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點頭贊同,然後轉向闞澤道:“闞澤,你可願意擔當此重任?”

闞澤毫不猶豫地跪倒在周瑜面前,堅定地說道:“我願意!為了主公的大業,闞澤願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高嚴:“除了闞澤,還需一人。”

黃蓋:“我願意!”

周瑜:“公覆,要行此計,需要受些苦。”

黃蓋:“我受孫氏厚恩,雖肝腦塗地,亦無怨悔。”

翌日,周瑜鳴鼓大會諸將於帳下。高嚴也一同列席。

周瑜:“操引百萬之眾,連綿三百餘里,非一日可破。今令諸將各領三個月糧草,準備禦敵。”

黃蓋:“莫說三個月,便支三十個月糧草,也不濟事!若是這個月破的,便破;若是這個月破不的,只可依張子布之言,棄甲倒戈,北面而降之耳!”

周瑜勃然變色,大怒曰:“吾奉主公之命,督兵破曹,敢有再言降者必斬。今兩軍相敵之際,汝敢出此言,慢我軍心,不斬汝首,難以服眾!”

黃蓋亦怒曰:“吾自隨破虜將軍,縱橫東南,已歷三世,那有你來?”

瑜大怒,喝令速斬。

甘寧:“公覆乃東吳舊臣,望寬恕之。”

周瑜大喝:“汝何敢多言,亂吾法度!左右將甘寧亂棒打出。”

眾官皆跪告曰:“黃蓋罪固當誅,但于軍不利。望都督寬恕,權且記罪。破曹之後,斬亦未遲。”

瑜曰:“若不看眾官面皮,決須斬首!今且免死!拖翻打一百脊杖,以正其罪!”

當日戌時,闞澤過江獻上降書。

闞澤:“黃公覆乃東吳三世舊臣,今被周瑜於眾將之前,無端毒打,不勝忿恨。因欲投降丞相,為報仇之計,特謀之於我。我與公覆,情同骨肉,徑來為獻密書。未知丞相肯容納否?”

操拆書,書略曰:蓋受孫氏厚恩,本不當懷二心。然以今日事勢論之:用江東六郡之卒,當中國百萬之師,眾寡不敵,海內所共見也。東吳將吏,無有智愚,皆知其不可。周瑜小子,偏懷淺戇,自負其能,輒欲以卵敵石;兼之擅作威福,無罪受刑,有功不賞。蓋系舊臣,無端為所摧辱,心實恨之!伏聞丞相誠心待物,虛懷納士,蓋願率眾歸降,以圖建功雪恥。糧草軍仗,隨船獻納。泣血拜白,萬勿見疑。

刁茂坐於身旁,幾欲言語,但又止住。

曹操於几案上翻覆將書看了十餘次,忽然拍案張目大怒曰:“黃蓋用苦肉計,令汝下詐降書,就中取事,卻敢來戲侮我耶!右推出斬之。”

澤面不改容,仰天大笑。

曹操:“我已識破奸計,汝何故哂笑?”

闞澤:“我不笑你。我笑黃公覆不識人耳。”

曹操:“我如何不識人?吾自幼熟讀兵書,深知奸偽之道。你這條計,只好瞞別人,如何瞞得我!”

闞澤:“你且說書中那件事是奸計?”

曹操:“我說出你那破綻,教你死而無怨:你既是真心獻書投降,如何不明約幾時?你今有何理說?”

闞澤聽罷,大笑說:“虧你不惶恐,敢自誇熟讀兵書!還不及早收兵回去!倘若交戰,必被周瑜擒矣!無學之輩!可惜吾屈死汝手!”

曹操:“何謂我無學?”

闞澤:“你不識機謀,不明道理,豈非無學?”

曹操:“你且說我那幾般不是處?”

闞澤:“豈不聞背主作竊,不可定期?倘今約定日期,急切下不得手,這裡反來接應,事必洩漏。但可覷便而行,豈可預期相訂乎?你不明此理,欲屈殺好人,真無學之輩也!”

曹操聞言,改容下席而謝曰:“我見事不明,誤犯尊威,幸勿掛懷。”

闞澤:“吾與黃公覆,傾心投降,如嬰兒之望父母,豈有詐乎!”

曹操大喜:“若二人能建大功,他日受爵,必在諸人之上。”

闞澤:“我等非為爵祿而來,實應天順人耳。”

曹操:“煩先生再回江東,與黃公覆約定,先通訊息過江,吾以兵接應。”

闞澤:“某已離江東,不可復還。望丞相別遣機密人去。”

曹操:“若他人去,事恐洩漏。”

闞澤辭別出營,再駕扁舟,重回江東,來見黃蓋,細說前事。

柴桑大營,周瑜正與高嚴議事。

突然中軍之外的大旗被風吹動,周瑜猛然想起一件事,大叫一聲,往後便倒,口吐鮮血。

左右救回帳中。諸將皆來動問,盡皆愕然相顧曰:“江北百萬之眾,虎踞鯨吞。不爭都督如此,倘曹兵一至,如之奈何?”

高嚴笑道:“公瑾之病,我亦能醫。”

待周瑜醒來,高嚴入見。

高嚴:“我有一方,便教都督氣順。”

周瑜:“願先生賜教。”

高嚴索紙筆,屏退左右,密書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寫畢,遞與周瑜曰:“此都督病源也。”

周瑜:“先生已知我病源,將用何藥治之?事在危急,望即賜教。”

高嚴:“我雖不才,曾遇異人,傳授奇門遁甲天書,此書能占卜預測天氣。”

周瑜:“近期可有東南風?”

高嚴根據當前時辰排出奇門遁甲盤,看著心算了一遍。

高嚴:“十一月二十日至十一月二十二日,刮三天東南風。”

總攻當夜,天色清明,微風不動。

周瑜對魯肅說:“高嚴之言謬矣。隆冬之時,怎得東南風乎?”

魯肅:“吾料高嚴必不謬談。”

將近戌時時分,忽聽風聲響,旗幡轉動。瑜出帳看時,旗角竟飄西北。霎時間東南風大起。

周瑜駭然:“此人有奪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測之術!若留此人,乃東吳禍根也。及早殺卻,免生他日之憂。丁奉、徐盛趕緊前去捉拿高嚴並立即斬首!”

二人翻找遍大營,未見高嚴。問及士卒。

士卒言:“已登船走矣。”

丁奉、徐盛便分水陸兩路追襲。徐盛教拽起滿帆,搶風而使。遙望前船不遠,徐盛在船頭上高聲大叫:“軍師休去!都督有請!”

只見高嚴立於船尾大笑曰:“上覆都督:好好用兵;我暫回夏口,異日再容相見。”

徐盛見前船無篷,只顧趕來。看看至近,趙雲拈弓搭箭,立於船尾大叫曰:“我乃常山趙子龍也!奉令特來接軍師。你如何來追趕?本待一箭射死你來,顯得兩家失了和氣。——教你知我手段!”

言訖,箭到處,射斷徐盛船上篷索。那篷墮落下水,其船便橫。

趙雲卻教自已船上拽起滿帆,乘順風而去。其船如飛,追之不及。

於是二人回見周瑜,言高嚴預先約趙雲迎接去了。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那年,遇上了更好的她

誰家少年

我繫結了概念神系統

我是二次螈

羅碧姜竹

一見我珍

快穿:瘋批綠茶養成記

韓槿

故事書

迷你少男團

岑鞏

旺旺奶糖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