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休絮煩(1.話不要囉嗦得惹人討厭)。且說賈忠遙去往國家檢察官學院,免不得高鐵、鐵、公交車倒了好幾趟。次日清早(2.名詞:清晨、早上、早晨)出發,直到吃晚飯的時候,才到達目的地。當下,賈忠遙拖著行李箱下了公交車,舉目一望,

但見,一座土黃色的中規中矩(3.成語:合乎規矩,沒有偏差。其中,“中”讀四聲)的大門,立在塵土飛揚的馬路一邊。大門後面便是幾棟看不太清楚的矮樓。忠遙一面拖著行李往大門口走去,一面肚中思忖:“若非門楣(4.名詞:門框上端的橫木)上‘國家檢察官學院’幾個鎏金(5.動詞:把溶解在水銀裡的金子塗在器物表面,用來裝飾器物)大字,這地方真沒什麼可吸引人的地方。學校處在郊外,極盡蕭條,尤其正值冬天,滿眼沒有一點綠色,讓人好不爽快。”眼下,忠遙便來到大門口,一個身著黑色保安制服的年輕人手中捏著一份學員名單,正在那裡查驗學員身份。須臾,便輪到忠遙。年輕人挺著腰桿,朗朗道:“同志,您來自哪個省?名字叫什麼?”忠遙一一做了回答,年輕人抬起左手,往裡指道:“同志,去往裡面直走,一號樓報到。”賈忠遙道聲“謝謝”自不必說。

賈忠遙拖著行李箱,離開大門口,往裡沒走幾步,便看到面前立著一塊長方形大石條,上面又是工工整整幾個鎏金楷體大字:“國家檢察官學院”,忠遙停下腳步,摸出手機,咔咔咔(6.擬聲詞:形容器物清脆的撞擊聲)拍了幾張,以作留念。話不多說,入住之後,接下來的八九天便是各種專業知識的補充。賈忠遙真正感受到了什麼叫作“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值得一提的是,入學的第二天一場大雪不期而至。那雪花似柳絮、似梨花、似撒鹽。相比於北方同學的無動於衷,南方的同學對此可是稀罕(7.認為稀奇而喜愛)極了,他們去往雪地裡堆雪人、拍照,喜歡的不得了。

學習的時光總是充滿了屬於自己的美好。賈忠遙學習期間,按照自己的步調,照例每天清早四點起床,先是溫習一遍《道德經》,一連七天,整本道德經便又過了一遍,能夠全文背誦的目標基本實現,接下來就是如何消化吸收的問題了。撇開《道德經》不談,忠遙還開啟了對《心經》、《金剛經》的研學之旅,先是花了不到兩天時間背熟了260字的《心經》,爾後又背誦了七品“金剛經”。忠遙何以在對《道德經》只是背熟的情況下,又開啟對《金剛經》的學習呢?原來,忠遙結合古聖先賢的讀書實踐,以及周遭的他人經驗,以及個人的生命體驗,毫無疑問地明白一個道理:儒、道、釋三家相互融通,才是一箇中國人修身應該達到的完滿狀態,典型例子便是宋朝的蘇軾無疑了,這位高開低走的大政治家,如果沒有佛家智慧的支撐,想必在顛沛流離中早已一蹶不振了。面對複雜的人世間,單單一種智慧,是不足處世的。儒家只告訴你要取功名與富貴,豈不知古人言:“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的道理,一味向外求取,各種人為的苦厄,總會不期而至,輕則內心煩惱不止,重則鋃鐺入獄,失去自由。而道家呢,告訴你要功成身退,保重你最為重要的東西——肉身。同時呢,也告訴你一些做事的總則,如“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治大國若烹小鮮”等等。其弊端呢,面對“生老病死”等日常且重大的苦難,道家卻指引不足,如果說儒家只求向外取的話,道家除了向外取,還兼顧內心的感受,更看重肉身的意義。正因為道家終結關注的是生命本身,那麼面對死亡時,道家就顯得力不從心了。這時,佛家的智慧正好填補了這一空白,佛家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將自己的生命也空掉了,這是多麼偉大的智慧呀!話不多說,欲知賈忠遙在學習期間,還有哪些新奇的感悟與見聞,且聽下文分解。

靈異小說相關閱讀More+

謝謝你,請安息

正月綠芽

她夢,門後

莫追裡

快要死了突然被拉進副本

半截入土的阿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