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這杜曾別了陶侃,就帶兵圍困了宛城。這時在宛城駐守的是都督荊州江北諸軍事的荀崧,荀崧沒想到杜曾會來的這麼突然,於是召集屬下官員商議,荀崧問道:“城中兵糧還能維持多久呢?”

糧官答道:“大概一個月吧!”大家一聽不由得有點慌亂了。

荀崧說道:“當下情況緊急,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呀!現在需要有人能衝出重圍去向前任襄陽太守石覽求救。不知道各位誰能領命呢?”大家你看著我,我看著你,一個個面面相覷,都不敢領命。荀崧看著一群幕僚不由得長長的嘆了幾口氣,自言自語的說道:“這可如何是好?”

荀崧看著這情況,於是拍著茶几起身說道:“既然大家都覺得為難,那就只能讓老夫親自去了,不過等我出……”

這話還沒說完,就只見門外走進一位東方小貞德來,年方十四歲,看著父親一臉沮喪,拍著胸脯說道:“父親,既然沒人敢去,就把這項任務交給我吧!”

荀崧一看心中一喜原來是親女兒荀灌,不由的嘆息道:“雖然你從小習武,但是現在在打仗,而且你還小。外面的敵人太多太危險了”

荀灌奮然答道:“國破家亡之時,每一個人都有責任站起來拿起武器保衛家園,昔日甘羅十二歲就出使趙國為秦國奪下十二城。你女兒我也從來不覺得自已比甘羅差多少!”

荀崧笑哈哈的答道:“好!哈哈哈哈,那爹今日就同意你了,但是萬事要小心,不可魯莽。”

旁邊坐著的僚佐,都不禁一個個的臉紅了起來,嘖嘖稱奇,一臉愧疚。荀灌又向外召集軍士,慷慨激昂的和他們說道道:“今日宛城被困,我們現在必須同舟共濟,拿起武器對抗城外的敵人。現在有誰願意和我一起突圍的,就站在我的左手邊。”說完,就有數十名身強力壯計程車兵站了出來,組成了一支敢死隊。

半夜時分,只見荀灌揹負長弓,腰佩利劍,身穿輕甲帶領著幾十名勇士,來到城牆上順著繩索下了城來。趁著夜色悄悄突出重圍。不料,還是引起杜曾軍哨兵察覺,被追兵一路追殺。荀灌等人邊打,邊撤。一直往北跑到魯陽的山中,最終只有荀灌和十幾個士兵成功突圍了出來,日夜兼程,跑了三天三夜,終於趕到襄城,進見了石覽,荀灌將爹的書信給他,說明來由。

石覽一看眼前這位小姑娘,不由得豎起來大拇指,說道:“小姑娘呀!你可是真厲害呀!不遠百里冒著生命危險來到襄城。要是這大晉王朝能多幾個像小姑娘你一樣的豪傑,現在的天下也就不會這麼亂了。”

荀灌笑嘻嘻的摸著後腦勺,說道:“伯父,你說笑了,我哪裡有這麼厲害呀!現在還是請你快快出兵吧!不然就晚了。”

石覽答道:“我手下只有五百騎可以前往救援。但是杜曾此人驍勇善戰,我部冒然前往,勝算不大。”石覽思慮了一番:“如果能請到尋陽太守周訪出兵,這樣就有足夠的兵了,宛城之圍就可以解了!”

荀灌一挑眉毛,轉念一想,對石覽說道:“那我這就去找周訪。”

石覽說道:“你剛剛才到我這,身體能受得住嗎?”

荀灌說道:“為了父親和宛城裡的百姓,這點苦算得了什麼!”

石覽:“好吧!那我再給你寫封推薦信,說明事情的來由。”

荀灌說道:“好!”隨即就從石覽府上借了匹馬,就連忙上路去找周訪了。周訪見了荀灌,聽他說完了情況,立刻派遣長子周撫率領精兵三千和荀灌以及石覽的五百騎一起火速進軍宛城,救援荀崧。

宛城解圍後。荀崧親自到城外迎接石覽和周撫,感謝他們的援救並擺筵席,招待了二位將軍。宴席中談到荀灌突圍之事,石覽和周撫都讚不絕口。石覽對荀崧道:“荀家能有此虎女,真是天下之大幸呀,實在是可喜可賀。”

周撫附和道:“宛城解圍,百姓得救,灌兒功不可沒,當屬第一個功臣,灌兒不愧是一代巾幗英雄,來來來,我敬你一杯。”從此之後,灌娘之威名,突圍救父之事,為當時之人所樂道。

卻說這杜曾兵敗退到了順陽,寫了封書信派人遞給了荀崧,寫道:“希望將軍收納我,我現在願意去討伐丹水賊,來贖我身上的罪”。荀崧信以為真就答應了。陶侃聽說後,就給荀崧回了書信說道:“杜曾兇狠狡猾,他就像那鴟梟一樣,連自已的母親都能吃的人。這個人要是不死,這附近的州郡只怕永無寧日,將軍應該把我說的記在心上。”於是荀崧就沒有接納杜曾的投降。不久杜曾有帶領著兩千多賊寇圍困了襄陽,然而幾天都沒能攻破城門,也就走了。

王敦所寵信的錢鳳,一直很嫉妒陶侃的功勞,多次向王敦詆譭陶侃。陶侃將要回江陵,想到王敦那兒去陳說解釋。朱伺和皇甫方就勸諫說道:“您進去以後就一定出不來了。”陶侃不聽。到了以後,王敦果然扣留住陶侃不放。這時王敦想擴大自已的勢力,就讓自已的堂弟丞相軍師祭酒王廙去擔任荊州刺史。荊州的官吏鄭攀、馬雋等就給王敦上書,挽留陶侃,王敦大怒,回覆罵道:“這天下是不是就只有陶侃一個人了啊?你們要是不想幹,也可以滾蛋。”

鄭攀等人因為陶侃剛剛消滅了大賊寇,卻被貶黜,大家都很鬱悶,加上王廙猜忌難以共事。鄭攀於是率領部眾三千人到溳口駐紮,不久就帶領著官兵一起投靠了杜曾。鄭攀等就聯合杜曾發兵,突襲了王廙,王廙潰退跑到了江安縣。杜曾與鄭攀等人於是又向北投靠了第五猗。王廙又帶兵前去討伐杜曾,又被杜曾打敗。

王敦這時就懷疑鄭攀這些人是受陶侃暗中指使的,於是就身披鎧甲手持利劍將要殺陶侃,王敦說道:“陶侃,鄭攀謀反是不是你指使的,從實招來。”

陶侃回答道:“我現在天天都被你關押在這裡,如何指使?”王敦把陶侃又帶了回去,來來回回四次,猶豫不決。

陶侃表情嚴肅地說:“您雄才大略,應該能夠決斷天下的大事,為什麼這樣猶豫不決呢?”說完就站起來向廁所走去。

諮議參軍梅陶、長史陳頒對王敦說:“周訪與陶侃是姻親,就像左右手,哪裡有截斷人的左手而他的右手卻沒有反應的呢?”王敦於是放棄了猜疑,就安排豐盛的宴席為陶侃餞行,陶侃便連夜出發去廣州上任刺史了,王敦還提拔他的兒子陶瞻擔任參軍。

當初,交州刺史顧秘死了,於是顧秘的兒子顧壽就代理州政。帳下督梁碩不服,就起兵攻打顧壽,並把他殺了,梁碩於是獨自控制了交州。王機認為自已是偷偷擔任廣州刺史的,擔心王敦討伐,正好這時交州刺史有缺。就向王敦請求改到交州任職。正遇到杜弘到王機這裡投降。王敦於是想用王機的力量來討伐梁碩,就把收降杜弘當作王機的功勞,就讓王機轉任交州刺史了。王機到鬱林,梁碩就帶兵前來抗拒王機。王機不能進去,就又與杜弘以及溫邵、劉沈謀劃再回去佔據廣州。這時陶侃到達了始興,州里的人都說應當觀察形勢,不能輕率前進。陶侃不聽,直接到達廣州,但廣州所轄的各郡縣都已經迎奉了王機。杜弘就假裝投降,陶侃揣摩透了他的陰謀,上前攻打杜弘,把他打敗了,在小桂抓獲劉沈,又派遣督護許高討伐王機,趕跑了王機。王機在路上病死,許高挖出他的屍體砍下首級。部將們都請求乘勝攻打溫邵,陶侃笑著說:“我已經顯示了威名,還用得著派兵嗎?只需一紙信函自然就平定了。”就給溫邵去信告諭。溫邵因恐懼就逃跑了,跑到始興就被抓獲了。杜弘也向王敦投降,廣州於是平定。王敦就任命杜弘為自已的心腹將領,很是寵幸。

漢大司馬劉曜攻上黨,在襄垣將劉琨的軍隊打敗。於是劉曜想進攻陽曲。漢主劉聰知道後,覺得不妥,就派遣使者對劉曜說道:“長安尚未平定,應該先攻破長安,屆時劉琨也就是驚弓之鳥。”於是劉曜又屯兵蒲坂準備進攻長安。

劉曜帶兵進犯了北地郡,晉愍帝任命麴允擔任大都督、驃騎將軍,抵禦劉曜。又讓索綝負責長安城防禦。劉曜進軍攻取了馮翊,太守梁肅逃奔到萬年縣。劉曜轉而進犯上郡。麴允離開黃白城,到靈武駐軍,因為兵力微弱,不敢冒然前進。

當下長安危機,晉愍帝多次向丞相司馬保求援,可是司馬保身邊的官員都說:“被蝮蛇咬了手,壯士應該截斷手腕防止蛇毒蔓延。現在胡人賊寇士氣正盛,應當暫時截斷隴地的道路來觀察事態的變化。”從事中郎裴詵說:“現在蛇已經咬頭,頭難道也能截斷嗎?”司馬保這才以鎮軍將軍胡崧為前鋒都督,等各軍集中後始進發。麴允知道後不能決斷,就對索綝說道:“不如把愍帝送到司馬保那裡去。”

索綝說道:“要是司馬保得到了天子,我們還能有什麼呢?”於是就沒有動。眼見長安要被破,周圍的官僚也就不再進奉朝廷了,朝廷中的文武百官都飢餓睏乏,就靠撿穀子來生存了。

劉曜圍攻北地太守麴昌,大都督麴允率領三萬步兵騎兵去救援。劉曜環繞著城牆縱火,濃煙滾滾遮蔽天日,派奸細造謠欺騙麴允說道:“郡城已被陷落,去了也沒用。”部眾們聽了後驚懼不已,四處潰散。劉曜追擊,在石谷打敗麴允,麴允逃回了靈武,劉曜於是佔取了北地。

劉曜進犯涇水以北,渭水以北各城全部潰敗。劉曜抓獲建威將軍魯充、散騎常侍梁緯、少府皇甫陽。劉曜平常聽說魯充賢能,賜給他酒並說:“我得到了您,長安就算拿下了!”

魯充說:“我身為晉朝將軍,國家淪喪失敗不敢求生,只求一死。”

劉曜說:“真是義士。”賜給他劍,讓他自殺了。梁緯的妻子辛氏,容貌美麗,劉曜召見她,說道:“小娘子今日不如嫁給我吧!”辛氏大哭說:”我的丈夫已死,我怎能一個婦人而侍奉兩個丈夫呢?“說完就自殺了。

劉曜步步逼近長安,晉愍帝四面請求勤王,朝使迭發,幷州都督劉琨,擬約同代王猗盧一同入援關中。但這時猗盧卻被他兒子殺了,部落內部一片混亂。原來這猗盧寵愛小兒子拓跋比延,就想把長子六修以及六修的母親一起廢了拓跋六修來朝見,拓跋猗盧讓他給拓跋比延行禮,拓跋六修不答應,憤怒的就走開了。這拓跋猗盧寵愛自已的小兒子,於是就想了個辦法,他讓拓跋比延乘坐自已輦乘,派人當先導和隨從,出去巡遊。拓跋六修遠遠看見,以為是自已的父親拓跋猗盧,便在路左邊伏首拜謁,來了一看,原來是拓跋比延,拓跋六修感到羞恥又慚愧,於是憤怒地揚長而去。拓跋猗盧召見拓跋六修,拓跋六修不來,拓跋猗盧勃然大怒,率領軍隊討伐拓跋六修,結果被拓跋六修打得落荒而逃。拓跋猗盧穿上百姓的衣服逃到百姓中,卻被一位婦人認出了他,於是這婦人就轉告了正在追趕猗盧的拓跋六修,六修一不做二不休就把他爹給宰了。這拓跋普根聽說後,又帶兵來打六修,進而拓跋氏內部亂成一團。因而劉琨看自已沒有盟友相助,也就乾脆看晉愍帝自生自滅了。

這邊焦嵩、竺恢、宋哲都帶兵救援長安,散騎常侍華輯監督京兆、馮翊、弘農、上洛四個郡的軍隊,駐紮在霸上,但都畏懼漢兵的強大不敢前進。相國司馬保派遣胡崧帶兵去援救,在靈臺攻打劉曜,打敗了他。胡崧卻擔心國威重新振作,使得麴允、索的勢力變強,就帶領城西各郡軍隊駐紮在渭水以北地區不前進,隨後回師槐裡。(這不知道是一群怎樣的官僚階層,眼看著國家覆滅,身首異處之時,還在想著自身權勢的得失。在專制社會的歷史長河中,這種只把權力當做自身獨有,卻不能使其成為一種行政管理的職責的思想常常深入這個國家的各個階段。我們看中國歷史你會驚奇的發現這個古往今來一直都是人口大國的國家,從來就沒出現過有全民為國而戰的時候。專制統治,使得人民漸漸的覺得這個所謂的“國家”其實是某一些人的“家”,久而久之,人心麻木。)

劉曜見晉軍的援軍觀望不前,大喜,於是揮兵大進,直殺到長安下。劉曜攻陷了長安的外城,麴允、索綝退到小城自守。劉曜於是把內城圍得嚴嚴實實,這樣就使得內外斷絕了聯絡,城中開始鬧饑荒,一斗米值二兩金子,人吃人,城裡人死了一大半,兵士逃亡不能控制禁止,只有涼州義兵幾千人,誓死不動。京城糧食倉庫有還剩幾十個麥餅,麴允就把這些已經有點發黴的餅弄碎做成粥來供愍帝食用,不久也吃光了。過了一會,晉愍帝哭著對身邊的人說道:“現在都這這樣了,外無救援,城內又沒有了糧食,為了全城百姓我覺得我們應該應該出去投降得了。即使我們君臣死了,只要讓百姓有所存活,那也是大義呀!”說完接著又感嘆說:“耽誤我的事業的,是麴允、索綝這兩個狗賊呀!”於是派侍中宗敞給劉曜送交投降書。

索綝在半路上把宗敞給劫住了,又派他的兒子去對劉曜說:“現在城中的糧食還足夠維持一年,是不容易攻克的,如果應允封索綝為儀同、萬戶郡公,那就請求獻城投降。”劉曜把他殺了送回屍首,說:“像索綝這種卑鄙小人不過是為了苟活求官罷了。要真的能維持一年還要說這種話。像這種不知廉恥的敵人,一定是竭盡全部兵力打到底,然後佔取該地。現在按索綝所說的這樣,天下的惡人都一樣,總是互相攻殺。如果軍隊、糧食確實沒有用完,就可以盡力堅守;但如果軍糧用盡兵勢微弱,你們也就應該早點明白上天的旨意。”(像索綝、麴允這類人,當初名義上是要立晉愍帝來匡扶江山,然而這不過是拿著晉愍帝來當作自已的權杖,來發號赦令罷了,從而獵取個人功名。這就是沒有人性的政治,這樣的官僚階層必定會蛻化成一群野獸,這些個官僚往往是茹毛飲血,還樂此不疲。)

這索綝收到了自已兒子的頭顱,不禁痛哭起來,一會又害怕起來,生怕被活活的被困死在長安城中。於是就就找來宗敞,把降表送到劉曜手中,叮囑他一定要好言相對。

宗敞來到劉曜的兵營前,劉曜就讓他進了來,劉曜就問道:“先生從城裡來,不會是勸我投降的吧?”

宗敞鞠了一躬,說道:“大王說的是哪裡話,現在說投降的應該是我們。”於是向劉曜呈上降表。

劉曜當沒看見,蔑視著宗敞說道:“前幾天你們有個人來到我這裡說,你們的糧食還能挺住一年,怎麼就這麼幾天,就把一年的糧食給吃完了呢?不會吃吃的太飽了,想把我騙進去再把我吃了吧?”

宗敞嚇了一跳,於是跪在說道:“城中確實斷糧很久了,城裡很多人都已經餓死了,就連我們的陛下現在也是食不果腹。前幾日,原本陛下讓我前來遞降表,不料卻被索綝半路給攔截了,以至於有今日的事情,還望大王能海涵。”

劉曜笑道:“還是你說的話,比較靠譜點,好吧!那你就回去告訴你們的皇帝,明天開城門投降吧!”於是宗敞領了命就回到宮中,把這事告訴了晉愍帝。

第二天,晉愍帝謙恭地乘著羊車、袒露著臂膀、口含玉璧,用車拉著棺材從東門出去投降,群臣放聲大哭,登車去拉晉愍帝的手,晉愍帝也悲痛萬分不能自已。(大部分人不過是做戲罷了)御史中丞馮翊人吉朗感嘆說:“我的才智不能為國家出謀劃策,勇力也不能為國戰死,怎麼能忍心君臣相隨,向賊寇低頭稱臣呢?”說完就拔劍自殺了。劉曜出軍營親手焚燒了晉愍帝所帶的棺材,接受了他口含的玉璧,派宗敞侍奉著愍帝回宮。劉曜把晉愍帝以及公卿大臣們遷到自已的兵營中。

休整了幾日,劉曜班師回朝,並帶著晉愍帝一群人送去了平陽。漢君主劉聰聽聞長安被破,晉愍帝被擒,不由得大喜,於是召令群臣擺下宴席大肆慶賀。過了十幾日,劉聰來到光極殿,晉愍帝向前行稽首禮。劉聰親自上前扶起了晉愍帝,並說道:“愛卿讓你在長安城辛苦了,日後就安心的留在寡人身邊如何?”

晉愍帝說道:“謝陛下恩典,日後微臣必定在平陽好好的伺候陛下。”

劉聰說道:“好,那朕就封你為光祿大夫,為懷安侯。你可滿意。”

晉愍帝跪拜道:“謝陛下恩典。”

突然劉聰臉色一變,說道:“把那兩個奸賊帶上來。”

只見有侍衛押著麴允、索綝上了大殿,跪伏在地下痛哭著,還不停地喊道:“求陛下饒命啊!饒命啊……”

劉聰大怒道:“你們兩個奸賊還有理由在這裡喊饒命,你們兩個整日裡欺上瞞下,胡作非為,本就罪該萬死。中原復亂,長安淪陷,你們兩個都要負最大的責任。來人呀!把這兩個東西拉出去砍了。”於是由侍衛就把這兩個奸臣拉出去砍了。劉聰又下令加封大司馬劉曜擔任假黃鉞、大都督、都督陝西諸軍事、太宰,進封為秦王。宣佈大赦,改年號為麟嘉。尚書梁允、侍中梁浚等人以及各郡太守都被劉曜所殺,華輯逃奔到了南山。

西晉一共五十二年,出了四個皇帝,到今天就正式結束了。不過這江東還有王導扶持的司馬睿,還在延續著他們司馬家的江山血脈。也就是後人所說的“王與馬共天下”,然而我覺得吧!應該是“老王騎著馬走天下”,其實這司馬睿也只是王導謀取功名的一根“權杖”。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關於我穿越王者世界這件事

天勝白千秋

愛睏在了仲夏

love廷

擺爛第一書

喜歡獨他兒的葵姑

全家讀我心聲,留我一人發瘋吃瓜

葉小熙

九離【江黎之九世離別】

此地話吃

【陳酒】

不知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