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嚕...誰來救..咕...救...我...”就這樣死去,我不甘心啊...”

“潯兒,快走,快走。”一女子衝他喊道,他下意識的轉身向叢林跑去,等他回首顧望時卻看不清了她的面龐。

“從今往後,你便叫....陳初元吧。”

“她...是誰?為什麼,我會感到如此心痛。”“陳初元?我的名字叫陳初元嗎?”

一滴淚水從眼角緩緩滑落,陳初元逐漸的睜開了雙眼,從睡夢中醒來。

此時的陳禮舟正專心御劍飛行,察覺到他醒來,說道:“還有一個時辰方可到達,切勿亂動,會掉下去。”

聽到話後,剛剛醒過來的小初元被嚇一哆嗦,頓時坐直了身子。等他坐穩之後,陳初元發現自己身處在一團光球之中,周邊是飛速掠過的雲彩,向下面看去,山川,河流,村寨,人家,淨收眼底,好似,萬物皆小,山巒可依。

陳初元驚歎道:“這就是當仙人的感覺嗎?”

“他日,你修煉至一定境界,也可以這般凌空而行。”

。。。。。

東華境,滄瀾州,齊嶽山,說是山,其中卻數百座山峰,綿延千里,但多數不過百來丈,也只有最高峰朝清峰才堪堪達到千丈,整體高度並不高。或許正因如此,人們才將其共稱為一山,以齊嶽命之。。

但是,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每年來此求仙問道者不計其數。

一方面是因為清一劍派居於其中,而另一方面,則是傳聞有人曾於此地悟道飛昇。

齊嶽山氣候宜佳,常年四季如春。由於坐落在東華境東南,寒流受北方的大嬴嶺和神渡山兩大山脈阻攔,冬不飄雪。

又因山內有川流河水無數,所以這裡也常常夏無酷暑,許多士族門閥或王公貴族不惜花重金都想在此處購得一處避暑勝地。

此外,齊嶽山還有八池九潭四十二巖以及十七主峰。五里一樓閣,十里一宮闕,屋樹掩映,簷牙高啄。各抱地勢,天工巧奪。

各峰峰頂,常年霞光流轉,奕奕爭輝。每到夜晚子時,皓月當空,群峰閃亮,可見“十七星攬月”之奇觀。

修道於其中,或坐而論道,或臥巖崖溪水側。觀雲海覆天穹,聽鳥鳴蒼翠間。不可不謂之快哉,不可不羨其人恣意。

。。。。。。

一個時辰後,陳禮舟師徒御劍而至。一路上,陳禮舟給小初元講了許多有關門派的事情,聽完,小初元對此越發期待起來。

進入齊嶽山上空後,陳禮舟放慢了飛行速度,同時,他腰間的青色劍牌微微閃爍一下,之後飛行了大約五里的路程,才逐漸提速,向著十七主峰之一的無名峰飛去。

無名峰,位於齊嶽山最南部,主管門內弟子選拔,登記與晉升。

片刻之後,陳禮舟緩緩落至無名峰頂的記名堂,收起法劍,將陳初元從光球中放了出來。

陳初元出來後也不亂跑,就跟在陳禮舟腿後,彷彿與之前活潑模樣判若兩人。

陳禮舟摸了摸他的頭,轉頭對正在掃地的白衣弟子問道:“楊老可在?”

在清一劍派,弟子分為,白袍外門弟子,黑袍內門弟子,以及青袍真傳弟子。

白袍弟子多數是宗門選拔而來,試煉之中表現優異,天資優良者授黑袍,成內門弟子。

當然,進入山門後外門弟子也是有機會晉升內門弟子的,但是十分艱難……

而陳禮舟此行便是要為初元爭取內門弟子資格。

白袍弟子聽聞,停下了手中的活,拱手道“回陳長老,楊長老正在樓上休息。”

話音未落,一道聲音便從身前的閣樓傳來:“陳小子,難得登臨本峰,不妨上樓一敘。”

.......

“帶上你身後的小傢伙一起。”

聽到楊老的傳喚,陳禮舟便領著陳初元向前方的閣樓走去。

一進門,一股淡淡的書墨香氣撲面而來,放眼望去,整個閣樓的第一層被書架塞滿,書架之上擺放著全門派上下歷來所有弟子的記名冊,多達數萬冊。

順著小道向樓梯走去,在樓梯後方的角落,陳初元無意間看到了幾個顏色較深的黑木書架,有些疑惑的向陳禮舟看去,見他沒有說話,陳初元也沒再多問,隨陳禮舟向二樓登去。

二樓相比一樓就寬敞許多,只有一張床,一把搖椅以及寥寥幾個燈盞和擺放竹卷的書架。

除此以外,便是一個約莫六張桌子大小的沙盤,名喚爭仙圖。是每年清一劍派招收弟子時用以設定考核,觀察考生的法器,也是無名峰的核心。

登上二樓,此時楊老正悠閒地躺在搖椅上睡覺。

見到師徒兩人到來,楊老這個才緩緩坐起身,說道:“無事不登三寶殿,你小子此次來我這...是為了他吧。”說著他指了指一旁的陳初元。

“正是,我想向楊老您討要一個內門弟子的名額。”

“這個好說,你門下弟子不過兩名,給你一個內門弟子的名額那些個老傢伙也不會多說什麼。”

說著,他向陳初元打量去。“嗯...根骨不錯,哪裡撿的寶貝?”

“其中自有緣法,不便與您細說。”陳禮舟回道

“不說也無妨。”

“不過,你當真日後讓他成為的你太清峰的真傳弟子?你可是執劍堂的啊,若是未來...以他的天資,安心修煉,未來也可有一番作為”楊老輕聲問道

“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若真有那麼一天,即便是身死道消,我也定會去護他周全。”

聞言,楊老道:“既然如此,我也不好多說什麼,留下那孩子的姓名,去庫房拿法器吧,令牌他日會命人送至你那。”

“謝過楊老”

“嗯。”楊老擺擺手,然後又悠閒地躺下了。

。。。。。。

“走吧,我們去庫房拿你的法器。”

“嗯。”陳初元應了一聲,跟著他向樓下走去。

庫房在閣樓的西南側,在得到楊老的傳音後,樓下的白袍弟子便帶著師徒二人前去開門。

進門後,陳禮舟用靈識掃視了一圈,然後將其中的一把品質較好的仙劍和最小號的黑色道袍隔空取來。

看到黑色的道袍,一旁的白袍弟子看了眼才到他腰間的陳初元,投來了羨慕的目光,但也很快便消失了,因為他知道,有些東西並不是自己羨慕就能得來的。

“試試看。”陳禮舟柔聲道

陳初元點點頭,接過那件黑色道袍,穿了起來,發現這最小款的袖子竟拖到了地板上。

然後,陳禮州又將那柄仙劍遞給他,他拿起的一瞬間雙手頓感一沉,整個人向下彎去,無論雙手怎麼發力也舉不動分毫。

“師...傅救...我。”小初元艱難的說道。

見到這一幕,一向正經的陳禮舟也不禁笑出了聲,當然,還有他身後的白袍弟子。

“哈哈,好,為師這就來幫你。”

說罷,陳禮舟上前隻手將仙劍拿起,然後低頭看了眼他那拖到地上的道袍,說道:“果然還是太大了嗎,等下回去讓你師孃幫你改改。”

“師孃?”

''不錯,現在應該在澆花呢,想來她見到你應該會很高興。”陳禮舟道。

拿到法器後,陳禮舟將它們全部收入了乾坤袋中。隨後,二人便走出了庫房。

身後的白袍弟子在他們出去後,將庫房重新鎖上,隨後拿起地上的掃帚又幹起了手中的活計。

出了門,陳禮舟向楊老所在的閣樓走去,在距門約莫兩丈時,他抬頭高聲道:“楊老,今日多有叨擾,小子先行告辭。”

“去吧。”楊老懶懶道。

聞言陳禮舟微微一笑,對陳初元說道:“我們走吧。”

隨即,陳禮舟取出腰間佩劍,御劍升空,同時用真氣包裹住小初元,帶著他向著自己的太清峰飛去。

太清峰,十七主峰之一,位於齊嶽山東側,山內雲氣繚繞,降水頗豐,所以山間多翠竹,道旁多楓樹。

作為三大傳道主峰之一,與玉清和上清峰不同,太清峰內人跡罕至,唯一一處住所只有山腰處陳禮舟居所,紫竹苑。

紫竹苑景色秀麗,院外粉牆黛瓦環護,楊柳周垂。前院甬路相銜,青石桌凳佇其中,又有青樹傍其側,四周花團擁簇,山石點綴。頗具江南園林之工造。移步其中,四季可嗅花味香,心曠神怡。

此外,紫竹苑還有五院九屋。右側廂房住的是陳禮舟之女,陳皛白,而左側則是陳禮舟的大弟子,宋天心。

“日後你就與天心住同一院。”

“師傅,天心是?”陳初元問道。

“他是你的大師兄,名叫宋天心,是三年前拜入我門下的。”

“當年宗門選拔,他不慎落選,在山門前冒雨跪了三,四個時辰,我念其心性堅韌,便破例將他收入門下。”

“三年苦修,縱然他資質平平,如今卻也有了凡級五境修為。”

說著,陳禮舟的臉上露出了些許驕傲的神色。

“凡級五境?“陳初元疑惑道

“修行一途分三級,十八境。”

“分別為凡級九境,淬體,凝氣,歸元,韻骨,靈虛,廬陽,天光,覽滄,築臺。”

九境之中,一至三境為下三層,以洗練肉身,溫養竅穴為主。

四至六境為中三層,以凝練氣海,培育陽元為重。

七至九境為上三層,入此境,可觀道心,築仙基,術法之威,初具雛形。

往後為玄級四境,金丹,元嬰,洞玄,問鼎。一般是門內長老所處的境界。

最後為神級四境,遊神,合道,至聖,窺天。

到達這個境界,移山填海,瞬息千里不過是舉手投足,當然對你而言還是太早,只需聽聽便好。”陳禮舟回道。

聽著陳禮舟的講解,陳初元不禁掰掰手指頭,有些疑惑的看向陳禮舟說道:“不對啊,師傅,還有一境呢?”

“還有一境,天下修士對此有諸多叫法,有人稱它為仙之境,有人稱它為羽化境,也有人稱它為飛昇境。

那是存在於傳說中的境界,傳聞修至此境,可超脫世間,如祖師爺那般白日飛昇。”

“那,師傅你是哪一境”小初元興奮的問道。

陳禮舟聞言,先是微微一愣,然後淡淡回道:“我?十境之上。”

聞言,陳初元投來了崇拜的小眼神,對於這位師傅的實力也愈發好奇了起來。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懷柳安眠

晚夢亦清歌

驚呆!病美人她武力值爆表

白狗子

快穿:絕情丹路人攻略短命白月光

宥宥的

小魅的番茄分身的新書

小魅的番茄分身

怦然心緒

桐竹兮

該出手了

中二病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