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未至盛夏,景苑中一池芙蕖不過堪堪立了花苞,搖搖在水中張望。

景苑中平素打理得極好,行走花徑中,各色花卉競相開放。

席間早已擺好了瓜果,桌几鱗然有序,沿著水畔支著。溪畔立有竹子打造的高架,蜿蜒爬滿了紫藤花,倒形成了一道紫色的廕庇。

微風拂過,陣陣幽香襲來,席間更添寧靜舒適。

瑞寧公主是本次宴席的主人,自是上了上首的涼亭內。她知道窈娘乃是第一次參加此類宴席,且與席間諸人都不熟絡,便囑咐了王芷蘭與謝丹秋照應著窈娘。

謝丹秋熱烈豪爽,王芷蘭端莊守禮,與瑞寧公主相交甚篤,脾性自也相投。

她們二人對顧窈娘印象本也不差,如今瑞寧公主顯然是對窈娘十分看重,自是應下,擁著窈娘在席間挨著坐下。

公主府的碗碟十分精緻。

高足甜白釉敞口盤上陽刻著如意紋,盛放著如枇杷、花紅、金銀水蜜桃、櫻桃等時令果子。

果子事先已經洗淨,大抵是冰盆浸果後取出,果子面上均勻地籠著一層薄薄的霜色。便是還未入口,便已感受到了其中的清涼氣息。

花宴自是少不了花,景苑中花卉養得很好,為著觀賞方便,瑞寧公主還命人擺了好些盆栽的牡丹與芍藥放在席間。

席間還有幾盆梔子。

常見的梔子多是單瓣,花雖香,花型卻小。今日公主府擺出來的梔子卻是少見的重瓣梔子。

花色瑩白如玉,花香清幽,穿透卻遠。席間總覺時時處處都能聞見那淡雅的香氣。

顧窈娘在謝丹秋面前總有些不自然,卻又小心不敢叫人看出來。

謝丹秋倒沒有這般細膩心思,只是她不願窈娘總是叫她謝娘子,嫌棄太過生疏,要求窈娘喚她阿秋。

“我是貞隆元年生,你是何時生的?”

“我也是貞隆元年出生的!”顧窈娘沒想到謝丹秋與自己倒是有緣,同年出生,又有了同一個未婚夫。

謝丹秋聞言也是驚訝,忙追問:“你是幾月的?我是六月生的。”

“我生辰是五月二十。”

“那豈不是沒幾天了?”謝丹秋湊到窈孃的身旁,親暱地挽了她的手臂,道:

“倒是沒想到,你竟比我還大了幾天。我今日竟還叫你妹妹呢!”

她一面說著,一面爽朗笑著。

“你生辰時,可要請我!”

謝丹秋不知自己與窈孃的那些淵源,見窈娘似有些僵硬,只當她是害羞,初次見面不適應這般親近。

可她平素便是這樣的性子,越是覺得窈娘羞澀,她越是覺得有趣。

王芷蘭扯了扯謝丹秋的衣袖,示意她不要嚇著窈娘。

“窈娘姐姐,我比你們小兩歲。你可以叫我小名阿晗。”

顧窈娘連忙點頭。她實在是不知該如何面對這個熱情爽朗的謝丹秋。

明知秦毓秀所為與謝丹秋應當是無關的,謝丹秋毫不知情,可心中難免介懷。

此時賓客次第落座,王芷蘭坐在顧窈娘身側,悄聲向她介紹著今日所來之人。

今日所邀皆是年輕一輩,有幾人窈娘也是認得的。

大皇子趙泱今日著了金絲緄邊的月白色錦袍,腰間仍舊掛著上次窈娘見到時所見的盤龍玉佩。

盧照安依舊少言寡語,倒是他一旁的盧景安,看見顧窈娘便目露兇光,似是齜著牙便想來尋窈孃的晦氣。

窈娘連忙將頭撇開。

卻看見一旁一個眉目清雅的公子,手中摺扇未動,眼角淚痣在日光下極為顯眼。

顧窈娘心中狠狠一震!

竟是秦毓秀!

窈娘到朔京後,這一月裡日日繁忙。顧行之向秦毓秀遞了兩次帖子,都沒有迴音,一來二去竟是忙忘了。

全然未料到今日會在瑞寧公主府見到他!

秦毓秀顯然也是看到了她。他想來也沒料到她會出現在這裡。眼中情緒複雜,有隱秘的欣喜、有焦慮、也有惶恐。

秦毓秀與顧窈娘都沒有想到,二人婚事生變後的第一次見面,竟會是在公主府的宴會上。

相比窈娘只是有些錯愕,秦毓秀則多了幾許惶然。

顧窈娘為何會出現在公主府的宴會上?她為何會與謝丹秋坐在一處?她想要做什麼?

她是不是不忿自己一朝得勢,便辜負了她,是含著恨來朔京毀了自己婚事的?

不行!婚事事小,若是自己欺瞞聖人的事被捅出來,那可就完了!

自己不過是另尋了更好的姻緣,欠她家的銀子也都還了,她還想如何?她想和謝丹秋說什麼?

自己原本對她還心存愧疚與憐惜。自小一同長大,也不是毫無情分。

在青雲縣上學時,也不是未曾真心期盼過成婚後相敬如賓的溫情。

原本還想著,顧窈娘長得倒也還算漂亮,若是聽話,倒也可以抬入府中做個妾。

可是謝家絕對不會允許自己有一個青梅竹馬長大的妾室,此事只能徐徐圖之,急不得。如今自己和她撇清關係,也是為了她好!

可她竟是這般等不得嗎?

顧家這個娘子,怎的這般不知好歹!

秦毓秀心中越想越氣。他原本對窈娘有著愧疚,見她第一眼甚至有些歡喜。

可看清了窈娘和謝丹秋坐在一處,心下頓時慌亂,對窈孃的愧疚登時煙消雲散,只剩下憤恨與惶恐。

可惜如今在公主府宴會上,眾人都看著,秦毓秀也不敢表現太過明顯。

只是到底修煉還不夠,面上依然能看出,他此時心情算不得好。

一旁的王芷蘭和謝丹秋顯然也發現了。

王芷蘭碰了碰謝丹秋的胳膊,用下頜向秦毓秀的方向挑了挑,道:“秦大人這是怎麼了?”

士子進士及第後,被挑入翰林院歷練計程車子,未來前途無量。

秦毓秀如今已領了翰林院的官職,在翰林院中做了從六品的翰林院修撰。與他同科的榜眼和探花也都進了翰林院,任了正七品的翰林院編修。

是以,如今大多稱秦毓秀一聲秦大人。

謝丹秋顯然也是不知。

“說不得是今日翰林院有事。不用管。”

眼神卻還是朝那邊不住地看。

今科探花郎也來了今日公主府的花宴,看起來是一個極為持重的青年,衣飾不甚華麗。他一張臉生得方正,不笑時覺得十分嚴肅,笑起來卻又給人憨厚之感。

王芷蘭向顧窈娘道:

“秦大人身邊那位方臉郎君,是今科探花張悟山。”

她捂嘴輕輕一笑:“聽說張大人不愛蔬果,倒是極為鍾愛點心甜食。喏,你看。”

她示意窈娘看張悟山几案上。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愛上鄰家哥哥

檸檬不萌丫

穿書:阻止反派黑化

知意yy

序言:夏天

月亮愛吃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