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孟達歸降(下)

李嚴問道:“現在上庸三郡共有多少人馬?”

孟達說:“共有軍隊四萬五千。上庸兩萬五千,西城和房陵各一萬。”

李嚴又問:“房陵和西城守將是何人?”

孟達道:“是申儀和申耽,他們和我相交甚厚。”

楊洪問道:“子度你有沒有將回歸大漢的意圖告知他們二人?”

孟達說:“你們不是要求我保密嗎?所以現在還沒透露風聲,但我以為這兩人應該會和我齊心協力的。”

楊洪說:“為以防萬一,還是以集中訓練士兵的名義調二人來上庸扣留住,聽說子度你有兩位公子文武雙全,不如派遣兩位公子去擔任二郡的太守,我二人可分別去輔助兩位公子,我們三郡互通訊息,想來必可萬無一失。”

孟達想了想說:“季休所言極是,那麼我就讓長子孟榮去西城,讓次子孟昭去房陵,調申儀、申耽來上庸,跟他們予以大義,不從則軟禁在府內。”

楊洪說:“依我看暫時讓他們去軍隊主抓訓練一事,再派人嚴密監視,若有異動即刻拘拿。只是不知你對軍隊的掌控度如何?”

孟達驕傲的說:“這點你們不用擔心,三郡所有的將校都是我的心腹,絕對不會有任何問題。”

李嚴又問:“上次曹睿派使者到你這裡來是怎麼說的?”

孟達說:“他詢問我為什麼和你聯絡。我說,我和你本來就是故交,難道身處兩國兄弟間就不能拉拉家常、互致問候了嗎?”

李嚴說:“那使者怎麼說?”

孟達說:“他也沒說什麼,只說我是什麼先帝舊臣,當今皇帝如何如何信任我,將來會再如何如何重用我等等,在我看來都是屁話。也就是現在曹睿那小子剛剛繼位他還不敢貿然行事撤換我,等他坐穩江山了必定會向我動手,嘿嘿,可惜他不知道我早就回歸大漢了。”

楊洪說:“子度遠見卓識令人敬佩,只是司馬懿現在是荊州都督,駐紮於宛城,離此地不遠,此人足智多謀,孫權剛不久即敗於他手,我等不可不小心謹慎。”

孟達說:“我先前並不以此人為然,但最近看來此人確實英才,難怪昔日曹孟德言司馬懿鷹視狼顧不可輕視等語。二位放心,我自然不會大意。”

少頃,孟達反問李嚴、楊洪:“現在大漢究竟有多少軍隊?此次北伐二位覺得勝算高嗎?”

楊洪說:“正方大人是先帝託孤大臣之一,你來說吧。”

李嚴說:“不瞞子度,自先帝夷陵之戰失利,我大漢國力確實下降許多,以至於連昔日南中三郡叛亂朝中都沒有兵力去平定。但一則諸葛孔明善於治國,二則當今陛下聰慧過人,推行新政,我大漢的實力在短短兩年內恢復了許多。孔明南征南中僅僅用了半年時間便‘七擒七縱孟獲’,足見其軍事才能之高。南征歸來,又經歷了這幾年的休養生息,而今我大漢各處人馬總計大約十六七萬,此次孔明北伐大軍大約十萬人以上。”

孟達說:“曹魏這裡的人只知道大漢朝廷中只有劉玄德一人能打仗,如果諸葛亮出其不意的進軍北伐,倒是能有所斬獲的。然而,兩國之間的國力實在相差太大,要想北伐成功也不是那麼簡單的。”

李嚴說:“具體方針陛下跟我提到過,先是蠶食魏國領土,而後再大舉進攻。”

孟達說:“當今陛下慧眼獨具,深謀遠慮。我很好奇,他只是個不滿二十歲的少年,怎麼如此英明?”

楊洪說:“具體情況不知,不過陛下和從前確實像換個人似的。”

孟達以手加額道:“如此,大漢之幸也。”

李嚴說:“那我們就這樣決定了,我隨大公子孟榮去西城,季休隨二公子孟昭去房陵。”

孟達笑道:“二位也不必著急,先在我這裡休息幾天,等申儀、申耽二人到了以後二位再出發吧。”

於是李嚴和楊洪在上庸待了幾日,三人又計議了些事宜,待申儀、申耽到了之後跟隨兩位孟公子分別去了房陵和西城。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綜清穿:故事裡的邊角料角色

半蟾

臥底魔界,再不收網我成魔尊了!

照彩彩

侯府下堂妻,二嫁皇帝成獨寵

蘇微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