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魃說完之後,帝慕青點頭說道:“跟我來吧。”而後他便轉身走上那無數臺階。

魃聞言越過兩位大將跟在帝慕青的後方。

兩位大將看著彼此,一臉呆滯,“那人說了個什麼東西?那位大人聽懂了?”

“不懂不懂,或許這就是我們跟大人的差距吧!”

帝慕青在前方緩緩走著帶路,不久後說道:“想必你仍有疑惑,我為何放你進來。”

“不錯,還請先生能夠解惑。”

帝慕青娓娓道來,開口即是多年以前,“十三年前,明耀太雲的天師曾來我帝山求一味靈藥。”

“而換取靈藥的代價之一便是為我帝家策算一卦。那卦象顯示,十三年過後會有某種醒目跡象,跡象之後會有一人尋上山來。”

“上山那人無名無姓,即生又死,想來便是你了。”

“那時我等還在詫異,那跡象會是怎樣的,它又是如何醒目。”

“然天師他也不知,沒想到最後竟會是此般的驚心動魄。想必你此刻所處狀態便與近日的天地異象有關吧!”

魃心有驚異,回應道:“嗯,先生說的不錯,這異象也的確震撼磅礴!天師之能也真是奇妙至極,竟然能算出我的到來,那後面的策算又是如何?”

“家主有令,我只能告訴你這麼多。”

兩人一路向上來到了一個岔路口處。

站於此處,無論肉眼還是神識,魃能清晰地感受到在上方的遙遠處有一個巨型陣法籠罩,陣法之內情形如何便不得而知。

帝慕青說到:“家主之令,上方帝家範圍,若不得法令,你不得擅自靠近。貿然而來,生死不論!”

“這是自然,能得一所,我已心滿意足!”

帝慕青伸出一手為魃指明方向,岔路九條,他指著的是第七個。

“順著此路輾轉而去,可見一峰,名為靈峰,我的任務便是將你帶到此處,下面還需你獨自前往,告辭。”

帝慕青便繼續向上走著第一條的青石大道,最終進入那陣法內部,消失不見。

魃收回目光,按著帝慕青的指示沿著腳下道路輾轉,最終來到靈峰峰頂。

此處夜裡,大日餘暉之下,目之所及,白茫茫的一片,全是積雪。

魃運功掃去積雪,看到此處除一池堅冰外別無他物。雖說是峰頂,但平整的範圍卻也巨大無比,達到了小半個太雲國土。

魃來到冰凍的池前,將兩根一丈長的華表放於池的兩旁,放下那刻,魃身軀一輕。

華表重量異常,在呼嘯的寒風之中安穩不動。

魃又於池中央鑿出一小洞,鬆開緊握的右手,手中散發微弱金光的蓮子落入其內,將堅冰中央那一小部分渲作橙色。

魃坐於池前,靜坐感悟,回憶過去,入那夢中幻境,夜裡紛飛的大雪仍在,不久便再將靈峰化作一片銀地。

靈峰之上因而呈現出有趣的一幕:兩根雪柱之間靜坐著一位雪人。

耳邊響起億萬梵音,魃睜眼見得菩薩,其名地藏。

魃雙手合十,行下佛禮,尊敬說道:“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何為地?何為藏?何又為地藏?”

魃苦澀回答:“我不知曉。”

“地獄誰入?”

心中仍無答案,幻景一瞬破碎,魃重回真實,睜眼,此刻大日高照,微風和煦,池中蓮子沉底紮根。

魃再此閉目,心中靜悟。

大日明暗交替,七七四十九日一晃而過。

此刻大日微微亮起,魃獲得心中答案。

〖安忍不動,猶如大地,此為地,意為禪定!〗

〖靜慮深密,猶如秘藏,此為藏,意為禪定而生智慧!〗

〖是故地在前,藏在後,方有地藏。〗

〖地獄……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我既已入鬼門,那從此眾生再不入鬼門!〗

〖魃竊鬼門,向佛而生!〗

〖我便以純潔華表建立『佛門』,於此向地藏王菩薩立下大願,願我佛道早成,度化所有罪苦眾生!〗

魃被黑暗中亮起的金光刺激睜眼,胸口「卍」印滾燙。

此刻正值大日微亮,池中蓮子金光大放,逐漸開花結瓣,定睛看去,三花九瓣,此為一品!

比少奇那護體金蓮的九品低,自然也比幻景中佛祖的十二品金蓮低!

那一品金蓮上降下地藏菩薩的虛幻念身,說道一聲,“善!”

魃雙手合十,再行佛禮。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我向佛新生,欲棄魃為名,求地藏王賜我新稱!”

“你悟得本願,便賜你功德,抹你魃名,從此你以佛號地坺[fá]為稱,前去度化聖元眾生!”

地藏念身隔空搖搖一點,便有佛光環繞地坺,而後念身憑空消散而去。

地坺被控飛去池水處的一品金蓮,坐於其上,四周佛光凝固化作佛經與佛珠環繞周身旋轉。

地坺身上以及隨身之物的獸皮盡皆生出漆黑濃煙被一一淨化,最終獸皮化作【百獸袈裟】穿戴在地坺的身上。

同時,百獸袈裟中惡鬼之獸不見,瘦損缺水的百獸盡皆被佛光充實,化為佛中靈獸。

當初載著地坺逃跑的駁曾受到七彩神光照射,如今佛光化其身,將其顯現而出,佛紋時閃,禪意深遠。

而後不久,佛珠成串,落於地坺手中。

佛經飄於兩旁華表並印於其上,白玉色澤轉為金黃,又恰值大日生輝,萬物復甦,一片仁祥!

隨著佛經烙印柱上,佛意深厚沉重,將華表迅速增高擴大,原本一丈長几尺粗的華表在幾息之間便十丈高一丈粗。

擴後門柱金色佛經相刻,金光內斂,而後自生結界籠罩靈峰,聖元從此誕生『佛門』。

……

天山第一峰,名為帝峰,巨陣之內。

帝學府,執教書院高樓,兩人立於此處,看著下方逐漸張開結界的第七峰靈峰。

其中一人正是帝慕青:“父親,家主說得果然沒錯,靈峰果然突然張開了結界!”

“天山九峰,臨近上天,威壓驚人,陣法結界難布,唯有界外那般大能方可,我們帝峰還是靠帝祖佈下。”

帝慕青身旁的正是他的父親,帝長彬,帝學府執教書院的當代院長,負責整個帝家年輕一輩的文武教導。

“不是家主說得不錯,而是明耀的天師說得對!”

“是。孩兒草率了,當年卦象,孩兒修為不夠,只是一知半解……”

“嗯,接下來,不知道家主又會怎麼安排。”

“父親,明耀好像又打起來了。”

“喔?不是剛打了嗎,才消停了一會又打?”

“這次好像是士紳不肯罷手,想要將兩國打趴下,大有一統明耀之勢!”

“喔,是嗎……怕就怕,這裡面還藏著別的東西。雖說申千亦是一國之主,但他可沒本事壓得住大天師。這究竟是士紳在動還是大天師在動?你且下天山,去林中找士紳一族談談吧!”

“是的。父親!”

……

天宮界聖太雲宮,今日地藏來訪,雲尊相迎,兩人正在太雲殿中品茗。

地藏說道:“雲,你先前曾說,那下界有一人已結出你天法印記,正在修煉,名為雲雅?”

“嗯,不錯。”雲尊應道,隨即便從話語裡想到了什麼,“怎麼?你此次前來不會說是你的經文在下界也結出印記?”

“的確如此,我此次前來正為此事,雖說如來佛祖的《如來真經》給不了你,但我的《地藏經》已交給你煉寶。”

“這件事想必便是因你神寶落入下界,讓人觀得了我的經文所致。”

雲尊沒想到這麼快就人知道自家神寶又遭遺落,知情人還是與天宮界交好的佛界之人。

雲尊趕緊轉移話題,“額......看來此等下界九千年來隔絕他界,發生了一些奇怪的變化,想不到小小下界就能出現這麼多個能修天法之人!”

“嗯,來前我已感到他頓悟我願,憑藉佛祖印記降下念身……”地藏王便順著雲尊的話說下去,又察覺不對,“嗯?聽雲的意思,此方下界,修行天法者大有人在?”

“不錯,本尊還見過一人有習天法之命,是一五歲男孩,太雲血脈!叫雲少奇,與方才說的雲雅是對姐弟。”

“太雲血脈?同雲的天資一樣,只待成長起來,來日天宮界便再添兩員大將!”

“地藏王說笑了,你等佛界,佛法宣揚萬界,佛教教徒眾多,有教徒之界便有佛之一隅。真可謂是佛土無量,佛法無邊。我父建立的天宮界遠遠比不上!”

“雲尊謬讚了,話說回來,雲……我的念身降下觀得悟我經文的那人竟是你聖太雲宮的鬼僕魃,我已賜其佛號地坺。”

雲尊當然知道以鬼身悟佛經的難度有多,當下驚呼道。

“當真如此?竟有此事?當真萬年難遇!鬼僕魃若真得佛道,修成正果,屆時便劃入你佛界之下吧,或者就是讓其在你身邊做一小僧?”

“多謝雲,不過,後面的事後面再說吧。”

佛界與天宮界均屬於上等世界,世界屬性相近下,兩界歷來交好。

地藏菩薩便來自佛界,後受天宮界界主向佛界招攬而來,定居於天宮界的地藏天宮。

……

“一千個世界集合為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集合為一箇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集合為一個大千世界。”

——摘自佛界,《起世經》。

佛界某一隅,佛意盎然,白霧縹緲,繞山而動,此山名為靈山。

此刻靈山之中,作為現在佛的釋尊佛陀坐於十二品金蓮之上,身後散發著氤氳佛光,胸口中央是金色的「卍」形印記。

兩旁的是聽其佛法學其佛法的羅漢與菩薩。

釋尊佛陀出口說道,佛陀之音自帶禪意。

“彼前那副畫面,汝等都且看到?”

“沒想到小千世界中有人可以悟得佛道,更是投影到我等大千世界中來。”

“此等小千世界要弘揚佛法,若無外力相助,可謂困難重重,今日佛道之場,可有願轉生下界者乎?”

場中羅漢、菩薩正值思索之際,佛光大落中央。

而後,佛光凝為一體,閃出佛念化身,羅漢菩薩見到均低頭稱呼佛號。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說道:“此小千世界有我照看,現在佛無須擔心。”

釋尊佛陀點頭,宣其佛號,“阿彌陀佛!”

眾位羅漢菩薩跟宣,“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的佛念化身隨之緩緩消散不見。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她喜歡他了一年又一年

南里霧蘇

聽說皇上生不了?老孃不稀罕治!

一碗飯不夠

風流王媽俏管家

小鹹魚之

道祖神帝

郝寒

開拓創新的新書

開拓創新

被她蓄謀已久

瞅你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