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至五一期間很忙,寫小說只是為了手頭能寬裕點,不要噴,可以嗎

一、 名詞解釋<作者、體例、朝代、內容、優點不足、注本\/版本>

春秋三傳:《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

1、《尚書》 現存最古史書,主要記載上古帝王的言論,春秋時孔子輯錄刪定,定為百篇,它是一部古代歷史文獻的彙編,它是紀事本末體的萌芽,經孔子按朝代編排後,同時也是我國編年史的開端,而《禹貢》一篇總結了秦統一前的地理知識因此它作為中國最早的一篇地理志,又為後世書志體開先例。

·優點:史料價值高,在體例和編纂方法上對後世有深遠影響,開紀事本末,書志,編年史之端

·不足:只是古代歷史文獻彙編

【注本】:

(1)唐孔穎達《尚書正義》(十三經注疏本)(2)清孫星衍《尚書今古文註疏》(萬有文庫本)

(3)今人曾運乾《尚書正讀》(4)今人楊筠如尚書核(音同何)詁

【尚書 今古文之爭】

《尚書》自西漢初年分為今文、古文兩種版本。今文傳自伏生壁藏《尚書》,從文辭來看,他是用漢代通行隸書寫成,但艱澀難懂,佶屈聱牙,與商周以後文辭迥然不同,可見其真實性,所以《今文尚書》是真《尚書》

《古文尚書》出於孔子筆中,孔安國得之。以其用古字寫成,故稱《古文尚書》。武帝時未列於學官,但在私下傳授,且世代相傳。東漢時古文經學盛行,賈逵所授《古文尚書》據清代學者考證,即是孔安國所傳授的《古文尚書》。

今古文尚書西晉均已佚散失傳。

所謂偽《尚書》指東晉元帝時豫章內史梅賾所獻的《古文尚書》即十三經注疏本《尚書》。此書比伏生多二十五篇,又析伏生書為三十三篇,並序共五十九篇。宋吳棫、朱熹皆疑其偽,清初閻若璩撰《古文尚書疏證》一書,遍舉其作偽的證據,這才定案,斷為偽《尚書》。

2、《逸周書》 原名《周書》《周史記》晉代始稱此名,《隋書·經籍志》又誤題為《汲冢周書》(實際並非汲冢所出),相傳乃孔子所刪百篇之餘,故不入六經。作者不詳。此書經後代學者考定為先秦古籍,與《尚書》相類,是一部周時誥誓辭命的記言性史書。今本全書10卷,正文70篇,其敘事上起周文、武王,下至春秋後期的靈王、景王。內容龐雜,體例不一,性質各異。

3、《春秋》即《春秋經》,又稱《麟經》或《麟史》,儒家經典“六經”之一。編年體春秋史。相傳由孔子據魯國史官所編《春秋》加以整理修訂而成,記載自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共二百四十二年間的史事,是中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

·優點:史料價值高,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後世效仿者甚多缺點:記事太簡單,不易理解。

《春秋》經書中用於記事的語言極為簡練,然而幾乎每個句子都暗含褒貶之意,被後人稱為“春秋筆法”。

由於《春秋》的記事過於簡略,因而後來出現了很多對《春秋》所記載的歷史進行詳細記錄的“傳”,較為有名的是被稱為“春秋三傳”的《左傳》《公羊傳》《穀梁傳》。

4、《左傳》:編年體史書,原名為《左氏春秋》,漢代改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舊時相傳是春秋末年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它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迄於魯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為本,透過記述春秋時期的具體史實來說明《春秋》的綱目,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

·優點:(1)儲存了大量史料,是研究春秋時期歷史的重要史書;(2)在思想觀點上較春秋有很大突破把周王室與一般諸侯國同等看待,與春秋尊周思想不同;(3)比較集中的反映了春秋戰國時期“重人事,輕鬼神”的社會思想解放運動;(4)描寫人物生動細緻,特別善於寫戰爭,描寫戰爭不單著眼於軍事行動,而著眼於政治,注意戰爭的性質,注意爭取與國的援助主義戰爭的政治動員與思想準備不單純的把戰爭當作軍事行動問題,而首先看作政治問題。

【注本】十三經注疏本《春秋左傳正義》晉杜預著,唐孔穎達疏。

5、《竹書紀年》——相傳為戰國時魏國史官所作,記載自夏商周至戰國時期的歷史。據《晉書·卷五十一》可知原書十三篇。竹書紀年是編年體史書,記載先秦時期的歷史,與傳統正史記載多有不同,對研究先秦史有很高的史料價值,竹書紀年又與近年長沙馬王堆漢初古墓所出古書近似,而竹書紀年的諸多記載也同甲骨文、青銅銘文相類,可見其史料價值。自西晉時期出土以後,竹書紀年先後經歷晉人荀勗﹑和嶠考訂釋義的“初釋本”,衛恆、束皙考正整理的“考正本”,宋明時期的“今本”,清代的“古本”。原文竹簡亡佚,而初釋本、考正本也漸漸散佚,今本被清儒斥為偽書。現今較為精準的是方詩銘《古本竹書紀年輯證》。

6、《國語》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國別體史書。相傳為春秋時期左丘明所作,為《左傳》的歷史資料彙編。記錄了周朝王室和魯國、齊國、晉國、鄭國、楚國、吳國、越國等諸侯國的歷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約前947年),下至智伯被滅(前453年)。包括各國貴族間朝聘、宴饗、諷諫、辯說、應對之辭以及部分歷史事件與傳說。

國語在體例上的特點:(1)按照國別敘述史實,是我國第一部國別體史書(2)以記言為主(3)是史料彙編性質的史書,不是著述體的歷史著作。

對中國史學的貢獻:(1)是國別體史書的先例(2)

內容上與左傳相比,下限相同,但上限卻提前多了。

【注本】《國語》註疏,清洪亮吉撰

7、《戰國策》 是古代漢民族的一部歷史學名著。它是一部國別體史書,又稱《國策》。戰國時期各國史官記載的有關策士們遊說各國諸侯的言論資料。西漢劉向系統整理,書名亦為劉向所擬定。北宋名儒曾鞏編訂、校補。

記載了東周、西周及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各國之事,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縱橫家的政治主張和言行策略,也可說是縱橫家的實戰演習手冊。本書亦展示了東周戰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曆史的重要典籍。記事年代起於戰國初年,止於秦滅六國,約有240年。分為12冊,33卷,共497篇。作者並非一人,成書並非一時,書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誰。

【注本】吳師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煒有《補釋》,今人繆文遠有《戰國策新校注》。

8、《世本》 相傳為戰國時趙國史官所作,內容主要是記載黃帝以來至春秋時列國諸侯大夫的氏姓、世系、居(都城)、作(製作)等。據《漢書·藝文志》記載,世本原為十五篇。世本,對於司馬遷創立紀傳體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是先秦時期嘗試紀傳體史書體例的先行者。唐代為避太宗李世民諱,改稱“系本”、“代本”。該書在唐代已經殘缺,到了宋代已經散佚,今有商務印書館《世本八種》傳世。

9、《山海經》——《山海經》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於神話傳說的最古老的地理書。它主要記述古代地理、物產、神話、巫術、宗教等,也包括古史、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除此之外,《山海經》還以流水賬方式記載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對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較大的爭論。至於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認為是禹、伯益,經西漢劉向、劉歆編校,才形成傳世書籍,現多認為具體成書年代及作者已無從確證。

【注本】《山海經》晉郭璞注(四部叢刊本),《山海經新校正》清畢沅撰(二十二子書本)

★10、《史記》 是我國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原名《太史公記》。該書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記載了上自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

·優點:對先秦各種萌芽狀態的史書加以加工,歸於一部書中,使之相互配合成為一個完整的綜合體系,從不同角度反映社會基本狀況;重視社會經濟記載;要求統治者照顧人民的思想;實事求是的評價歷史人物,重視各方面人物在歷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對農工商虞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給予了肯定。

·缺點:存在“天命論”與“歷史迴圈論 ”;記載上的錯誤、疏漏。例如,《蘇秦列傳》把公元前三世紀初的蘇秦事蹟,移到了公元前四世紀末,顛倒了蘇秦、張儀的時間順序。未給墨家學派創始人墨翟立傳。

【注本】劉宋裴駰 《史記集解》、唐司馬貞《史記索隱》、唐張守節《史記正義》,稱為《史記》三家注。

11、《漢書》 又稱《前漢書》,由我國東漢時期的歷史學家班固編撰,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 《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西漢的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漢書》包括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傳七十篇,共一百篇,後人劃分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萬字。

·優點:

(一)《漢書》開創了紀傳體斷代史的體例,對後世影響深遠。二十四史中除《史記》、《南史》、《北史》是通史外,其餘正史都是斷代史。

(二)《漢書》在編排方法上,比《史記》整齊。

(三)《漢書》的十志,雖然本於《史記》八書,但遠比《史記》的八書豐富完備,特別是其《刑法》、《五行》、《地理》、《藝文》四志,乃開創性著作。

(四)《漢書》的一個突出優點,“文贍而事詳”。

(五)《漢書》增傳不少。

【注本】唐顏師古為《漢書》作注,《漢書》中華書局標點本採用顏注。清王先謙《漢書補註》 楊樹達《漢書窺管》;陳直《漢書新證》

12、《三國志》 是西晉陳壽編寫的一部主要記載魏、蜀、吳三國鼎立時 期的紀傳體分國史,詳細記載了從東漢末(184年)黃巾起義到吳滅亡(280)西晉統一全國。近一百年的歷史。

·優點:1敘事條理清楚,質樸無華,取材謹慎,不苟下筆;2評論人物基本上準確;3史料價值,全書內容大體上真實可靠,在三國史料很少的今天,《三國志》無疑是研究三國曆史的重要史料。

·缺點:1《三國志》以帝王將相為中心,全書除《魏書》有一卷記載邊疆少數民族及外族的情況以外,全部都是記載人物事蹟的紀傳,但記載勞動人民事蹟的,卻一卷也沒有。2《三國志》缺少表與志。3《三國志》曲筆太多,回覆過甚。

【注本及參考書】南朝劉宋德裴松之《三國志注》,不僅解釋文字、名物、典故,而重在補充材料與訂正訛誤。清杭駿的《三國志補註》。清洪亮吉《補三國疆域志》。清陶元珍《補三國食貨志》。清錢大昭、侯康《補三國藝文志》。清萬斯同《三國年表》。

13、《後漢書》是一部由我國南朝劉宋時期的歷史學家范曄編撰的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史書。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書中分十紀、八十列傳和八志(司馬彪續作),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東漢的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娛樂圈的頂流夫婦

甜橙櫻桃

一覺醒來後,變成端淑女娘!

Y七點

四元解夢雜貨鋪

素素紫

小狼狗老公養成計劃

心情大好的天晴宇

病秧子想要活下去

倉鼠夢小澤

當光降臨

琳冧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