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水庵附近零散分佈著幾個小村落,村民們臨山傍水,大多以打獵和耕種為業。

趙大寶就是其中一戶有名的狩獵人家,他專有些新奇想法,設計出的套繩、陷阱極為巧妙。別人收網時獵物大多已經斃命,最後無非是剝皮剔骨,變作口糧亦或賣給肉鋪,趙大寶卻時常能捉到一些活物。

人吃肉都圖個新鮮,活的獵物自然要比死的值錢,有一些毛色好些的兔子、鷂鷹,稍一打理就榮升為家養的寶貝,倘若官家小姐或者富家少爺看對了眼,收益又能翻上幾番。就這樣,趙大寶漸漸小有名氣,還娶到了正經八百的京城姑娘徐慧娘。

徐慧孃的父母在京都有間染布坊,膝下只有錦娘和慧娘兩個女兒。兩姐妹雖說眉眼相似,可脾氣秉性卻大不相同,錦娘一門心思要過大富大貴的日子,削尖了腦袋往當官的人家裡鑽,銀子花出去不少,才進了一個從四品的官老爺家裡做婢女。

在京都裡,從四品可不算什麼大官,慧娘搞不懂姐姐何苦使錢去做伺候人的事。錦娘卻言說官老爺府里人脈廣,若能逮個機會高嫁,就能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了。

慧娘見錦娘鐵了心,便也不再多勸。她是溫吞的性子,覺得趙大寶有一門手藝養家,嫁給他過普通人的日子也挺好。

徐慧娘與趙大寶起先過得也算恩愛,只是成親了快一年,慧孃的肚子還是沒有動靜。兩口子暗地裡找了郎中一看,才知道是徐慧娘不會生養。

這件事讓趙大寶如墮冰窖,回到家便指著徐慧孃的鼻子大罵:“我說你放著京城裡的富貴人家不找,偏願意嫁來我個獵戶人家,原來是知道自己有病,故意騙婚來的。”

徐慧娘拼命解釋自己並不知情,絕非成心欺騙。趙大寶非但不肯聽,還漸漸染上了酗酒的毛病。

自打那以後,趙大寶日漸暴躁,還經常喝得爛醉,歸家時稍有不順心,便對慧娘拳腳相加。

徐父徐母自覺女兒有短處,只好勸慧娘多加忍耐,以後說不定就好了。

彼時徐錦孃的主子——李知府家的庶女李鳳蘭,已經入宮得了封號,因徐錦娘伺候周到,便帶了她一起進宮。自此錦娘不得歸家,徐父徐母就算再想念,也得等到特許探視的那一天,在皇宮的角門處匆匆一見。

有一個冬夜,趙大寶又要出去喝酒,徐慧娘苦勸未果還捱了兩巴掌。她正獨自在家中垂淚之時,徐母突然登門,懷裡還抱了一個小小的嬰兒。

徐慧娘細問之下才知道,姐姐宮裡的小姐妹跟侍衛私通,不得已才生下了這個孩子,那小宮女害怕事情敗露,原本打算溺死這個男嬰,可錦娘想到了妹妹的處境,就冒險給送了出來。

徐母還說,錦娘反覆叮囑,這事擱在宮裡頭可不算小,走漏了風聲怕是要連累人丟性命,這孩子的出處要爛在肚子裡,千萬不能外傳半個字。徐慧娘又驚又喜,連忙應了。

這個命大的嬰孩就是趙石頭,徐慧娘不敢跟趙大寶講明,只說是母親在河邊漂洗布料時撿到的孩子。

趙大寶冷冷回了一句:“別是你母在外邊替你拐來的就行。”

縱使趙大寶嚷嚷著“才不稀罕替別人養兒子”、“羊肉貼不到狗肉身上”,但出去喝酒的次數卻明顯少了。

徐慧娘對著趙大寶央求,趙石頭是撿來的事情絕口不提,這孩子全當親生的養。

趙大寶“哼”了一聲算是回覆,徐慧娘終是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紙紮女友

鬱郁不匆匆

末世求生,祖宗玄學他亮了!

撕棉花

情緣深重

日月當曌

快穿萬人迷,瘋批反派誘哄求親親

暴躁的小池

衝!假千金吃瓜發瘋第一名

念念予

論工具人如何發揮主觀能動性

希二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