌棉籤等。

(四)實驗方法

1.混合人血清抗原的製備:選健康志願者(學生)或獻血員,靜脈採血5ml放試管中置室溫下使其自然凝集,凝集後離心取上清約。將多人(至少2~3人,最好10人以上)的血清混合,即為可用的人全血清。將人全血清用生理鹽水作1:2~1:5稀釋。

2.佐劑的製備:為了促進抗體產生,可在注射抗原的同時,加入一種輔助劑,這種輔助劑稱為佐劑。佐劑一般是乳劑或懸液,當與水溶液抗原混合後形成一種油包水或水包油的乳狀顆粒,這種顆粒延緩了抗原的釋放,增加了區域性刺激作用。抗原與佐劑同時應用,可促進抗原在淋巴組織中存留。佐劑本身可以有免疫原性,也可不具備免疫原性。常用的有免疫原性的佐劑有百日咳桿菌、革蘭氏陰性桿菌的內毒素和抗酸桿菌(如結核分枝桿菌)等;非抗原性的佐劑有鋁乳、磷酸鈣、石蠟油、羊毛脂、表面活性劑、藻酸鈣、聚核苷酸、胞壁肽等。應用最多的是福氏(Freund)佐劑,是用石蠟油、羊毛脂和卡介苗混合而成的。

福氏佐劑分為不完全佐劑和完全佐劑,稱取羊毛脂12g,加液體石蠟20m。高壓蒸汽滅菌後即成為福氏不完全佐劑。在福氏不完全佐劑內加入一定量的死卡介苗,成為福氏完全佐劑。佐劑和抗原的比例為1:1。

3.在福氏完全佐劑中逐滴加入等體積的混合人血清,置於無菌乳缽中,朝一個方向研磨,每加1滴,都要研磨均勻後再加第2滴,直到乳缽內形成油包水的白色乳劑。將乳劑滴加於水中完全不散開時為合格。另一種方法是用兩個5ml注射器,在接針頭處用一尼龍管連通,一個注射內是佐劑,另一注射器內為抗原。裝好後來回推注,經多次混合逐漸變為乳劑。本法優點是無汙染,節省抗原或佐劑,用此注射器可直接注射;缺點是不易乳化完全。乳化完全與否的鑑定方法是將一滴乳劑滴入水中,如立即散開,則未乳化好,如不散開漂在水面則為乳化完全。為了防止汙染,有時在佐劑中加入抗生素。但抗生素有免疫抑制作用,如能注意無菌操作,就不必加入。

4.將乳劑抗原吸入不帶針頭的注射器內,接上針頭後,儘量排除空氣,用無菌大試管套住注射器,於4℃儲存。

5.按免疫程式進行免疫注射。

免疫日程(d):1;注射劑量(ml):;注射途徑:後肢足蹼。

免疫日程(d):7;注射劑量(ml):;注射途徑:淋巴結。

免疫日程(d):14;注射劑量(ml):;注射途徑:背中皮內6點。

免疫日程(d):21;注射劑量(ml):;注射途徑:背部皮下6點。

免疫日程(d):28;注射途徑:試血。

6.末次注射後7~10d試血。用免疫兔耳緣靜脈血血清為抗體,用生理鹽水作不同倍數稀釋;用12倍稀釋的混合人血清為抗原。按照沉澱反應要求,作瓊脂雙向擴散試驗,以測定抗體效價。效價達1:32以上,即可心臟採血,分離並收穫抗血清。

7.做好標記,適量分裝,-20℃凍存。

(五)注意事項

1.選擇動物時,動物種系與抗原來源的差異越遠越好。動物應健康,處於青壯年時期。無特殊要求時最好為雄性。因有個體差異,故每種抗原最好免疫2~3只動物。

2.本實驗每個步驟都必須嚴格執行無菌操作,防止抗原的汙染。

3.菌液濃度可用比濁法調正。

4.從耳緣靜脈抽血前,最好先用二甲苯塗擦耳緣背部,使其充血便於進針。助手必須捏住兔耳根直至抽血完畢。

5.製備壓積紅細胞時,應無菌操作,避免劇烈振盪;試管應洗滌潔淨,充分乾燥,以免發生溶血。

6.全血清做抗原時要用混合血清,以避免個體差異帶來的誤差。

7.紅細胞和細菌等顆粒性抗原比較容易誘導免疫應答,可直接用來免疫動物;而血清等可溶性抗原則需要加入免疫佐劑,充分乳化,否則不易免疫成功。

8.免疫時採用皮內多點注射易透導免疫應答,提高血清的抗體效價。

9.免疫間隔時間無固定模式,但一般可溶性抗原首次免疫和第二次免疫以間隔10~20d為宜。

(六)思考題

1.免疫血清製備的原理是什麼?

2.試述免疫血清的應用。

3.為什麼製備H抗原的傷寒菌液要用%甲醛生理鹽水處理?

4.在製備SRBC懸液的過程中,為何離心後要吸棄紅細胞沉積物表面的白膜?

5.為什麼要採用多份人血清混合來製備人血清抗原?

6.佐劑的種類有哪些?主要成分是什麼?如何製備?有何用途?

7.為什麼不同抗原免疫動物的途徑和程式不同?

8.檢測抗血清效價的方法有哪些?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是大總裁

葳蕤南枝

心聲都被聽見了

靜夜尋風

世臻

文書小靈

四人友誼,你退出

江與燕的契約

無限流白月光

落夕恆秋

林瀟夕夢縈的新書

林瀟夕夢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