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島的主人歐文夫婦要明天才能到達。

因此是島上別墅裡工作的男管家、女僕夫婦,以及奉命擔任秘書工作的女教師來接待前來的客人。

當晚的宴席上,十個人相談甚歡,氣氛還算融洽。

就在大家吃飽喝足,正在屋內閒聊之際,突然,一個廣播聲音響起。

“女士們,先生們,請安靜!”

別說是書裡的角色們嚇了一跳,就連身為讀者的羅堅,都心裡一驚。

難道在這荒無人煙的小島別墅內,竟然還藏著第十一個人?

想到可能有一個黑色的人影,露出雪白的牙齒,躲在陰暗角落裡偷窺著“十個小士兵”的一舉一動……

羅堅心裡有點發怵。

都怪顧知書!

要不是你那互動影片整出來一個黑色人影,也不至於讓人留下這麼巨大的心理陰影!

但隨即羅堅的注意力,就被廣播聲音所說的內容吸引。

他竟然細數了每一個人的罪狀,並且指控,在場的十個參與晚宴的人,都是身上揹負著命案,卻沒有接受到應有懲罰的殺人兇手!

怎麼回事?

難道所謂的邀請信,都是有針對性地傳送,專門遞給那些犯下了罪行,卻還逍遙法外的罪犯?

所謂的“無人生還”,難道並非是指兇殘的謀殺案件,而是一場——

審判?

一場以罪行制裁邪惡的正義審判?

這就有意思了啊!

還是第一次見這種模式的犯罪呢。

把十個揹負著命案,卻又都成功逃脫法律制裁的人,集中在一起,當眾宣讀他們內心深處最深沉黑暗的秘密,並且發出審判的“預告”。

這畫面,想想都很帶感!

而且,在這背後,可以挖掘的內容很多啊!

比如用不正義的手段進行正義的審判,到底是不是一種另類的正義?

比如現行法律存在的漏洞。

比如正義和邪惡的分界線。

比如該不該給一個犯下過不可饒恕錯誤的人,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等等。

一個廣播,好像就把一本單純的推理犯罪小說,上升了一個高度,把很多社會性問題融合了進來。

羅堅突然之間覺得,那個潛伏在別墅裡的黑影,好像不是那麼嚇人了。

相反,

有點可愛噠!

原來這些受邀請的來賓,才是全員惡人,反而是隱藏幕後的真兇,才是正義化身。

好,有趣!

故事真正進入到了正戲的部分。

眾人在屋內一番查詢,卻發現剛才的聲音是透過一臺留聲機傳播的,並非是別墅內出現了神秘的第十一人。

但這個發現,卻也側面證明了兩件事:

第一,有人知悉了在場十個人的罪行,並且精心佈局,策劃了這次的“士兵島”之行。

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陰謀!

是一場精心佈置的私刑審判!

第二,既然在別墅之中,沒有找到第十一人的存在。

那也就變相說明了——

幕後策劃者,可能就藏身在這十人之中!

羅堅有種雞皮疙瘩豎起的興奮感。

狼人殺!

他可太喜歡這種在好人堆裡揪出狼人的戲碼了。

透過證詞、不在場證明、排除法等等,一個個清洗嫌疑,最後找出真兇。

是最傳統的推理小說寫法!

顧知書,不,阿加莎終於不玩她擅長的詭計了麼?

要給所有讀者奉獻一場正統的推理盛宴了麼?

太好了!

我喜歡這個挑戰!

被“勝負乃兵家常事,少俠且重新來過”折磨得欲生欲死的羅堅,覺得自已這次一定能夠重振雄風,取得勝利。

他算是看清楚了自已身上的優缺點。

優點是堂堂正正,有大將之風,擅長正面破解難題,摧城拔寨,不在話下。

缺點是沒有那麼多花花腸子,對於詭計這種燒腦的玩法,略微有點經驗不足。

嗯,沒錯,我擅長的是正統硬核推理,這一次,才是我發揮才能的主舞臺!

我一定能夠找出真兇!

廣播之後,屋內的眾人心亂如麻,各自都坦白了自已過往曾經犯下的罪行。

大家都是殺人犯,誰也別埋汰誰!

然後一致決定,等第二天早上天亮,就立即離開這座讓人不安的小島。

而“富哥”顯然是最不把所謂的威脅放在心上的那一個。

他曾經不小心駕車撞死了兩名無辜的小孩。

在他眼中,殺人就殺了,只要法律沒有奈何他,就完全沒必要為此感到內疚。

他甚至還悠閒自在地舉起了酒杯,笑道:“為犯罪乾杯!”

然後把杯中的白蘭地一飲而盡。

緊接著——

他死了。

好像是被酒嗆了一口,面部抽搐,臉色發紫,窒息而亡。

死因是有人在他的杯子裡放了某些特殊的東西,比如氰化鉀這類揮發性極強的化學品。

導致他當場身亡!

看到這裡,羅堅瞪大了眼睛。

他想起了那首恐怖童謠——

“十個小士兵,出門打牙祭;不幸噎住喉,十個只剩九。”

剛才眾人在晚宴上用餐,可不就是打牙祭?

富哥喝了杯酒,被嗆住咽喉,窒息而亡,可不就是“不幸噎住喉,十個只剩九”?

所以,這首童謠的作用,不僅僅是渲染恐怖氣氛。

它更是一首——

殺人預告?!

難道說,在場的十個人,都會按照童謠之中所指示的順序,逐一被謀殺?

如此一來,刺激是刺激了。

問題是,兇手怎麼能夠做到?

羅堅實在是想不明白,假如兇手就在這十個人當中,他要怎麼才能完美復刻童謠上的內容,將眾人一一殺死?

而他自已,又該要如何逃脫童謠的詛咒,畢竟只有十個人,童謠裡面,可是“無人生還”的!

羅堅感覺疑惑的地方太多太多了。

卻也使得整個故事變得精彩紛呈起來,讓人慾罷不能,恨不得一眼就翻到最後,直接看大結局的真相。

不行!

要忍住!

否則就失去了閱讀推理小說的樂趣!

羅堅深呼吸一口氣,從床上起來,坐到書桌前方,開啟了筆記本。

接下來,他需要做些必要的記錄,以幫助自已化身名偵探,儘快破案了。

男管家在餐廳裡,看見桌子中央擺放著的小瓷人。

他呢喃道:“奇怪,我發誓本來應該一共有十個人才對!”

一句話讓羅堅心裡發冷,果然,兇手就在這棟別墅之中!

每殺死一個人,他就會從餐廳擺放著的十個小瓷人之中,抽走一個。

對應童謠裡的“十個小士兵”……

氣氛變得越來越詭異了,不安的氣息籠罩在每個人的心頭。

第二個受害者是女僕,她是男管家的妻子,被指控和丈夫一起,謀害了前任主人,奪取了主人的遺產。

女僕被發現在昨天夜裡一睡不醒,直接夢中去世。

可能是死於驚嚇過度後的心臟病發,也可能是其他。

總之……

“九個小士兵,秉燭到夜半;清早叫不答,九個只剩八。”

恐怖童謠再次應驗。

吃過早餐,剩下的八個人也沒能按照昨晚商議的那樣,離開小島。

因為沒有船會來接他們離去。

這座小島就像是一座專門為他們而建的審判所,在罪惡得到洗滌前,無人能夠離開!

《聖經》:罪惡終將受懲罰!

上校、醫生、偽裝者三個年富力強的男子,斷定必然有幕後真兇隱藏在這座小島上。

他們決定展開地毯式的搜尋,把那個人給揪出來!

但最終他們卻一無所獲,整個小島並不大,搜尋起來也並不費勁。

繞著海邊走了一圈,又把整棟別墅翻了個底朝天。

最終的結論是——

島上並沒有第十一人的存在,從頭到尾,都只有他們十個人在島上!

也就是說,兇手基本可以確定,就是十個人之中的一個。

不,準確來說,是還未死亡的八個人之一。

嫌疑人的範圍圈正在縮小!

而很快,第三位受害者出現。

將軍!

他因為妻子和下屬的私通,於是以權謀私,安排了那名下屬去執行一項必死的任務,成功除掉了情敵。

在早些時候,他失魂落魄地坐在海邊,彷彿已經預見了死亡的到來,認為島上的眾人,沒有一個能逃脫死亡的命運。

然後他就死了。

後腦遭到了鈍器的打擊!

也是第一次可以出現可以完全排除自殺可能,必然有真兇在幕後行兇的案件!

島上剩餘的七人也終於能夠確認,兇手,就隱藏在他們之中!

“八個小士兵,旅行去德文;流連不離去,八個只剩七。”

羅堅感覺自已背脊已經有點發冷,越來越不能直視這首童謠。

明明書中沒有出現太多血腥暴力鏡頭,但偏偏給人一種神經繃緊到了極致的恐怖感。

只要想到在自已身邊,朝夕相處的人群之中,潛藏著一個瘋狂的殺人魔,每天夜裡都在冷笑著磨刀,準備屠宰下一隻羔羊……

羅堅覺得如果自已是其中一員,肯定會精神崩潰,疑神疑鬼,對誰都不會再信任!

書裡的眾人也是一樣,都紛紛開口給自已辯白。

有人認為女人無法行兇,有人認為死了妻子的男管家可以排除等等。

但最終還是沒有任何一個人,擁有決定性的關鍵證據,可以徹底證明自已的清白。

於是主導了這場“庭審”的老法官,宣佈暫時“休庭”,讓大家好好再整理下思路,並且謹慎提防身邊的每一個人,不要給兇手再有可趁之機。

而老法官在和醫生的私下對話裡,似乎很是篤定,他已經鎖定了真兇的身份。

第三天早上,第四名受害者出現,是男管家!

他在洗衣房裡劈柴準備燒火做飯時,被人用大斧子劈了後腦。

當場斃命!

羅堅皺起眉頭,他從未見過如此寫法的推理小說。

要是這樣一個個殺下去,可以想象的是,到了最後,剩下的兩個人之中,必然就有一人會是兇手。

雖然也算是順理成章的結局,但作為一本推理作品,就這麼十個人一路殺下去,剩下的最後一個就是兇手,會不會顯得太平淡了?

就像是在走完一個流程似的。

羅堅覺得其中肯定還有貓膩!

他又想起了文聯出版社的宣傳語——極致的詭計!

目前為止,他還沒有發現詭計到底出現在哪裡,一個個罪犯都死有餘辜,好像被徹底清除只是時間問題。

而他,跟著書裡角色的證詞和思路,也完全無法判斷,誰是真兇的可能性最大。

因為每一個都是人渣!

是自已坦白了罪行的殺人犯!

這十個人之中,都完全沒有理由去代表正義執行對邪惡的審判。

因為他們本身就是被審判的物件。

除非……

有人是冒牌頂替者?

羅堅心裡一動,想起了十人之中的“偽裝者”。

他本是私家偵探,受到豪宅主人的任務委託,假扮成普通客人入住,目的是調查清楚其他九個人的秘密。

所以,這會不會是一個提示?

暗示那群受邀請的來客之中,其實是有頂替了身份的“正義使者”存在?

誰的身份會最合適呢?

羅堅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一個人——

法官!

還有什麼比法官更適合當“審判者”的嗎?

可能他們所見的法官,根本就不是原本的那個法官,而是一名偽裝者。

甚至可能原本法官的屍體都早就被藏在了這棟別墅之中,用來滿足童謠的要求。

羅堅心中一動,覺得自已可能已經很接近到真相了。

第五個受害者出現,是“老太太”布倫特小姐!

她是個喜歡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指責他人的尖酸刻薄之人,毫無人性,多年前曾間接害死了一名女僕。

她的死亡很有戲劇性。

是被人用針管扎死的,卻偽造成是被蜜蜂蟄死的慘狀,以此滿足童謠的內容——

“六個小士兵,捅了馬蜂窩;蜂來無處躲,六個只剩五。”

誰手上會帶有注射器的針管?

毫無疑問,醫生的嫌疑最大!

老法官也以此為由,提出搜查醫生皮箱的建議,果然,在皮箱之中,不見了注射器的蹤影。

當然,不能排除是被人故意偷走,以此嫁禍醫生的可能。

趁著質疑醫生的時機,老法官更是提出,建議所有人把有可能帶來威脅的物品,都集中起來,放在一個安全的地方,確保兇手不會再掌握讓人驚恐的武器。

比如藥物、手槍之類的。

在羅堅的眼中,老法官的嫌疑開始變得越來越大。

這個人,似乎有點太過於活躍了?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是大總裁

葳蕤南枝

心聲都被聽見了

靜夜尋風

世臻

文書小靈

四人友誼,你退出

江與燕的契約

無限流白月光

落夕恆秋

林瀟夕夢縈的新書

林瀟夕夢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