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

朱由校為駁斥敲打錢龍錫等,忙裡偷閒依照大明境遇,寫了篇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的策論。

黨爭害人不淺,無休止黨爭空耗國力,浪費百官時間精力,使百官難以靜心處理朝政,更加劇地方矛盾和仇恨,搞的朝廷雞飛狗跳,給國家造成難以挽救的禍患。

目前,朝廷派系林立,各種主見,他需要統一思想,團結所有能團結的力量,引導百官向正確的方向努力。

朱由校策論內非常直白的指出,泛泛而談討論國家大事,不聯絡實際的論斷,憑空臆想的解決問題方法,不光軍政錯過良機,更一錯再,擴大損失,唯有腳踏實地,真抓實幹,堅持實事求是,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

撰寫完,他派劉若愚送去邸報刊印,命內閣分發六部,各省府衙,九邊軍鎮,務必遏制任何荒誕不經的想法和策略。

策論影響幾何,誰都難以預料,不過,君臣必須形成牢不可破的聯盟。

晌午,這份策論送去內閣,好似石破天驚,在內閣掀起軒然大波。

不論策論內怎麼引經據典,怎麼剖析百年王朝困境,腳踏實地,真抓實幹,實事求是九字才是策論核心。

實事求是,更是百官決策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這是對錢謙益,周延儒等官吏騎臉輸出。

內閣,次輔徐光啟神色激動抓著策論,目光炯炯望向首輔李國普,亢奮的說:“李閣老,這策論,直接給出朝廷理政的基調,給出百官做事方法,理當海量刊印,不光發放給各省衙門,該深入府州縣,成為官場共識。”

他修習天文、曆法、數學、測量和水利等科學技術,對這九字深有體會,這絕對是做人做事的良方。

然而,李國普神色凝重,直言說:“陛下策論所言,容易引起東林文官反駁,興許激化朝廷矛盾。”

劉一燝微微點頭,身為東林文官他深表贊同:“以前東林文官還有幾分務實精神,楊漣、左光斗、袁化中、魏大中、周朝瑞、顧大章六君子,連同高攀龍、繆昌期、周順昌、周宗建、黃尊素、李應升後七君子死去,東林官吏脫實向虛,儼然成為空有一腔抱負,毫無行之有效良方的空想家。陛下策論句句不批東林文官,句句批評東林文官,策論發往各省衙門,或許激怒各地士林。”

聞言,李起元言語犀利,老成持重說:“老夫認為陛下這份策論沒有什麼不妥,張相公去世後,朝廷就缺少腳踏實地,真抓實幹,實事求是的官吏,不管士林什麼態度,總要碰一碰。大明兩萬多官吏,難道就沒有幾名實事求是的官吏嗎?”

這時,徐光啟緊攥拳頭,鬥志昂揚的說:“拋去策論核心內容不談,輿論這塊陣地,朝廷不佔領,別人就會佔領,與其讓東林書院佔領,不如朝廷佔領,陛下出發點絕對沒錯,官場,士林分裂太久,的確需要一劑猛藥癒合。”

“是該如此。”李國普點頭支援,不論士林,官場反響多激烈,總要試試水。

這時,英國公張維賢老神在在說:“諸位,陛下的策論非問計,而是命令,吾觀策論核心九字,將成為朝廷長期做事方針,故而,不要怕輿論滔天,該期盼輿論滔天,討論越激烈,陛下策論影響越深遠,方才達到陛下目的。”

嗯?

李國普,徐光啟,李起元,劉一燝齊刷刷望向張維賢,是啊,輿論越激烈,討論越廣泛,越深入人心。

李國普率先反應過來,不容置疑說:“徐次輔建議沒錯,是該建議陛下發放到府州縣。”

晌午。

京城六部三司六科等官吏,陸續收到刊印的策略。

各部尚書基本是震驚,旋即是支援,唯獨禮部氣氛沉悶,錢龍錫覺得受到莫大羞辱。

朝堂死諫遭怒斥,退朝陛下策論定方向。

這何止瞧不上誇誇其談的東林文官,簡直是把他們當成靶子豎起來,他受不了這屈辱。

既然皇帝有意把東林文官推到風口浪尖,他必須藉助這股風勢反戈一擊。

此間,乾清宮。

參加宴席的官吏陸續抵達乾清宮,包括兵部尚書孫承宗,兵部左侍郎袁可立,兵部右侍郎袁崇煥,還總參的申用懋,李邦華,範景文,孫元化,楊嗣昌,陳奇瑜,陳新甲,連同朱由校臨時邀請的朱童蒙,傅宗龍,趙率教,滿桂,李枟。

閱讀策論後,瞭解皇帝心思,他們心情輕鬆不少。

不怕皇帝定國策,搞制度,就怕皇帝隨波逐流,亦步亦趨。

走進乾清宮,瞧見朱由校站在殿門口等候,孫承宗等齊刷刷躬身行禮。

朱由校邊笑意相迎,邊熱情洋溢說:“諸卿,私下聚餐,無需繃著,今日設宴,兩件事兒,一邀請諸卿吃飯,君臣熟絡熟絡,二暢談遼東軍務,先用膳,接下來半日討論軍務。”

獲悉皇帝意圖,百官越發輕鬆。

這位皇帝對於政務,素來不喜歡拐彎抹角,今日更單刀直入。

甚好。

甚好。

無需絞盡腦汁揣測皇帝心思,更無需費盡心思迎合皇帝喜好。

百官就坐,整場宴席氣氛非常輕鬆,愜意。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田爾耕恭敬進殿,向朱由校呈遞錦衣衛書信。

朱由校迅速閱覽,笑意盎然說:“還不錯,劉鴻訓,徐大化遏制住陝西災情,秦藩嫡系啟程進京,吳牲在蒲城重創叛軍,李長庚,陳美揚在渭北斬殺二王,種光道,陝西民變塵埃落定。”

這句話,字數不多,資訊量大。

既有陝西官場整頓完畢,也有陝西災情平息,還有民變結束,更有削藩成功。

孫承宗,袁崇煥,袁可立,李邦華,朱童蒙等,已然能想象到徐大化這屠夫在陝西殺了多少人。

擔心皇帝殺伐太盛之餘,亦瞧出皇帝整頓吏治的決心,孫承宗作揖道:“陛下統籌全域性,迅速處理陝西災情,乃社稷之福,百姓之福。”

袁崇煥,袁可立,李邦華等欲恭賀時,朱由校擺擺手,高聲說:“時下不談論陝西示意,諸卿移步書房,暢談遼東軍務。”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到修真世界當反派

執筆情深

韶華易逝人常在

明天中獎五百萬

光影路殤

桐藝爍

重生之當頂流女一穿成選秀小透明

妍臺

穿越七零,嬌妻有點悍

水月城的忌速火

離別開出花

州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