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葉刀”!

“末將在!”

“令你以五萬精銳前往西線,但速度要以探子速度的三分之一行軍,記住了嗎?”,姜約吩咐道。

“元帥?我走了,那您怎麼辦?”,劉葉刀有些不捨。

“無妨,眼下涿州城外敵二十萬大軍精銳不足三萬,不足以構成威脅。但李將軍那邊未必,雍州城恐有敵軍十萬精銳,我擔心西線崩潰。”

“這樣吧,待探子回來路上你與探子交換資訊,屆時是支援李將軍還是回援我,你可自行決斷。”

“是,末將領命!”,劉葉刀率五精銳開赴西線。

涿州城內,議事大廳。

“報,啟稟元帥,雍州城內有敵軍十萬精銳,且目前李將軍已與麗軍主力交手,李將軍麾下死傷過半,他請求派兵增援。目前劉將軍以派四萬精銳救援,其餘一萬留在本地按兵不動。”

聞言,姜約手下將士無不拍手稱讚:“元帥簡直料事如神,只是沒想到那李有染,拿著三十五萬大軍我們還沒開打他就送了二十萬,豎子!豎子!”

“是啊,事不宜遲,我們也該行動了!”

姜約部下一眾將領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李塵,白於卻,令你二人為左路將軍,領兵八萬;唐野,王俊峰,令你二人為右路將軍,領兵八萬;其餘十萬跟隨我從正面進攻,其餘四萬駐守城內,隨時待命或打擊敵援!”

“李塵,白於卻,唐野,王俊峰,……領命”!

“好久沒有大幹一場了,眾將士,出發!”

晌午時分,涿州城外,雙方五十餘萬人馬激戰在一起。

主帳內,姜約正不斷查詢戰況並作出部署。

“報,左路將軍李塵白於卻大破敵軍,殲滅敵軍五萬餘!損兵一萬!”

“再探!”

“報,右路將軍唐野、王俊峰大破敵軍,殲滅敵軍三萬餘,俘虜一萬餘!損兵二萬!”

“好,再探!”

“報,先鋒軍殲滅敵軍五萬餘,損兵五千!”

“再探!”

“報,敵軍大敗,餘六萬軍後撤戰線至後方山谷內,沿路疑似設有伏兵!”

得到此訊息,姜約有些高興,哈哈大笑道:“佑德啊,沒想到你此次竟會在涿州城遭此大敗!”

“傳令全軍,暫且停止追擊,調左路、右路各三萬軍馬,前去支援西線!”

“末將領命!”

西線快,東線更快。西線兩日之內損失過半,而東線一日之內殲滅敵軍十三萬有餘,可以說經此一役,麗國東線已經國門大開。

“元帥,為何不讓俺們乘勝追擊?我定能殺他個片甲不留。”

“是啊,好久沒打過這麼痛快地仗了,元帥,請再給我三萬軍馬,末將願前往山谷追擊麗國軍。”

對於此,姜約卻是下了死命令:“眼下西線潰敗,沒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追擊。”

聞言,眾將士只好作罷。

而令姜約最擔心的還是佑德本人,在東線作戰時他問遍了每一個探子,得到的答案是一致的。

他們均不曾見過佑德。

姜約快速分析著戰局。

如果他們都沒有見過佑德,在敵軍如此潰敗的情況下仍未見佑德及其精銳部隊,那只有一種可能——佑德在西線。

而西線,按先前探子來報損失已過半,至多十七萬兵力,再加上劉葉刀部下四萬精銳一共二十一萬,所要面對的是敵軍十萬精銳以及五萬普通軍隊。

李將軍手下執掌十萬精銳,如今損失過半即還剩五萬精銳以及劉葉刀所掌四萬精銳,還有普通兵十二萬,至少阻擋三日不成問題。

眼下東線無戰事,是時候支援西線了。

姜約剛有支援西線的想法,就聽探子來報。

“報!李將軍麾下西線部隊餘十五萬,敵麗國佑德軍麾下餘十八萬,我軍劉葉刀將軍麾下四萬精銳前往支援,全軍覆沒。”,說到這裡,探子的語氣中明顯有些哽咽。

他想不到,此戰西線居然能打成這樣。

“什麼?李有染呢?他是吃乾飯的嗎?他在幹什麼?”,姜約拍案而起,十分憤怒,顯然,他更生氣。

探子繼續解說道:“李將軍被圍困在涼州城內,敵佑德軍採用圍點打援的方式,且當劉葉刀將軍部下精銳趕到涼州城外,李將軍選擇閉門不讓劉將軍部下精銳進城,這才導致被圍點打援,四萬精銳全軍覆沒。”

“什麼?”,姜約瞪大了眼睛,十分震驚。

他知道,他是知道的,素聞李將軍跟他姜約過不去,但他萬萬沒想到國仇家恨面前,居然還跟他過不去,拿劉葉刀四萬精銳開玩笑。

姜約部下,一眾將士咒罵道:“這個沒娘養的李有染,居然通敵聯合敵軍設計陷害我軍四萬精銳,可惡,著實可惡。”

右路將軍王俊峰甚至主動請纓:“元帥,請給末將五萬軍馬,末將必在一日之內手刃李有染,重掌西線軍馬。”

“哈哈哈哈,”聞言,姜約有些痴狂的笑道:“沒有用的,如果陛下早已做好了削弱我軍勢力的打算,即便我們打過去也無法接管李有染麾下人馬,屆時腹背受敵,我們將限於十分不利的局面。”

“快,迅速通知左路右路將軍,命其原地待命,停止支援西線,快,一定要快!”

此刻,姜約明白了自已的困境,大軍未行,精銳便已損失過半,他更是沒料到李有染竟敢為了一已私利叛國。

時不我待,姜約立即修書一封,快馬加鞭送往京城。

而信中內容正是關於李有染失職叛變坑殺自已軍隊精銳一事。

他想,無論姬晟如何做,至少在國仇家恨面前,不會,至少不應該容許李有染叛變這件事情發生。

快馬上午挑的,信是下午送的,人和馬晚上一起沒了。

怎麼沒了?

黑暗處潛伏的鷹笑了笑,將姜約所寫書信看過後一把燒了。

而次日晌午時分,不等左路右路將軍回涿州城,天子詔書再次找上了門。

“姜約接旨!”

涿州城主帳內,姜約跪在地上,畢恭畢敬的接受旨意。

“今西線李有染部損失過半,涼州城岌岌可危,故令姜約率其麾下一半軍馬前往涼州城支援,欽此!”

聞言,姜約愣在了原地。

“昏君,簡直昏君,這旨不接也罷。”,其部下率先起鬨。

“我等本在東線鏖戰一天一夜大敗敵軍,卻又要去那西線忍受腹背受敵之策,況且那李有染早已叛變坑殺我軍精銳四萬餘,這皇帝小兒竟然隻字不提還讓支援,這不是昏君是什麼?”

隨之,就有人向姜約提議:“姜大元帥,我看我們不如班師回京,請君側吧!”

為首的右路將軍王俊峰更是已經將刀架在了宣讀之人的脖子上。

一時間,主帳內劍拔弩張。

“臣,姜約,接旨!”

五個大字猶如晴天霹靂一般,震驚在場所有人。

“憑什麼?皇帝小兒區區一張廢紙就要你去送死?這天下哪有如此道理?”

“就是,依我看,蒼月國算是徹底完了,昏君在上,亂臣反賊當道,如此則蒼月國必亡!”

“元帥,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哪怕你不接受此詔書,大不了回去了被打一頓或者免職,至少不會死,可這如果去了,那便十死無生啊!”

“是啊,還請元帥三思,元帥三思啊!”

眾將士一齊下跪,乞求姜約帶領他們打回京城,或是打敗李有染這個反賊。

可將士們明白這個道理,姜約又如何不明白呢?

怪只怪姬晟信錯了人,可這涼州城之圍如今已是陽謀,他不能不去。

昨日關於李有染叛變的信多半是被半路截下了,已經坐實李有染叛國的罪名;或者,姬晟本身就是個昏君,希望姜約死。

如果他姜約不去,一旦李有染放棄涼州城反向進軍京城,那麼蒼月國頃刻之間便會滅亡。

屆時他再死守涿州城,又有什麼意義呢?

李有染也好,佑德也罷,姬晟也罷,他們幾個想要的無非是削弱姜家勢力,以及他姜約的這顆項上人頭。

如果此時他也選擇了反向進攻,尚且在涿州城外的麗國軍必定趁虛而入,屆時不知要有多少生靈慘遭屠戮。

“我姜約,生是蒼月國的人,死是蒼月國的鬼,諸位將士不必再議。”

“此一去,我只帶十二輕騎跟隨即可,其餘人,駐守涿州城,一刻都不許動。”,此時此刻,姜約早已下定了必死的決心。

“元帥,不,我們偏要去。就算死,我們也要死在一起。我們生是元帥的人,死是元帥的鬼!”

“放肆!”,聞言,姜約震怒。

他的眼中飽含淚水,聲音漸漸無力:“我知道,不要忘記你們是什麼。你們先是蒼月國的子民,而後才是我的部下。”

“身為蒼月國的子民就要為蒼月國抵擋麗國的鐵蹄。跟佑德打了這麼多年了,我明白他在想什麼。”

“是,你們可以跟我一塊走,甚至我們可以一起過去滅了李有染這個反賊和佑德。可一旦佑德率精銳打回來呢?如果我猜的不錯,佑德此時正在率領十萬精銳趕赴涿州城,時不我待。”

迅速做完安排後,姜約即刻啟程前往西線,帶著他的十二個輕騎。

與此同時,佑德命鷹率八萬精銳攜五萬軍馬共計十三萬人急行軍奔向涿州城。

一日後,涿州城爆發激烈戰役,最終以蒼月國損兵十萬的慘痛代價守住東線。

劉葉刀及其麾下一萬精銳歸隊,攜同姜約十二輕騎,在西線涼州城外,被反賊李有染以及七萬麗國軍死死圍住,彈盡糧絕。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靈氣復甦:我有兩界穿越門

北斗林弟

墮仙傳

芋米麻薯

雲遊紀前傳之墨瑟兌

步雲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