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門外傳來一個爽朗的聲音:“刑山回來了?”

刑山聽了,趕忙去迎接道:“衛先生來了,請進請進。”

只見一個年近六十,身著整潔素袍,頭髮一絲不亂的清瘦老者進得門來。

刑山向李燁和昔昔介紹道:“這是我教我識字的衛先生,也是全村人的先生,更是我師父的結拜義兄。”

刑山的師父也就是那個教他武功的老卒。

李燁心想,這個衛先生也不是一個簡單的教人識字的先生。

李燁和昔昔行禮道:“見過衛先生!”

“衛先生,這是李公子和昔昔姑娘,是我在信都郡認識的。而且我現在是李公子的隨身侍衛。”

刑山向衛先生著重介紹了自己和李燁的關係。

衛先生感到十分驚訝。

刑山雖然憨直且少於世故,但是其人並不蠢笨,尤其是刑山的武功應該是相當高強的。

李燁如此年輕,卻讓刑山心甘情願地做他的侍衛,可見李燁的不簡單。

衛先生拱手道:“老夫有禮了,不知貴客上門,怠慢了。”

李燁回禮道:“哪裡,哪裡,衛先生太客氣了。”

兩人都看出對方的不凡,所以格外客氣。

“刑山啊,既然你有貴客在。我就先回去了,你有空去我那裡一趟,我有話跟你說。”衛先生又轉頭向李燁道,“李公子,稍坐。老夫就先告辭了。讓刑山好好陪你們。”

李燁拱手相送道:“衛先生慢走。”

刑山將衛先生送至門外才回來院子。

待到衛先生走遠,李燁問道:“刑山,這個衛先生原來就是本村的?”

“不是的,他是十幾年前和我師父一起來的村子。然後就一直待在這裡,教我們這些人識文斷字。”

“哦,是這樣啊。”

“怎麼了,三公子?衛先生有什麼問題嗎?”

“沒有,就是隨口問問。”

李燁和昔昔在刑山家吃了頓便飯,留下些銀兩,便去了附近的須昌城。

李燁讓刑山留下來陪他母親幾日,因為他母親不願意跟隨他們離開這裡。

晚些時候,刑山提了些酒食去了衛先生的院子。

“衛先生,刑山看你來了。”刑山在院外便大聲喊道。

衛先生正在院子裡看書,見刑山來了,指指院子裡的椅子說道:“自己坐吧。”

刑山也不見外,將酒食擺上桌,便坐了下來。

衛先生見他坐定,開口問道:“信都郡一行怎麼樣?有什麼收穫?”

刑山正給衛先生斟酒,回答道:“那可多了去了。最大的收穫是做了公子的隨身侍衛。”

“哦,你說來我聽聽。”衛先生饒有興致地說道。

刑山喝了一杯酒,便將這段時間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衛先生。

特別是關於李燁的事情,更是詳實地敘述。

“哦,那你母親同意你跟隨他去外面闖蕩了?”衛先生問道。

“嗯,我娘說了,就沖人家李公子願意陪我來家一趟,就值得誓死跟隨。”

“你母親說的沒錯。我看這李燁不是一般的人,你好好跟隨他,將來必有建樹。

你母親在村裡你放心,大家都會幫襯著的。”

“謝衛先生,先生之恩情,刑山銘記於心。”刑山鄭重行禮道。

“行了行了,你從我這就學會了這幾個詞。”

“衛先生,我家公子臨走時讓我告訴你,如果你遇到解決不了的事情,可以去鄆城桑氏車馬行找掌櫃的。他會跟那邊囑咐的。”

“哦,好,我知道了。”衛先生似乎有些意外,但隨即就釋然了,李燁如此安排也是為了讓刑山安心。

“對了,東郡滑臺寨的那個叫李弼的前段時間又來找你了。雖然我幫你推脫了,但是他說過段時間再來。

還好你小子還有些聰明,以前沒答應他入夥滑臺寨。要不然就遇不上李燁這個明主了。”

“那這事要不要跟三公子說?”刑山請教道。

衛先生正色道:“你既然選擇跟隨於他,那就必須忠心不二,萬事不可隱瞞。

我聽你的講述,他是個聰慧之極,又重情義的人。

只要你忠心耿耿,他必不會虧待於你。

反之,你就自求多福吧。

言盡於此,這才是你該銘字於心之事。”

“謝衛先生,先生之……”

刑山話未說完便被衛先生打斷:“行了行了,要是你師父還在世,他就揍你了。”

刑山只是憨憨笑道:“你是我先生,也可以揍我。”

“我才不幹。我怕手疼。”衛先生沒好氣地說道。

李燁和昔昔在須昌城才等了兩日,刑山便趕來匯合。

於是,幾人便啟程回到了武陽郡貴鄉城。

得到李燁回來的訊息,盧象第一時間過來找李燁。

兩人見面,自然是一陣寒暄。

然後李燁把信都郡懷石山莊比武招親的詳實情況告知了盧象。

盧象卻苦笑道:“我倒是大概知道那個所謂的貴人是誰。”

“管他誰呢,跟我又沒關係。”李燁毫不在乎地說道。

“也是,不過冀州的事情很快也跟我沒關係了。太子楊召新近擢升的冀州將軍張慶即將到任。我也將調回豫州。”

“哦,太子開始在各地軍隊安插他的人了?”

“嗯,皇帝患病,現在太子攝政。這北周恐怕不久後要變天了。”

李燁想起了那天遇到的流民,不由地感慨道:“不知道是變晴天還是雨天。”

“難說。不過你剛才提到那個什麼‘金露公子’高紹和你有過節?”

“哪有什麼過節。那是他小心眼,嘿嘿。”李燁撇撇嘴道。

“那年底金露谷的賞寶會你可是不大好去湊熱鬧嘍。”

李燁瞬間來了興趣,最近貌似被週一鬥帶偏了,也開始愛湊熱鬧了。

“前兩天剛收到的訊息。這段時間在冀州武林四處走動聯絡的正是這位金露公子高紹。

他四處邀請冀州武林人士,乃至周邊的江湖人士參加臘月初金露谷的賞寶會。

據說其中更是有幾件神兵利刃。

至於這些神兵利刃從何而來,還有他們這次舉行賞寶會的目的就不得而知了。”

這神兵利刃是每個練武之人夢寐以求的東西。

當然擁有神兵利刃的前提是擁有者必須有過硬的實力。

有一個詞叫懷璧其罪。

所以這些神兵利刃要麼在江湖大勢力手中,要麼在武林頂尖高手那裡,還有就是朝廷手裡。

除了朝廷,其他兩者能夠擁有一兩件,已經很了不得了。

這次金露谷居然一次性拿出好幾件,這不得不令人好奇。

還有就是那個神秘勢力琉璃臺會不會也會去參加這個賞寶會。

不過令李燁煩惱的是用什麼身份去金露谷,畢竟那裡還有個小心眼的金露公子高紹。

心思數轉間,李燁想到了一個人。

反正時間還早,不著急,慢慢來。

目前最重要的是盧象即將回豫州,下次見面就不知道什麼時候了。

而且他有些話要跟盧象說,倒不是盧象有什麼問題。

而是盧象的父親柱國大將軍盧遠。

因為從平日裡與盧象的交談中,李燁知道盧遠是個極其注重名聲的人。

但是如此重名聲的盧遠卻在北齊敗亡後選擇了投降北周。

其中的苦衷盧象跟李燁講過,盧遠一是為了盧家整個家族,二是為了北齊皇族,三是不忍百姓遭受更多苦難。

所以李燁想要提醒盧象,提醒盧遠。

畢竟盧象也如兄長般維護過自己的周全。

李燁當下正色道:“李燁當日受兄長維護之恩,有些話不吐不快,失禮之處還望兄長見諒!”

盧象難得見李燁如此鄭重其事,誠懇地說道:“你我兄弟之間,沒有什麼話不能說的,我聽著就是。”

李燁理了理思緒,緩緩地開口道:“如果楊召不是個明君,如果他倒行逆施,如果天下大亂。盧世伯該如何選擇,如何自處,如何做為?”

三個如果,三個如何,盧象陷入了思考。

他父親一生頂天立地,唯一耿耿於懷的就是降週一事。

每每提及,莫不悲傷感秋。

“三個如果”如果成真,盧遠是選擇助紂為虐,或是自立,還是再降?

他父親到時候不知道如何選擇,不知道如何自處,不知道如何做為。

他父親會不會被名聲所累,會不會鑽牛角尖,會不會如王玄的父親王誼那樣呢?

想到這裡盧象不禁冷汗直冒。

盧象眼神灼灼地盯著李燁。希望李燁能夠說出一個解決的辦法。

李燁只是沉思,世間灑脫之人畢竟少之又少。

這無關乎年紀,閱歷,地位,而是一個人的本心,一個人的心性。

就降週一事,知道其中緣由的人絕對稱讚盧遠是一個忠孝雙全,為國為民的人。

但是更多的人是不知道盧遠的苦衷。

而盧遠的心所在乎的,所看重的,恰恰是名聲。

假如盧遠看不破這一點,那這很可能是個死局。

盧象見李燁只是沉默,沒有給出答案,不禁有些著急。

李燁見盧象盯著自己,便開口道:“其實李燁倒是有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什麼辦法?”盧象急切地問道。

“兄長儘早扛起盧家的大旗。到那時,一切都是兄長所為。

將來無論是英名也好,罵名也罷,都是兄長的事了,與盧世伯無關。”

李燁無奈地說道。

他是也怕日後的盧象是另一個盧遠,只希望盧象能夠灑脫一些。

盧象聽後沉思不語。

半晌後,堅定地說道:“那我就扛起這一切吧。”

“嗯,無論將來兄長做何決定,不管他人如何,我李燁一定支援你,理解你。”李燁也堅定地說道。

盧象看著眼前比自己年輕不少的李燁,卻感到莫名的心安。

滑臺寨在東郡地界內,是個偏僻地方。

滑臺寨處在南北大運河的喇叭口外,南與通濟渠相望,西與永濟渠不過百里之遙。

這裡地形複雜,土嶺起伏,樹木叢生,溝河縱橫,水鳥成群,蘆葦遍野。

前幾年皇帝楊佑徵發民夫開兩渠,加上更是連年天災,因此附近百姓流離失所,無法生活。

於是,很多人被迫落草為寇,嘯聚滑臺寨,以謀求一條活路。

滑臺寨的首領洪權便是其中之一。

他是東郡韋城人士,武功高強,擅使長槍。

此時的滑臺寨已有相當規模了,特別是自去年李弼來投之後,更是發展迅猛。

李弼擅長謀劃,文武雙全,武功也是在前些日子堪堪達到武林一流水準。

他原本在東宮左衛率當差。

在楊興被廢后,李弼便請辭來到東郡滑臺寨。

他整頓滑臺寨風紀,定下劫富濟貧的規矩,是以來投靠滑臺寨的人越來越多。

他招募賢才,邀請到周邊不少英雄好漢入夥,比如東郡人單不先,濟陰郡離狐人徐敬業等。

但是也有例外,比如東平郡的刑山。

李弼三番四次上門邀請,可是刑山都沒有答應。

現在滑臺寨一流高手還是太少,僅有寨主洪權和單不先、李弼三人。

如果刑山入夥,那滑臺寨便有四名武林一流高手。

滑臺寨也將成為實打實的江湖一流勢力。

李弼身長八尺,面板黝黑,長相有些普通,但是眼睛非常有神。

此時他正想著此事,心中感嘆,人各有志,不可強求。

卻有手下來報:“啟稟,李首領,寨外有一人自稱東平郡刑山求見,還帶著一個年輕公子。”

李弼不由喜出望外,剛才正想著刑山,沒想到這就來了。

“快請進來!”

李弼轉頭又吩咐手下,去通知寨主洪權。

沒過一會,便見刑山與一個二十左右的年輕公子一起前來。

李弼快步迎上前去,拱手道:“哎呀,刑兄,可算是把你盼來了。”

刑山也拱手回禮道:“刑山見過李首領。我可是不請自來了。”

“刑兄說這話就見外了,李弼求之不得呢。這位朋友是?”

李燁自報家門道:“在下李燁,見過李首領。”

李弼聽著這個名字相當耳熟,就是想不起來在哪聽過。

來的正是刑山,而那個年輕人自然是李燁。

刑山在回貴鄉城的路上,就將滑臺寨的人邀請他入夥的事情告知了李燁。

李燁倒是聽說過滑臺寨這個江湖勢力。

而且刑山說幾次三番來東平郡邀請他入夥的人叫李弼。

去年李燁聽獨孤青石提過他有個同僚叫李弼,辭官投奔滑臺寨。

李燁覺得也許可以借用一下滑臺寨的名頭。

於是,便有此一行。

“原來是李兄弟,久仰久仰。來,兩位兄弟,快快請坐。”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亡國公主的復仇路

M璃兒

詩歌與皇后

小胡先生的

斗羅大陸之鳳吟記

無憂忘我

落於歸

聊音

綜漫:穿梭救贖之旅

她的輕語

躺在南總懷裡撒個嬌

小說搜刮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