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性抗原如血清、毒素、細菌浸出液等和相應抗體相遇,當二者比例適當,並有電解質參與時,形成肉眼可見的沉澱物,稱為沉澱反應(precipitation)。參與沉澱反應的抗原稱為沉澱原,抗體稱為沉澱素。由於沉澱原多為可溶性物質,單位體積內所含的抗原量較多,與抗體結合的總面積大,為求得抗原與抗體的適當比例,操作時稀釋抗原而不是稀釋抗體,一般以出現沉澱現象的抗原最高稀釋度作為沉澱反應效價。

沉澱反應是臨床上常用的血清學試驗之一。它的種類很多,有環狀沉澱、瓊脂擴散、免疫電泳等。利用可溶性抗原與相應抗體在半固體瓊脂內進行擴散,當抗原與抗體相對應,二者比例適合時,就出現白色沉澱物。本試驗可在試管內、平皿中以及玻片上的瓊脂內進行操作。瓊脂擴散試驗可分為單向瓊脂擴散試驗與雙向瓊脂擴散試驗等。

一、單向瓊脂擴散試驗

(一)實驗目的

熟悉單向免疫擴散試驗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

(二)實驗原理

單向免疫擴散(single immunodiffusion)試驗是一種定量試驗。將一定量的抗體混合於瓊脂內,傾注於玻璃板上,凝固後,在瓊脂層中打孔,再將抗原加入孔中。孔中抗原向四周擴散,在抗原與抗體比例合適處,呈現白色沉澱環。沉澱環的直徑大小與抗原的濃度成正比。如事先用不同濃度的標準抗原製成標準曲線,則未知標本中的抗原含量可從標準曲線中求出。本試驗主要用於檢測血清中 IgG、IgM、IgA 和補體C3等的含量。

(三)實驗材料

%鹽水瓊脂(生理鹽水配製,瓊脂含量%),人IgG診斷血清,待檢標本人血清,全國統一人血清免疫球蛋白參考血清, 系凍幹正常人混合血清,載玻片,微量加液器,打孔器(直徑3mm),注射針頭,兩腳規,直尺,半對數座標紙等。

(四)實驗方法

1.將適宜稀釋度的診斷血清與預先溶化的%瓊脂在56℃水浴中混勻,每塊載玻片澆注3ml,製成免疫瓊脂板。

2.用打孔器在免疫瓊脂板上打孔,孔間距為~,挑出孔內瓊脂。

3.稀釋參考血清:每支幹燥血清中加入蒸餾水,待完全溶解後,用 ~時倍比稀釋成1:10、1:20、1:40、1:80、1:160等5種濃度。

4.加樣:用微量加液器取10μl各種不同濃度的參考血清,準確地加到瓊脂板的各孔中,每種濃度加2個孔,用以製作標準曲線。測待檢血清時,血清用PBS作1:40稀釋,每孔加10μl,每份標本加2個孔。

5.加樣的瓊脂板置溼盒內,經37℃24h後取出,測各孔沉澱環直徑。

(五)實驗結果

1.取出瓊脂板,即可見清晰的乳白色沉澱環。

2.標準曲線的繪製:以各種濃度標準抗原的沉澱環直徑為橫座標,相應孔中IgG含量為縱座標,在半對數紙上畫出標準曲線。根據待檢血清沉澱環的直徑,查標準曲線,將查得的IgG含量乘以標本的稀釋倍數,即為血清中IgG含量。

(六)注意事項

1.製備免疫瓊脂板時要掌握好溫度。溫度過高會破壞抗體活性;溫度低於42℃則瓊脂很快凝固,不能制板。

2.應從低濃度到高濃度的順序加樣,以免出現誤差。

3.沉澱環的直徑以毫米為單位測量。

二、雙向瓊脂擴散試驗

(一)實驗目的

熟悉雙向瓊脂擴散試驗基本原理、方法、結果分析及臨床用途。

(二)實驗原理

將可溶性抗原和抗體分別加入瓊脂板上相對應的孔中,兩者各自向四周擴散,如果抗原和抗體相對應,則在兩者比例適當處形成白色沉澱線。此試驗可檢測抗原或抗體的純度、滴定抗體的效價以及用已知抗原(抗體)檢測和分析未知抗體(抗原)。臨床上常用於檢測甲胎蛋白(AFP),作為原發性肝癌的重要診斷指標。雙向擴散需時較長(24h),靈敏度不是很高。

(三)實驗材料

抗甲胎蛋白診斷血清,臍帶血清,待檢血清,1%鹽水瓊脂,其他材料同單向擴散。

(四)實驗方法

1.制板:載玻片置於水平位,將3ml已溶化的鹽水瓊脂倒在玻片上,鋪平,待冷。

2.打孔:用打孔器打孔,中央1孔,周圍6孔,孔距6mm,將孔內瓊脂挑出。

3.加樣:用微量加液器往中央孔加入抗甲胎蛋白診斷血清:上下孔加臍帶血清作陽性對照;其餘4孔加待檢血清,每孔量均為10μl,防止外溢。

4.將瓊脂板放於溼盒內建37℃溫箱中24h,觀察結果。

(五)實驗結果

1.若待檢血清標本產生沉澱線,並與陽性對照所產生的沉澱線吻接成一線,則表示陽性,如無沉澱線或與陽性血清沉澱線交叉,則表示陰性。

2.雙向擴散時,在抗原和抗體的對應孔和臨近孔之間,由於加入的抗原和抗體的成分不同,沉澱線的位置、數目與特徵也有差別,這些都有助於分析抗原或抗體的成分。靠

(1)抗原與抗體的濃度相等,沉澱線在兩孔之間呈直線形;抗體的濃度比抗原低,沉澱線近抗體一方;抗原濃度比抗體低,沉澱線靠近抗原一方。

(2)在三角相對的排列孔中,若兩抗原孔抗原相同,與同一相應抗體反應,兩條沉澱線頂端相聯:若兩抗原孔抗原不相同,與兩種相應抗體反應,兩條沉澱線相交;若一抗原孔有兩種不同的抗原,另一抗原孔只有其中一種抗原,抗體孔有兩種相應的抗體,則形成的沉澱線既能連線,又出現一小支帶。

(六)注意事項

1.孔中瓊脂取出後要儘快加樣,否則會有水分滲入孔中,影響加樣量。

2.加樣時動作要輕,儘量防止血清起泡;所加各樣品不要溢位孔外,否則會影響沉澱線的形成。

3.擴散時間要適當。時間過短,沉澱線不能出現;時間過長,會使已形成的沉澱線解離或散開而出現假象。

4.加抗原和抗體時,應各用一隻微量加液器,加樣前後要分別用生理鹽水清洗Tip頭。

三、對流免疫電泳

(一)實驗目的

1.掌握電泳槽、電泳儀的使用方法,加強抗原抗體反應特異性的理解。

2.熟悉對流免疫電泳基本原理、方法、結果分析及臨床用途。

(二)實驗原理

對流免疫電泳(counter immunoelectrophoresis)是把雙向擴散和電泳技術結合在一起的方法。多數蛋白質抗原物質在鹼性環境中由於段基電離而帶負電荷,在電泳時從負極向正極移動。抗體屬球蛋白,所暴露的極性基團較少,在緩衝液中離解也少,而且分子量較大,移動較慢,在瓊脂電滲作用下主要是順著電子流方向由正極向負極移動,這樣就使抗原和抗體定向對流,發生反應並在短時間內出現肉眼可見的沉澱線,故可用於快速診斷。由於限制了雙向擴散時抗原抗體的多向自由擴散,因而也提高了試驗的敏感性。

(三)實驗材料

1%瓊脂(用巴比妥-鹽酸緩衝液配製,冰箱儲存備用),電泳槽,其他試劑、器材及其他材料同雙向擴散。

(四)實驗方法

1.制板:如前法溶化1%瓊脂,澆注於載玻片,3ml\/片,待冷。

2.打孔:要求孔距3mm,行距4~5mm,每張玻片可打數排孔。

3.加樣:一側孔加抗甲胎蛋白診斷血清,另一側孔加待檢標本和陽性對照血清,至完全充滿孔內為止。

4.電泳:將加好的樣品瓊脂板置電泳槽上,抗原孔側置陰極端,抗體孔側置陽極端。瓊脂板兩端分別用2層濾紙與緩衝液相連。接通電源,控制電流在4mA\/cm板寬,電壓6~10V\/cm板長,電泳約1h。

(五)實驗結果

將玻片對著強光源觀察,在待測抗原與抗體孔之間出現白色沉澱線,並與已知性對比。

(六)注意事項

1.電泳時電流不宜過大,以免因發熱使蛋白質變性或使凝膠斷裂。

2.抗原與抗體的電極方向不能接反。

3.抗原抗體相對濃度要適當,抗原太濃太稀時都不易出現沉澱線。

4.電泳所需時間與孔間距離有關,距離越大,電泳時間越長。

四、免疫電泳

(一)實驗目的

1.瞭解免疫電泳的技術的操作方法。

2.掌握免疫電泳技術的基本原理、結果分析與判斷。

(二)實驗原理

免疫電泳試驗(immunoelectrophoretic test)是將電泳和瓊脂擴散相結合,用於分析抗原組成的一種定性方法,具有靈敏快速的優點。試驗可分兩個步驟:

1.電泳:將待檢的可溶性物質在瓊脂板上進行電泳分離。由於各種可溶性蛋白分子的大小、質量與所帶電荷不同,在電場的作用下,其帶電分子的運動速度也不相同,因此透過電流能夠把混合物中的各種不同成分分離開來。

2.瓊脂擴散:電泳後在瓊脂槽中加入相應抗血清,然後置溼盒內讓其進行擴散。當抗原與抗體相遇且比例適合時,可形成不溶性複合物,出現特異性沉澱線。根據沉澱線數量及位置可鑑定分析各種抗原成分及其性質。

(三)實驗材料

待檢標本(正常人血清),兔抗人血清,1%離子瓊脂:用 的巴比妥緩衝液配製,載玻片,直徑3mm打孔,聚苯乙烯塑膠條,微量加液器,電泳儀注射器針頭,吸管等。

(四)實驗方法

1.制板:載玻片放於水平臺面上,將塑膠條放置於玻片上,吸取4ml熱溶的1%脂於載玻片上,自然凝固後,取出塑膠條,即成瓊脂槽,再打孔,挑去孔中瓊脂。

2.加樣:用微量加液器往孔中加入標本,勿使溢位。

3.電泳:電壓4V\/cm,電泳。

4.擴散:瓊脂槽內加入兔抗人血清,充滿槽內,瓊脂板置溼盒內37C擴散24h,觀察結果。

(五)實驗結果

在槽的兩邊出現相對稱的弧形沉澱。

(六)注意事項

1.操作時動作要輕巧,挖槽時要注意平行整齊,加入抗體時不要外溢。

2.電泳板擴散後,可直接觀察,也可染色觀察。無色標本要在黑色背景下,用斜射光觀察。

3.搭橋應完全緊密接觸,以免因電流不均而發生沉澱線歪曲。

(七)思考題

1.試比較沉澱反應各種方法的原理和用途。

2.對流免疫電泳時,抗原和抗體為什麼會向相反方向運動?

3.為什麼不能用單向瓊脂擴散試驗來檢測血清IgE含量?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是大總裁

葳蕤南枝

心聲都被聽見了

靜夜尋風

世臻

文書小靈

四人友誼,你退出

江與燕的契約

無限流白月光

落夕恆秋

林瀟夕夢縈的新書

林瀟夕夢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