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孟達歸降(上)

時光荏苒,轉眼到了建興五年秋,江州李嚴傳來訊息,說上庸孟達自曹睿繼位後因為是降將,曹睿又不似曹丕般厚待,心裡不安。又在李嚴不斷的書信交通下,孟達舉棋不定,不料孟達和李嚴交通一事被人上報洛陽曹魏朝廷中,曹睿派人詢問孟達,由是孟達決定舉郡重新歸順蜀漢。

接信後,劉單大喜,之後又細加思慮,然後做出決定。自己先寫了封給孟達的信,然後又將自己的想法連著信一同飛馬送給李嚴。

劉單的想法是讓李嚴立即前往上庸等郡,暗中協助孟達守衛,以防大舉時橫生不測。劉單又讓智謀之士楊洪輔助李嚴。

劉單計劃暫時讓孟達在非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仍然蟄伏,待時機成熟時再舉旗起義。目下李嚴和孟達最重要的工作是加強守衛工作,非同心協力的守將務必削掉兵權,保密二字十分關鍵,其他臨機事宜請李嚴和楊洪自行處理。至於李嚴離開江州後江州都督一職暫時由其子李豐代理。

李嚴接到劉單的諭旨後,做了一天時間的準備,楊洪也趕到了江州。李嚴和楊洪都曾是劉璋的屬下,是舊交,自然能夠同心協力。李嚴將江州的防務工作細細叮囑了其子李豐後,和楊洪僅帶著十餘名從人輕車簡行趕往上庸郡。

路上非止一日趕到了上庸郡的治所上庸縣,到了太守府見到了孟達,孟達和楊洪也是舊交,於是命從人退下後,三人在密室計議。

孟達高興的說道:“正方、季休,一別十年總算有相見了。”

李嚴笑道:“這是天意要讓我們復興大漢,子度(孟達本來字子敬,後來為了避諱劉備的叔父劉子敬改字子度),對了,皇帝陛下有信託我轉呈給你。”從衣袖中拿出劉單的親筆信雙手捧給孟達。

孟達接過,展開書信,信曰:

“子度將軍,自益州一別,將將十年未見,其時朕尚幼衝,然深慕將軍風采。劉封雖朕義兄,然秉性驕矜,不能容人,乃至將軍身遭侮辱,心生恐懼。將軍北投曹魏實乃不得已之舉,其罪罪在劉封一人,故先皇既恨劉封而殺之又痛將軍之離漢,此事先皇每每語之於朕。今朕繼承漢祚,朝思暮想者惟繼承先皇遺志復興漢室,然欲完成此大願則非賢士輔佐不可。將軍乃我大漢元老功臣,昔時先皇之能入蜀者,張松、法正及將軍三人之功也。今曹丕新逝,孺子曹睿繼位,所倚重者唯其同姓之人,如曹真、曹休等輩。如將軍之身份早晚必將撤換官爵乃至加害性命,此誠非聳人聽聞之語。若將軍能迴歸大漢,朕必委以重用,先拜將軍為左將軍領上庸太守,進封房陵侯,待日後另加重賞。李正方先生乃先皇託孤重臣,楊季休乃我大漢智謀之士,朕請二先生至將軍處輔助,想當有幫助。書不盡言,若將軍能體朕求賢之真意,朕則喜悅不盡矣。大業之成,則朕為中興之君,將軍亦為中興之臣,此榮光可傳千秋萬代。書不盡言,待將軍來歸之日,朕當親自出城二百里迎接,屆時與將軍共同把盞暢飲,豈不美哉?大漢皇帝劉禪親筆。”

孟達讀完信說:“皇帝陛下的真情實意,信裡邊都寫出來了。”

李嚴從懷裡拿出了官印遞給孟達:“子度,這是陛下命人新鑄的官印,令人快馬加鞭送來的,我昨天在路上剛接到。你看,陛下對你確實是真心實意的,你看我大漢現在武將中除了衛將軍趙雲官職比你高之外,沒人比你更高了,你就不要再猶豫了。”

孟達看到官印後,跪下迎取,此意即是表明孟達已決定歸降蜀漢。

孟達說:“我已決定歸順大漢,咱們商量下接下去怎麼辦。”

李嚴說:“陛下的意思是派我們二人協助你守禦上庸、房陵、西城三郡,暫時仍然蟄伏,表面上仍然臣服於曹魏,待時機成熟後舉起大漢旗幟。”

孟達說:“那什麼時候算是時機成熟了呢?”

楊洪說:“現在諸葛丞相已屯兵於漢中,估計不久即將出兵北伐,到時候看情況而決定吧。”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閃婚億萬總裁,禁慾淮爺撩我上癮

一葉可知夏

別有預謀的戀愛

籬籬原上草

穿越:末世小甜心

林黛玉倒拔垂楊柳w

長河對岸

三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