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青牛這一撞,加上心情激盪,暈了過去,待醒來後竟也變得痴傻了。

整日抱著一截裹著破布的木頭在懷裡,低聲哄著,‘佩兒乖,爹在這兒呢,爹教你讀書可好?將來咱爺倆一起考狀元,給你母親掙個誥命夫人。’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張。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

閏餘成歲,律呂調陽。’

水生瞧著好好的一個青牛哥受打擊後變成這副瘋癲樣,不知該如何是好。

有一日早晨醒來,程青牛和那截裹著破布的木頭一併不見了,水生跑遍漁村附近都沒有找著。”杭舒章說著,心裡不太好受,聲音不自覺的低沉了許多。

氛圍被渲染的沉重哀傷,有人輕聲嘆息,“好好的一家人,死的死,瘋的瘋,好人當真沒好報麼?”

“妙女因橫死,死前屈辱至極,怨氣甚大,無法步入輪迴。

俗話說:‘身死道消。’人死之後前塵往事已然一筆勾銷,妙女雖因著一股怨氣滯留人間,可渾渾噩噩不記前事。

只憑著一點怨念一路追著劉卓林返回了連揚,妙女是新鬼,尚未生出靈智,又不記生前往事。

也不知自己為什麼追著這人,剛開始妙女不懂,天亮之後還跟著劉卓林,被太陽曬傷,差點魂飛魄散。

修養了許久才回復一點鬼氣,妙女夜夜出現在劉卓林房裡,可妙女不會術法,不會現身。

劉卓林只感覺,自己喝酒時,睡覺時,或是與侍女親熱時,時常被一股涼氣拂過。

或是走路時時常被東西絆倒,不是掃帚就是花瓶,要麼是碎石。

劉卓林回到家不到三月,雙眼眼底烏青,額間一團黑氣,整日無精打采,精神萎靡得如同被鬼怪吸食了精氣一般。”

眾人聽得脊背發涼,只感覺吹過臉龐的涼風是不是哪個冤死鬼在作怪?

都在回想自己有沒有做過什麼傷天害理之事。

有人不滿的說道:“杭先生,你以前只講史書,講情情愛愛的書生小姐,怎的這次要說鬼怪來嚇人?”

“是啊,原先說得這回書叫妙女記,我還當是什麼香豔故事。”

“香豔前頭倒是有一點香豔,可這後頭也太瘮人了一點。”

許三大聲嚷嚷,“不做虧心事,你們青天白日的怕什麼?”

“青天白日是不怕,晚上怕啊?”

“你是不是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事?”

“我,我,我......啊!”這人不知道想到了什麼,大叫一聲跑出了和興茶樓的大門,過大門的時候還被門檻絆住摔了一跤。

“這人有病吧?”有人被嚇到,罵了一句。

“他啊,前年他媳婦兒難產,他母親要保小,他擰不過母親,選擇了保小,結果一屍兩命,生出來的女嬰本來還有一絲氣,可他母親瞧著是孫女,沒管,活活餓死了。”

“這。”

“虎毒還不食子呢,他母親不管他也不管?”

“誰知道怎麼想的呢?”

杭舒章沒想到自己胡說的話本竟然引出這樁秘聞,當真是世事無奇不有。

那人的短短几句話,道盡女子一生的悽苦悲涼。

杭舒章心想,不如自己就借這男子身份一直活下去吧。

女子運氣好在家得父母寵愛,出嫁得夫家疼愛,年老得子女敬愛,平安順遂一生。

運氣不好,出生就被遺棄或是餓死或是溺斃。

運氣好一點能長大成人,嫁到夫家不得夫家喜愛一樣苦難隨一生。

運氣再好一點,長大成人,夫家疼愛,若是年老時子女不孝,晚年也是悽苦悲涼。

男子雖也有風險,可男子不會在出生時被遺棄,不會被餓死,不會被溺斃,縱然身有殘疾也不會被父母放棄。

還會盡心操辦婚事,拼命積攢財富留與兒子。

男子最大風險不過是晚年子女不孝罷了。

心念電轉間,杭舒章想得竟痴了。

“杭先生。”

“杭先生不會說話本說得魔怔了吧?”

“我就說這些山精鬼怪之事不能胡說吧。”

杭舒章聽得眾人呼叫,醒了過來,驚堂木一敲,深吸一口氣,開口道:“待得妙女跟隨在劉卓林身邊一年之久後,劉卓林瘦得一把骨頭,請醫問藥絲毫不見效果。

這劉卓林自小父母雙亡,全靠姨母姨父一手養大,姨父替君主守牧一方,根本也沒空管教。

劉姨母憐他自幼失去雙親,對他是關懷備至,寵溺有加,是以被養成了驕縱跋扈的性子。

劉姨母瞧著外甥這一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樣子,心疼得無以復加,親自帶著劉卓林到百里外的千空寺燒香拜佛祈福。”

有人質疑道:“這,佛祖保佑壞人?”

“這你就不懂了吧,佛家講究眾生平等。”

“那我瞧著這佛也不像什麼好佛。”

“人鬼殊途,要我說妙女死了就該安心去投胎,留在人間嚯嚯人家凡人也不對。”

“那妙女慘遭橫死之仇就這麼算了麼?”

“這。”

“這本就是一團亂賬,誰也理不清。”

“罪魁禍首該是劉卓林的姨母,要不是她嬌寵劉卓林,養成他這跋扈心狠手辣的性子就沒有這麼多事。”

“他姨母也只是撫養姐姐留下的孩子,這也有錯?”

“養不教,父之過,按說是他姨父之過。”

“你可別胡扯,人家姨父能容忍妻子養姐姐的孩子已然是心懷寬廣了,更何況人家還是當官的,每天那麼忙哪有空管教一個外甥?”

“哎,別吵了,聽得後續怎樣。”

杭舒章聽著眾人總算把話頭歇了,繼續說道:“千空寺主持眼見劉卓林這一副樣子,當下就知道是怎麼回事,平日素聞這劉家子弟不修陰德,當下應當是被怨鬼纏身。

千空寺主持心中糾結不已,若助這劉家,那就是助紂為虐,若是放任不管,那就是放棄除魔衛道之心,必將墜入魔道。

千空寺主持唸了一聲佛號,心中定下計較,寧可自己墜入魔道,也不可助紂為虐。

除惡即行善。

劉卓林眼巴巴的瞧著眼前這個花白鬍子的老和尚,指望著拿出什麼法寶來解救自己。

誰知老和尚唸了一聲佛號後轉身入了後堂再沒出來。”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亡國公主的復仇路

M璃兒

詩歌與皇后

小胡先生的

斗羅大陸之鳳吟記

無憂忘我

落於歸

聊音

綜漫:穿梭救贖之旅

她的輕語

躺在南總懷裡撒個嬌

小說搜刮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