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快速反應

少府下轄船舶清吏司的特設,標誌著明帝國在北方的造船產業,自此將邁向一個全新階段,即統籌管理下的高效發展。

儘管想讓造船船業繁榮起來,至少需要數載時間沉澱,甚至是更久的時間,但是對於朱由校而言,任何事情只要方向正確,鉚足一股勁兒,那就不算太晚。

朱由校有著足夠的耐心和時間。

畢竟有哪一方國度或勢力,具備大明這般遼闊的疆域,擁有這般眾多的人口,朱由校放眼望去根本找不出一個!

由王徵這位國寶級大才掛帥,負責船舶建造與研製的諸多事宜,朱由校完全不必去過多插手,將知曉的那點知識告知,指明今後船舶發展的大趨勢,剩下的便是解決財政支援,做好後勤大管家的角色就行。

涉及科技領域的鑽研與攀升,最忌諱的便是外行指導內行,朱由校很清楚這一點,所以只要涉及科技領域的,不管是具體哪一學科吧,都是內行掌握絕對話語權。

甚至為體現出這一點,朱由校還在少府內為他們特設一套行政職務,以體現出對這批人才的重視。

船舶領域的發展與建設,該明確的事宜皆已明確,朱由校的精力不能只停在這方面,他還有更多的事要佈局謀劃。

東暖閣。

“陛下,倘若獨與藩屬朝鮮互通有無,則我朝沿海諸地並無太大隱患。”

在上書房輪值的隨員何騰蛟,表情異常嚴肅道:“可要是活躍在南洋治下的歐羅巴諸國海商,皆響應我朝對外開海之策,臣此前尊奉陛下旨意,清查沿海各地水師情況,從兵部調閱諸多奏疏案牘,發現情況很不樂觀。”

其他幾位上書房輪值參贊、隨員聽到何騰蛟講到此處,一個個的表情也都很嚴肅,畢竟這些事情他們都知曉。

“除卻在福建的水師力量外,也就廣東治下有部分水船,至於浙江、南直隸等地幾乎可忽略不計。”

何騰蛟繼續說道:“而在山東、北直隸、遼東等地,儘管此前陛下頒旨籌設水師,可終究時間過短,即便北地沿海諸省水師募足,可是能確保震懾的水船太少,暫且不說三千料船隻了,即便是兩千料、千料船隻都是極少的。”

“部分民船改制的戰船,儘管體量是足夠大的,可終究跟正經八百的戰船相比,還是具有一定差距的,用於往返遼東各地轉運尚可,但真要在海上開戰的話,究竟能有多大取勝把握,是誰都說不清楚的啊。”

東暖閣的氣氛變得壓抑起來。

朱由校表情變得很嚴肅,儘管何騰蛟的話講的很難聽,可現實就是這樣殘酷的,伴隨著隆慶開關後,東南沿海倭亂逐年減少,中樞朝廷對於水師的力度也跟著漸漸減少。

畢竟國庫的銀子就這麼多,倘若繼續撥給水師銀子,對應的其他方面就要削減,在這種守舊思維的固化下,也導致大明水師力量沒得到發展。

而何騰蛟的話並沒有敢講太透,比如所謂的福建水師,由於連年欠餉的緣故吧,不止麾下戰船有不少沒有得到修繕,甚至麾下還出現數起逃戶情況,這些都是王象乾上任兵部尚書前積壓的軍政。

“陛下,臣知少府特設船舶清吏司,以統籌整合天津、登萊等地官營諸廠,如此是否能命天津有司,削減北上的西夷海商名額,待到天津、登萊等地水師擁有一批新戰船,再徹底放開西夷北上通商?”

“陛下,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即便活躍在南洋的西夷海商,的確能給我朝帶來不少好處與便利,但終究不能不設防啊,萬一有包藏禍心之輩,假借與大明通商之名,進抵我朝沿海地帶,悍然向富庶之地奇襲,後果將不堪設想啊。”

“陛下,此事臣覺得應重視起來,畢竟在世宗肅皇帝一朝,東南沿海久受倭亂襲擾,不止給地方造成嚴重損失,更使朝廷……”

繼何騰蛟講出心中所憂後,其他幾位上書房參贊或隨員,先後面朝朱由校作揖規諫,畢竟這絕非是小事。

上書房也好,南書房也罷,作為朱由校的軍政智囊團,儘管沒有決策權,但是對部分事宜的建議,還是能講出來的。

畢竟能進兩書房的人,皆是得到朱由校的認可,其才能與眼界都是夠的,甚至有部分人員,先後在少府或軍務院兼領要職。

“開海諸事不必再提,朕意已決。”

看著眼前的諸臣,朱由校眼神堅毅道:“將這些內參整理出來,謄抄幾份派至少府、軍務院、錦衣衛等處,叫他們皆知曉此事。”

何騰蛟幾人聽聞此言,便知此事沒有更改的可能。

但他們心底的擔憂亦是真的。

眼下大明算是平穩住遼東,可建虜叛亂終究沒有被徹底鎮壓,倘若在此期間,大明其他地方再生變動,這對朝廷而言會很被動。

更何況大明對於歐羅巴諸國海上力量,瞭解遠比建虜要少,更別提倭寇了,萬一發生什麼情況,大明會變得更被動。

“海上力量的建設與發展,是需要一定的時間沉澱,這是誰都無法更改的事實。”

在這種態勢之下,朱由校繼續道:“既然是這種情況,那便明確一批快速反應隊伍,今後他們要做的事情,即在駐地加緊操練,倘若臨近地域出現動亂,在得相應指令後,可緊急趕赴該處鎮壓平叛。”

“朕有意在西山、豐臺、昌平、密雲、薊州鎮、永平、天津、保定等地,皆明確一支成建制的快速反應隊伍,今後他們的糧餉供應、軍需供應等優先解決,具體建制該是多少,應如何列裝武備,以上書房之名擬一份公文,儘快發至軍務院商榷明確,待此事解決後便派至各地落實。”

“臣等遵旨。”

眾人當即作揖道。

對於上書房諸臣所講種種,朱由校豈能沒有想過,可是有些風險必須要冒,不然大明如何能改變。

既然海上力量尚需時間,那便暫用陸軍力量頂著,跟一幫披著羊皮的狼做買賣,必須要有足夠的震懾才行。

現在朱由校要絕對確保北直隸的安穩,至於別處的秩序安穩吧,朱由校即便是想插手去幹涉,可內帑錢袋子終究不允許。

北直隸境的集約型手工製造業建設與發展,必然會對鄰近諸省的產生虹吸效應,唯有這樣配合對外開海通商,方能達到快速發展的程度。

只要北直隸足夠穩定,爭取在天啟五年前沒有任何動亂,會影響到北直隸各地發展,那朱由校就能立於不敗之地!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這輩子就靠你了未來的魔尊大大

起個名字耗費腦細胞

校草大人我錯了!

涵晴O

末日逃到對家大本營

澈澹

榆笙!

白棲折月

一號奇蹟

喵麗娜

有時需盡歡

巫非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