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他鞠躬行禮,退出了房間。

等他離開後,

林德貴他們才拍著桌子大聲咒罵。

“好一個迂腐的文人,一口一個商人禍國殃民。”

“如果沒有我們這些商人幫百姓賣出多餘的糧食。”

“會有多少百姓只能天天靠粗糧度日。”

“我們這些商人哪裡得罪他了?”

“為何要如此針對我們?”

老馮直截了當地說:“這小子,真是個喂不熟的白眼狼。”

“大人,您待他如此,他卻這樣對您,我們真替您感到不值。”

陳寒揮揮手:

“雖然我討厭他,但必須承認。”

“如果朝廷裡沒有他這樣的角色,那些違法亂紀的人會更加猖狂。”

“我剛才反駁得他無話可說,但我還是對這種不分立場、不顧人情的行事方式感到敬佩。”

“能做到這樣,算是人中豪傑。”

“好了,別因為他影響我們的心情,來,我們繼續喝酒。”

林德貴等人看到陳寒這麼快就放下這事,而且能說出這樣的話,對他更加敬佩了。

這才是真正的宰相胸懷啊。

這才是真正的寬宏大量。

相比於郭汝槐的尖酸刻薄。

陳寒這種宰相肚裡能撐船的寬容,才是眾人敬仰之處。

酒宴結束後。

陳寒他們相繼離開了松鶴樓。

只是他們沒留意到,他們走後。

松鶴樓的幾個夥計商量了一下,有人離開了松鶴樓,直接去了呂本的府邸。

沒錯,松鶴樓實際上是呂本的產業之一。

只是很少有人知道他才是背後的老闆。

今天松鶴樓的夥計們看見陳寒他們在這裡舉行慶功宴。

明裡暗裡地議論了幾句。

然後就匆匆忙忙地向呂本報告去了。

……

呂本的府邸。

聽完松鶴樓夥計的彙報,呂本再次合上了正在批註的《論語》。

他摸著鬍鬚,在自已的書房裡來回踱步。

聽完陳寒關於商人被讀書人貶低的觀點後,他不禁心生敬佩。

說實話,越到現在,呂本對陳寒的才能越是珍惜。

如果不是立場不同。

他真的很想與陳寒深入交流。

因為陳寒所講,並引用典籍,從儒家始祖孔子說起。

一直說到現在的明朝,全面梳理了一遍。

他也覺得。

其實自古以來,除了明朝對商人有些輕視外。

其他朝代即使也重農抑商,對商人有所打壓。

但絕不會到這個地步。

不會特意設立各種規矩來限制商人。

這其中他也明白,與皇帝個人的好惡有很大關係。

皇帝將士農工商視為等級劃分,其實讀書人都清楚,這是荒謬之舉。

他們更應該讀過儒家經典或其它文獻資料。

很清楚管仲老先生說這話並沒有劃分等級的意思。

甚至可以說,管仲一生都將經濟視為工具,運用得爐火純青。

可以說,他才是齊國強大起來的奠基人。

齊國的強盛,關鍵在於管仲的經濟策略。因此,明朝將管仲的“士農工商”四字用作社會等級劃分,是對管仲極大的輕蔑。管仲本人就是個大商人,他怎麼可能認為士農工商是等級區分?他又怎麼會貶低商業呢?這不是直接打管仲的臉嗎?呂本等人清楚這一點,但他們也明白,現在的讀書人之所以支援這種觀念,只是因為這符合他們的利益。一旦將士農工商視為等級,讀書人崇尚計程車大夫地位就會大幅提升,成為社會的頂端。讀書人總保持著高高在上、清高的姿態,哪怕他們窮困潦倒,無所作為。只要自稱讀書人,他們就瞧不起其他階層,不願放下架子。他們認為讀過書,怎能與平民、工匠和商人混在一起?他們的地位顯然要高出一等,不屑於降低身份與他人交往。其實,將士農工商固化為等級的罪魁禍首正是朱元璋。陳寒看穿了這一點,但郭汝槐卻頑固不化,這足以說明問題。呂本深思著陳寒的觀點,然後取來紙筆,提煉陳寒的言論,寫成自已的文章。讀完後,他感到心潮澎湃,意識到陳寒的思想境界比自已高出一層,對士農工商等級的理解也更為深刻。此刻,他渴望拋開偏見,與陳寒共創大明王朝的偉業。然而,他悲哀地發現,自已已在這條黑暗的路上漸行漸遠。如今的走私團伙,無論是制度設計、銷售方式,還是賬務管理,都是他的心血。他已經無法抽身,因為他的人生汙點,怎能與陳寒那樣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相提並論?

陳寒在小二來到包廂後笑著問:“小二,生意如何?”

小二爽朗一笑,“客人,您問對人了。我在這兒工作半年了,您看看,我們的茶樓每天都座無虛席。像您這樣來喝早茶的官員貴族也不少。說實話,以前我們在別處開茶樓,生意可沒現在這麼好。這多虧了陳大人,他的眼光遠大,見識超群,比我們看得深遠得多。”

“老掌櫃曾預言,這裡會變成商人和百姓喜愛之地,於是建起了功德廟和功德樓。”

“瞧瞧現在,人潮如織,每日往來的少說也有數萬人。”

“我們生意做得紅火,掌櫃都嚷嚷著要歇歇腳了。”

夥計,就是店裡的跑堂,也就是小二。

他們嘴巴最會說話。

那些不會說的夥計早就被淘汰了。

他們的口才必須能讓客人滿意。

所以陳寒現在挺滿意的。

儘管這個夥計稱呼他老人家,讓他心裡有些嘀咕,我才二十二,可能比你還小一兩歲,居然叫我老人家。

朱元璋聽了,愣了一下,接著問:

“那小哥,這裡就沒誰說過,

每天這麼多人,總有一天會散去吧?”

小二笑了:

“客官您這是說笑呢,若是廟會,或許一年半載才一次,

像我們現在這樣天天如廟會,大家都說長久不了,

但在我們這些商販看來,絕非如此。”

朱允熥聽後來了興致:

“哦,那你詳細說說怎麼回事?”

陳寒說著,推了一杯茶過去,讓他潤潤嗓子。

小二向陳寒拱手致謝,喝了口茶,才繼續說:

“各位客官,您們可能不清楚,廟會是有季節性的,”

“沒人願意天天趕廟會。”

“可這裡既是孔廟,又是功德廟。”

“孔廟歷來香火旺盛,每日都有人來。”

“讀書人常在這轉悠,大家也樂意來這裡,說是沾沾書卷氣,對孩子讀書有好處。”

“因此本來人就多。”

“其次,自從陳大人高瞻遠矚,將商務司設在此地,他們會指導我們做生意,維護功德廟周邊的秩序。”

“而且,您可能不知道,這裡做生意的,

不只是我們這樣的小商販,

連興隆號、永昌號、裕德號這些全國知名的商家,都在此設有店鋪。

而且都是最靠前的位置,

他們的大生意頻繁往來,帶動的人流量難以計數,

他們常帶著合作伙伴參觀功德廟,

因為功德碑上有他們的名字,功德廟內供著他們的祖宗牌位。

他們樂於展示自已的影響力,所以來來往往的人就更多了。

最重要的是什麼?

是咱們陳大人,把所有的店鋪和道路規劃得井井有條,十分規整。

來這兒不僅能吃喝玩樂、觀光休閒,甚至欣賞這裡的整齊有序也是一大享受。

讀書人或許覺得我們做生意的太過喧鬧,但他們確實喜歡這樣一個便利的地方,可以在這裡吟詩作對,遊憩觀光。連陳大人都打算在附近挖個湖泊,將來要把這裡打造成一處美麗的休閒勝地。現在百姓們都說,這裡是全城人的後花園,大家都愛來這裡消遣。你說,這地方還會沒生意嗎?

這個小二真是有眼力見,把事情分析得明明白白,講得頭頭是道,讓朱元璋他們都心生敬佩,對陳寒的安排感到相當滿意。

“好了,你去給我們上早茶吧,辛苦你了。”陳寒笑著說道。小二鞠躬退下,關上包廂門後,朱元璋才笑道:“小子,這傢伙不會是你安排的托兒吧?特意讓他來展示你的功勞,讓我們眼前一亮?”

陳寒嘿嘿一笑:“老爺子,真不是。我要是想做這場秀,就應該控制所有人。你看現在,他發自內心地表達對現在生活的滿足,你卻懷疑,你覺得這樣合理嗎?”

朱元璋也笑了,然後透過二樓的窗戶往下看。果然,一大早這裡就已經人潮湧動,人們來來往往,非常熱鬧。他約陳寒來這裡喝早茶,就是想看看功德廟建成後的景象。從二樓可以直接看到功德廟那邊的情況,只見江左商會的老馮挺著大肚子,正帶著人在忙碌。儘管人流擁擠,讓他累得不行,但他卻異常興奮,可能是在想著趁早上陽光溫暖時,帶生意夥伴和朋友在這裡轉一圈。

正如那個小二所說,這些商人正熱衷於向別人炫耀功德碑上自已的名字。老馮說到激動處,手舞足蹈,那份興奮不言而喻。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快穿影視之流

婀鵝

我!弒神者!

斬塹

高中生的初戀

原來是霖不是林

一不小心帶著尋光穿凹凸

抑鬱傘

強撩誘引,肖大少婚後纏妻成癮

我的女兒不聽話

愛與夢想的交織

愛吃金黃炸薯條的豐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