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整批列裝

大明躺在功勞簿上的時間太久,沉醉於上朝天國的傲慢下太久,或許說奴兒干都司的裁撤,具有一定的現實問題,但是交趾布政司、舊港宣慰司、三宣六慰等裁撤或放棄,無不體現出大明國力的持續削減。

事實本就這樣殘酷。

要麼進,要麼退。

可是對於大明而言,兜兜轉轉的倒退讓步,換來的是更艱難的環境與困境!

朱由校內心深處的大明,是要先構建秋葉海棠格局,繼而在初步解決內部積弊與矛盾,再設法構建起完整的漢文化圈。

朱由校考慮的問題更深遠。

持續對虜展開平叛攻勢,除了起到磨礪明軍的作用,更有刺激軍工產業的設想,待到建虜叛亂解決後,便要對北疆各部展開攻勢,這其中便包括恢復奴兒干地域統治,繼而橫掃土默特、吐魯番、葉爾羌等部,實現大明西北、東北等域的極限擴張,這是大明陸軍今後要走的征程。

明確對外開海通商國策,除了要透過海貿賺取錢財,更有刺激內部經濟發展的作用,同時也為讓大明更好的去了解海外,配合海外移藩策略,逐步在南洋諸國重建絕對主導地位與威儀,繼而恢復舊港宣慰司,徹底將歐羅巴諸國驅趕出馬六甲海峽,待到真正實控住中南半島,便可扼馬六甲要地以虎視南亞次大陸,這是大明海軍今後要走的征程。

一條腿走路終歸是不穩當,但是兩條腿走路的話,只要走的足夠穩當,一陸一海交替前行,配合科技的穩步攀升,朱由校相信在他的帶領下,大明必將能走一條全新的路。

或許征程是艱難坎坷的,但朱由校願意去拼一次。

寧背一世之罵名,也要讓子孫後代享福!

這就是罪在當代功在千秋!

所以天津兵備道的加急密奏在呈遞進京後,朱由校便譴派人手赴津傳旨,著陳奇瑜全權負責西夷海商諸事。

朱由校清楚葡萄牙、西班牙、荷蘭這些歐羅巴諸國海上勢力,開始跟神秘的大明產生更多交集後,除了會給大明帶來更多財富外,同樣也會帶來不少威脅。

畢竟大明太富饒了,太遼闊了,這些野蠻的掠奪者怎麼可能會不眼紅呢,不過想倒逼著大明海上力量變強,有些風險就必須要冒!

甚至朱由校已經在想,何時應該譴派一批人手,趁著荷蘭沒有入侵東番前,在這塊寶島站穩腳跟,此事要儘快落實才行。

不然真等荷蘭佔了一部分,再想去派人站穩腳跟,恐海上衝突就不可避免了。

“軍備清吏司的成果斐然啊。”

東暖閣內,朱由校坐在寶座上,御覽著所持奏報,露出淡淡笑意道:“所轄的槍炮、火藥、火器、制弓、刀劍、被服等諸廠產能,相較於半年前翻了數倍,諸廠的工匠學徒規模突破數萬眾之多,看來批次換裝的重擔,軍備清吏司是能承擔起來了。”

王徵、畢懋康、宋應星、焦勖、孫元化、茅元儀等軍備清吏司高層,在聽聞天子的讚許後,無不流露出驕傲的神情。

因為他們做到了!

在少府所轄的諸清吏司中,軍備清吏司無疑是耗資最大的,被人戲稱為銷金窟,大把的金銀砸進去,有時真就連個響都聽不到。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吧,少府內部構架趨於完善,這使得軍備清吏司迎來大發展,所轄諸廠相繼竣工投入生產,甚至還搞出不少分廠,為的就是能達到天子的要求。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撞擊式燧發槍在研製出來後,最初產量僅僅能實現每月1000杆,而且還不能刻畫膛線。

可現在的第一槍炮廠,月產量便達到3000杆,並且每杆皆能刻畫膛線,如此撞擊式燧發槍的射程、精度、威力等都得到不小提升。

這一切的改變,都離不開王徵、畢懋康、宋應星、焦勖他們,廢寢忘食的鑽研全新生產工藝,攻克原始車床技術,研製手動鑽膛機等核心,大明的科技人才一點都不差,只要給他們足夠的底氣和時間,就沒有什麼是搞不定的。

集約型手工製造業的好處,在於更高效的集中人力物力財力,以多勞多得的方式,從而激發從業群體的積極性。

王徵努力剋制內心激動,上前面朝天子作揖道:“陛下,若是可以再給軍備清吏司些時間,等到那幾批學徒悉數出師,以及那幾批新廠竣工投產,只要能解決各式鐵料、各式木料等耗材供應,臣敢向陛下立軍令狀,不管軍備清吏司接到多少訂單,都能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品質保障,將所需各式火槍、火炮、火器等分批交付。”

王徵的潛意思很明確,等到軍備清吏司完全調整好了,只要對應的配套產業鏈可以足額供應,那軍備清吏司下轄諸廠就能滿足各項需求,而這些都需要大批金銀砸進去。

“口氣倒是挺大的,不過朕喜歡聽。”

朱由校露出笑意,伸手對王徵說道:“這個訂單,朕會讓有司明確劃分的,該內帑撥付的,該國庫撥付的,還是分清楚些好,畢竟內帑的銀子,要花在刀刃上才行。”

從調整京城京畿衛戍警備體系之初,朱由校便明確要批次換裝,特別是更先進的火槍火炮,要在今後的數載間完成不低於五成的裝備率,大明陸軍必須要逐步朝熱武器時代前行才行。

不過這樣一來的話,要砸進去的銀子便是筆天文數字,僅以皇家近衛都督府、五軍營、神機營、神樞營來論,兵力總規模便不低於27萬眾,倘若要達到五成的裝備率,就需要13萬5千杆,按單杆3兩銀子計,僅此一項的造價就是405000兩。

如此還尚未算上改良的虎蹲炮,迴旋炮,大將軍炮等輕中重型各式火炮,想要達到這種裝備率,只是槍炮開支便不會少於120萬兩。

何況真要列裝一批火炮,還必須要配有相應規模的車馬,這輕型火炮還好說,像中型火炮、重型火炮單靠人力去推,根本就不可能有效進行運輸,推動騾馬化部署又是筆不小的開支。

這賬朱由校都不敢算下去。

想要實現他設想的批次換裝,僅靠內帑那點家底不夠,還要想方設法的撈銀子,不然別說數載了,即便是時間再久一些,恐怕也很難實現啊。

畢竟接下來這數年間,你不可能只幹這一件事,建虜叛亂不平了?地方災情不管了?官營諸廠不建了?水利設施不修了?

不過要真能實現這一構想,別說是建虜叛亂了,即便再算上各部蒙韃聯合起來,大明也敢與之硬撼了!

因為這樣的前提,是大明軍工產業達到一定規模,與之配套的上下游產業也形成一定規模,不然根本就不可能批次列裝。

“還有一件事。”

講完軍備清吏司的事宜,朱由校收斂笑意,表情嚴肅的看向王徵,“朕打算在少府新設船舶清吏司,統轄天津、登萊等地官營造船諸事,不僅要加快造船廠的建設,同時要研製新型海船,為我大明水師提供優良戰船!”

這……

王徵、畢懋康、宋應星、焦勖、孫元化、茅元儀他們聽到這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無不流露出驚疑的神情。

天子這是想整合地方官營造船諸廠啊。

“其實在朕的設想中,不止天津、登萊等地,今後船舶清吏司要在金州、寧遠、秦皇島等地,先後籌建起一批官營造船廠。”

朱由校繼續說道:“天津對外開海通商,已有一批西夷海商北上,大明的海上力量太薄弱了,未雨綢繆也好,防患於未然也罷,朕都不希望有任何威脅,王卿,伱願離開軍備清吏司,去親掌船舶清吏司諸事嗎?”

“臣願往!!”

王徵聞言哪有遲疑,當即便上前作揖道。

“好!這才是大明的肱股棟樑。”

朱由校不加吝嗇的讚許道:“既如此,那王卿便準備準備去天津赴任吧,卿家可以從軍備清吏司遴選一批精通火炮的人才,隨你一起籌建船舶清吏司,至於其他所需的人才,等卿家熟悉完情況後,將相應事宜遞交少府,朕會著有司設法解決。”

“臣遵旨!”

王徵低首應道。

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便體現在這裡,特設一個少府,使得朱由校可以繞開外朝有司,不必理會文官群體的臉色,只要他的錢袋子夠充沛,那便可以幹他想幹的事情,對於所缺的人才吧,便可以在大明各地聚攏,實在是沒有的話,那就分批進行培養,只要決心夠大,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情!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絕配,我最愛的眸色

勿柑

月光下的沼澤地

菜瓜c

清蝶

陳思卿

落晴鳶

醉落拓

鬥羅之虛無稱王

漢堡莫有肉

離大譜!重生八零我成了前夫後媽

隅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