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你這麼說,奈米材料是不是切割得越小越值錢呢?”楊問天坐在椅子上,一手託著下巴一手在空中比劃了一下說:“由奈米的切割到奈米的切割就真的那麼難以達成嗎?貌似只要把探針針尖放到材料的中間切下去就可以了。”

“就憑你這麼一句話,我就知道你以前從來沒做過實驗,真不能想象你是怎樣被研修班錄取的。”楊問天的一句無心的話,可是把全天下的科學家都得罪了,孔凡熙的臉色一下子沉了下來,咬了咬牙才說道:“奈米至奈米的跨越,是無數科學家都為之奮鬥的目標,就好比運動員的100米跑,從九秒跑進八秒那樣,甚至更難。”如今這個時代,如果有人不會製作奈米材料,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科學家。

“孔凡熙,熙哥,你不要生氣嘛。”楊問天攤了攤手,給孔凡熙賠了個笑臉,“以前我在家的時候,都是學習理論知識為主,動手做實驗真的沒試過。”楊問天從三歲起到如今六歲多,一直在牡丹姐姐的指導下,白天學各種理論知識,晚間進行戰鬥訓練,哪有時間搞實驗啊。按照以前父母給他安排的教育大綱,還沒有到做實驗的階段。

“現在我們再來複習一下量子物理學及電子學。”孔凡熙點了點頭,神色如常地在學習機螢幕上操作了幾下,把製造飛船引擎需要運用到的量子物理及電子學的相關知識顯示在螢幕上。

雖然這些知識楊問天早就學過了,但還是耐著性子,在孔凡熙的指導下全部複習了一遍,一直到中午吃午飯的時候才停下來休息。

“楊問天,現在就由我來為你講解一下,分割提取奈米材料的實驗步驟。”午飯十分簡單,研究小組的成員大多數都是吃飯盒或者吃些營養食品就當一餐,對於優秀的科學家來說,吃飯是浪費時間的一種表現。楊問天第一天來因此有幸吃了個飯盒,他飯盒才剛丟下,董秋弘就迫不及待地拉著他直奔停放著奈米材料製作裝置的地方。

這是一個透明的玻璃房間,分為內外兩進。外進十分簡潔,整個房間一塵不染,只有兩張實驗臺兩把椅子一排架子,實驗臺上各放著一臺掃描隧道顯微鏡,四面的玻璃牆壁上配有光線調節器滅菌器等裝置。而內進,則是一個小型的自動化高速粉碎切割工廠,配置了一組高速粉碎機及一組精細切割機用於材料的處理及提取。

“這兩臺掃描隧道顯微鏡的解析度是,橫向,垂直,以石墨晶體標定。”兩人都換上了包裹全身的實驗工作服後,董秋弘才帶著楊問天走進該實驗室,把兩張椅子都挪到其中的一張實驗臺前,一邊示意楊問天坐下,一邊講解起來。

“這臺掃描隧道顯微鏡是透過智腦同旁邊的那臺並聯一起的,而旁邊的那臺掃描隧道顯微鏡又可以同內進的工廠智腦實行聯網。”董秋弘一走進實驗室,整個人的氣質就發生了明顯的改變,變得十分專注十分嚴謹,所有的動作也極為有規律,移動的步伐坐的姿勢,動作的輕重都合符某種標準。

“這個實驗室就是為了提取奈米材料而設計的,相關的知識相信你已經複習過了。現在我就給你做一個實驗示範,注意看我的步驟和動作要領。”在實驗室中董秋弘絕對是個嚴厲的老師嚴謹的科學家,說話條理分明語氣平和,見楊問天坐好後,就開始實驗示範。

“現在我來全程示範一次,如何提取碳元素奈米材料。”董秋弘並沒有馬上就使用掃描隧道顯微鏡,而是先用智腦指揮內進的小型工廠。

“碳元素有多種固體形態,這次我們使用石墨晶體進行實驗。”董秋弘雙手飛快地在智慧螢幕中輸入了一個指令,內進小型工廠中的一個機械臂從備選材料庫中拿取了一塊拳頭大的石墨晶體,放進了一臺高速粉碎機中,粉碎機一番運轉過後,石墨晶體就被粉碎成大小一致的晶體顆粒。

“平時實驗用的材料都是事先準備好,並存放在特定的容器中。”董秋弘看了一眼坐在旁邊的楊問天,又伸手指了指實驗臺旁邊的一排架子,架子上是一個個不同的容器,上面用標籤標明瞭各種元素的顆粒,“為了讓你掌握完整的實驗過程,這次我們從最基本的步驟做起。”

“第一步是取得實驗材料的顆粒,大少以直徑1毫米為宜。”董秋弘嘴上在講解,手又在智慧螢幕上操作起來。小工廠內,機械臂把粉碎機中的石墨晶體顆粒收集起來備用,只從中提取了幾個個白米體積那麼大的石墨晶體顆粒放入一個小盒子,透過管道送到了楊問天他們所在的實驗臺旁的牆壁上的一個輸出口中。

“去把實驗材料拿來。”董秋弘揮了揮手,楊問天乖巧地從椅子上落到地面,把牆壁上輸出口中的實驗材料取了下來,放到實驗臺上。

“現在我們把石墨晶體顆粒,分別放進掃描隧道顯微鏡的操作平臺中。”操作平臺是個小型的可密閉容器,董秋弘從小盒子中用鑷子夾了一個石墨晶體顆粒放在一個載片上,再開啟操作平臺的容器,小心地把載片放入其中固定好,再密閉好容器。

“不同的物質元素,提取奈米材料的環境要求是不同的,有的可以在常溫下進行有的卻需要在低溫下進行,有的甚至要求在接近絕對零度的超低溫下進行。”董秋弘示範了一次放實驗材料後,就指導楊問天動手弄好另一個載片,並把它放入旁邊那張實驗臺上的掃描隧道顯微鏡的操作平臺中,才接著說:“因為溫度越低,物質分子、原子、電子的運動幅度就越低,這有利於對其進行精確的分割提取。”(注意:絕對零度可不是指普通的攝氏零度。)

“現在我們就嘗試在零下10攝氏度,對石墨晶體進行奈米級別的分割提取。”董秋弘說完後,就示意楊問天觀看智腦螢幕,而自己則把眼睛靠到掃描隧道顯微鏡的觀察鏡上,並操作起來。楊問天抬起小腦袋,認真地注視著螢幕畫面的變化。

“現在我們先把顯微鏡的鏡頭探針對準石墨晶體顆粒,再調整焦距,解析度調整到50微米。”隨著董秋弘調節掃描隧道顯微鏡,智腦螢幕上的畫面不斷改變,由宏觀層次進入微觀層次,“一般情況下,50微米的解析度就能夠令我們觀察到物質的原子級別的初步情況,觀察物質內部的分子結構。”

“但是我們實驗的目的是提取奈米材料,低於100奈米以下的物質才叫奈米材料。”智腦螢幕的影象雖然是同步的,但董秋弘還是讓楊問天靠在觀察鏡進行直觀觀察了一會後,才繼續調整顯微鏡的解析度,直至顯示出100奈米的微觀情況。

“我們提取奈米材料,是靠鏡頭上的奈米探針直接進行物質分割及提取的,其過程有點像外科內窺鏡手術,但要求比其還要精細得多。”董秋弘略微講述了一下分割提取材料的動作要領,就再次操作起來,“現在先把石墨晶體顆粒分割成100奈米的等分。我們只需要做一個準確的分割示範動作就行了,然後讓智腦根據動作引數進行連續分割。”

“第一下切割一邊沒有太大難度,關鍵是第二下的切割。”董秋弘一邊透過觀察鏡看著微觀狀態下的石墨晶體情況,一邊右手手動微調鏡頭探針,感覺狀態良好後,才用鏡頭探針做了第一下物質分割動作,馬上又快速地分割了第二次,然後用鏡頭探針對分割出來的物質進行聶取,提取了出來。

“年紀逐漸老了,這手的靈敏性也有所下降。”董秋弘這次分割提取的是10奈米大小的石墨晶體材料,看上去很容易實質上並沒有那麼簡單,這可是他二十多年來千錘百煉後的結果。旁邊實驗臺上的那臺智腦已經同步記憶了董秋弘的動作引數,董秋弘給那臺智腦下達命令後,該掃描隧道顯微鏡在智腦的操作下進行了連續的分割提取動作,在一毫米的石墨晶體顆粒上連續提取了100份直徑為10奈米的石墨晶體粉末。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臨風拂柳

路荀

倚闌斜望春庭月

扭軲轆甄團

人在小歡喜開局就考試

是半夏呀

烈酒溫茉莉

這也能撞名

敗給姜綰濘

賀姜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