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年前,在河西走廊,在沙漠戈壁通往新疆的路上,修了很多規模龐大的置所,還得派官員長期在這裡駐紮,很不容易。

“我手指的這條南北通道,就是古驛道。古代的信使、官員就是從這條古驛道出使、進入懸泉置。”李浩然指著前方的路對老王說,“因為懸泉置地處河西走廊最西端,連線新疆哈密那邊,地理環境非常惡劣,當年在這裡發掘出土了中國最早的環境治理文書。專家從文書中發現當地的自然環境和兩千年前漢代的自然環境幾乎沒有什麼變化。兩千年前這裡也是茫茫的大戈壁,荒無人煙,驛站在這個地方非常重要。我們一路上走著的時候,每當看見加油站、服務區,心中就充滿了希望,能有水喝有東西吃了。古代的人走在這裡肯定也是這樣的感覺。”

李浩然和老王離開懸泉置開始回到主路上,準備前往瓜州的鎖陽城。經過一上午的跋涉,終於從敦煌回到了瓜州。他們沒有回到瓜州市區,而是來到了離瓜州市區六十多公里的一個村子裡,他們要到鎖陽城古城池遺址。鎖陽城附近還有一個古寺,叫塔爾寺。

為什麼要來這兒呢?這是因為玄奘的故事。玄奘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不管是讀過書的、沒讀過書的,都看過、聽過《西遊記》,都知道唐僧,而唐僧的原型就是玄奘。玄奘西天取經的時候,從長安一路到達蘭州,經過河西走廊最後到達瓜州縣。瓜州縣最初就在鎖陽城,鎖陽城就是最早的瓜州。玄奘不是《西遊記》裡跟皇帝依依惜別,稱兄道弟的御弟,而是偷渡出關的。唐朝初年,西域還沒有平定下來。邊境邊患很多,唐朝實行禁邊政策,不管幹什麼,都不能私自越境出去。玄奘在鎖陽城塔爾寺居住了將近一個月,因為唐代的玉門關就在這附近。他到西天取經,卻沒有合法的證件從玉門關出去,每天都在打聽怎麼能偷渡出關。

玄奘在塔爾寺等待的這段時間接到了官府的通緝令,從長安發過來的,就是捉拿他的,說大唐僧人玄奘要偷渡出關,這個通緝令直接傳送到了瓜州縣。當時的州吏叫李昌,他找到玄奘法師,當著面把通緝令給撕毀了,這是非常傳奇的事。玄奘取經一路遇到很多困難,但是運氣總是站在他這邊,這和他的人格魅力息息相關。如果一個人長相醜陋,不招人待見,舉止不文明不懂禮貌,肯定不會有這麼多人願意去幫助他。

玄奘每天在塔爾寺的佛塔中禮佛,請求觀音菩薩佛祖保佑他。禮佛的時候他在塔爾寺遇見了當地的一個胡人,名叫石磐陀。

據《三藏法師傳》記載,他的長相不像中原人,有點像《西遊記》中的孫悟空。《西遊記》這部小說把石磐陀當做孫悟空的原型。石磐陀聽說玄奘是從首都長安過來的一個高僧,頓時心生好感,又被他的長相、人品折服,就一直圍著玄奘,上上下下、前前後後地打量他。玄奘收他為徒,給他持了五戒。石磐陀說他願意幫助玄奘出關。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吊車尾也可以成為訓練大師

想見世面的土豆

開天第一花:我在星際風生水起

繆繆西

辭安必守

愛吃酒釀元宵羹的羨

我在世界遺忘之處登神

清熱解毒扶正固本

系統也需要愛情?

小城的風

救命,天命災星竟然當朝女帝

樊樓高百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