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良玉的到任,代表著大明目前所擁有的六個主力集團軍,主將已然全部配屬到位,具體名單包括:第一集團軍軍團長楊奇、第二集團軍秦良玉、第三集團軍劉文炳、第四集團軍劉體純、第五集團軍洪承疇和第六集團軍的祖大壽。

這等陣容,朱由檢看著都樂的合不攏嘴,個個都是能打之將,除了劉體純之外,其餘五人皆是戰功卓著之輩,當然,劉體純的戰功也不差,只不過是從大明身上獲得的,朱由檢不算在這裡面。

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朱由檢準備先辦成兩件大事:第一是全軍換裝TL-1型步槍,部分換裝英77式步槍。

英77式步槍是朱由檢在累積的數次兌換機會中,抽取到的一款步槍,總共抽到了一萬支,準備將其全部裝備給戰鬥力最強的第一集團軍,繼續加強死火力輸出。

英77其實就是後世英國造毫米口徑“恩菲爾德步槍”。這款步槍優點很明顯,具有射速快、火力持續性強、可靠性高等諸多優點。

尤其令人喜愛的是它的高射速,一名訓練有素計程車卒可在一分鐘內打出30發子彈。後世在自動步槍誕生前,這是世界上射速最快的步槍。

能抽到它,朱由檢甚是滿意,剛好可以部分替換TL-1型步槍。至於另外兩次兌換機會,也不算太差,一次仍然是可樂,一次是漢陽造一萬支。

就是這可樂上次抽取的還未喝完,這次又來十件,朱由檢準備給臣子們封賞一些,大家都嚐嚐。

換裝任務待與紅毛番的戰鬥結束後,即刻開始。前幾日朝廷就收到了與和蘭開戰的奏疏,對於結果,朱由檢倒是沒有任何擔心的。

第二件大事,後期海洋作戰的可能性無限放大,水師力量稍顯不足,朱由檢準備大力發展水師,目前系統已然累積了四十餘萬兌換點,本來是想升級系統的,但朝廷接下來肯定是要對外擴張,四艘鐵甲艦屬實有些數量太少了。

朱由檢思來想去還是放棄了原有的想法,反正目前的武器裝備已經是世界最先進的,更新換代沒有多大的意義,還不如增加數量,來應對後面可能發生的各型戰爭衝突。

新的鐵甲艦準備再增加四艘,組成大明第二艦隊,總共八艘鐵甲艦的規模,相信暫時可以應對任何突發狀況了。

舒緩一下筋骨,朱由檢看向王承恩問道:“大伴兒,南邊來訊息沒有?”

與紅毛番的戰爭已經開打了這十餘日,楊奇那邊還沒有任何訊息,朱由檢擔心倒不至於,抽空詢問一番卻是有的。

“皇爺,內閣還沒有任何訊息傳來,相信是捷報還沒有到,皇爺請暫且放寬心。”

“哈哈,朕還真沒有急的意思。”朱由檢搖搖頭,對著誤解意思的王承恩笑道。

"奴婢愚鈍,請陛下責罰。"王承恩亦是笑道。

"好了,你退下吧,朕要獨自待一會兒。"

"遵旨。"

......

另一邊,遭受重創的和蘭艦隊,全部龜縮於澎湖列島,不管明軍如何挑釁,甚至是大炮轟擊據點,都不敢再度出海對戰。

對此,楊奇直接下令,大軍繞過澎湖,直接向紅毛番軍隊集中的臺灣城、赤崁城進發。

四艘鐵甲艦再加上數百、上千艘大小船隻組成的艦隊,浩浩蕩蕩,場面極其宏大,

而紅毛番為阻止大軍登岸,隨即沉破大量船隻。

崇禎十七年四月七日,楊奇率領眾將士在鐵甲艦上“祭天”“禮地”“祭江”,舉行隆重的誓師儀式。一切準備就緒,船艦將士候風進發。九日,大明將士兩萬五、戰船數百艘自澎湖列島,向南挺進。

澎湖到臺灣雖然只有52海里,但如遇逆風,就十分困難。十三日,艦隊駛抵柑橘嶼,

根據楊奇事先的調查,要順利進入鹿耳門,必須利用每月初一日和十六日的大潮,如錯過時機,就要向後推遲半個月。在這種情況下,楊奇當機立斷,決定進行強渡。一些將領鑑於風大浪險,力勸楊奇不要貿然從事,要求暫緩開航。

對此,楊奇力排眾議,下令立即起碇開船。

十五日晚,楊奇親自率船隊冒著暴風雨橫渡海峽。他們同風浪搏鬥了半夜,於四月十六日拂曉航行到鹿耳門港外。楊奇先換乘小船,由鹿耳門登上北線尾,踏看地形,並派出精良的潛水健兒進入臺江內海,偵察紅毛番情況。

紅毛番的據點臺灣城、赤嵌城位於臺南。這裡海岸曲折,兩城之間有一個內港,叫做臺江。臺江西南面有七座山嶼相連,叫做七鯤。每座山嶼相距1裡多,彼此“毗連環護”。一鯤北面隔 海有北線尾小島,其間海面叫大員港。北線尾北側為鹿耳門港。紅毛番修築的城堡臺灣城在臺江西側的一鯤,赤嵌城在臺江的東側,互為犄角。

從外海進入臺江有兩條航路:一條是大員港,叫南航道,在北線尾與一鯤之間;一條是北航道,在北線尾與鹿耳門嶼之間,即“鹿耳門航道”。南航道口寬水深,船容易駛入,但陸上有重炮瞰制,必須經過戰鬥才能透過。北航道水淺道窄,只能透過小舟,大船必須在漲潮時才能透過。

1627年紅毛番在北線尾島北端建有熱堡,不過目前守軍不多,紅毛番認為,憑此“天險”,只要用艦船封鎖南航道海口,與臺灣城、赤嵌城的炮臺相配合,就可阻止明軍登陸。

楊奇之所以選擇在鹿耳門港突入,一是掌握了該地的潮汛規律,即每月初一、十六兩日大潮時,水位要比平時高五六尺,大小船隻均可駛入。楊奇從澎湖冒風浪而進,正是為了在初一大潮時渡鹿耳門,二是楊奇早已探測了從鹿耳門到赤嵌城的港路。三是有鐵甲艦的防護,紅毛番等於失去了艦隊的輔助。

四月十六日中午,鹿耳門海潮果然大漲,楊奇命令眾將士按圖迂迴而進。明軍大小戰艦順利透過鹿耳門後,立即兵分兩路:一路登上北線尾,一路駛入臺江,準備在禾寮港登陸。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乃人族大帝,你跟我說還要上學

陳列一二

穿到古代嫁獵戶

莊裡的魚

嫡女歸來,嫁你皇叔奪你天下

省油燈

七零,嬌美穿越撩爆禁慾糙漢

唐初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