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妮問道:“人們常說的龍脈是什麼?”

禹聖傑回答:“說到龍啊,龍其實就是山脈走勢,山是大地的脊樑,是擎天的柱石。古人認為:連綿起伏的高山如龍飛鳳舞,山離天最近,最具有靈氣,它是神靈的住所,是溝通天上與人間的渠道,龍之變化莫測或見而在田,或躍而在淵,或飛行於天,其山脈有時高聳人云、挺拔萬丈,有時伏於平崗,平平緩緩,高不過數十尺,有時飄落於平洋,蛛絲馬跡,若隱若現,此龍之變化莫測也。

追尋來龍去脈,主要看太祖山、少祖山、父母山及穴星的形態。

山龍發脈之處謂之祖,大祖山就是龍脈始發的山:龍頭高昂勢難攀,此處名為太祖山,祖若端方子孫貴,亦需剝換看波瀾。

太祖山,山勢高大,陡峭,石骨嶙峋,倘若登臨其上,向遠方去,便會發現由此山向許多不同的方向發出眾多山脈,它們是太祖山的分支。太祖山為群山之首,比如我國的龍脈始於能界屋脊之稱的崑崙山,分而四去,在北由西藏高原向北行循阿爾泰山山脈、大興安嶺山脈,真達東北各省而去朝鮮及韓國,稱為北龍。中龍有二,其一為祁連山脈、賀蘭山脈、陰山山脈、太行山脈,沿黃流域人黃海。其二為巴顏喀拉山脈、雪山山脈、婁山山脈、大巴山脈以及大別山脈沿長江流域人東海。南龍自喜馬拉雅山脈,經五嶺山脈、南循奧江達南海,東循武夷山脈過海峽,經澎湖列島至東南島嶼,南龍的祖山之高為世界之冠,氣勢磅礴,南有云南及福建,北有西康貴州、湖南、江西、浙江,其勢高遠,才有其力渡海而到東南島嶼島。

少祖山、龍脈從祖山發脈以後,一路婉蜒起伏,再起新的山峰為少祖山。近穴名為少祖山,此山吉凶最相關,山峰奇秀定為吉,低小孤單勢必軟。

大祖山初始發脈,內蘊之氣尚不十分明顯,難以正確評判,及行至伸展到少祖山,其內蘊之氣已充分顯現,故從少祖山的氣勢形態來判斷尤脈的真偽,就比較好掌握。

少祖山以山青秀麗,神態飽滿氣足為吉,若低小孤單,神氣不足則為龍脈無力為不吉。

少祖因與穴星較近,故其對穴星的影響力甚大,少祖山龍脈神足,青秀美麗,則其在附近肯定會結真穴,若少祖山禿頂低小,則也不會在其附近結吉穴。

父母山,父母山下便是穴星所在。因此,它也是龍脈的尾的,即盡頭。結穴之地父母山,此山吉凶最相干,即看來龍與去水,砂水吉凶辨周全。

穴星是由父母山孕育而成的,所以父母山對穴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以父母山來定穴的位置,以及察看穴星的吉凶,是一個風水師最難把握的。”

楊舒宇接著問:“這個我懂了,那如何分辨這龍的種類及吉凶?”

禹聖傑回答:“行龍因其情勢不同,又變化萬端,故其分為生龍、強龍、死龍、順龍、逆龍、進龍、退龍、福龍、劫龍等。

生龍者,山峰起落有致,高低起伏峻美,行度擺拽,枝腳活動,活潑向前,觀之生氣勃勃,皆富有生機生氣,故此種來龍最為吉昌,結穴端正直美,此種來龍自祖山起,大頓小伏,如龍之飛舞,生蛇渡水,朝案分明,所以稱之為生龍,此龍結穴定出大富大貴之人,世代榮昌。

強龍者,山星陡峭,氣勢雄壯,忽高忽低,勢如破竹,其力量強大,尤如萬馬奔騰,猛虎出林,渴龍奔海,此格龍最富有生機,如結成穴地,發富發貴最快,且後代易出武將,忠良之臣。

死龍者,峰巒模糊,星體直硬,行走無力,山體僵硬,草木不結,巒無起伏,遠觀如老龍失水,枯木無根,毫無生氣,此格為兇,不能融結穴地,即有形穴必為虛結,若誤葬之,亦主窮賤敗絕,子孫窮困潦倒。

順龍者,星峰順出,枝腳順出、順布,行度團聚,開張向前,尊卑有序,一直向前方行進,上下照應,左右環抱有情,此種來龍最貴,此結穴地必富貴綿遠,子孫孝賢,世代康寧,出官為忠孝之耳。

逆龍者,逆龍星峰側立,枝腳逆趨,峰迴倒逆,忽前忽後,忽高忽低,行度無序,此結穴之處,龍虎不衛,案砂無情,出兇暴件逆之輩,賤盜軍配之徒,凶死少亡,不得安寧,殃及子孫後代。

進龍者,其龍脈奔騰,起伏有序,枝腳均勻,其龍離祖山前去、精神抖擻、蛇蜒奔騰、生機勃勃,其形勢節節升高,有序不紊,由粗到細,由老變嫩,如飛龍滾滾向前,浩浩蕩蕩,連綿起伏有力、有勢,此種龍格結穴最吉,必主富貴雙全,發福悠長,子孫後代享其恩澤,得其榮華。

退龍者:其星辰失次,枝腳不倫,龍勢退後,行度勉強,始小終大,來龍低而穴星高,高小失序,此種龍格最兇,不可採用,否則便主家道中衰,殃及子孫後代。

福龍者,來龍園潤豐厚,行走悠閒,福態神潤,無臃腫受削之象,亦無急劇懶散之情,周圍群山團團圍聚,不見怪巖,聳削之峰,亦無窮山惡水,此乃福尤,福龍結福穴,福穴福人居,後代也發福悠遠得其安樂,富貴康寧。

劫龍者,龍脈翩翩而來,偏正難分,龍身及穴場廣大,上面劫風穿穴,下側傾斜無勢,前不能朝山拱穴,東牽西拽,模糊難辨,此乃劫龍,凡劫尤者,砂不能護,穴被風吹。此外尚有病龍、殺龍、弱龍之說,我在這裡不再一一論述。”

楊舒宇接著說:“我之前聽說龍的出身也有點說法。”

禹聖傑豎起了大拇指回答:“龍的出身是指祖山發脈,離祖分行之處,因為在一座祖山的下面,一定會分出許多“歧龍”。歧龍到底是美是惡,是吉是兇,其一切的徵兆和特點都要在此表現出來,若此處出身不好,縱然前去結穴,也必然不是吉地。若龍脈延伸穿心出脈,且連連起秀氣象軒昂,如威武雄壯,前去峰而挺拔有勢,或辭樓下殿奔騰向前,生機勃勃,前去必不結虎撲食,渴龍奔海,生蛇下嶺且兩邊有蟬翼護帶。必結吉地,若其出身瘦弱萎靡,不起伏,不活動的折擺地也。

凡來龍之出身,又分下列幾種,以審力量之大小。幹龍,又分為大幹、中幹、小幹三種,所謂大幹者,即為幹中之幹也,其祖極為高大,而出脈分行之時,氣勢宏大、聳拔。尤其顯貴,象官出行,文武追隨,大將赴敵,三軍聽命。所謂中幹者,也象大一樣,同一龍祖,只是氣勢行度次於大幹。所謂小幹者,有等幹大幹同祖,有等大幹分出,其氣勢行度不及中幹。枝龍,又分大枝、中枝、小枝三種。所謂枝龍,就是山脈分化出來的分枝,一般於龍很少,大部份皆為枝龍,常見的山形地穴,一般可以得到三四節龍脈,有的可以得到五六節龍脈,不要計較靠近龍心,也不要侷限於龍手、龍腳,只要有龍節伸出的地方便可結穴,若精氣十足也可出尊貴之人,地運也可維持百年,但此地氣只是不會長久罷了。在實際的尋龍點穴上,勿須分的那麼細,雖有大枝、中枝、小枝之別,但只要穴的聚結精氣,上方星辰清秀,起伏分明,前面有迎接、朝拜的,後面有相送的山,左右兩旁的地勢也很周密有序,明堂平緩周正,四周有水城環抱明堂,六獸威武排列,上下關砂穩固有情,水口封銷嚴密,羅城重重疊疊,這就是真龍吉穴地。假如龍身沒有什麼起伏,星峰不秀,地穴的局勢模糊不清,砂水散滿無收,沒有秩序,下砂不穩,沒有力量,明堂不正,朝案歪斜不整,水口寬大不緊,這樣的地勢是不會聚結真氣的,也是不會結穴的。

相地不可執一,要靈活,有一種龍脈也無法分辨出它是千龍或枝龍,但它的脈氣很旺,它們可能只延伸幾節便形成結穴的地勢。為此,千萬不要以龍的長短來判斷它。”

靈異小說相關閱讀More+

異身活

無術涼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