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房。

朱由校安排孫承宗,袁可立分作兩側最前方。

這兩人在他眼裡同為肱股之臣,前者朝中諸葛,後者海上長城。

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指著提前擺放的錦凳,向孫承宗,袁可立等說:“諸卿就坐,無需客氣。”

朱由校禮賢下士,眾人受寵若驚。

洪武建國,百官覲見,彙報軍政,全需站著彙報。

偶爾賜座,卻鮮有給群臣賜座議事。

袁可立落座,眸光悄悄打量起朱由校。

也許孫承宗,袁崇煥,傅宗龍等不清楚皇帝病情,但他離京較晚,曉得皇帝身軀腫脹,藥石無效。

時隔兩旬再見,皇帝精神勃發,視瞻不凡,朝廷和東林鬥智鬥勇,簡直判若兩人。

昔日三辭致仕,除年事已高,厭煩黨爭,致仕前皇帝病入膏肓,國朝君王新舊交替,亦是他致仕的重要緣由。

普通人身體好壞影響家庭命運,皇帝龍體好壞影響朝堂格局,江山社稷,千萬人安危。

袁可立按耐不住內心疑惑,試探的詢問:“陛下,您的龍體?”

“無恙。”

朱由校闊聲說,似為打消袁可立疑慮,拳頭嘭嘭捶在胸膛:“必是不如趙少傅,滿總兵龍精虎猛,理政綽綽有餘。”

趙率教,滿桂兩個仇家異口同聲說:“陛下謬讚,微臣愧不敢當。”

朱由校笑意滿滿說:“非謬讚,卿當如此,否則豈敢把千里防線焉託付於卿。”

言畢,朱由校向守在殿門處的李若璉微微擺手,李若璉退出大殿,關閉殿門,率領錦衣衛守在臺階下方,嚴禁任何人靠近。

唯獨方正化貼身保護,劉若愚在旁記錄。

端起茶杯輕吮潤了潤嗓子說:“萬曆以來,朝政荒廢太久,內憂外患嚴重,朕痛定思痛,決定洗心革面,為江山謀,為百姓謀。”

“諸卿不是外人,今日閉門議言無禁忌,諸卿暢談遼東軍情,軍務。”

今日宴請的官吏,既有常年鎮守一方的袁可立,袁崇煥,傅宗龍,也有領兵衝鋒陷陣的朱童蒙,趙率教,滿桂,還有主持地方事務的申用懋,李邦華,範景文,孫元化。

楊嗣昌,陳奇瑜,陳新甲亦有大局觀。

他們 熟悉軍務,熟悉地方民生,自己不懂時,需要做個合格的聆聽者。

皇帝推心置腹,乾清宮靜可羅雀。

“這...”

袁可立唇角蠕動,嘴邊的話硬是咽回去。

朝堂黨爭激烈,百官吹毛求疵,任何言行都讓黨爭無限放大,動輒身死命殞,名聲掃地。

李邦華,袁崇煥,趙率教等亦猶豫不決。

唯獨孫承宗,透過商議削藩之事,知曉皇帝的態度和決心。

出言提醒說:“陛下,您近來所作所為,不論剷除宦官,削藩,治貪,同近兩年的主張相背,這很容易讓百官覺得陛下搖擺不定。”

對的。

這才是問題核心。

袁崇煥,李邦華申用懋等深以為然。

移宮案,靠東林文官搞掉李選侍。

廷弼案,靠閹黨集團搞掉東林文官。

現在對閹黨,東林齊敲打,這樣還不謹小慎微,那樣才謹小慎微。

嗯。

是這樣。

朱由校深表認同。

天啟信任宦官,重用閹黨,他剷除宦官,敲打閹黨。

天啟放縱宗室,他強勢削藩。

天啟無視貪汙,他重拳治貪。

一百八十度轉變,百官挺難跟上節奏。

另外,天啟不同於崇禎,天啟善於納諫,譬如李起元的十二條經濟政策,袁可立的七條平遼建議,李從心的漕運政策,他耐心聆聽,統統採納。

問題是,天啟缺乏破釜沉舟的勇氣,缺乏對官吏無條件信任的魄力。

熊廷弼之死是這樣。

袁可立遭彈劾亦是這樣。

本來都能形成大好局面,結果,因他半途而廢,努力付之東流。

這固然有黨爭的緣故,但他搖擺不定的態度更是關鍵。

朱由校端起茶杯輕吮,神色平靜說:“渾渾噩噩數載,歲月蹉跎,虛度光陰,致使內政混亂,遼東局勢惡化,西南叛亂尾大難除,陝西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中,朕痛定思痛,決定整頓朝綱,強化軍隊,重置內外廷,諸卿為朝廷賢達,故召集閉門詳談,尋妙計,覓良謀,收拾山河,中興大明。”

轟。

安靜的書房內滿座皆驚。

收拾山河?

中興大明?

縱然朱由校陸續表露心跡,所作所為頗有明君之風。

此間突然親口收拾山河,中興大明,孫承宗,袁可立等心潮澎湃,滿腔熱忱。

早前魏閹把持朝政,閹黨遍佈朝政,他們報國無門,故辭官歸故里。

前線作戰勝少敗多,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朝廷。

時而閹黨妒功,排擠前線將士,時而東林彈劾,挑起將帥矛盾。

更甚者閹黨,東林合流,刻意針對前線將領。

前方吃緊,後方緊吃。

官吏,將領遭受無妄之災。

皇帝有意中興大明,能臣幹吏有立足之地,百官互相傾軋肯定遭到遏制。

不過,幾人短暫興奮後,漸漸恢復平靜。

現前皇帝是黨爭的始作俑者。

袁可立帶著深深疑惑詢問:“陛下,您召集微臣等歸朝,詢問遼東軍務,初衷固然是好的,卻難保以後不會有外力阻撓。”

此言出,袁崇煥,趙率教,滿桂,李邦華等齊刷刷側首望向龍椅上的朱由校。

這外力好似洪荒巨獸,無限吞噬著大明生機。

朱由校氣勢磅礴說:“今日長纓在手,他日必縛蛟龍,手持三尺青鋒劍,屠盡所有魑魅魍魎,或許道路是曲折離奇的,但前路始終是光明的。”

袁可立久經沙場,依然難掩激動之情,身軀微微顫抖說:“陛下,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陛下不嫌臣年邁,臣願披甲赴前線殺敵,護大明江山社稷。”

孫承宗,袁崇煥,傅宗龍,趙率教等緊隨其後起身請纓。齊聲說:“微臣願為國朝肝腦塗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多好的臣子啊。

結果死的死,貶的貶,沒有發揮出用處。

朱由校望向袁可立等,緊攥拳頭髮誓自己定要人盡其才,善用百官:“中興大明,需解決遼東邊患,袁卿在天啟元年提出的平遼七策,今時今日依然行之有效,當成為朝廷未來數年在遼南乃至遼東堅持執行的策略。”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花期晚了

竹凌碎

葉辰,被趕出家門的成長史

一隻勤勞的喵星人

火影:重生為宇智波佐助

綾鈴零伶

都市龍神系統

吃貨咯

從2007

曉蟠桃

貓兒乖

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