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李傕的心中,最想成為董卓第二,徹底掌控朝堂權柄,不願跟其他人共享。

因此,李傕對於郭汜、樊稠和張繡,尤其是郭汜、張繡最忌憚。

“李將軍!本將及叔父,皆不欲坐留長安,只願前往地方,鎮壓叛亂。”

可就在次日,張繡主動來見李傕,並表達遠離長安之意。

對於張繡而言,長安屬於是非之地,在這場動亂之中,拿到該有的利益後,便應該抽身而出。

如果留在長安的話,只會陷入無窮的朝堂相爭和西涼內鬥中,即便現在身居高位、大權在握,也終究不過是虛假的表象。

他必須遠離長安,然後去經營地盤,真正屬於自已的地盤。

只有完全聽命於自已的底盤,他張繡的實力才牢不可破,來日再回長安時才有底氣,真正的做到“奉天子以令不臣”,走歷史上曹操的道路。

李傕聽到張繡叔侄二人,竟然不願意久留於長安,心中頓時感到極為詫異,然後便是說不盡的驚喜。

“驃騎將軍鎮守地方,皆是為國之心,本將佩服!”李傕笑著說道。

張繡也繼續言道:“本將既領幷州牧,自然要坐鎮幷州,只是幷州貧瘠,錢糧等皆是短缺。”

李傕臉上一僵,頓時察覺張繡之意,這是來討要錢糧的,作為張氏叔侄離開長安的條件。

“好說!好說!”李傕現在財大氣粗,對著張繡詢問道:“不知驃騎將軍所需幾何?”

“黃金五千斤,糧二十萬石,布五萬匹!”張繡說出條件。

李傕聞言肉痛不已,他所能掌控的錢糧,必須拿出三成多,才能滿足張繡胃口。

“太多了,可否少些?”李傕問道。

甚至,李傕臉上已經動怒,右手不禁按在刀柄。

其這番舉動意味明顯,此處是他李傕的府邸,外面全都是他李傕的部下,便想以此威壓一番張繡,雖然不會真的對張繡動手,但若能因此嚇到張繡的話,說不定可少付出些價碼。

張繡卻是面不改色,態度堅決地言道:“絕不可少!”

眼瞅著嚇不住張繡,李傕臉上的怒容收斂,繼而豪邁地大笑道:“哈哈哈!好說!好說!”

“錢糧都可以給,今後武威張氏,需支援於本將。”李傕也提了個條件。

張繡點了點頭,隨意應了下來。

將來的事情誰能說準呢?

“還有,你等何時離開長安?”李傕又問道,不願耽擱太久,免得夜長夢多。

張繡也直接回道:“待好生安葬董公後,便離開長安,赴任地方。”

此言一出,反倒是李傕一愣,這數日的時間裡,他竟忘了安葬董公,若非現在張繡提及,恐怕便會徹底忘記。

“對!董公屍骨未寒,必須好生安葬!”李傕也嚴肅說道。

隨後,李傕、張繡二人下令,追尋董卓的屍首,只獲些零碎的皮骨。

張繡命木匠雕刻形體,把屍首安湊完整之後,同眾西涼將士共祭,並選擇良辰吉日遷葬郿塢。

此舉,令西涼軍上下感慨,皆對張繡交口稱讚,更有不少西涼將領,既不歸屬李傕、郭汜和侯成,便因此選擇投靠張繡叔侄。

如李蒙、王方二將,各領著麾下三千軍,投靠到張濟的麾下。

卻說為何二人不投張繡,實在是李蒙、王方年過四十,且都是西涼軍的宿將,還不太好意思聽從個後輩。

而雖然投於張濟麾下,但張濟對張繡言聽計從,他二人也算聽命於張繡。

在安葬完董卓之後,張繡也沒有對李傕食言,帶著麾下所有的兵馬,以及李傕交換的錢糧,向著河東方向離去。

……

……

就在張繡、張濟叔侄二人,離開長安之後不久,西面有數萬兵馬殺來。

正是馬騰、韓遂之軍。

原來,王允雖然已經身死,但其此前求援馬騰、韓遂,二人卻依舊領兵而來。

這其中的謀劃,還要以韓遂為主。

韓遂認識到長安之亂,對於他和馬騰而言,可謂是天賜的良機。

如果能攻破長安,並且掌控漢室天子,那麼他們不但不是叛軍,甚至還能徹底掌控國家。

面對來犯的韓遂、馬騰,李傕自然不會坐視不管,立刻讓郭汜、樊稠領軍,前往抵禦來犯之敵。

郭汜如今領涼州牧,對於韓遂、馬騰頗為在意,若是能誅滅二人,那麼他領軍返回涼州,才能徹底坐實州牧之位。

因此,對於李傕的命令,郭汜並沒有拒絕。

樊稠的實力最弱,眼見郭汜都沒有拒絕,他也不能忤逆李傕。

就這樣,郭汜、樊稠率領大軍,同馬騰、韓遂交戰,雙方連戰十場,皆是郭、樊勝勢更多。

馬騰、韓遂見長安難攻,便也不再幻想掌控朝廷,各自心中生出退意。

於是,趁某日天陰風急,馬騰、韓遂棄營而走。

郭汜、樊稠也反應迅速,二人各自分兵行動,郭汜引軍追趕馬騰,樊稠引軍追趕韓遂。

馬騰軍被郭汜緊緊追趕,麾下人馬折損眾多,所幸其長子馬超領軍,在後死戰阻擋追兵,才掩護馬騰成功退走。

而在韓遂這一邊,樊稠同樣緊追不放,眼看就要臨近追上,韓遂勒馬回問樊稠,言道:“我與將軍乃同鄉,今日何必太過無情?”

樊稠也勒馬回答道:“軍命不可違!”

韓遂又言道:“我此來亦是為國,何必再相逼太甚,來日難有收場。”

樊稠聞聽此言,竟然撥馬回頭,收兵放過韓遂。

……

……

蒲坂津。

大量的軍伍和錢糧,藉著船隻不斷渡河,足足花費半個多月,才將人馬錢糧運完。

張繡本人卻沒有過河,而是準備先去潼關,然後往弘農走一趟。

如今,叔父張濟轉領弘農太守,張繡需要前往定下方針,將澠池的屯田推行整個弘農郡。

在張繡的的規劃中,弘農土地雖然狹小,但卻扼控潼關、函谷關,乃是極重要的隘口,向西可配合入取關中,向東可進兵中原之地,必須完全掌控在手中。

另外,張繡前往弘農,還需將澠池的家眷,也都帶到幷州安置。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鎮魂街:嬴政後裔

一個以筆杖劍的學生

穿回2014

陰海地的屈世途

四合院之我成了何曉

地主家的小胖子

路邊撿個學渣扛回家

格雷

斬了這個天

天男

一覺醒來我來到了鬼滅世界

江卿棠