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老爺子在田野間漫步,看著飽滿的莊稼,心中滿是欣慰。他向農夫詢問,如今康熙盛世,莊稼豐收,百姓的溫飽問題應該已經解決了吧。然而,農夫的回答卻讓他陷入了沉思,原來問題依然是老生常談的稅收。

大清的稅收政策是按照人頭來徵稅,人口多少,稅收就多少。然而,這樣的政策使得窮人越來越窮,他們甚至不得不賣掉田地,成為東家的佃農。即使收成再好,他們也要支付租金和稅款,剩下的糧食僅僅夠他們勉強維持生活。因此,收成的好壞與他們的生活並沒有太大的關係。康熙聽完這些,心中充滿了憂慮。

就在這時,馬奇的奏摺從北京傳來。奏摺中詳細描述了京城近期發生的兩起重大事件。第一件事是年羹堯在追捕侵犯劉八女的罪犯時,遭遇了任伯安等人的抵抗,最終他血洗了江夏鎮,將其化為一片廢墟。第二件事是四皇子在得到百官行述後,竟然將其付之一炬。這兩起事件讓康熙憤怒不已,他四腳朝天地躺在床上,心中充滿了疑惑和憤怒。

他原本希望透過這次巡視瞭解皇子們的所作所為,卻沒想到會鬧出這麼大的事情。他決定查明真相,不能糊里糊塗地當皇帝。一旁的張廷玉建議他召見年羹堯,詢問事情的經過。康熙採納了這個建議,並提升年羹堯為四川巡撫。

鄔思道深知,扳倒太子並非四爺所長,他更關心的是年羹堯一旦手握四川大權,將如何駕馭這位野心勃勃的將領。他提醒四爺,必須派人監視年羹堯,但選派何人卻成為難題。

正當此時,李衛這位機智善辯的謀士出現在眾人視線中。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李衛以暗號召來翠兒,兩人在隱蔽之地完成了一場秘密的密謀。然而,他們的行徑卻被太監抓了個正著。李衛為救翠兒,主動承擔責任。

年羹堯在臨行前拜別主子時,恰巧目睹了這一幕。他憤怒地質問李衛為何如此不小心,卻也被四爺的計策所迷惑。在四爺交代完面見康熙的言辭後,年羹堯主動提出將李衛帶去四川。四爺對年羹堯的主動配合感到意外,心中卻有些不安。在那一刻,他臉上掛著一絲難以捉摸的微笑,輕輕地點了點頭。當李衛得知自已將隨年羹堯前往四川時,他的情緒瞬間崩潰,淚水如泉湧,無法自抑。四福晉目睹此景,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憐憫之情。她隨即吩咐高無庸取出兩千兩銀子交給李衛,希望他能在四川購置一份家業,與翠兒過上安穩的生活。至此,鄔思道與四爺的巧妙計策成功地將李衛夫婦與年羹堯緊密地聯絡在一起。

人們常說,酒不醉人,人自醉。當高福眼睜睜地看著心愛的翠兒與好兄弟一同遠去,他的心如同被撕裂般疼痛。他試圖用酒來麻痺自已,卻在兩杯薄酒後失去了理智。恰逢八爺府的胡管家也在此地,一眼便認出了這位四爺府上的小管家。

胡管家心想,這小子的眼神閃爍,似乎在隱瞞著什麼。聯想到最近的百官行述事件,他懷疑這小子掌握了某些不為人知的秘密。於是,他決定用巧妙的話語試探,試圖套出高福的話。

原來,高福是因為女人的問題而心煩意亂,才會來到客棧買醉。胡管家深知對症下藥的道理,他決定直接帶高福去暗香樓,找一個業務能力強的女子來引誘他。於是,他找到了暗香樓的紅袖招,讓她為高福提供一條龍服務。

此時的高福已經醉得不省人事,他把紅袖招當成了翠兒,與她糾纏在一起。而紅袖招也發現了高福的身份,但她並不在意,因為她深知自已的技術一流,敬業精神更是無人能及。面對這樣一個年輕英俊的男子,她內心早已按耐不住,即使被當成替代品,她也願意為他付出一切。

就這樣,在酒精和快感的衝擊下,高福說出了一個驚天秘密。胡管家得知後,立刻向八爺稟報。八爺聽後大為震驚,因為這是一封太子寫給任伯安的信。他感慨道:“你這次做得很好。”隨後,他命令賬房給高福在京城買一套四合院,以表彰他的功績。

夜幕降臨,暗香樓的燈火闌珊,映照出紅袖招的落寞與無奈。在這幽深的夜色中,一樁交易悄然進行。有人不惜重金,只為將這位佳人從煙花之地贖出,讓高福來好好照顧她。而背後的深意,卻遠不止於此。

“一定要得到那封信的內容。”這句話如同鬼魅般在耳邊縈繞,讓人不寒而慄。胡管家不僅為高福置辦了氣派的四合院,還將那初夜的孟娘送到他的床前。但這一切的背後,似乎都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高福還沉浸在昨夜的溫柔鄉中,胡管家的突然造訪讓他心生警覺。得知要讓自已偷取信件,他瞬間火冒三丈,心中怒罵不已。這老狐狸,原來是在這兒等著我呢,想讓我出賣主子,真是打錯算盤了。

然而,事情似乎並沒有那麼簡單。高福突然想到,那封信的事情是自已醉酒後無意中透露出來的。想到這裡,他不禁彷徨起來。四爺府上的兄弟倆也在討論那封信,十三爺認為燒了最為穩妥,畢竟這信件的存在就是太子心中的一根刺。但四爺卻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太子現在將整件事的責任都推到了十三爺身上,如果太子狗急跳牆,十三爺恐怕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這番話讓高福心中一驚,他意識到事情遠比自已想象的要複雜得多。而就在這時,十三爺爺又透露了一個讓四爺更加震驚的訊息——現在他的府上有人和八爺府上的人走得異常親近。

鄔思道在夜色中找到了高福,幾句輕描淡寫的話語就讓高福淚流滿面。他承認了自已的錯誤,請求鄔思道救他。鄔思道卻沒有立刻給出答案,而是讓他慢慢道來整個事情的經過。聽完高福的敘述後,鄔思道決定利用這個機會將計就計。

於是,在第二天,八爺便拿到了太子寫給任伯安的信件。他心中竊喜不已,認為只要將這封信送到皇上手中,太子必廢無疑。而如果再在奏摺中稍加串聯,那麼四爺也難以置身事外。

現在的問題是,誰來承擔扳倒太子的罪名?淮安綠營的軍報、江夏鎮的調查……這一切似乎都指向了十四爺。然而十四爺卻毫不畏懼地說道:“我這就上奏摺。”儘管兩人現在在同一條船上,但彼此間的明爭暗鬥卻早已開始。這場權力遊戲究竟誰勝誰負?答案尚在未定之中……八爺,這位深思熟慮的謀略家,正謀劃著一場精心佈局的計策,意在實現一箭三雕的壯舉。他渴望藉此機會,既剷除太子與老四這兩位政敵,又巧妙地在父皇面前揭露老十四那深藏不露的心機。

在南京行宮,康熙皇帝得知了此事,他淡淡地說了一句話,似乎暗示著他也察覺到了這場權力鬥爭的暗流湧動。原本,十四爺只是巧妙地傳遞了太子與任伯安之間的秘密通訊,自已卻沒有親自上奏,這一舉動猶如在太子困境中落井下石,卻不曾想這也無意間打破了八爺精心佈局的計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月流煙渚

by不語

萬人迷美神總是修羅場中心

拖稿一萬年

開局成海軍,我墨鏡一戴誰也不愛

阿熙吃胖了

送你一束白山茶

溫昀晗

全球靈異:十人求生小隊

聞情泣血

異氣世界

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