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推移,學校裡的生活逐漸回到了正軌,開學之初溫柔體貼、善解人意的老師們都不見了,好像是限時面板到期了一樣。

一個個就像拿著鞭子的車伕,不停的催促學生趕緊往前跑,趕緊往前跑,生怕有人掉了隊。

老師們實在太擅長畫大餅了,什麼“再堅持幾年,等上了大學就好了”、“將來的你,一定會感謝現在拼搏的自已”、“今天不流汗,明天就得流淚”。

這些話就像吊在驢子前的胡蘿蔔一樣,看得見,摸不著。

每週一的大會,都增加了一個分享學習經驗的流程,徐吟、許願、陳思佳、李曉楠……這些年級排名前十的都被叫上去分享過自已的學習經驗。

從前,徐吟是站在下面聽的,如今卻變成了第一個講的。

當徐吟站在臺上向下看時,五百來人,只有一半的人才能考上高中,而另一半的人,只能上技校職高,可是那些上技校和職高的,九成九都是白白扔上錢,領個文憑。

報名之前各種遊說,什麼包分配,和什麼大公司企業合作,花錢絕對不虧,可是畢業之後,工作就是九九六,工資連日常支出都不夠,高強度的勞動,極低的收入,把這些剛成年的勞動力當牲口一樣使,直到他們受不了辭職,然後再收割下一屆的韭菜。

學校得到了高額學費,公司企業得到了源源不斷的廉價勞動力,只有學生家長三四年的功夫付出了大半輩子的心血,學生浪費了三四年的功夫學了個無用的技能最後只能事後來一句“要是真有這麼好的事,哪裡還能輪到咱們身上呢?”

成功和收益是他們的,而我們,只有一個又一個的虧。

徐吟站在臺上,念著假大空的稿子,大談理想信念,極力眺望未來,展望美好生活,心裡卻冷冰冰地否定一句又一句話,我們離理想最近的時候應該是在幼兒園的時候,那時候大言不慚要上全國最好的大學,做對國家最有貢獻的科學家,將來能上電視,讓爸爸媽媽都為自已而驕傲。

後來才發現,原來連進市裡最好的高中都要全力以赴,跌跌撞撞考個能上普通大學的分,然後一無所知地填志願、選專業。

經驗是什麼?

經驗就是管住自已,沒有天賦的人只能靠努力。

即使重來一次,徐吟還是對未來充滿了迷茫,“我到底,應該怎麼做?我到底,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到底,能做什麼?”

此時此刻,徐吟覺得自已像個演員,在臺上演一齣戲,一出自已都不信的戲。

但是,徐吟卻必須要這樣演下去,因為學習是現在唯一的選擇。

九年義務教育,這樣的機會,是多少人遙不可及的、夢寐以求的機會。

為什麼要讀書呢?

讀書的意義,是什麼呢?

現實的意義,為了識字,為了文憑,為了找工作時能有競爭力,為了能更好地生存下去,為了能生活。

理想的意義,曾經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如今大國崛起,是為中華之復興而讀書。

讀書的意義,變過嗎?

沒有!

一個人有一個人的意義,一群人是一群人的合力。

有人追求金榜題名,衣錦還鄉,富貴榮華,也有人追求國之大義,民族之氣節,崇高的理想信念。

如果,感覺讀書的意義變了,不必苛責自已,我們沒有挾泰山以超北海之力,慶幸吧,我們無需扶大廈之將傾。

感到不滿,感到迷茫,因為我們會思考,我們不是逆來順受的羔羊。

“最後,祝大家,前途似海,來日方長。”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61161的新書

是寫書不過愛好

靈劍風雲錄

木春城

殺手他私心用甚

霧綿綿

既然大家都永生了,那我當人屠吧

秦嶺下雪了

燕臺春

爆炒粘豆包

說聲珍重的新書

說聲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