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莊主,這個曲轅犁,能不能賣給咱一個?咱想拿給阿郎瞧瞧。”(唐代稱呼主人家為阿郎或郎君,聽著彆扭,後文改稱主子、老爺和大人)

“劉管事直接拿走便是,日後莊子會直接將圖紙還有鹽水選種的法子傳出去,這就是一堆木頭,不值錢。”

“那個……曲轅犁圖紙,鹽水選種的法子,能先給咱一份嗎?”

劉全書躊躇扭捏,假咳一聲:“咱還想要計算時那個新式算盤,還有使用的法子……”

“小事情,我讓人備著。”

天色漸晚,李茵留人吃了晚飯。

走時,劉全書大包小包。

除了曲轅犁、算盤、鹽水選種的法子這些,還有莊上做的二斤京果條、二斤沙琪瑪、一大布袋雞蛋卷,又給了新出的點心龍鬚酥,還給了一隻烤兔子和一罐醃蘿蔔,莊子上做的醃蘿蔔和別處味道不一樣,脆口爽利,下飯。

李莊主說莊上來錢快,硬是給塞了一堆。

晚上,李茵和曉春開始對莊中的賬,馮三喜彙報莊上各項事情的進度,還要整理合作商人的情況。

“如今六味齋每日利潤約有十貫錢,大宗進貨不算。”李曉春道:“咱要開始賣白糖嗎?”

“還不到時候。”李茵搖頭,有風險:“明日去貧民區找些困難人家,我手裡有些小吃食,咱們提供器具,讓他們賣,等他們賺錢之後咱們收租用費。”

“還有那些魔方、七巧板、魯班鎖、積木之類的玩具,製作簡單,可以擺在六味齋。”

李曉春一一記下。

這些小玩意兒只是個添頭,為了吸引人的,賺不了什麼錢。

李茵打算將其製作精美一些,刻上女莊的標誌,專門賣給世家貴族,而且她也不打算制止百姓模仿,有心的人空閒時就能做一些,賣錢補貼家用。

“肥皂做出來了嗎?”李茵繼續問,她之前給了配方。

“做出來了,就是香皂的香味種類還得改進。”馮三喜奮筆疾書,生怕跟不上李茵的思路。

“不怕,做出來就行。肥皂和香皂咱先自己用,以後飯前便後都要用香皂洗手。”

肥皂聞著有點腥,洗臉洗衣服乾淨,做法也簡單,按理說現在就能放在六味齋,但卻是戰略物資,又賣不得。等以後缺錢的時候再賣,不多賣。

馮三喜炭筆寫斷了,捏著剩下的一小截,繼續奮筆疾書。

李茵:“……”

呀,差點忘了重要東西。

“我說的那種黏土找到了嗎?還有石墨礦找到了嗎?”製作鉛筆要用,她給了方向和距離,目前不打算大量生產,先緊著莊子用。

“昨日曉楊遣人回來,說已經有了眉目。”馮三喜想到今日來的那個劉全書:“莊主,那個劉全書來頭恐怕不小。”

春耕的時候能給他們一個小莊子隨便借調耕牛,還專門跑來問一問,背後的人不簡單。

“那不挺好?”

李茵想了想:“希望來頭夠大,這樣咱們就不怕推出新鮮東西了。”

比如白糖,她沒想賣多貴,只想慢慢把價格搞下來,讓老百姓們都有白糖吃,現在市面上紅糖便宜,多,但是吃起來味道一般,還不如白糖用途廣。

說到白糖,李茵就想到了鹽:“三喜叔,快,給我紙筆。”

“……”馮三喜,今晚又要回去仔細研究了。

自從老莊主仙逝後,他就沒早睡過一晚上。

“今年李……陛下拿下了吐谷渾。”李茵及時住嘴,又道:“有鹽湖呢!”

李茵提筆在宣紙上寫下題目:鹽湖洗鹽提純法。

長安雖不缺鹽,可缺鹽的百姓天下多的是,食鹽暴利,若青海鹽湖可以合理開發起來,那鹽價再便宜些也不會觸及鹽商的利益。

這生意莊子不能做,容易招人惦記,莊上只管給法子。

李茵始終認為莊上不用囤太多錢,讓錢流轉起來才能發展,不然都像那些世家一樣,把錢埋起來,怎麼發展?

如今市面上缺銅,老百姓只能用絹帛當錢花。

那一塊一塊的布料,看的她心口疼。

這幾日,莊上普遍用起了香皂,大家吃飯前排隊去洗手池邊淨手,莊主給了七步洗手法,然後再用自己的隨身攜帶的手巾擦乾淨。

洗手用的水並不冷,水池在食堂邊上,莊上人用沼氣做飯的時候就順便給水燒開了。

“不知為何,明明每日都要做農活,於某卻總覺得比以前活的更自在,更有意義了。”一書生洗著手,與身邊同伴攀談起來。

他剛結束授課,與教算學的鄭文在洗手池碰見了。

“我們整日都在學習新的知識,還都是便民利民的,莊子變化太快,一不留神就要被甩下來,自然過得有意義。”鄭文用自己的手巾擦手。

“如今我知曉好幾種農作物的耕種法子,怎麼選種,該種在什麼土壤裡,什麼時候收,可以如何套種,莊上又買了好多鴨子和母雞,我天天餵它們,還知道了該怎麼讓它們多下蛋呢!”

“不光這些。”有學子附和:“之前我們沒條件學習騎馬,現在咱們都能騎馬射箭,如今身體素質也上來了,讓我去殺敵軍都行。”

“君子六藝,咱們也就不會樂了,可樂那得看天賦!”

一行人淨完手,邊走邊去拿碗筷。

食堂打飯的看見幾位學子,打招呼:“鄭夫子,於夫子,段夫子,今日有溜肉段兒,要來一勺不?”

“那就來一勺。”

幾人紛紛遞碗,打完飯後找桌子坐下。

鄭文咬了一口肉,開口嘆氣:“這般的日子,我都不想走了。”

姓於的學子不認同:“你我都努力這麼久,現在環境條件這般好,這次說什麼也要考上啊!”

“於兄說得對。”鄭文點頭,以後當了官,罩著莊子。

莊子厲害,沒人撐腰怎麼行?

……

大明宮。

李世民看著擺在書桌上的宣紙,沉默。

“王德,什麼叫做密度?”

王德:“……”

咱也一知半解啊!

“回陛下,奴婢舉個例子,同樣大小的肥肉和瘦肉,那瘦肉就比較重,所以密度就大。”王德擦汗,幸好咱做了功課。

“鹽水真的能選出來好種子?”李世民皺眉:“什麼叫質壁分離?濃度差導致種子裡水分滲出去,質量變輕漂浮在水上,這就是不飽滿的劣質種子……朕、朕每個字都能看懂,怎麼連起來就不懂了呢?”

“王德,你怎麼看?”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帶手機穿越,我躺皇帝懷裡刷抖音

貓沉沉

斯年攸寧

冒泡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