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紅樓夢》旨在為閨閣女子立傳,洋洋灑灑寫出了\"金陵十二釵\"、\"金陵十二釵\"副冊、\"金陵十二釵\"又副冊等等眾多栩栩如生、個性鮮明的紅樓女兒形象。

然,《紅樓夢》又是一部集合千年茶文化之精髓的奇書。一百二十回程高本有關茶的記述(不完全統計)就有近五百處之多,有茶葉種類、茶道茶藝、茶俗茶禮、茶聯茶詩,還有因茶而起的\"楓露茶事件\"等等。

可以說,一部《紅樓夢》,滿紙茶葉香。字裡行間隨著作者創作意圖的需要,即相得益彰地融入一系列茶話茶事活動,是涉列茶文化最為厚重而又生動的一部文學名著,令人歎為觀止俾益良多。

一、七類名茶

《紅樓夢》主要寫了七類名茶:

一是第五回\"遊幻境指迷十二釵,飲仙醪曲演紅樓夢\"裡賈寶王夢中品到的\"千紅一窟\"仙茶。賈寶玉在秦可卿房間午休時,夢見自已隨警幻仙姑去太虛幻境,只見一位小丫環獻上一杯仙茶,警幻介紹,此茶出自放春山遣香洞,以仙花靈葉上所帶宿露烹製而得,名\"千紅一窟\"。寶玉品嚐後,自覺清淳異味,純美非常。

此茶只有寶玉在夢中才得以一品,其實是曹公有意杜撰暗含玄機的一款名茶,凡間是沒有的。

二是第八回\"比通靈金鶯微露意,探寶釵黛玉半含酸\"中,提及到賈寶玉最喜歡喝的楓露茶。書中如此說道:\"寶玉吃了半碗茶,忽又想起早起的茶來,便問道:早起沏了一碗楓露茶,我說過,那茶,是三四次後才出色的,這會子又怎麼又沏了這個茶來?\"

可見,楓露茶是寶玉最喜歡喝的茶,實不平凡:一般的茶泡了三、四回後,早已味同嚼蠟。而楓露茶則剛剛出色。據說是在秋日寒露時節,積清晨裡的楓葉露珠,蒸製成\"香露\"貯得。品茗時,將\"香露\"點入茶湯之中即可。

寶玉得知他的楓露茶被奶媽李嬤嬤悄悄飲用後,當即大怒,摔了茶杯,潑了丫環茜雪一裙子,還要趕走奶媽。在襲人等人的勸說下,雖沒有處置李嬤嬤,但卻是茜雪頂了罪被趕出賈府。

這就是《紅樓夢》中因茶而起的\"楓露茶事件\",令人感傷。

楓露茶後來在七十八回\"老學士閒徵危畫詞,痴公子杜撰芙蓉誄\"中還有提及,賈寶玉祭奠晴雯時,特備了\"群花之蕊、楓露之茗\"等四樣晴雯喜歡之物。

可見,這\"楓露茶\",的確是賈寶玉的至愛。不過,此款名茶其實也不存在,亦是曹公煞費苦心的虛構。

三是二十五回\"魘魔法姊弟逢五鬼,通靈玉姐弟遇雙仙\"中的暹羅國貢茶。王熙鳳得到珍貴的暹羅國貢茶後,便分別贈送給大觀園的少爺小姐們品嚐。

四是四十一回\"賈寶玉品茶櫳翠庵,劉姥姥醉臥怡紅院\"中提及的兩款茶:\"六安茶\"和\"老君眉茶\"。賈母率劉姥姥等人去櫳翠庵看望妙玉時,妙玉為賈母準備了類似\"君山銀針\"的\"老君眉\",賈母以為是\"六安茶\",便道:\"我不吃六安茶。\"

當妙玉解釋說這是\"老君眉茶\",且用舊年雨水燒開沖泡時,極講究品好茶、用好水的賈母方飲了半盞,品後頓時點贊不已。

原來妙玉是懂茶好手,她是根據\"茶道\"極為敬重地招待賈母,可謂用心良苦。這\"老君茶\"不同於\"六安茶\",\"六安茶\"也就是\"六安瓜片\",系產自安徽大別山一帶的名茶,清代列為貢茶,主要在穀雨前後十天採摘二、三嫩茶葉製成,但年事已高的賈母不喜歡,或許是認為此茶儘管茶香醇厚,但衝勁大。\"老君眉茶\",產自福建武夷山,系選嫩綠似蓮心的毛尖茶製成,外形如老人的長眉(亦稱\"白毫銀針\"),香氣高爽,泡來的茶色清香淡味,有增壽的寓意,是上了年歲的老人們所喜歡的一款好茶。

五是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死金丹獨豔理親喪\"中提及的女兒茶。這款茶據說是帝王祭天時,令少女們在山中採摘早春新茶,因用其體溫捂熱茶葉後製得,故名\"女兒茶\"。

其實,女兒茶是\"普洱茶\"的一個品種,盛行於清廷及官宦之家,也是一款名貴的貢茶。

章回在描寫女僕林之孝家的關照賈寶玉時,說賈寶玉宜喝普洱茶消食,大丫環襲人、晴雯忙回話:\"已給賈寶玉沏了一盞女兒茶。\"

可見,多情公子賈寶玉還是深得下人們細心照顧的。

六是八十二回\"老學究講義警頑心,病瀟湘痴魂驚惡夢\"中的龍井茶。這款茶與\"六安茶\",是《紅樓夢》中提到的兩款名貴綠茶,書中如此言及:

寶玉讀書回來,急急忙忙去瀟湘館見林黛玉。黛玉微微一笑,因叫紫鵑,\"把我龍井茶給二爺沏一碗,二爺如今唸書了,比不得裡頭。\"

可見,龍井茶是黛玉的至愛,她用龍井茶招待賈寶玉,其中的濃情厚意不言而喻。

這一杯散發著清香的龍井茶,承載著黛玉對寶玉的幾多憐愛。這獨特的蘊味,確需細細品茗,才能感知呢。

為此,《紅樓夢》特意構思了賈寶玉的一個叫\"茗煙\"的貼身小廝,後來改為\"培茗\",亦與茶文化有關:培茗,即\"烹水沏茶\"之意。寓示著寶玉鍾情於茶,想來主要是因為黛玉好茶的緣故吧。愛屋及烏,是不是隱藏著寶玉與黛玉\"以茶為媒\"的美好願景呢。

也許,只有曹公才知道。

二、茶道茶藝

因曹公是北方人,生活在清代,他在《紅樓夢》中提及的名茶多以紅茶、花茶抑或貢茶為主。唯一提到了兩款綠茶,一款是林黛玉珍藏的龍井茶,乃八十回之後高鄂續寫的;一款是賈母隨口而說的六安茶。

說了這些好茶,自然要講述茶道茶藝。《紅樓夢》前八十回的字裡行間,看似不經意,其實一系列的茶道茶藝皆呼之即出,隨時都可以感悟到書中意蘊深厚的茶文化魅力,的確是\"滿紙茶葉香\"。

可見,曹公其實是一位茶學大師、懂茶的行家裡手,他的茶道茶藝即便到今天,也很有見地,極具指導性。

首先,好茶須有好水泡。這在《紅樓夢》41回將此\"茶道\"寫得最為精細。

妙玉招待寶釵、黛玉喝茶時,用的水是她五年前貯存的梅花雪,放入\"鬼臉青\"茶甕裡,挖地三尺埋入地中,夏天才取用。這雪本是純淨高潔之物,梅花亦是高雅沁香的極品,二者融合燒出來的茶湯,必定雅韻悠然,自是紅樓女兒之偏愛,飲時可蕩起無限神往的意境。以致賈寶玉看見後,說她們品的是\"梯已茶\"。

妙玉招待賈母用的\"老君眉\",則是用\"舊年蠲的雨水\"燒開沖泡的。賈母吃了半盞這潔淨清澄的水泡成的\"老君眉\",頓時讚不絕口。對水質沒有多講究的劉姥姥吃了這\"老君眉\"後,則說\"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濃些更好了。\"

這也體現出莊稼人的憨厚實在,她哪裡可能如養尊處優的賈母有那般閒情怡致,去注重好茶、好水,茶水嘛能充飢填肚子就可以了。

其次,注重烹茶藝術。

\"名茶還須好水泡\",有了好水,燒水也有藝術,謂之\"烹茶之道\"。

烹茶高手妙玉便極在意這一燒水火候,她給寶釵、黛玉烹茶時,自用\"爐上扇滾了水,另泡一壺茶\"。可見,沖泡好茶得據品類選用不同的水溫,像\"龍井\"、\"老君眉\"之類的名茶,水溫在八十度為宜,這樣泡的茶清醇幽香,茶葉品質才不會受損壞。

第三,還要講究茶具的配置。

有了一杯好茶,品茗時也有講究,要配置與之相輝映的杯、壺、盤等成套茶具。

曹公在《紅樓夢》中對茶具之道也有多處精緻的著墨。在賈母的花廳,擺設的是洋漆茶盤,配著舊窯十錦小茶杯。王夫人的正二室,也是茗碗瓶花茶具。寶玉用的茶具則種類眾多,茶杯、茶碗、蓋碗、茶鍾、茶盞一應俱全,還有地暖壺、小連環洋漆茶盤。

妙玉用的茶具也有十多種,從中看出她的身份其實不凡。她給賈母獻茶用的是\"海棠花式雕漆填金雲龍獻壽小茶盤\"和\"成窯五彩小蓋盅\"。小茶盤的寓意是\"去龍獻壽\",而這小蓋蠱,是明代成化年間景德鎮官窯所產的茶具,名貴之極。

給隨同賈母的一干人等,用的茶盞則是\"一色官窯脫胎填白蓋碗\"。

元妃也偏愛茶具,她省親回宮後發放的燈謎獎品,其中就有茶具:一柄茶筅(古時洗茶具的竹帚)。

三、茶禮茶俗

源遠流長的茶文化,必然有一套自成體系的茶禮茶俗,這在曹公的筆下,也是妙筆生花,寫得琳琅滿目。

茶,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飲品,與\"咖啡、可可\"並稱當世三大飲料。茶,除了自用以外,主要就是\"以茶待客\"。

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中,甄士隱招待來府上的賈雨村時,即命小童獻茶。

寶玉初會秦鍾時,\"一時擺上茶果\"。寶玉去探望生病的薛寶釵,滿心喜歡的薛姨媽即\"擺了幾樣細茶果來\"招待。

第三回\"賈雨村夤緣復舊職,林黛玉拋父進京都\"寫到林黛玉初進賈府,王夫人即令丫環捧茶待她。因黛玉是賈母疼愛的外孫女,王熙鳳親自為黛玉捧茶,體現了她察言觀色的待客之道:既是對賈母的敬重,又是對黛玉的憐愛。

林黛玉後來在瀟湘館迎接賈母時,親自用小茶盅捧了一蓋碗茶奉與賈母(見第四十回\"史太君兩宴大觀園,金鴛鴦三宣牙牌令\"),表達對長輩的感激。

第二十六回\"蘅蕪苑設言傳密語,瀟湘館春困發幽情\"中,賈芸進見寶玉,襲人端了茶來,賈芸忙站起來,笑道:\"姐姐怎麼替我倒起茶來?\"

由此可見,用來\"待客\"之茶,頗顯地位高下。於身份卑微的賈芸而言,能得到最為尊貴的少爺賈寶玉以茶接待,頓感恩寵一樣,不由站起來雙手接過。

《紅樓夢》寫得最隆重的\"以茶待客\"禮節,是十八回\"林黛玉誤剪香囊袋,賈元春歸省慶元宵\":在元妃省親賈府時,只見禮儀太監請元妃升座受禮,頓時兩旁奏樂聲起,隨即舉行\"茶三獻\"皇家禮儀。每一次獻茶都要叩頭禮拜,三獻之後,元妃降座,奏樂方止。

當然,茶作為禮品贈送親朋好友,是最好的禮物之一,亦是見證彼此情誼的最佳體現。

如《紅樓夢》二十六回,寶玉派丫環任蕙給林黛玉送茶,正好碰上林黛玉將賈母送來的錢分給丫環們,林黛玉便抓了倆把錢獎賞給任蕙,表示對她送茶的謝意。寶黛二人的情意,由此可見端倪。

茶,還可以成為談婚論嫁中的\"聘禮\"。\"談婚論嫁\"中有這樣一種說法,男方送給女方聘禮叫\"下茶\",若女方收下,表示同意定親。

故二十五回有王熙鳳的一次經典戲說:

她在怡紅院遇見林黛玉,便問,日前贈你的暹羅國貢茶是否品嚐。林黛玉聽了笑道:\"你們聽聽,這是吃了他們家一點茶葉,就來使喚人了。\"鳳姐笑道:\"倒求我,你倒說這些閒話,吃茶吃水的,你既吃了我們家的茶,怎麼還不給我們家做媳婦?”

眾人笑了起來,羞得黛玉紅了臉,一聲兒不言語地回過頭去。

茶,又可以用作喪事中的\"祭祀\"。

在十四回\"林如海捐館揚州城,賈寶玉路謁北靜玉\"大書特寫的秦可卿隆重的大喪儀上,王熙鳳就向下人交辦了六項任務,其中就有\"供茶\"一項,即是\"以茶作祭\"的茶祭功能。

在十五回\"王鳳姐弄權鐵檻寺,秦額卿得趣饅頭庵\"寫到秦可卿的靈柩停放在鐵檻寺時,和尚作安靈道場時需向亡人\"奠晚茶\"。

在五十八回\"杏子陰假鳳泣虛凰,茜紗窗真情揆痴理\"中,賈寶玉得知演小旦的伶人藥官死了,傷心之下便以清茶一杯祭奠。

當然,古時也有很多用茶的注意事項與宗法規矩。

如第三回中林如海就叮囑女兒:飯後需過一時,再飲茶,這樣不傷胃。

\"用茶\"的宗法規矩最突出的便是賈府除夕祭宗祠時,賈母到寧府便端坐高堂,由長房長媳尤氏給賈母獻茶;然後,尤氏又給邢夫人等上茶。獻茶畢,邢夫人等起身服侍賈母吃茶。賈母吃過茶,閒話片刻才離座回榮府。

對一般人家而言,則少了好多講究,對飲茶也沒有那麼多門道。《紅樓夢》在七十七回\"俏丫鬟抱屈夭風流,美優伶斬情歸水月\"也寫到這樣的例子:寶玉去看望被趕出賈府的晴雯時,只見她用黑沙吊子盛茶,茶葉苦澀無味,茶碗裡還有油羶異味,晴雯卻如飲甘露\"一氣灌了下去。\"

就茶俗方面,也是茶文化的組成部分,《紅樓夢》也沒有忽略,主要提到了幾處:

一是李紈用茶麵子招待尤氏。

在七十五回\"開夜宴異兆發悲音,賞中秋新詞得佳讖\"中,尤氏去稻花村看望生病的李紈,李紈便說:\"昨日他姨娘送來地好茶麵子,倒是對碗來你喝罷。\"

這\"茶麵子\",便是一種風味小吃,將熬粗茶葉,兌入炒麵,再加芝麻醬混合而成。吃時,衝入熱水調和即可,有茶的清香,又有炒麵的焦香。

二是賈寶玉吃茶泡飯。

五十回\"蘆雪庵爭聯即景詩,暖香塢雅制春燈謎\"中即寫道,一場大雪將大觀園弄成格外漂亮的琉璃世界,李紈便與眾姐妹去蘆雪庭賞雪作詩。

寶玉等不及飯菜上桌,只拿茶泡了一碗飯,就著野雞爪鑿忙忙地咽完。

這\"茶泡飯\",即在煮好的飯中,倒入適量已泡好的茶水。可解膩消食。

三是王熙鳳配製杏仁茶。

在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陳腐舊套,王熙鳳效戲彩班衣\"寫到賈府的元宵夜宴後,王熙鳳便給賈母配製了杏仁茶,用冰糖、杏仁研末,沏入茶即成。

這\"杏仁茶\"有潤肺、消食、散氣之功效,正合賈母這樣的年高之人在佳節中食用。

賈母由此更加喜歡王熙鳳,稱她\"鳳辣子\",從這些細節也可看出王熙鳳對賈母是無微不至的用心照顧。難怪,賈母對王熙鳳極為欣賞,重用為榮府管家?僅此一方用心的杏仁茶,即可感知。

四、茶聯茶詩

博大精深的茶文化,自然少不了以茶聯茶詩為主構建的茶趣茶境。這精神層面的意境與品茶之道交相輝映,更顯茶的厚重。

故曹公在《紅樓夢》不少的章回中也多次提及涉茶的對聯、詩句,營造了濃厚的茶文化環境及其生活氛圍。

在十六回\"賈元春才選鳳澡宮,秦鯨卿夭逝黃泉路\"中,賈寶玉即為林黛玉的瀟湘館題了涉茶的對聯:

寶鼎茶因煙尚綠,幽窗棋罷措猶涼。

在二十三回\"西廂記妙詞通戲語,牡丹亭豔曲警芳心\"中,賈寶玉寫了四首《四時即事詩》,其中三首就言及品茶,立時趣味盎然:

《夏夜即事》中說\"倦繡佳人幽夢長,金籠鸚鵡喚茶湯\";《秋夜即事》亦及:\"靜夜不眠用酒喝,沉煙重撥素烹茶\";《冬夜即事》中再述:\"卻喜侍兒知試茗,掃將新雪及時烹\"。

在五十回,薛寶琴與史湘雲聯句時,薛寶琴的上聯即是:烹茶冰漸沸。史湘雲馬上應對:煮酒葉難燒。

在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悽清,凹晶館聯詩悲寂寞\",史湘雲與林黛玉中秋夜吟詩對出\"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後,妙玉隨即趕到。後來一起去櫳翠庵烹茶,妙玉便續完餘下的三十五韻,以\"烹茶\"作結:

……

鐘鳴櫳翠寺,雞唱稻香村。

有興悲何繼,無愁意豈煩;

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誰言。

徹旦休言倦,烹茶更細論。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舔了三年後,系統說我攻略錯人了

枝遼遼遼

如雲至

雙向解螺旋分子

狐小小狸

豬豬寶貝貓貓

孽徒你要當爹了

騎著蝸牛登珠峰

桃源聖手小神醫

淘氣的二寶

未晚z

南塘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