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遊戲裡成長,這就是現代教育的思維。

玩物喪志,常常掛在很多教育家嘴邊,但為什麼遊戲現在這麼火。

作為一個資深老玩家,我從小學就接觸遊戲,當然玩的不是那種講究操作的遊戲,我們都是用秘籍或者修改遊戲,然後純過劇情。

遊戲裡你經歷主人公的酸甜苦辣,人情世故,帶團隊,打天下,遊記各種匪夷所思的世界。

之後你就有了很多感悟,例如最終幻想系列,勇者鬥惡龍系列,俠盜偷車系列,博德之門系列,等等。

你帶著你的小團隊,攻堅克難,探險於一個個奇幻的世界。

玩到最後,你會深深的被各種事物所感動和感悟。

從而瞭解這個世界的執行。

不是書本或連續劇那種純看的感受,而是真正融入這個世界,什麼都要自已動手。

不管是用什麼手段,通常一般的手段是解決不了生存問題的,也就是說慣性思維是沒有市場的。

解決問題就要靠非常規手段。否則你就是遊戲世界裡的NPC,循規蹈矩。

生活中也一樣,老是憑經驗辦事,那麼你就是一個工具人。

憑經驗辦事最大的例子就是大資料,考慮儘可多的變數,以求推斷出事物的發展規律。

這個理論上說得通,但博弈論就認為,一切都是變數,一個微小的改變就會產生不一樣的結果,也就是蝴蝶效應。

不要小看博弈,也就是他的真正名字,game theory ,遊戲。

一切都是遊戲,每次出牌不一樣才可以真正做到贏的機率。

就是做同樣一件事用不同的方法,這是很深刻的程式設計思維,否則你就會卡在那裡。

繞道就是一種很重要的思想,兩點之間不是直線最短,而是保持不斷前進,繞過困難,繞過難點。

有個故事講圓珠筆的事情,開始發明圓珠筆的時候,老是漏墨,有個小孩說,把圓珠筆芯的墨水管剪短,就不會漏墨了。於是圓珠筆的長度就成了今天這個樣子。實際上,他的深層原理是大氣壓。但在我們還沒有那麼多知識的時候,或者說知識面沒那麼大的時候就要學會繞道。

學術有專攻,我有事和一些經理聊天時,他們總是問我,說明了什麼。我的回答是知識就是原理,他不說明什麼,就是教你如何解決問題的工具,而不是手段。就是給你個錘子,而不是告訴你如何釘一個釘子。你可以拿著錘子做任何事。

所以我不會教人怎麼釘釘子,而是教你錘子的各種用法,你用來幹什麼都可以。

這就是啟發式教育的好處,你自已開動腦筋。

經濟學裡的人性就是一把錘子,他可以敲開大多數人的心門,但也不絕對,對於愚笨的人你還是離遠點,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我就是那個愛琢磨的人,只是碰巧讓我找到了這個關鍵的錘子,經濟學,哈哈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伏魔錄:山河鎮異事

自食其力的貓

都市之我居然是大反派

老六鐵鍋

遺戀溢成海

魚筵安

雪珩論

倒映的微星

四合院:我大魔王,禽獸舔狗無數

火燒羊

為什麼我的重生和其他人不一樣!

啵啵橘美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