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王不屑道:“他敢!莫說是這些東西,就是他本人,還不是老子的!

再者說了,你看本王拿的是什麼東西?

都是打仗為國征戰用的東西!那些用來享樂的玻璃酒杯,咱不是就沒拿?”

眾將心裡笑道:你還是要點臉吧!

上次世子已經帶了那麼多酒杯去前線,早都給夠了!

連我們都是好幾套杯子,酒杯、茶杯、水杯都有!

不過,說是說,這幫老殺才見了倉庫裡的東西,都是眼熱的很,恨不得全部搬空!

比如,擲彈筒。

倉庫裡總共100門,炮彈500發,不必商量,全部貼上“走”的標籤。

連根毛都不給世子留下。

老殺才們心裡有數:這些東西,世子分分鐘就能造出來,不必擔心!

最終,李繼岌的庫房幾乎搬空,除了軍械、軍資,還有銀子。

當然,還有甕頭清。

李繼岌雖然心疼,但是也不能說什麼。

一是因為那是他理論上和生物學上的親爹,二是因為,這些東西本來就是用來打仗的。

現今晉軍跟梁軍在黃河兩岸對峙了好幾年,估計今年雙方就要魚死網破了!

所以,在德勝渡口修建永久的南北城,就是他李繼岌今年的首要任務。

第一步,當然是要把水泥運到工地。

在這個交通運輸極為不便的時代,運送水泥這樣的大宗建材,成本是很高的。

但也不能在當地建設燒製水泥的工坊,因為如果洩露出去配方,導致敵方也用水泥築城,到時候會給晉軍攻城帶來極大的痛苦。

李繼岌忽然想到,為了快速到達目的地,應當先修路。

路好走了,運輸的速度自然加快。

而且,先修十里路,然後這十里路就能作為快速運輸的通道,運送所需材料,就能再向前延伸十里路。

如此滾動,速度應該會很快。

還有一個時機的問題。

現在春季還沒到來,乍暖還寒,耕種土地的農民都還用不著上地勞作,正好讓他們去修路。

當然是給工錢的。

商業的奧妙就在於流通,給他們工錢,他們自然會去買東西。

買什麼東西?還不是工坊的產品!

這不,錢就又回來了嗎?

同時,正好利用修路的這段時間,研製出四輪馬車,應當可以彌補時間上的損失。

還有一個戰略性的問題,就是轉移晉王的興奮點!

晉王的興奮點就是兩個,一個是伶人,另一個太監。

但李繼岌始終找不到什麼好的辦法轉移晉王對太監的依賴。

晉王喜歡太監的原因,一個是出於控制領軍大將的目的,另一個是讓他們來解悶,聽他們說一些奇聞趣事,民間傳奇,打發無聊的時光。

能不能讓晉王對陌生事物的好奇轉變為愛好,並深陷其中?

如果是這樣,晉王必然就會遠離太監。

所以,要讓晉王增加新的愛好,比如,打麻將。

再有一個,就是器具!

晉王其實是多才多藝的人,會唱戲!

就憑這個,天下也沒幾個人能比得上。

剛開始,晉王閒得無聊,吼了兩嗓子山陝民歌,感覺很好。

但是,山陝民歌是什麼?

張嘴就是:想親親想的我睡不著覺!這有點太赤裸裸了。

晉王是有身份證的人,得含蓄一些。

後來就發現梨園是個好去處,那裡的人各個都是非常含蓄的,唱半天都不知道是啥意思,那是相當的含蓄。

所以,晉王才會迷上唱戲。

第二個,會作詩!

在五代時期,認字的都沒幾個,會作詩的就更少了!

那個後來也當了皇帝的李嗣源,就是個文盲。

更可貴的是,晉王不是漢人,是契丹的一個部族,沙陀族。

在漢人九成以上都是文盲的年代,這個會作詩的晉王當然是孤獨的。

而孤獨的人又是可恥的!

晉王不想無恥,但他想孤獨。

他多少有一點自恃清高、曲高和寡、享受孤獨的感覺。

所以,李繼岌決定,讓晉王晚幾天走,要讓他見證四輪馬車的誕生。

李繼岌對晉王說:“父王,您覺得現在後勤輜重的難點在哪裡?”

此時的晉王,早已不敢小看世子的見識,只能認真說道:“一個字,慢!”

李繼岌笑道:“父王,孩兒有辦法解決這個慢字!”

對於打仗的事情,才是晉王的第一嗨點,馬上問道:“如何解決?”

李繼岌說道:“一個是路,咱河東兩山夾一溝,出入不便;

另一個是車,兩輪馬車運量小。

孩兒準備修路、造四輪馬車!

如果父王前線不是太急,請父王等十天半月,就能看到孩兒的成果!”

晉王喜道:“爹等得及!不過,造四輪馬車,這等稀罕事,本王可是要參與的!”

你看,想對了吧!

晉王所有的作妖,都是閒的!

都是因為沒有健康積極向上的正當愛好導致的!

李繼岌正中下懷,說道:“那是當然!還要父王指點!”

第二天,李繼岌跟著晉王來到趙大錘的工坊。

現在,趙大錘已經從單一的製造產品,轉向了研發,就是專門給李繼岌服務的,負責把李繼岌的各種奇思妙想變成實物。

他的手底下有十幾個人,都是心思機靈的,不用粘毛,都比猴精。

而且他的實驗室也是全晉陽最為齊全的,甚至連反動、弱用的丹爐都有,不過是縮小的。

趙大錘第一次見到晉王,趕緊磕頭。

李繼岌介紹了趙大錘的功勞:“父王,左輪就是他親手打造的!”

晉王笑道:“好!有賞!”

趙鐵錘連忙道:“晉王!世子已經賞了小人三進的院子,小人知足,不敢再次領賞!”

晉王是專業唱戲的,當然是戲精,對李繼岌佯怒到:“此等功臣,怎能住三進的院子,換了,住四進的,與軍長同級!”

趙大錘都傻了!

你說啥?我自己一個工匠,跟軍長同級?

李繼岌正好給晉王和趙大錘面子,說道:“還不謝恩?”

趙大錘毫不含糊,爬在地上,DuangDuang(居然找不到相應的漢字!)就是幾個帶響的!

李繼岌讓人喊來吳老漢,給了他一份圖樣,做馬車的車體。

要求是要用榆木或水曲柳(李繼岌前世特別喜歡水曲柳的紋路,對它的質地也很瞭解)。

車輛最重要的部件當然是軸承!

這個劃時代的物件,也只能由李繼岌帶領趙大錘做出來。

首先安排趙大錘,要求造出來五十個精鋼小球,直徑三分(一厘米)。

然後是二十個鋼圈,直徑是兩種,一個是內有凹槽,另一個是外向凹槽;

還有擋板,就是圓形的精鋼片,周圍均布螺釘孔;

還有支撐架,就像豆莢一樣的一個圓圈鋼片,但中間要鼓起來六個包,用來固定鋼球。

沒錯,這就是精鋼軸承!

李繼岌前世就很疑惑,軸承裡的鋼珠是怎們放進去的?

這個疑惑一直伴隨了他20多年。

後來才發現,內外圈中間的鋼珠並不是放滿了的,只是佔據了一半的空間,剩下的間隙要用支撐架固定。

特麼的,這個前世的博士連硝化甘油和雷汞都能造出來,這算個啥?

還是那句話,技術是上不了檯面的,別人一看就會。

只有科學,別人是學不來的!

晉王就像跟班一樣,趙大錘走到哪裡,晉王就跟到那裡,他要親眼見證四輪馬車的誕生!

這個時代,只有兩輪馬車。

兩輪車的缺點,就是大部分的重量要壓在拉轅的馬身上,向前的力量自然就會減小。

而如果是四輪的馬車,馬匹不需要承擔向下的壓力,只需要向前拖拽就行。

只是第一天,李繼岌就很累。

說實話,以往搞出來那麼多東西,李繼岌也沒有像今天一樣親力親為!

但晉王更累。

對於打仗,他的決定大多出於遺傳老爹李克用的基因,基本不用動腦子,僅僅是本能的反應,就足夠梁軍喝一壺。

但是,工坊見到的東西,都是沒見過的。

又因為頗為喜好,自然要動腦子思索。

雖然累,但是晉王見到了新奇的東西。

比如,製作軸承鋼球的沙箱,澆築孔和排氣孔,打磨球體的腳踏式砂輪機。

這些,遠遠超出了伶人的裝腔作勢,和太監的插科打諢。

晉王當然是很高興的了!

晉王晚上沒有打麻將,叫來李繼岌,爺倆喝酒,說話。

李繼岌先說道:“父王,趙大錘的手藝還好吧!”

晉王笑道:“堪稱鬼斧神工!簡直匪夷所思!有這個人在,河東幸甚!”

李繼岌一本正經地說道:“他有啥本事!無非是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罷了!”

晉王聽聞此言,笑罵道:“你還小,得要臉!”

李繼岌舉杯跟晉王碰了一下,說道:“明日,吳老漢就會打造出車體,軸承也能做好,明日就能看見四輪馬車了。”

忽然,李繼岌不說話了,因為想起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橡膠!

沒有橡膠,就沒有充氣輪胎,運輸的效率還是很低!

不過轉念一想,有了平直的水泥道路,還有精鋼軸承的加持,就算是木頭的輪子,那個效率也遠超現世了!

這個事情,在李從泰遠赴海南的時候,李繼岌是忘了的。

他只是交待李從泰一定要帶回紡織的技術和機器,卻沒想起來橡膠,也沒想起來甘蔗。

而這兩個寶貝,對於民生和軍事的發展,太重要了!

此時想起來,倒也不用太過懊惱。

因為這個時候的海南,也沒有橡膠。

橡膠只有南美才有。

第三天,晉王父子早早來到工坊。

此時,趙大錘已經在安裝車輪了。

對於軸承,趙大錘毫不懷疑它的奇妙之處。

原因很簡單,這是世子要求的。

趙大錘現在根本不相信什麼菩薩、道仙,在他眼裡,世子就是一切!

世子放的屁,都可能是用來製作仙丹的引藥!

很快,四輪馬車組裝完畢。

強調一下,四輪馬車根本用不著差速器,只需要四個輪子獨立安裝就行。

車輪不能同軸,否則速度快了,轉不了彎。

但不同軸的方法只能用在像馬車這樣的外驅動的車輛上,如果是汽車等內驅動的車輛,必須是同軸的,否則就不能驅動。

這種情況下,就必須使用差速器。

由於四輪馬車可以實現自平衡,所以不用馬匹駕轅,可以套著四匹馬,一起拖拽。

這樣,馬車的運輸能力就得到極大提高。

李繼岌說道:“給馬車裝上四千斤的糧食,在新修的馬路上跑一跑!”

晉王聽到,頗為驚喜:四千斤!這對於軍糧和物資運送的好處太大了!

不說多載的貨物,單單是省下來的運糧兵的吃喝,就足可以滿足全軍一個月的所需用度!

但這還不是最激動的!

這幾天,好幾萬人大幹快上,從太原往鎮、定的水泥路已經修了幾十裡,快要出了晉陽地界,剛好用來測試。

這條路是正在修建的兩條路的其中之一。

兩路從太原出發,一條路經廣陽縣(今山西陽泉)出娘子關,下十八盤(山路,崎嶇難行),到達鎮州。

另一條路,經忻州、代州、雲州、蔚州到幽州。

這兩條路已經全面開工,今天試驗的,就是東出娘子關的那一條。

晉王看著往車上不斷裝貨的工匠,心裡盤算:要是一輛車能裝四千斤糧食,還走在平穩的水泥路上,那本王的幸福生活是不是要提前到來了!

馬車裝好,李繼岌剛要吩咐,卻見晉王飛身上了車轅的駕駛位,高高揚起馬鞭,興奮喊道:“本王親自驗證!”

說著,晉王一揮馬鞭,喊道:“駕!”

趕馬車是技術活,一般人拿不下來。

這其中有一套完整的人和馬對話的系統。

‘駕’是前進,‘喔’是右轉,‘咦’是左轉,‘籲’是停止,‘哨’是後退。

李繼岌在前世,見過三叔趕馬車,就是這樣的口令。

如果溝通得好,那馬兒就很聽話,基本上跟奴隸差不多。

但沒想到,晉王還會趕馬車!

果真是一個多才多藝的君王!

要是他能像駕馭馬車一樣,對手下的太保們多加管制,又或是能對太監伶人們指揮得當,更或者對劉玉娘施加威壓,那麼晉王李存勖也就不會成為五代歷史上的第一奇葩皇帝!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快穿:穿出ABO世界變成萬人迷

墨煙青花

我和他之間的青春

小星系

中州修真學院

欣悅奇蹟

寒門王爺

睡吧睡吧我親愛的狗唄

年代文軍婚甜蜜蜜

熊貓犬齊

噓!吃瓜!女頂流孕期養護指南!

茉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