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將軍以不足兩萬人,包圍建奴舊都,實屬不易。王守備,目前綏中有多少關寧鐵騎駐防?”劉文炳道。

“回將軍,共有末將直屬五百精騎。”王大炮回道。

"辛苦王守備了,本將在給你調撥一千精兵協防。"劉文炳想著五百精騎駐守綏中城,還是略顯不足,為防萬一,隨即支援一番。

"多謝將軍。有這一千精銳綏中城當屬固若金湯。"王大炮謝道。

"好了,王守備,本將決定大軍在此休整一日,明日即出發支援吳大人。待第二集團軍左良玉將軍抵達後,你告訴左將軍,迅速前往盛京。"

既然吳三桂已然圍困盛京,劉文炳當即決定不再等第二集團軍到達,而是即刻支援關寧鐵騎。

"末將遵令。將軍,請移步城內。"不得不說這王大炮不僅能力上線,還挺會做人。

"好,多謝王守備。"

說罷,幾人向由官署改造的臨時守備府行去,這綏中城本身也不大,就算沒有淪陷前,百姓也不多,本就作為軍堡來使用,所以官署修建的也不大,頂多就是比周圍房子稍大了一點點。

來到守備府後,王大炮吩咐廚子上酒上菜,好生招待了劉文炳一番。

不過既然是臨時駐守,酒菜倒不是什麼好物罷了,劉文炳對此倒理解的很,能飽腹即可,何況自己也不是來旅行的。

酒足飯飽,劉文炳便回營休息去了,他知道,明日還要急行軍,必須要保證充足的休息,近幾日,行軍在外,在休息方面怎麼也差點意思。

......

翌日,劉文炳起了個大早,戰事緊急,耽擱不起,留下一千精銳後,其餘大軍整齊列隊便向盛京進發。

昨夜,遼東又剛剛下了一場大雪,這極大的拖延了大軍的行進速度,劉文炳不得不下令重炮在後,輕裝簡行。

從綏中城到盛京,中間的距離不短,尚有不少的軍堡和城鎮,其中最為重要的便是錦州一線,據王大炮所說,自關寧鐵騎襲擾遼東、圍困盛京以後,這錦州城便成了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孤城一座。

倒不是吳三桂不想打錦州,而是兩萬鐵騎,要牽制盛京和遼陽,再加上有幾處重要地方,分兵駐守,實在是力有不逮,錦州與盛京相比,吳三桂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盛京。

想當初,明朝大將洪承疇親率十三萬明軍趕赴關外,與建奴混戰了三年多,但是最終卻被皇太極擊潰。戰爭結束後,明軍十三萬精銳盡失,洪承疇被俘降清,明朝再也無力抵抗清軍鐵騎,徹底失去了對關外的掌控權,而這一戰便是松錦之戰。

對大明來說,錦州重要嗎?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只要錦州還在,大明在山海關之外,就有更大的戰略旋轉空間。正是由於錦州的丟失,讓明清雙方的戰場態勢開始發生反轉,勝利的天平在這一刻朝著清軍傾斜。

如今,丟失多年的錦州,已然是唾手可得。劉文炳隨即下令,全軍奪取錦州,然後一路平推,進入盛京。

而此時的錦州城,表面上是仍屬建奴統轄,可實際上,全城並無一兵一卒的滿八旗,守城計程車卒全是漢八旗組成。就算如此,城內守軍士卒也不多,滿打滿算也就不到一旗之數,奴兵四千人。

要知道,在喜峰口一戰時,滿洲八旗大約五、六萬人,蒙古、察哈爾八旗約兩萬數千人,漢軍八旗約不到三萬人,三順王、一順公部約不到一萬人,外藩蒙古的數萬人,總共大約十五、六萬人,這還是總動員所能達到的極限數字。

當初多爾袞調集十二萬大軍進犯喜峰口,只帶了不到三萬人回去,加上留在遼東的三萬人,此時的建奴滿打滿算兵力也不過四、五萬人,這點兵力對上現在的明軍,簡直是塞牙縫還不夠。

建奴遷都之後,實際上是已經放棄了除盛京和遼陽的其他地區,這錦州還能有四千漢八旗也算是不錯了,只不過這些漢家的叛徒並不是自願駐守錦州的,而是無法撤離被迫留守。

至於這錦州城的守將,漢八旗的都統,其大名簡直是如雷貫耳看,乃是在錦州城投降建奴的名將-祖大壽。

對於祖大壽,上至皇帝下至劉文炳自己,對他感情上還是頗為複雜的。

要說他背信棄義,背叛大明,他卻是假意投降,在錦州與建奴死戰;要說他忠於大明,不管是什麼原因,可他兩投建奴又是不爭的事實。

對於祖大壽,臨行前,皇帝陛下可是有專門的旨意的:活著帶回大明。其中也包括洪承疇。

兩日後,大軍抵達錦州城,第一件事,劉文炳便擺好陣勢,圍了錦州,同時勸降書亦是送到城內。

錦州城內,助紂為虐的四千漢八旗人心惶惶,這些人原為明軍,或受將領蠱惑或是怕死投降建奴,現在後悔也來不及了。

"明...明軍已到城下,怎麼辦?如果我們投降,明軍會放過我們嗎?"其中一名士卒恐懼道。

"你可長點心吧,對大明來說,咱們是什麼?是叛徒是反賊,相比主子來說,大明可能更加怨恨咱們,你說投降會是什麼下場?"另一士卒說道。

其他降卒亦是握緊了長槍,心中緊張不已,他們十幾萬的主子都敗的很徹底,自己這四千人夠幹什麼?塞牙縫麼?

而祖大壽立於城牆,看著下方黑壓壓一片的明軍,心中可謂是五味雜陳。

城下是自己曾經宣誓效忠的大明軍隊,現在陰差陽錯的成了自己的敵人,可祖大壽並不後悔,在他看來,自己降清也是無奈之舉。

要知道,一年前的大明可以說是近乎於亡國,現在能做到如此地步,可謂是一個奇蹟了。祖大壽也想不明白,紫禁城的那位,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如若早些如此,可能自己也不會降清了吧?

"本將大明新樂侯、第三集團軍軍團長劉文炳,請祖大壽出來說話。"

就在祖大壽沉思之時,城下一道鏗鏘有力的喝聲,傳了出來。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囂張小少爺落魄後被病嬌獨佔了

捲心菜10

人魚國度

念舞光年

快穿之我靠生子系統獨寵

年年一二

宇智波家的體術至尊

臘肉豆角煲仔飯

小國公主的生存之道

關關駒啾

謝謝你給了我此生

司徒雯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