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官的建議下,剩餘的五人都接受了搜身和隨身物品的搜查。

就連女教師也不例外,換上了泳衣,也被搜查了房間。

最終,所有人的物品都被存放在了廚房的小櫃子裡,又把小櫃子鎖在了一個大碗廚裡面。

小櫃子的鑰匙交由上校保管,而大碗廚的鑰匙則交給了偽裝者。

這兩人身材魁梧,力氣大,任何人想要暴力從他們手上搶奪鑰匙,都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何況,一把鑰匙還不足以取出物品殺人,必須要兩把鑰匙一起,才能完成操作。

這樣一來,剩餘五人的安全係數,可謂是大大提高。

羅堅也不由得開始懷疑起自已剛才的思路,是不是走偏。

畢竟如果說剩餘五人之中,誰作為兇手,是最需要道具配合的,毫無疑問就是年邁的老法官了。

因為沒了道具,單憑肉身力量,他能否敵得過年輕的女教師都尚存疑惑。

更別提其他幾個壯年的男子。

而且物品的保管也十分合理,兩個最強壯的男人分開掌管兩把鑰匙,想要取出櫃子裡的物品,缺一不可。

也很好地分攤了把“警長徽章”交到“狼人”手上的機率。

從哪個角度你好像都不能質疑老法官就是隱藏在幕後的真兇。

不過,也並不能就此完全排除老法官的嫌疑。

畢竟還有一件最危險的武器,遺落在外,那就是上校的手槍。

昨晚上校在睡覺前將它放在了抽屜裡,起床後卻發現手槍不翼而飛。

如果是落在兇手的手上,想想都讓人不寒而慄。

剩下的五個人也學精明瞭,決定不再分散單獨行動。

他們商議後決定,五個人都齊聚在客廳之中,而有什麼非做不可的事,則安排一個人單獨去做,剩餘四人互相監督。

如此一來,假如是兇手單獨行動,他\/她絕無機會同時殺死抱團的四人。

而假若兇手就在四人之中,在被嚴密監視狀態下,也不可能再找到行兇的機會!

羅堅看到這裡,腦殼都快燒掉了。

和一些粗製濫造的推理電視劇不同,這本書裡的角色,都是有頭腦的!

至今還沒見出現過哪個NC,比如明知危險,還不聽從指揮,執意要一個人去送死,然後求錘得錘。

死去的人越多,剩下的人也就越精明。

在老法官主導的一番安排下來,羅堅已經完全想不到,身為兇手,這個局面要如何破解了。

這個局面,幾乎無解!

只要沒有人出現那種突然不聽指揮,留下可乘之機的降智劇情,羅堅實在找不到破局的方法。

敢把書裡的角色寫成這種高智商懂團隊配合的水平,確實厲害。

羅堅對這個叫阿加莎的女人,是徹底服了。

他現在完全一頭霧水,找不到破解謎團的關鍵,之前所做的筆記,也都成了無用功。

搞清楚兇手如何在這種局面下,還能按照童謠的順序,來進行謀殺,成為了推動他繼續往下閱讀的最大動力。

下一刻,他突然被嚇了一跳。

劇情推進到女教師獨自返回臥室洗臉,四個男人留在客廳內互相監視的進展。

然後,

一隻冰涼溼冷的手扼住了她的喉嚨!

屋裡竟然有人!!

羅堅看到這裡,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還真有未知的神秘兇手藏在別墅裡面啊?

也太特麼恐怖了!

但很快,伴隨著女教師的求救聲,客廳內的男人們衝進了房間。

卻發現是虛驚一場,所謂扼住了咽喉的“手”,不過是一根懸在天花板上的大水草罷了。

只是不知道是誰把這根水草悄無聲息地系在了女教師的臥室之中。

但無論如何,想必那個人很清楚女教師曾經做過的歹毒往事,她,曾經故意害死了一名孩子!

放任對方在海水裡溺亡!

所以海草的腥臭味,能夠喚醒女教師內心最為深藏的恐懼,讓她產生幻覺,從而以為兇手浮現,大聲呼叫。

只是,

意義在哪裡呢?

兇手這麼一番佈置,好像除了讓女教師受到驚嚇外,別無他用。

但羅堅很快就發現自已錯了,這番佈置並非毫無意義。

由於女教師的呼救聲太過驚恐,讓人誤以為情況危急,所以幾個男人都以最快的速度,衝進了臥室之中。

過程裡自然也就落下了年紀最大的老法官,他畢竟老了,無法在腿腳上和年輕人比。

但既然兇手已經出現,想必老人慢點就慢點吧,也沒有關係。

然而,

老法官卻遲遲沒有進入到臥室。

於是書裡的眾人和書外的讀者,都齊齊心裡一個咯噔。

暗道“壞了”,肯定出事了!

果不其然,等眾人返回客廳時,

只見老法官坐在高靠背椅上,身體兩側都各擺著一根燃燒的蠟燭,頭上還戴著開庭時才會穿戴的假髮和紅色長袍……

他死了!

腦袋被射穿,當場死亡。

配上上死亡時身上的裝扮和四周的情景,頗有一種接受審判的儀式感。

“五個小士兵,同去做律師;皇庭判了死,五個只剩四。”

羅堅頭皮發麻!

他的思緒已經完全凌亂了。

老法官也死了!

還死得有這麼儀式感。

關鍵是他的死引出了一個巨大的矛盾。

那就是兇手到底是不是存在於十個人之中?

如果是,剛才根本沒人有作案的時間,不僅一槍打死老法官,還給他戴上假髮,裹上紅袍,從容地佈置了一番現場。

而如果不是,為什麼地毯式的搜查,卻又找不到半點第十一人存在過的痕跡?

而且,還是那句話,出現一個未登場過的角色,作為最後真兇,對於一本推理小說而言,是天大的敗筆。

即使身為作家的阿加莎不懂這個道理,顧知書也肯定懂得。

別忘了,前面更新的“推理大師的噩夢”系列互動影片裡,就明確地提出過相關觀點。

所以這本書前面花了那麼多的篇幅去描寫十個人之間的勾心鬥角,如果出現結局真兇是第十一人。

只能用爛尾來形容。

如此一來,顧知書也不可能給予這本《無人生還》那麼高的評價,甚至都不會拿出來發行。

綜上,邏輯上告訴羅堅,兇手肯定在十人之中,但理性又告訴他,剩下的那四個人,根本就不存在作案的時間!

小腦都要萎縮了!!

羅堅的眉頭皺成了一個“川”字,心裡如一團麻球,怎一個亂字了得。

幸好,經歷過前面幾次互動影片的折磨,他學會了一個技能——

放手!

換個時髦點的詞語,兩個字——開擺!

摩挲了一下剩下的頁數,羅堅估計,大概還剩下20-30%的內容。

既然如此,就一口氣看完大結局吧!

羅堅好好冷靜了一下,然後繼續翻開書頁。

一個疑惑在剩餘四人腦海中揮之不去,為什麼兇手在開槍時,沒有任何一個人聽見槍聲?

當然,由於此時小島處於被暴風雪包圍的惡劣天氣,風聲呼嘯,而女教師的吶喊聲又很大,忽略了槍聲的可能性並非沒有。

剩下的四人驚魂未定,但飽受折磨的精神狀態,已經不允許他們繼續疑神疑鬼了。

於是決定一起返回房間內先好好睡一覺。

四人同時開門,又幾乎是同時上鎖,如此才能勉強安心下來。

唯獨上校,回到房間之內,卻意外地發現,殺死了法官那把手槍,竟然不知不覺間,又被放回到了自已的抽屜裡面。

讀者看到這裡,一個個背脊發涼。

太詭異了!

到底是誰,能在別墅內神出鬼沒,像鬼魅一樣來無影去無蹤?

既可以潛入女教師的臥室,在天花板上纏上水草,又可以在殺完法官後,潛入上校房間內,“歸還”手槍。

如果不是明知這是一本犯罪推理小說,估計很多人都把這書當靈異志怪類小說來看了。

無數如羅堅這樣的推理愛好者,更是一個個把頭皮撓破。

你要說以前的推理小說吧,無非就是在眾多嫌疑人之中,在無數複雜線索裡面,找到最有力的那一條,指證真兇。

但在阿加莎這本《無人生還》裡面,反而是作者主動把嫌疑人範圍,越縮越小。

以至於到了快結尾的階段,你不僅沒有能夠在眾多似是而非的可能性裡面,找出可能性最大的一個答案。

而是你根本就沒有頭緒!

嫌疑人?

不知道!

反正就剩下這四個人了,說了也是盲猜。

作案動機?

不知道!

每個受害者都不乾淨,但互相之間,又好像沒有任何仇殺的可能。

作案手法?

不知道!

兇手跟鬼一樣,到處亂闖,明明幹了這麼多事情,愣是一次都沒被抓住馬腳。

你別說書裡的幾個人慌得一匹,就算是開了天眼的讀者,也是懵逼得不要不要的。

第一次讀到都快結尾了,還完全沒有頭緒的推理小說。

一般遇到這種情況,都只有兩種可能——

要麼是不入流的小說,作者設定了一個自以為高明,實則奇爛無比的所謂“反轉”結局,最後強行圓回來,讓人“意想不到”。

要麼就是真正的神作,有巨大的驚喜在後面等著我們。

出於對顧知書深夜宇宙系列的信任,絕大部分讀者都還是耐下心來,最後一口氣讀完。

在房間之中,偽裝者萬分確信他聽見有人在客廳和走廊上走動的聲音。

他依仗身手敏捷,立即出門,看見了一道黑影消失在了屋外。

是真的有人!

偽裝者正準備追出去,卻突然停頓了腳步。

不,不需要去追!

現在他首先要做的,是立即返回樓上眾人居住的房間之中,把三個人都叫出來。

由於剛才他百分百確定,自已一定不會看錯,是有人在走動。

所以這個時候,在樓上的房間之中,必然有一個人的房間,是空的!

而那個人,就是隱藏在幕後的兇手!

上校和女教師先後被偽裝者從房間裡叫醒,開啟了房門。

唯獨是醫生,房間內遲遲不見動靜,並且已經從外面反鎖了房門。

三人基本確認,醫生就是那個離開的黑影。

但奇怪的是,帶槍的上校和偽裝者一起外出搜尋,卻再次一無所獲。

醫生就像是突然之間,就從人間蒸發了一樣。

或者正是如那首童謠所說——

“四個小士兵,結伴去海邊;青魚吞下腹,四個只剩三。”

被海邊的魚給吞了?

不,不能相信這種鬼話!

也許這首童謠存在的意義,就是從一開始就是為了這一刻進行佈局,讓人相信醫生的失蹤是一場無厘頭的死亡。

以此掩飾他還在自由行動,到處逞兇的真相。

沒人知道真相到底如何。

隨後,再次有受害者出現。

是偽裝者!

他的頭被一塊從天而降的白色大理石,砸得粉碎,趴在石階上面。

而大理石的座鐘,是放在女教師房間壁爐上的……

一隻熊!

一隻石頭熊!

恐懼感在書裡書外都瘋狂蔓延。

現在,十個人已經確定有七個人死亡,一個人失蹤。

兇手顯然還在肆無忌憚地按照“劇本”上演審判式的犯罪。

如果兇手不是失蹤的醫生,那就一定是剩餘兩人之中的其中一個!

女教師此刻的精神瀕臨崩潰。

上校也是精神高度緊張。

最後兩人商議決定,不再留守在別墅內,而是找到一個露天的開闊場地,不睡覺等到天亮。

就當兩人在夕陽西下的時候,去到海邊之際。

一件更為恐怖的事情發生了——

失蹤的醫生終於現身,不過,現身的是他漂浮在海上的屍體!

所有讀到這裡的讀者,幾乎都要感到窒息。

毛骨悚然!

如此一來,豈不就說明,在上校和女教師之中,必然存在著一名真正的兇手?

兩人都心中有所覺悟,知道這是最後的最後了。

上校本以為自已身強力壯,又有槍在手,佔據絕對的上風。

卻沒想到槍卻被女教師偷走,然後,擊穿了心臟……

就這?

羅堅往後翻了翻書頁,沒錯啊,只剩下不多的頁數了。

也就是說,故事即將走向大結局。

但,至少讀到目前為止,他一點要接近真相,開啟結局大門的感覺都沒有。

甚至他覺得,最後上校的死,和一開始富哥的死,給人的感覺上,沒有太大差異。

九個人的死亡,在身為讀者的他眼裡,就像是走了一次流水賬一樣。

你說驚訝吧,有點。

恐怖吧,有點。

驚悚也有點。

懸疑也有點。

但所有的感覺都不夠強烈,或者說,所有的鋪墊,還始終缺乏一個引爆點,將所有人的情緒,徹底點燃。

甚至乎,當最後倖存的女教師,也選擇以自殺結束這一切時,

面對這種全員死亡的結局,

身為讀者的羅堅,依然是處於一種發懵的狀態。

嗯,

死完了?

好吧,我早就猜到會是這樣。

但……

你丫的都死完了,我好像還是不知道兇手是誰啊!!!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月流煙渚

by不語

萬人迷美神總是修羅場中心

拖稿一萬年

開局成海軍,我墨鏡一戴誰也不愛

阿熙吃胖了

送你一束白山茶

溫昀晗

全球靈異:十人求生小隊

聞情泣血

異氣世界

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