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殿頂的星雲中出現了一句詩:“真龍身上多護衛,山水有情來拱揖,纏多不許外山走,那堪長遠作水口......”

朵妮不解地問:“龍的護衛是怎麼回事?”

禹聖傑回答:“凡真龍的身上有好多護衛,旁邊的山脈都有情前來拱揖,真龍坐在中間,其它的山在外圍纏護。只有真龍坐局內才為上好之局,為此,護衛的山脈大都喜歡延伸到地穴前面,如果有三道、五道山脈,福氣就會綿綿不絕,有一道護衛就會有一代尊貴的人產生,有兩道護衛可以生出主管一個城市的官員……,有十道護衛的山脈,這樣的地勢可以出一個宰相的人。所以古人云:“一重護衛一代貴,十重護衛宰相位。兩重辦主典專城,一重只出丞薄尉。”又云”尋龍千萬看纏山,一重纏山一重關,門戶若有十重鎖,定有王侯居此間”。纏護的山脈有大小之別,官們的大小要看龍脈本身的長短,如果龍長,那纏護也必然要很長很遠。如果龍很短,纏護也只能在近處。枝龍必須纏護周密。朝迎秀美,送從整齊,下手重疊,方可結穴,不可以一山有情而取用,古人云:“枝龍身上亦可栽,半是虛花半是開,若是虛花無朝應,定是結實護纏回,護纏定要觀疊數,一疊回來龍身顧,莫便將為真實看,恐是護龍葉交瓦,三重五重抱回來,此就枝龍身上做。”

幹龍取遠迎遠送,大纏大護:但護山必有近者為侍為從,而又有遠者為纏為迎方可,且在緊要過峽關節去處,必以近者為準。比如奴僕在身側,則驅使得力,若本身已遠,則呼喚未及得力。其大於高低遠近必須相稱,太高大,有奴欺主之嫌,太低小,又顯不勝我驅使之狀。總之,凡為真龍者,必定要有護送,尊貴的龍怎麼會沒有護從呢。

殿頂的星雲又出現一句:“一剝一換大變小,由大剝小真奇妙,一剝一換粗變細,兇星剝換成吉地。”

楊舒宇接著問:“這的龍的剝換是什麼?”

禹聖傑回答:“龍的剝換是指龍的變化,龍由老變嫩,由兇變吉,這都是龍的剝變,凡來龍者,必須脫清殺氣,凡來龍者剝換越多越吉,由形體粗老變嫩,由大變小,由兇變吉。古人云:“一剝一換大變小,由大剝小真奇妙,一剝一換粗變細,兇星剝換成吉地”。剝換就像替換漂亮的衣裳,好象蠶退殼,蛾子出繭似的。星以剝換為貴,此謂皆貴龍必有剝換。

假如金星為祖,剝出水星,水星又剝換成木星或者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則迢迢生峰,節節合法合格,自然為富貴吉地。若真遇有相剋之時,則貴有救星相助,比如金星行龍,木星作穴,金克木本為不吉,但左右有火星制之金星,或得水星化金生木,也為吉地。

假若遠祖高峰是兇星,發龍卻跌斷過脈,退皮換骨,變出吉里作少祖山而結穴者,此種情況也為吉地。若後龍節節皆為吉里,中間一兩節吉凶不明,只小兇而已。若遠祖是吉星,而剝出兇星作少祖山結穴者,此為凶地不可結穴。後龍若節節是兇星,退卻人首一二節是吉星結穴,而葬者也會一二代發福生貴,剝到兇星即主禍敗,後龍節節是吉星,只人首一節兇星。若穴吉,初代更見退敗,主二三代剝到吉處,也主發富生貴。

此以剝換星體的吉凶,觀前後節數佔年代檢驗吉凶禍福,租只來行穴,若無跌斷過峽,則為無變化,必不會融結成穴。凡尋龍,遇無過峽而剝變的,決不會融結吉地,也不必追尋此龍脈。”

星雲之上又出現一句:“一斷二斷斷了數,鶴膝蜂腰真吉地”,接著又閃現一句:“十條九條亂了亂,若是真龍斷了斷。”

禹聖傑說:“這兩句說的是龍的過峽,兩山相來而脈從中間而露之處。尋龍點穴必須注意,因龍不過峽,則無脫卸,無脫卸剛死硬蠢直,審峽之美可知龍脈吉凶,所以相地之法,雖先妙在觀龍,然觀龍之術,尤須精於審峽,而堪與之秘。

過峽貴在兩旁有護從,以免風吹,短小緊結,尤為重要,峽之形跡,以活動、秀麗、細短為美。而以散漫、臃腫、粗直為惡。若犯穿鑿損壞,風吹水劫,則頓成廢地元疑。觀過峽的方法,一是要靈活。過峽的種類甚多,現逐一論述。

山脈一起伏斷了斷,到頭必有奇蹤,此可知真龍過峽之多。過峽有吉有兇,尤當細察,凡過峽之山脈,必透迤嫩巧活動悠揚,如梭帶絲,如針引線,如蜘蛛過水,鯉魚躍灘,馬跡渡川,藕斷絲連,但仍要有迎有送,護衛周密,不被風吹水劫為吉,古人有詩云:“一剝一換尋斷處,斷處兩邊生擁護”“蜂腰鶴膝最為貴,但忌被風吹”。為此,凡真龍過峽之處,最怕風吹水劫,必須要有護峽之山,才可稱之為上等美峽。凡護峽之山,又以成形為最吉,若成日月旗鼓天馬貴人,金箱玉印,龜蛇獅象,象笏戈矛等形者貴格,如此前去必結貴地,如成倉庫廚匾,心結富地。凡峽正者穴也正,左出則穴居在,右出則穴居右,又有正出而斜過者,則穴也正出而斜倒,有側出而正過者,剛穴也側出而正倒,透頂出脈者,則穴居腳下,腳下出脈者,則穴居頂上。古人有凡子午卯酉出脈的,必立子午卯西向。乾坤艮巽出脈者,必作乾坤良巽向。總不離出脈之四字之中,但總體要求一般過峽之脈。必須合乎單清或雙清,即合乎淨陰冷陽之方位。而不可陰陽混雜。凡過峽之格有很多種:比如有穿田過、渡水過、平地過池湖過、雙脈過、邊池過、陰過、陽過、高過、低過、長過、短下過、闊過、狹過、曲過、直過、明過、偷過,格有多種,難以一一列舉,大都高過而不孤露,低過而不傷殘,長過有包裹,短過而不粗蠢,闊過而不懶散,直過而不死硬,穿過而無水劫,渡水過而有石樑。一般人常用的就是蜂腰鶴膝。凡來大去小者,多結近穴,凡來小去大者多結遠穴。

另有一種兇險的龍脈,迢迢而來,全不跌斷,也無過峽,一直到穴場,雖然曲屈有力,但因無過峽則其龍脈殺氣未除,若認為其氣勢旺盛,星峰秀美而誤葬,必主兇禍連綿,不得安寧,但如果抽脈落下平洋,脫盡殺氣,變換作穴者,當不可以兇而論。至於平地之龍,當也有平地之峽其情與山地無異,但以分水為準,如果是平洋無峽,也非真龍也。

綜所上述,其審峽及為尋龍的捷徑之法,在風水術上尤為顯得重要。”

朵妮問道:“龍有貴賤之分嗎?”

禹聖傑回答:“龍還真有貴賤之分,觀察龍是貴還是賤的方法,應當先觀察它的祖宗父母,好象人的祖先似的,看它的祖上是不是富貴的人,賢明計程車,因為子孫大多數都和它們的祖先相像。古人云“生子生孫巧相似,蓋由種類生出來”。凡祖宗聳拔威“貴龍胎息已非常,生出兒孫勝祖上,巧妙多傳愈精細,愈遠愈清貴巨量。”所以,凡是貴龍其祖山必秀麗巍峨,軒昂俊偉或寶殿龍樓,辭樓下殿,行度之間,氣象尊嚴,精神單絕,重重開帳,在眾多的山峰中間,龍脈在中央穿行。如果不在中央穿行,便不會產生宰相這樣的貴人,穿過群山中央蜿蜒伸出的才是真龍,真龍如果不在中央透過,其蘊藏的精氣也不會太多,所以古人云“貴龍多是穿心出,帳中過脈中央行,穿心中出是真龍,龍不穿心力量弱。

定龍之貴賤,一般審其太祖、少祖、父母之山形,太祖是龍的發脈之山,一般為火形結體,山形尖高,石骨嶙峋,中心出脈,起伏開帳,一路逐次剝換,有迎有送,由老變嫩,再起星峰的就是少祖山,其山形秀麗飽滿,神備氣足,父母山為龍盡頭之峰,就是結穴之祖山,以星峰開闊,脈穿中心為上。太祖用以辨別龍身的貴賤,少祖用以定龍的美惡,父母山用以定龍的起落。有時龍脈千里迢迢而來,豈能一一追根尋源,有時隨龍旁結,只起一主峰結穴,此以父母山為主,不必細論祖宗即“莫論來龍千里,只看到頭融結。”

靈異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只是送快遞,怎麼就送墳裡了

三分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